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文化遗产事业投入状况的对比分析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699116
- 上传时间:2022-10-12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1.35MB
新形势下文化遗产事业投入状况的对比分析文档格式.docx
《新形势下文化遗产事业投入状况的对比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文化遗产事业投入状况的对比分析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另外,科研和运行经费的不足也是造成文物腐蚀严重的重要原因。
据预测,“十一五”期间馆藏文物的保护经费需91.6亿元,而政府的经费投入总体仍存在较大缺口[1]。
与这种局面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新形势对文化遗产事业全面发挥功能更高的要求。
2008年以来,随着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等一系列民生相关举措的推进,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呈倍数增长。
这不光对博物馆的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更对博物馆的人员配备、展览环境、安全设施、信息化设备等综合能力有了更全面的要求。
文化遗产事业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以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科学发展是唯一出路。
为此,我们在本章从制约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外在因素——行政资源的配置状况出发,采用定量方法展现不同省的投入状况,找出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所在。
1投入状况对比分析
西方经济学中“收益最大原理”指出:
一个部门生产收益取得最大值的条件是边际成本(MC)与边际收益(MR)相等,当MC<MR时,则每增加一单位的成本是小于这一成本带来的收益的,此时增加投入会带来利润。
2008年的评估报告正是从这一原理出发,对文物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十五”期间文物系统内经济增长仍处于边际成本较低的阶段。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在分析中假设边际收益固定为1元,则2002年的边际成本[2]仅为0.29元,2005年有所上升,但也只至0.45元,远远没有达到MC=MR的状态。
因此得到了一个重要结论:
“十五”期间对文物系统增加投入有较大的收益空间,投入不足是造成文物系统产出不够的重要原因。
本年度的评估将在2008年评估报告的基础上,补充2006~2007年的数据,并利用主题报告第二章中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测算的部分相关结果,从整体上来描述2001~2007年文化遗产事业综合投入的变化情形[3],如表评2-1。
表评2-12001~2007年文物系统财政投入、业内经济增加值及对国民经济贡献测算值
从绝对数值上来看,2001~2007年期间对文物系统的财政投入均呈现出较快的增长速度,其中2004~2005、2005~2006、2006~2007年近3个年度的增长率分别为12.68%、21.57%、28.17%,2007年的财政投入甚至超过了业内经济增加值。
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对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获得了更多的财政支持。
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虽然2001~2005年的业内经济效益是逐年增加的,但其增幅是逐年递减的。
到2006年,MC达到了1.36元,也就是说从2006年开始,边际成本超过了边际收益(即MR<MC),根据经济学中的“收益最大原理”,在这种情况下减少资源投入才能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然而,如果我们真的按这种分析思路来进行决策,就会发现结果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从表评2-1的统计数据来看,2006年以后,MC>MR,业内经济增加值开始下降,但是文物系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值却仍然是递增的。
出现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
“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在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指导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其价值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教育和保护等诸多无形且无价的功能发挥上,业内直接经济效益则退到了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上。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若再仅仅用业内经济增加值以偏概全地来反映文化遗产事业的收益,结论无疑会引发错误的政策导向。
主题报告第二章计算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通过衡量对建筑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带动进行了估算,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文化遗产事业收益的内容。
因此借助该估算数据,我们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为收益重新计算得到,在2005年每年获取1元的边际收益需要的成本为0.25元,在2007年上升到0.32元,远没有达到MC=MR的最优状态,如图评2-1所示。
若再加入文化遗产事业公益性功能的考虑,则可以肯定地预见,边际收益还将大大增加。
因此,目前的财政投入与人民对文化需求日益增加的现实情况相比,仍显不足。
图评2-1边际成本曲线
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主题报告第二章的部分结论对文物系统博物馆的综合投入产出状况进行分析。
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博物馆数量占到全部文物业机构数的40.46%,而其所占财政投入的比例达到50.23%,“十五”期间,对博物馆的财政投入保持着稳步增长,增长率在10.8%左右,“十一五”的前两年增幅显著,2006年的财政投入较2005年增长了35.9%,2006~2007年的增长率达到24.9%。
然而,目前的投入比例仍然不足以挖掘博物馆最大的经济潜力。
