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PPT推荐.ppt
- 文档编号:13613812
- 上传时间:2022-10-12
- 格式:PPT
- 页数:194
- 大小:5.32MB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PPT推荐.ppt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PPT推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PPT推荐.ppt(19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由于目前缺乏抗病品种,危害还在加剧。
病毒病、黑穗病在局部地区仍有一定危害。
第二节小麦锈病WHEATRUST,小麦条锈病是世界范围的小麦病害,在我国是小麦三种锈病中发生最广、危害最重的病害,主要发生于西北、西南、黄淮海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流行年份可造成巨大损失。
小麦叶锈病是禾谷类锈病中分布最广、发生最普遍的一种小麦病害,全世界小麦种植区都有发生。
中国小麦叶锈病以西南和长江流域一带发生较重,华北和东北部分麦区也较重。
小麦秆锈病是世界范围的小麦病害,在种植小麦的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我国主要在华东沿海、长江流域和福建、广东、广西的冬麦区及东北、内蒙古、西北等春麦区发生流行,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一、症状,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及穗部。
小麦受害后,叶片表面出现褪绿斑,以后产生黄色疱状夏孢子堆,后期产生黑色的疱状冬孢子堆。
条锈病夏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在成株上沿叶脉排列成行,呈虚线状,幼苗期则不排列成行。
叶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片,有时也危害叶鞘和茎。
叶片受害,产生许多散乱的、不规则排列的圆形至长椭圆形的橘红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夏孢子粉。
夏孢子堆较秆锈菌小而比条锈病菌大,多发生在叶片正面。
后期在叶背面散生椭圆形黑色冬孢子堆。
秆锈病主要危害茎秆和叶鞘,也可危害叶片和穗部。
夏孢子堆长椭圆形,在三种锈病中最大,隆起高,褐黄色,不规则散生。
成熟后表皮大片开裂并向外翻起如唇状,散出锈褐色夏孢子粉。
后期产生黑色冬孢子堆,破裂散出黑色冬孢子粉。
小麦上三种锈病的症状有时容易混淆。
田间诊断时,可根据“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加以区分。
三、病原物,1.学名及分类条锈病菌:
条形柄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f.sp.tritici叶锈病菌:
隐匿柄锈菌Pucciniareconditaf.sp.tritici秆锈病菌:
禾柄锈菌Pucciciniagraminisf.sp.tritici三种病菌均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
条锈病菌,秆锈病菌,叶锈病菌,2.病原形态条锈病菌:
夏孢子堆长椭圆形,橙黄色。
夏孢子单胞、球形,表面有细刺,鲜黄色;
冬孢子堆多生于叶背,长期埋生于寄主表皮下,灰黑色。
冬孢子双胞,棍棒形,顶部扁平或斜切;
分隔处稍缢缩,褐色,上浓下淡,柄短,有色。
小麦条锈菌迄今尚未发现有性态,故锈孢子和性孢子不详。
叶锈病菌:
叶锈菌是全孢型转主寄生锈菌,在小麦上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孢子。
在国外,唐松草和小乌头是叶锈菌的转主寄主,叶锈菌在其上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
在我国,叶锈菌的转主寄生现象和转主寄主均未得到证实。
夏孢子单胞,球形或近球形,黄褐色,表面有微刺,冬孢子双胞,棍棒状,上宽下窄,顶部平截或稍倾斜,暗褐色。
秆锈病菌:
秆锈菌是全孢型转主寄生菌。
在小麦上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侵染转主寄主小檗(Berberisspp.)和十大功劳(Mahoniaspp.),在其叶片上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其中的锈孢子只侵染小麦,经发育后形成夏孢子堆并产生夏孢子。
