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docx
- 文档编号:1365036
- 上传时间:2022-10-2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810.63KB
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docx
《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
2018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
一、【18届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屠呦呦:
获诺贝尔奖的“青蒿素之母”
①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当获奖消息传来时,屠呦呦已是一个耄耋高龄的老人。
她不是院士,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博士头衔,甚至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
②屠呦呦1930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当时的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在大学里,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表现出浓厚兴趣。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
③1970年,屠呦呦参与一个大规模的研究项目。
该项目立项主要是由于战争需要。
越战期间,美军和越南部队在印度支那半岛的热带战场上均受到疟疾的困扰。
疟疾造成的非战斗减员比战伤减员高出四五倍,这使得军队战斗力严重受挫。
越南方面求助于我国。
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之下,1967年5月23日,解放军总后勤部商请国家科委、卫生部等部门召开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
此后,“523”就用以指代此次疟疾防治研究项目。
按照部署,“523”项目分临床研究、中医药、化学合成药三组。
屠呦呦加入了中医药组。
她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同查阅历代医药记载,挑选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疾药方,并实验这些药方的效果。
④2009年,屠呦呦出版了《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书。
据此书记载,1971年10月她和同行们从中药青蒿中获得具有100%疟原虫抑制率的提取物,取得中药青蒿抗疟的突破;经去粗取精,于1972年11月8日得到抗疟单体——青蒿素。
1973年,青蒿素的抗疟功效在云南地区得到证实。
后来,山东中医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等单位也从黄蒿中获得青蒿素结晶。
同年,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开始着手青蒿素化学结构的确定工作。
1975年底,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确定了青蒿素的确切结构,后又在1978年确定了青蒿素的绝对构型。
1977年,《科学通报》介绍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
1979年,《化学学报》发表《青蒿素的结构和反应》一文,更详细地介绍了青蒿素的相关化学反应。
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这种新结构的抗疟药解决了喹啉类药物催生的耐药性疟疾的治疗问题,并在过去30年里挽救了无数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当年,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38岁的屠呦呦被委任为组长,重点负责中草药抗疟的研究。
虽然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但她仍坚持工作。
无论是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室内实验研究,她都积极主动地完成。
为确定药物对人类的有效性,屠呦呦和研究组成员充当了第一批以身试药的志愿者。
虽然都知道这样做极有可能对自己的肝肾功能造成伤害,但是大家依然义无反顾。
“我们需要尽可能快地证明这种好不容易发现的治疟药物的临床效果。
”屠呦呦回忆起当年行为时说。
经过长期研究,按照523办公室的安排,屠呦呦终于以研究小组代表的身份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
但她的成就一直没有被公众认知。
