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3680551
- 上传时间:2022-10-12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325.81KB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延
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形式
①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②从动态角度看,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2.关键词法理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三个“离不开”
①文化离不开人类社会
②文化离不开实践活动
③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和物质活动
四个“不是……而是……”
①文化不是人类的全部活动及其产品,而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
③文化现象的实质不是物质现象,而是一种精神现象
④文化不是仅指意识形态范畴,而是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部分
3.文化三特点及其判别方法
阐释
侧重点
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是非自然的
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看
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侧重于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
从文化与物质载体的关系看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针对的是文化的存在和传播
[研高考——寻根觅源]
1.(2014·
江苏高考)“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
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
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
材料说明( )
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解析:
选A 由题干中“最早是军事用语”“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等关键信息可知,文化可以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目要求,不选。
[追根教材]
本题是对教材中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的考查。
2.(2013·
天津高考)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
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然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
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
这表明( )
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选B “东方美人”茶是由台湾当地客家人种植,得名于英国女王一次偶然品尝时对此茶的赞叹,人们在生活中用冰水浸泡此茶,体验此茶的美妙之处,这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B项当选;
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A、D两项不选;
C项说法错误,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本题是对教材中文化的特点“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的考查。
3.(2012·
安徽高考)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蕴含着对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选B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从城市雕塑可以透视该城市的精神追求,①③入选。
②说法错误,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对本民族文化而言的。
④错误,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城市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但不能决定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
本题是对教材中文化的特点“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的考查。
4.(2016·
北京高考)某国际学术期刊的封面,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究组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
连接各山顶的桥代表小分子,能够促进各山顶之间的横越;
山水中的小舟代表转基因方法,通过不同的路线实现重编程。
采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了( )
A.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
B.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
C.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
D.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
选A 本题的题眼是“山水画表现科学研究成果”,说明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二者可以结合在一起,故选A项。
B项错误,科学与艺术来自社会实践;
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D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体现的是科学借助艺术传播,不是艺术借助科学发展。
本题是对教材中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的考查。
近几年高考对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形式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通常是通过呈现具体的文化现象,以体 现类试题加以考查,难度一般。
复习时要全面把握并能准确区分文化的特点。
[试模拟——考点通关]
1.(2018·
安庆质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现象无处不有。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中学生到社区宣传消防知识 ②农民到文化乐园观看黄梅戏 ③建筑工人在幸福花园建大楼 ④市委开展“讲看齐、见行动”检查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选A ③“建筑工人在幸福花园建大楼”属于经济现象。
④“市委开展‘讲看齐、见行动’检查活动”属于政治现象。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政治现象、经济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①②属于文化现象。
2.(2018·
四川大教育联盟一诊)《尚书•益稷》所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摹仿群兽体态动作的歌舞。
“击石拊石”的“石”,即石磬,它是狩猎生活的产物。
《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刑天氏”与天帝战,头颅被砍,仍以双乳为目,肚脐为口,执干戚而舞,由此产生的“干戚舞”,是执盾与斧以再现战争场面的群舞。
这说明( )
①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形象表达 ②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 ③艺术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④艺术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选C ①错误,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而不是日常生活的形象表达;
②符合题意,“《尚书•益稷》所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摹仿群兽体态动作的歌舞”,说明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
③符合题意,“干戚舞”的产生,表明艺术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艺术与美好生活的关系。
3.(2018·
甘肃一诊)“故宫娃娃”“文物饼干”“宫门箱包”,近年来,国家博物馆立足馆藏文物,开发了文化创意产品两千多款,观众不仅可以把国宝文化带回家,更能在使用中了解国宝文化,使馆藏国宝的展览功能和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延伸,这说明( )
①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④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A.①②B.①③
选A 开发的文化创意产品让人在使用中了解国宝文化,这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①②正确;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③错误;
④不为材料所反映。
回顾点一 文化的力量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简述理由]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能“直接”转化,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
2.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简述理由]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并非所有文化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重大的阻碍作用。
回顾点二 文化与经济、政治,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3.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因此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完全同步的。
[简述理由] 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完全同步的。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可能超前也可能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4.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经济的派生物,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简述理由]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由经济决定,但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并非是经济的派生物;
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保证。
5.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简述理由]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但文化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实力。
1.四个角度全面掌握文化的力量
角度
总论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作用对象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不同性质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不同民族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政治
科技角度: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劳动者角度: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生产力角度:
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国内角度: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国际角度: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三种方法快速区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点睛之词法
侧重点法
图示法
相互影响
“决定”“反作用”“基础”“重大影响”“促进”等
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
相互交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劳动者素质”“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等
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政治 一轮 复习 第一 单元 文化 生活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