夏孢子堆椭圆形至狭长形,夏孢子单胞,暗黄色,长圆形,表面有细刺。
冬孢子有柄,双胞,椭圆形或长棒形,浓褐色,表面光滑,横隔处稍缢缩,顶端壁厚,圆形或略尖,有孢子柄。
3病原生物学:
条锈病菌:
小麦条锈菌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温度较低。
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适温为1015;
夏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23,最高温度2026,最适温度710;
侵入适温912。
夏孢子萌发不需光照,但侵入后需光照。
光照充足时,病菌在植物上能正常生长和发育;
光照不足时,生长发育受抑。
夏孢子的萌发和入侵需饱和湿度或叶面具水滴(水膜)。
条锈菌夏孢子不耐高温,在36下经2d即失去生活力。
小麦叶锈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既耐低温,又耐高温。
夏孢子萌发温度为231,最适温度1520,在有水膜时即可萌发。
冬孢子、锈孢子的萌发适温分别为1419和2022。
秆锈菌要求较高的温度,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低温度为15。
夏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3,最高温度31,最适温度为1822。
冬孢子萌发和担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均为20。
在小檗上,锈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032,而萌发适温为1618。
夏孢子的萌发和入侵需在叶表面具水滴(或水膜)或100的大气湿度下进行。
病菌只有在充足光照条件下才能在植物上正常生长和发育,否则其生长和发育就会受到抑制。
病原菌致病性分化:
条锈菌生理分化:
鉴定出条中1号至31号共31个小种和40多个致病类型。
叶锈菌生理分化:
我国利用8个通用鉴别寄主,共命名叶中系列小种44个,其中优势小种为叶中1、2、3、4和34号等。
秆锈菌生理分化:
鉴定出我国有17、19、21、21C1、21C2、21C3,34、34C1、34C2、34C3、34C4、34C5,116、40、194和207等重要小麦秆锈小种和致病类型,其中21小种群为优势小种群,其次为34小种群,21C3为优势小种。
小种34C2、116、40和34C4的毒力较强,但出现频率一直很低。
四、病害循环(DiseasesCycle),病原越冬场所;
传播方式;
侵染途径;
再侵染;
条锈病1。
越夏: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低温病害,不耐高温,因此越夏便成为条锈病侵染循环中的关键环节。
夏季最热一旬均温超过2223,条锈菌便不能越夏,这可作为条锈菌越夏的温度上限。
条锈菌以连续侵染的方式在夏季冷凉山区和高原地区的晚熟小麦、自生麦苗和其他越夏寄主(如黑麦和禾本科杂草等)上越夏,并以前两种为主。
我国东部平原麦收后高温高湿,气温远超过其越夏温度上限,且小麦收获至秋苗出土的时间间隔长达数月,夏孢子显然不能在此越夏。
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高寒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条锈菌可在晚熟冬麦、春麦及自生麦苗上越夏。
其中西北和川西北越夏区是东部广大麦区秋苗感病的主要菌源基地,陇南和陇东是引起我国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关键地区。
云南、新疆越夏菌源的作用主要仅限于该地区。
华北地区的越夏菌源很少。
秋苗发病:
越夏后的病菌,秋季随气流从越夏区逐步向冬麦区传播蔓延,侵染秋苗。
距越夏区越近,播种越早,秋苗发病越重。
陇东、陇南早播麦田9月上旬播种,9月底至10月初就出现病叶。
距越夏区越远、播期越迟,秋苗发病就越轻。
关中东部和黄河以北麦区多在1011月才出现病叶,江淮麦区要到11月以后才出现病叶,而且几率极低。
越冬:
冬季当气温降至12时,条锈病便停止发展。
病菌以侵入叶组织的菌丝体休止越冬。
只要受侵叶片未被冻死,病菌即可渡过寒冬。
春季流行:
小麦条锈菌越冬之后,早春旬均温上升到23,旬最高气温上升到29时,越冬病叶中的菌丝体开始复苏产孢。
此时若遇春雨和结露,越冬病叶产生的孢子就能侵染返青后的新生叶片,使症状向上部和周围叶片扩展,引起春季流行。
条锈病在田间的发病过程与菌源的来源密切相关。
以当地越冬菌源为主的地区,春季流行要经过单片病叶、发病中心、全田发病三个阶段。
春季流行可划分为几个连续的、具有不同流行特点的时期,即始发期、点片期、普发期和严重期。