⑥2011年8月22日,由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等人在科学网上发表博文《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屠呦呦和另一位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张亭栋才开始引起媒体和公众的注意。
2011年9月23日,在纽约举行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颁奖大会上,当满头卷发、戴着眼镜的屠呦呦将一座金色奖杯高高举起时,好奇的中国民众才第一次看到她陌生的面孔。
拉斯克医学奖一直被业内誉为“美国诺贝尔奖”。
从奖项设立至今,获得拉斯克奖的300多人中有80余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拉斯克奖也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评审委员会表彰屠呦呦突出贡献时说:
“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
数亿人因此受益。
这一数字未来还会不断增长。
”在颁奖典礼上,台下观众对这位81岁的老人报以热烈的掌声。
⑦“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这是刚刚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时,屠呦呦通过前来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
⑧“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振奋,衷心地祝贺屠呦呦首席研究员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与医学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说,“屠呦呦多年艰苦奋斗、执著地进行科学研究,围绕国家需求,克服困难,一丝不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是党和政府关心中医药、重视中医药、支持中医药发展取得的结果,是举国体制、针对中医药工作全国一盘棋取得的胜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科学家群体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医药为人类做出的新的贡献。
”
(选自《人物周刊》,作者林晓娜,有删改)
相关链接
屠呦呦读大学时选择了绝大多数人毫无兴趣的生药学专业。
这让她的父亲颇感意外。
但她此时对自己的人生已经有了清晰的目标。
她对父亲说: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
我认为只有生药学专业才最可能系统地探索中医药领域。
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这样的情怀支撑着她在提取青蒿素的路途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
老伴李廷钊至今都记得,在进行青蒿素动物实验时的那段时间里,屠呦呦每天回家一身的酒精味,那是她亲自服药试验留下的味道,而这样的以身试药,最后导致她肝中毒。
(选自高毅哲《屠呦呦:
呦呦鹿鸣,一鸣惊人》,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屠呦呦青年时代就有清晰的人生目标,考入大学时她选择了绝大数人毫无兴趣的生药学专业,热爱中医的情怀支撑着她在科研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
B.屠呦呦参加“523”项目合成组,这次机会使她走近青蒿素研究事业,她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人员一道,挑选记载中的抗疟疾药方并进行效果论证实验。
C.屠呦呦及其同行的工作具有开创意义,从中药青蒿中制取具有100%疟原虫抑制率的青蒿素,取得中药抗疟的突破,去粗取精后得到抗疟单体青蒿素。
D.屠呦呦是一个具有担当与献身精神的科学家,38岁时就担任中草药抗疟研究组组长,为确定药物对人类的有效性她和同行们做首批以身试药的志愿者。
E.屠呦呦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科学家,2011年因饶毅等人的博文她才开始引起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因获得拉斯克医学奖她才被美国同行首次看到面孔。
2.材料为什么要分第①段和第⑦段两部分来叙述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3.材料引用拉斯克奖评奖委员会、张伯礼院长的话有哪些作用?
4.上述材料的写作意图是表现屠呦呦的杰出成就,还是表现中医药科学的杰出成就?
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B、E不给分。
(C“制取具有100%疟原虫抑制率的青蒿素”错误,句中的“青蒿素”应为“提取物”;B“合成组”错误,应为中医药组;E“美国同行”错误,应为好奇的中国民众)
2.①首尾呼应,取首尾圆合之妙。
用屠呦呦的获奖感言、张伯礼的评价呼应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结果宣布。
