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函数复习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613895
- 上传时间:2022-10-12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61.84KB
初三数学函数复习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初三数学函数复习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数学函数复习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05北京)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AB=60°
AB=5,BC=3,点P从起点D出发,沿DC,CB向终点B匀速运动,设点P走过的路程为x点P经过的线段与线段AD,AP围成图形的面积为y,y随x的变化而变化,在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 )
5.有一根直尺的短边长2厘米,长边长10厘米,还有一块锐角为45°
的直角三角形纸板,它的斜边长12厘米,如图①,将直尺的短边DE放置与直角三角形纸板的斜边AB重合,且点D与点A重合,将直尺沿AB方向平移如图②,设平移的长度为x厘米(0≤x≤10),直尺和角三角形纸板的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1)当x=0时(如图①),S= ;
当x=10时,S=
(2)当0<
x≤4时,(如图②), 求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3)当4<
x<
10时, 求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并求出S的最大值(同学可在图③④中画草图)
6.Rt△PMN中,∠P=90°
,PM=PN,MN=8厘米,矩形ABCD的长和宽分别为8厘米和2厘米,C点和M点重合,BC和MN在一条直线上,令Rt△PMN不动,矩形ABCD沿MN所在直线向右以每秒1厘米的速度移动,直到C点与N点重合为止,设移动x秒后,矩形ABCD与△PMN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平方厘米,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7.如图1所示,一张三角形纸片ABC,∠ACB=90°
,AC=8,BC=6.沿斜边AB的中线CD把这张纸片剪成和两个三角形(如图2所示).将纸片沿直线(AB)方向平移(点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当点于点B重合时,停止平移.在平移过程中,与交于点E,与分别交于点F、P.
(1)当平移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猜想图中的与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设平移距离为,与重叠部分面积为,请写出与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对于
(2)中的结论是否存在这样的的值,使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原面积的.
若存在,求x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8.(07西城期末试题)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已知AB=12,BC=4,∠DAB=45°
以AB所在直线为x轴,A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将等腰梯形ABCD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得到等腰梯形OEFG(0、E、F、G分别是A、B、C、D旋转后的对应点)
(1)写出C、F两点坐标
(2)将等腰梯形ABCD沿x轴的负半轴平行移动,设移动后的OA的长度是x如图2,等腰梯形ABCD与等腰梯形OEFG重合部分的面积为y,当点D移动到等腰梯形OEFG的内部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在直线CD上是否存在点P,使△EF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P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几类函数:
一次函数
1. 直线不过第 象限
2.(06陕西)直线与轴,轴围的三角形面积为
3.直线y=kx+b与直线平行且与直线的交点在y轴上,则直线y=kx+b与两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4.直线只可能是( )
5.(06昆明)直线与直线L交于P点,P点的横坐标为-1,直线L与y轴交于A(0,-1)点,则直线L的解析式为
6.(2006浙江金华)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与轴,轴分别交于A(3,0),B(0,)两点,,点C为线段AB上的一动点,过点C作CD⊥轴于点D.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若S梯形OBCD=,求点C的坐标;
(3)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
在点P,使得以P,O,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BA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反比例函数
1.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P则直线y=kx+n不经过第 象限
2.(05四川)如图直线AB与x轴y轴交于B、A,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是C,CD⊥x轴于D,OD=2OB=4OA=4,则直线和双曲线的解析式为
3.(06南京)某种灯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它可使用天数y与平均每天使用小时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4.(06北京)直线y=-x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
得到直线l,直线1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A(a,3),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5.(06天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A(4,2)
(1)则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2)这两个函数的其他交点为
6.点P(m,n)在第一象限,且在双曲线和直线上,则以m,n为邻边的矩形面积为 ;
若点P(m,n)在直线y=-x+10上则以m,n 为邻边的矩形的周长为
二次函数
1.(06大连)如图是二次函数y1=ax2+bx+c和一次函数y2=mx+n的图象,观察图象写出y2≥y1时,x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
2.(06陕西)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是( )
A. B.
C. D.
3.(06南通)已知二次函数当自变量x取两个不同的值时,函数值相等,则当自变量x取时的函数值与( )
A.时的函数值相等B.时的函数值相等
C.时的函数值相等 D.时的函数值相等
4.(06山东)已知关于的二次函数与,这两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中的一条与轴交于A,B两个不同的点,
(1)过A,B两点的函数是 ;
(2)若A(-1,0),则B点的坐标为
(3)在
(2)的条件下,过A,B两点的二次函数当 时,的值随的增大而增大
5.(05江西)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点为A、B(B在A的右边),与y轴的交点为C.