主题报告第二章对经济贡献的测算结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和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来看,1元投入可以获得5.9元的回报,投资回报率高达5.9倍。
而这种产出大于投入的结论还没有考虑博物馆的公益性功能。
因此目前的投入量远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继续加大对博物馆的投入,是进一步提高博物馆管理水平,以便充分发挥博物馆功能的当务之急。
表评2-22001~2007年博物馆财政投入、业内经济增加值及对国民经济贡献测算值
2各省文化遗产事业的投入状况排名
上一节的分析呈现出这样一个整体面貌:
与“十五”期间的情况比较,对文化遗产事业的财政投入呈上升趋势,但与日益重要的文化遗产的公益性功能相比,目前的投入仍显不足,存在相当大的缺口。
接下来我们按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量的不同将各省划分为不同类别[4],将各省2006~2007年的投入状况进行同类间的财力、人力投入状况排名比较。
2.1以文化遗产事业机构数为基准的财力投入状况
首先,沿用2008年评估报告的计算方法,我们用文化遗产事业的财力投入总量(财政投入和固定资产增值的总和)除以各省文化遗产事业机构数得到平均经济投入。
由于绝对数值因各省经济水平发展差别较大而可比性不强,因此我们用财力投入总量占当地GDP的比重来考察各省对文化遗产事业的相对重视程度。
这里追加2006~2007年的最新数据,并与“十五”期间的相应数值进行比较,以反映进入“十一五”以来各省重视程度的变化。
表评2-3年度分地区按机构数平均所得经济投入及占当地GDP比重
续表评2-3
从表评2-3可以看出,就全国的情况而言,2006年和2007年按文化遗产机构数的平均财力投入分别是215.3万元和230.4万元,与“十五”期间平均97.0万元相比,增长幅度是130%左右,2006~2007年的增长率也达到了16.5%。
绝大多数省的平均财力投入有显著增加,其中西藏、新疆、湖北、河北、黑龙江、山西、海南等省尤为明显。
从对文化遗产事业的财力投入占当地GDP的比重来看,“十一五”的前两年较之“十五”期间有很大的进步,由2.78ppm上升到了3.45ppm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从全国范围来看对文化遗产事业的重视程度普遍上升。
在各省中,新疆、河北、湖北、黑龙江、山西等省对文化遗产事业的投入比重明显加大。
只有少数较发达的省份,如北京、上海、广东、天津等,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其原因可能有二:
其一是当地经济增量超过了对文化遗产事业的投入增量,其二是由于“十五”期间的财力投入力度较大,显得之后的发展力度不足。
进一步,我们将各省按上述指标进行相对排名,并根据评估报告第一章4.1.2节保护绩效的计算结果,将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保护效率加以平均,得到各省最终的平均保护率,排名结果如表评2-4所示。
表评2-4按机构数年度分省排名状况综合比较及文物业机构平均保护率排名
2.2以文化遗产事业机构数为基准的平均人力资源状况
文化遗产事业不仅需要增加财力投入,也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因此,我们继续以平均从业人数及其相对排名来考察2006~2007年各省的人力资源状况,计算结果如表评2-5所示。
表评2-5按文化遗产事业机构数各省平均从业人员数及排名
从表评2-5可以观察到,各省的平均从业人员数从“十五”末期到2007年只有小幅的增加,变化不大。
由此可见,与加大财力投入相对比,改善文化遗产事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并没有引起各省足够的重视。
不过,这只是表面的情况,局部的亮点还是有的——其中也不乏一些省份增加了相当比例的人员投入。
例如,与“十五”期间相比,北京的平均从业人员数从38.1人上升到55.9人,平均每个机构增加了17.8人;
辽宁也从每个文物机构20.3人增加到28.3人,平均增加了8人;
另外,河南、浙江、新疆、山西、重庆等省也呈上升趋势。
而上海这方面略微反常——最近两年与“十五”末期相比,平均每个机构减少了10人,这与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要求不符。
结合表评2-3和2-5,总结各省对文化遗产事业投入状况的排名,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各省平均从业人员数的相对排名与各省平均经济投入占GDP比重的排名基本一致(除上海等个别省外),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各省对文化遗产事业的财力投入和人力投入实际上是各省对文化遗产事业重视程度的反映。
3各省博物馆事业的投入状况排名
主题报告第一章指出,博物馆虽然与文物保护单位同为文化遗产事业的承担主体,但博物馆在功能发挥上、投入产出上均与文物保护单位存在一定区别。
因此,在对整体文化遗产事业的投入状况进行分析后,这一章我们将结合2009年度蓝皮书的民生主题,把博物馆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着力从各个方面展现博物馆的投入现状,使得各省能够客观地了解自身的投入状况,从而为其调整系统内各项行政资源的配置、制定更加符合自身资源优势的发展战略提供一些有用参考。
根据现有的数据[5],我们建立了考察博物馆投入状况的指标体系,如图评2-2所示。
下面就按照人力、物力、财力的顺序展开对博物馆事业投入状况的分析。
图评2-2各省博物馆事业人力投入状况的对比分析示意图
3.1各省博物馆事业人力投入状况的对比分析
国家文物局于2008年9月开展了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试点工作的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6]。
报告在肯定了免费开放以来取得大量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若干急需解决的问题,人员问题便在其中[7]。
以下利用统计指标力求理性地把这方面的问题准确反映出来。
3.1.1按博物馆机构数统计的各省平均从业人员数
就全国情况来看,2001~2007年按博物馆机构数统计的平均从业人员数稳定在25人左右,没有明显变化。
从绝对数量上看,人员投入最多的省份是重庆,平均为53.3人,西藏、辽宁、上海、天津、陕西、四川、河南、吉林等省的投入也相对较多。
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如海南、新疆、青海、甘肃等省的人员投入相对较少,平均只在10人左右。
具体见表评2-6。
表评2-6按博物馆机构数各省的平均从业人员数
3.1.2博物馆从业人员占文物业从业人员的比例
表评2-7显示,在文物系统内部,从业人员较多地集中于博物馆[8]。
就2007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国的博物馆数占文物系统机构数的40.46%,而从业人员占到了文物业从业人员的51.1%。
从以下结果来看,博物馆人力资源在文物系统内相对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形势下 文化遗产 事业 投入 状况 对比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