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却是“三无科学家”,自然令读者感到意外,故而有悬念效应。
③避免平铺直叙,使行文显得有波澜。
开头写获奖消息宣布,中间写研究过程与成就,末尾写获奖感言,打破了读者阅读的心理习惯,从而使文章结构显得曲折有致。
3.①揭示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对中医药科学与人类健康事业的重大意义;②侧面衬托屠呦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③让评奖委员会、张伯礼的话和屠呦呦的获奖感言形成对比,凸显屠呦呦谦虚谨慎、淡泊名利的美德。
4.示例一:
表现屠呦呦的杰出成就。
①从标题角度看,“获诺贝尔奖的‘青蒿素之母’”明确指出写作目的是表现屠呦呦的杰出成就。
②从选材角度看,材料除了第④段介绍国内其他单位的协同研究外,其余内容都是写屠呦呦领导团队进行科研活动。
③从人物描写角度看,第②至⑧段分别表现了屠呦呦学有专长、勇当重任、团结协作、乐于献身、甘于寂寞、大器晚成、谦逊淡泊等美好品质。
④从手法角度看,饶毅的博文、拉斯克评奖委员会的颁奖词、张伯礼的评价都肯定了屠呦呦的突出作用,从侧面衬托了屠呦呦成就杰出。
示例二:
表现中医药科学的杰出成就。
①从选材角度看,材料第②至⑦段叙述的都是屠呦呦团队的事迹,且青蒿素化学结构的确定工作由国内其他单位协作完成。
②从人物描写角度看,材料表现的形象是屠呦呦团队的群体形象,表现的性格都是屠呦呦团队的群体性格,并未将描写重点放在屠呦呦身上。
③从手法角度看,拉斯克评奖委员会的颁奖词、张伯礼的评价等都是侧面衬托描写,但他们赞扬的都是屠呦呦代表的团队,并未将成就归属于屠呦呦个人。
【解析】1.试题分析:
C“制取具有100%疟原虫抑制率的青蒿素”错误,句中的“青蒿素”应为“提取
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中题干中的两种观点,赞同哪个都可以,但一定要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来阐述,不可脱离文本。
二、【18届云南省红河州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代儒宗马一浮
郭继民
学者刘梦溪曾以“高人逸士”评价马一浮。
马一浮幼年时的“本是仙人种,移来高士家”的诗句似乎预示了其高人的走向。
马一浮幼年时即智慧过人。
初始随母亲学文,母丧后他的父亲请名仕郑举人来教。
后举人辞馆,理由是这孩子才智超老师。
父亲从此不再延师,听任自学。
马一浮一生阅书无数,且过目不忘,被喻为中国20世纪的“读书种子”。
李叔同说:
“马先生是生而知之的。
假定有一个人,生出来就读书,而且每天读两本,而且读了就会背诵,读到马先生的年纪,所读的还不及马先生的多。
”
青年马一浮在赴美期间,广泛涉猎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哲学、社会学等著作。
后转赴日本学习日文和德文,并携德文版《资本论》回国。
据资料显示,马一浮是将《资本论》原版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中国当时的世界地位及西方人对中国的歧视促其写下了“沦海飘零国恨多”“国命真如秋后草”的诗句并最终东归。
回国后,马一浮依旧热衷西学,翻译了《堂吉诃德》《政治罪恶论》等著作。
自1906年起,他正式转向国学,并在广化寺潜心读书。
三年内,他读完了36400余册的“四库全书”,并做了大量笔记,为其日后的国学研究夯实了基础。
马一浮的书法亦精纯,他擅长草书,精于篆隶,风格凝练,法度谨严。
书法家沙孟海曾说:
“展玩马先生遗墨,可以全面了解他对历史碑帖服习之精到,体会之深刻,见解之卓越,鉴别之审谛,今世无第二人。
”除精通书法外,马一浮亦精于篆刻艺术,通于画理。
沙孟海评价其印风:
“朴茂高雅,纯用汉法……古意新姿,韵味无穷。
”至于绘事①,马一浮虽少践行,但也提出了卓然洞见。
他认为,绘事需要有两种准备:
一是对艺术史的考察,二是对艺术理论的理解。
作为“游于艺”的绘事最终应“归于仁”,以达到“以胸中至美至善之理想,改正现实之丑恶。
”
1907年他曾表达了这样的心愿:
“欲为儒宗,著秦汉以来学术之流派;为文宗,记羲画以降文艺之盛衰。
”自此之后,他以传承儒学、“续接圣贤血脉”为己任,不为时局、世俗所动,终成一代醇儒。
梁漱溟评价他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
”
蔡元培曾请马一浮去北京大学任教,因不同意北大反孔、废经的教学理念,马一浮婉拒之。
抗战期间,他为了保留一点儒家的种子,以传统儒家礼教的模式创办了一所书院——复性书院。
他提倡精英教育,纯然以求学问道、传承圣贤血脉为目的,并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因此“谋职”或就业。
此主张与熊十力产生了分歧。
马一浮研儒,不在于义理,而在于复“性”。
马一浮尝言,“我不会做官,只会读书”,可谓其志坚性醇的体现。
马一浮认为,儒学的真谛在于“指归”自己,他真切指出:
圣贤唯有指归自己一路是真血脉。
真儒者在于切身践行居敬存诚、涵养察识的功夫,而不在于言说。
如果学人不能实下工夫、自治病痛、向上提持、自显性德的生命进路,那么多学何益,多说何益?
他的学术要旨就是“六艺统摄一切学术。
”他认为,“六艺皆史”的主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三 复习 单元测试 实用 文本 阅读 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