(1)写出m=1时与抛物线有关的三个结论;
(2)当点B在原点的右边,点C在原点的下方时,是否存在△BOC为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求出m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请你提出一个对任意的m值都能成立的正确命题.
6.(2006年长春市)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1,-2)、N(-1,6).
(1)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把Rt△ABC放在坐标系内,其中∠CAB =90°
,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4,0),BC=5.将△ABC沿x轴向右平移,当点C落在抛物线上时,求△ABC平移的距离.
7.(2006湖南长沙)如图1,已知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
(1)求两点的坐标;
(2)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解析式;
(3)如图2,取与线段等长的一根橡皮筋,端点分别固定在两处.用铅笔拉着这根橡皮筋使笔尖在直线上方的抛物线上移动,动点将与构成无数个三角形,这些三角形中是否存在一个面积最大的三角形?
如果存在,求出最大面积,并指出此时点的坐标;
如果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
8.(2006吉林长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动点P从点O开始沿OA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作PQ∥x轴交直线BC于点Q,以PQ为一边向下作正方形PQMN,设它与△OA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1)求点A的坐标.
(2)试求出点P在线段OA上运动时,S与运动时间t(秒)的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S是否有最大值?
若有,求出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
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4)若点P经过点A后继续按原方向、原速度运动,当正方形PQMN与△OAB重叠部分面积最大时,运动时间t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9.⊙M交x,y轴于A(-1,0),B(3,0),C(0,3)
(1)求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过A,M的直线的解析式;
(3)设
(1)
(2)中的抛物线与直线的另一个交点为P,求△PAC的面积.
10.(00上海)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3,6),并与x轴交于点B(-1,0)和点C,顶点为P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设D为线段OC上一点,且∠DPC=∠BAC,求D点坐标
11.(06北京)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C是抛物线上一个动点(点C与点A、B不重合),D是OC的中点,连结BD并延长,交AC于点E,
(1)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点A、B的坐标;
(2)求的值;
(3)当C、A两点到y轴的距离相等,且时,求抛物线和直线BE的解析式.
《函数》复习题答案.
1.(1,1);
(2,-2)
2.B(0,0);
B(6,0);
(8,0)
2.(-1,-1);
(
3.K=-7
4.(-7, 6)
6. A
函数概念及图象
1.
(1)y=-2x+20,(2)5<x<
10,(3)略
2.在,
3.A
4.A
5.
6.
7.
图3
[解]
(1).因为,所以.
又因为,CD是斜边上的中线,
所以,,即
所以,,所以
所以,.同理:
.
又因为,所以.所以
(2)因为在中,,所以由勾股定理,得
即
又因为,所以.所以
在中,到的距离就是的边上的高,为.
设的边上的高为,由探究,得,所以.
所以.
又因为,所以.
又因为,.
所以,
而
所以
(3)存在. 当时,即
整理,得解得,.
即当或时,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原面积的
8.略
1.2
2.3
3.
4.D
5.
6.[解]
(1)直线AB解析式为:
y=x+.
(2)方法一:
设点C坐标为(x,x+),那么OD=x,CD=x+.
∴==.
由题意:
=,解得(舍去)
∴ C(2,)
方法二:
∵,=,∴.
由OA=OB,得∠BAO=30°
,AD=CD.
∴=CD×
AD==.可得CD=.
∴AD=1,OD=2.∴C(2,).
(3)当∠OBP=Rt∠时,如图
①若△BOP∽△OBA,则∠BOP=∠BAO=30°
,BP=OB=3,
∴(3,).
②若△BPO∽△OBA,则∠BPO=∠BAO=30°
OP=OB=1.
∴(1,).
当∠OPB=Rt∠时
③过点P作OP⊥BC于点P(如图),此时△PBO∽△OBA,∠BOP=∠BAO=30°
过点P作PM⊥OA于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 数学 函数 复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