初中20篇文言文基本篇目练习答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3699642
- 上传时间:2022-10-12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82KB
初中20篇文言文基本篇目练习答案Word下载.docx
《初中20篇文言文基本篇目练习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20篇文言文基本篇目练习答案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阅金经”照应“无案牍之劳形”。
五、这是类比(比喻),引古贤之名室以证“陋室”,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
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证明“陋室不陋”。
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苔痕上阶绿,草色如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七、惟吾德馨
(三)《爱莲说》
一、1、多2、沾染(污秽)3、洗涤4、美丽而不庄重5、耸立的样子
6、树立7、亲近而不庄重8、少9、宜当
二、略
三、1、
(1)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
(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端庄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侮。
2、用菊正面衬托莲,用牡丹反衬莲,彼此对照,有力的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明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表示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3、隐居的人;
富贵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
4、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5、莲,花之君子者也。
6、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气质;
象征了不求富贵名利,在污浊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品德高尚的君子。
7、对和自已志同道合的人太少而感慨;
对追名逐利、追求荣华富贵的世俗的鄙视。
8、略
(四)三峡
一.解释划横线的字。
1.从、由/通“缺”2.如果/阳光3.漫上/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4.有时/早上/傍晚5.即使/飞奔的马/驾/认为、觉得/快6.急流的水
7.极高/山峰/冲刷8.水情/树荣/山高/草盛/真、实在
9.早晨/清凉/寂静10.连续/延长11..停止、消失
二.解释:
三.回答问题
1.自三峡七百里中……,隐蔽天日/连绵、高峻(多、高)2.水大流急
3.《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素湍绿潭(回请倒影),情荣峻茂(良多趣味)
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哀转久绝/林寒涧肃,哀猿凄清/渲染了三峡秋天山谷空旷,清幽寂寥6.总分结构7.B
(五)记承天寺夜游
一.<
<
东波志林>
>
宋苏轼散文
二.脱下高兴地步行(散步)考虑高兴(解闷)于是睡
共同(一起)形容水的空无澄澈纵横交错大概(原来是)
只是清闲的人我们
三.翻译:
1.想到没有人与我一起欣赏,就去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澈透明,(看到)水中(仿佛)藻、荇纵横交错,那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倒影啊。
3.只是缺少清闲的人,就像我们两个这样。
四.理解阅读:
1.第④句庭中月色(月色如水月色空明)
2.明静形闲空
3.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4.发挥想象,用两个比喻来描写月色。
月色如积水空明;
竹柏如藻、荇交横。
5.闲人6.清闲旷达(豁达)、乐观
(六)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一.解释下列加划线的字。
1.号称/指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2.比喻杰出才能/往、到/这个地方
3.有所遇合(受到赏识)4.不走运、假如、仰慕正义、力行仁道/同情
5.何况/本性6.曾经/跟随/教化/改变7.怎么/跟/故时所说的
8.姑且/凭/测定9.因为/感慨10.凭吊
11.到/从前/指像高渐离一类埋没在草野的志士12.致意/圣明/出来/做官
二.翻译:
略
三.回答
1.第一段:
写董生河北行的缘由,祝他能遇到机会
第二段:
从古说到今,指出董生能否遇到机会还很难说(分两层;
第一层:
第一句。
)
第三段:
说出本意,希望董生能留在朝中效力,不要去河北
2.