在以外来菌源为主的地区,田间发病的特点是大面积突发,田间病叶分布均匀,发病部位多在旗叶和下一叶,找不到或很难找到基部病叶向上部和四周叶片蔓延的中心。
一般锈病以本地菌源危害较大,若外来菌源来得早且数量大时,亦可引起严重危害。
如华北地区发生的3次大流行就是如此。
春季流行是小麦条锈病危害的主要时期。
在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的前题下,在我国多数麦区,决定春季流行的关键因素是越冬菌量和春季降雨量。
越冬菌量大,春季降雨量多,容易引起条锈病流行。
叶锈病小麦叶锈菌以夏孢子世代完成侵染循环,其越夏和越冬的地区均较广。
在我国大部分麦区,小麦收获后病菌转移到自生麦苗上越夏;
冬麦秋播出土后,病菌又从自生麦苗上转移到秋苗上危害、越冬。
病菌在晚播小麦的秋苗上侵入较迟,以菌丝体潜伏在叶组织内越冬。
冬小麦播种越早,秋苗发病也越早、越重。
冬季气温高、雪层覆盖厚、覆雪时间长、土壤湿度大,对病菌越冬有利,越冬菌源多。
小麦叶锈菌在当地麦苗中越冬后,当早春旬平均气温上升到5时,潜育病叶开始复苏显症,产生夏孢子,进行再侵染,但此时叶锈菌发展很慢。
当旬平均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才能较顺利地侵染新生叶片,普遍率明显上升,进入春季流行的盛发期。
四、流行因素(Epidemiology),品种抗病性气象因子栽培条件地理条件,小麦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取决于锈菌小种的变化、品种抗性以及环境条件。
1.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化:
条锈菌生理小种群体结构的重大变化是导致大批抗病品种抗锈性丧失和锈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1991年以来,条中30号和31号逐年上升,导致我国大范围内一批品种丧失抗锈性。
2.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与菌量密切相关。
秋季,当广大冬麦区陆续播种出苗后,夏孢子借西北高空气流由西向东、向北传播,侵染小麦幼苗,并在当地越冬。
在冬季温暖的地区,条锈菌可不断繁殖,为春季条锈病的流行提供了大量菌源。
春季4月前后,大量的锈菌夏孢子可自南向北传播至黄、淮、海等广大麦区,造成侵染。
3.品种抗锈性:
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或者大面积栽培的抗病品种丧失抗锈性,是锈病流行的基本条件。
抗锈性是小麦与锈菌在长期协同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复杂性状,它有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低反应型抗锈性、数量性状抗锈性和耐锈性等三大类型。
其表现形式、强度和机制多样。
4.气象因子:
影响条锈病发生和流行的环境条件主要是雨水和结露。
夏秋多雨,有利于越夏菌源繁殖和秋苗发病;
冬季多雪,有利于保护菌源越冬;
35月,尤其是34月份雨水多、结露时间长,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发展和蔓延。
在早春无雨情况下,病叶死亡快,不利于条锈病流行。
5.栽培管理措施:
如耕作、播期、密度、水肥管理和收获方式等对麦田小气候、植株抗病性和锈病发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冬灌有利于锈菌越冬;
麦田管理不当,追施氮肥过多过晚,使麦株贪青晚熟,加重锈病发生;
大水漫灌能提高小气候湿度,有利于锈菌侵染。
五、防治方法(Control),防治策略是:
种植高产抗病品种为基础,减少菌源为前提,加强保健栽培为关键,药剂防治为辅助。
主要防治措施:
推广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农业防治:
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
(2)春季喷药,具体方法有:
1.种植抗病品种小麦锈病的防治策略应以种植抗锈品种为主,栽培和药剂防治为辅,实施分区治理的综合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条锈病,叶锈病,(2.)实行抗锈基因合理布局在小麦锈病的越夏区和越冬区分别种植不同抗源类型的小麦品种,可切断锈菌的周年循环,减少锈菌优势小种形成的机会,减缓小麦品种抗锈基因失效的速度;
同一地区应实行抗源多样化。
我国由于实施了小麦抗锈基因合理布局,有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麦 病虫害 防治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