(1)√
(2)√(3)×
(4)√(5)×
(6)√(7)√(8)√(9)√(10)√(11)√
3.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B
5.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说法一致
6.不同:
前者表祝愿;
后者是告诫董生应有所警惕
7.是一个极力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人
(七)与朱元思书
一、略。
二略。
三、
(1)天山(全景),开豁明朗的心境;
游船,悠然自得,无所束。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3)异水;
清澈,湍急;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都用四言句;
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
(5)富春江江水清澈见底的静态美和急流猛浪,极其雄壮的动态美。
(6)奇山;
山形,林声,心境,树林。
(7)轩邈雄奇。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把静山写动了,更显山的壮美。
(8)不是,通过写声音,反衬山的清净幽雅。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伦世务者窥谷忘反;
淡泊名利,欲求归隐。
(10)散骈结合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
(11)略。
(八)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通“戮”,遭到贬谪;
这;
用手分开;
聚、收缩;
接;
独立出众;
一道;
接近;
从前
二1、自以为所有永州的山中有奇异形态的山水风光,都被我领略过了,却未曾知道西山的奇怪特别。
2、攀援着登上山顶,伸开两脚像簸箕那样蹲着作游戏。
3、它们那高高低低的地势,(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
4、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各种景物都)聚集收拢,重叠到一起,没有什么能逃避隐藏的。
5、这才知道这座山的独立出众,和一般的小土丘不一样。
6、悠悠啊同天地之气一道,却不知它的边际;
7、洋洋啊与造物者一起游,却不知它的尽头。
8、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
9、这才知道我从前并没有真正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此时才开始。
10、所以写了这篇文章来记述(此事)。
三1、写作者被贬永洲后寄情山水以示愤懑的心情//
写登山经过和西山景色的奇特//
作用:
写“未得”西山的“漫漫而游”,是为了反衬“始得”西山的惊喜。
2、以为凡是……西山之怪特3、攀援而登……四望如一4、悠悠乎……而不知其所穷
5、下然……若穴//尺寸千里…..遁隐6、然后知…..为类
7、引殇…….不知日之入//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傲世情怀。
8、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九)醉翁亭记
一、1、环:
环绕2、尤:
特别、尤其3、蔚然:
茂盛的样子4、深:
幽深5、回:
回环
6、翼然: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7、临:
靠近8、作:
建造9、名:
命名10、辄:
就
11、意:
情趣12、得:
领会13、寓:
寄托14、霏:
雾气15、开:
散开
16、归:
聚拢17、暝:
昏暗18、晦:
阴暗19、芳:
香20、发:
开21、秀:
发荣滋长22、繁:
繁茂23、时:
季24、穷:
尽25、负:
背26、伛偻:
驼背,指老人27、提携:
牵、领,指小孩28、绝:
断29、渔:
捕鱼30、为:
做、酿造31、冽:
清32、山肴:
野味33、蔌:
菜蔬34、杂然:
多而乱35、陈:
陈列、摆开36、酣:
尽兴地喝酒37、丝:
弦乐器38、竹:
管乐器39、弈:
下棋40、觥:
酒杯41、筹:
酒筹42、苍颜:
脸色苍老43、颓然:
醉醺醺的样子44、已而:
不久45、翳:
遮盖46、去:
离开47、乐其乐:
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48、谓:
为,是
三、1、环滁皆山也。
2、醉翁亭;
由远到近、由上到下。
3、引出下文。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日出;
林霏开;
去归;
岩穴暝;
从早到晚。
7、树;
风霜;
水石。
8、景;
宴;
因景而宴;
宴由景起。
9、伛偻提携;
滁人如此兴高采烈,是因为生活安定幸福,而生活安定幸福,正是太守励精图治、治理有方的结果。
10、体现了太守能把百姓放在首位,反映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11、太守是一个勤于政事、廉洁奉公的人。
12、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13、一是为酒而“醉”,一是为山水之景而“醉”。
14、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15、用禽鸟来类比游客,说明他们不知道太守的真正乐趣之所在。
16、生动简洁;
暮而归。
1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8、禽鸟;
游人;
太守。
19、与第一段中醉翁亭的命名呼应;
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相呼应。
20、总结全文,揭示文章主题。
2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孟子·
公孙丑》轲儒不义之战仁政短论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施行仁政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周围三里(那样小)的城外城围城墙护城河武器装备
放弃离开限制巩固震慑极点通”叛”,背叛归顺、服从凭着所以得道者
三.翻译
1.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2.(守城者)弃城而逃
3.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4.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四.理解阅读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
2.在天时、地理、人和这三个因素当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
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他的“仁政”主张。
3.天时地利人和人和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6.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失道者(守城者)
7.举例论证地利不如人和双重否定句:
加强肯定语气,突出守城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
8.不能从“域民”到“固国”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做好前一阶段的事,才能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它们之间是递进的关系。
9.得道多助(施行仁政)
10.否定句排比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11.施行仁政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2.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1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十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二、三、(略)。
四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排比;
列举事例,增强气势,说服力更强(3)事实;
例证法(事实论证),有力证明磨难(忧患)使人生存发展。
(4)能承担大任的人;
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
精神、生活、身体、行为。
(5)动心忍性,增益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20 文言文 基本 篇目 练习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