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晋绥军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3607650
- 上传时间:2022-10-12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5.83KB
国民党晋绥军Word下载.docx
《国民党晋绥军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党晋绥军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即担任山西督军开始,直到1949年逃离山西止,共统治山西长达38年之久。
在民国初期各路地方军阀拥兵割据,你攻我伐,如走马灯般更替不断的混乱之中,唯独阎锡山能够长期坐在山西统治者的交椅上无人能够撼动其地位,这不能不说阎锡山有独到的政治手腕。
辛亥革命中,由阎锡山等进步军人领导的山西省起义与陕西省同时为中国北方两个首先宣布脱离满清政府的省份之一。
面对近在咫尺的清政府强大的北洋军,年仅28岁的阎锡山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不能不说具有很强的民族正义感和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建立民主共和政治的勇气。
在十多年后的北伐战争中,阎锡山又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响应北伐,毅然加入国民革命行列,为中国的统一和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山西大部沦陷的情况下,阎锡山基本上做到了坚持民族大义,不妥协,不投降,坚持抗战,这在国民党许多北方军阀中也是难能可贵的。
与国民党其他派系军阀首领一样,军队和地盘是阎锡山的命根子,作为民国时期的一个地方军阀,在各路军阀势力互相倾轧、翻云覆雨、血醒争夺的政治形势下,一生信奉“存在就是胜利”为官为政之道的阎锡山,把地盘与军队看得与生命同样重要,所以在阎锡山大陆38年民国官场生涯中,不论是北洋时期、北伐时期、还是国民党统治时期,阎锡山都是把实力与“存在”放在第一位。
所以才有阎锡山在北伐时期的迟迟不表态,才有抗日战争后期为了自己的“存在”和日后能够确保其在中国的政治地位,与日本人产生了一些暧昧关系。
与国民党另一些有作为的地方军阀如“新桂系”、“滇系”等比较起来,阎锡山以及其统帅下的晋绥军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表现也显得比较平淡一些。
总之晋绥军是中国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较有影响的一支军事力量,而且其整体性,忠诚度等特点都比较显著。
辛亥革命中的晋绥军
1909年,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山西五台县人阎锡山与山西同乡同学温寿泉、张瑜、马开崧、李大魁、黄国梁、姚以价、顾祥麟、金凤巢等陆续学成回到国内。
当时的清朝政府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刚去逝不久,坐在大清龙椅上的是年仅三岁的宣统皇帝,整个大清朝廷如风雨中艰难行驶的一条千疮百孔的破船。
经过甲午之败以后,清政府深刻的认识到,八旗军队是已经严重腐朽不堪一用了,要想延续大清朝数百年基业,只有盼望这些由朝廷出资送到日本学习军事回来的年青人来振兴军队,维持风雨飘摇中的大清朝。
1910年,回国后刚刚一年时间的阎锡山与同学黄国梁即同时被任命为山西陆军第12混成协第86和85标的标统(相当于团长),此时的阎锡山年仅27岁。
可就是这两个得到清朝政府大力重用的年轻人,早在日本留学时就已经秘密加入了由孙中山领导的,以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为目的的“同盟会”。
同时在山西陆军任职的还有姚以价、南桂馨、张瑜、赵戴文、张培梅、乔煦、仇亮、常樾、杨彭龄、王嗣昌、李成林、杨沛林等一大批同盟会员,也就是说山西陆军已经基本上在同盟会员的掌握之中。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以阎锡山、黄国梁为首的山西陆军立即响应。
杀死山西巡抚陆钟奇和朝庭委派的山西陆军统领谭振德,控制了山西省会太原的局势。
新军中一大批同盟会员共推阎锡山为山西省大都督,又立即分兵对向山西南北分头进发,很快控制了大同和霍州,整个山西已经在起义军的掌握之中。
起义成功后,清廷派北洋陆军第六镇镇台吴禄贞为新任山西巡抚,并率部前往镇压,没想到吴早已同情革命,他的部队并没有直趋山西太原,而是在娘子关前停了下来,吴禄桢委派手下心腹与阎锡山联络,密谋共同进攻北京。
清廷迫于全国反清形势严峻,又重新起用了袁世凯。
袁派人暗杀了吴禄桢,吴部第六镇立即被分化,吴的亲信孔庚、李敏等逃往太原投靠了阎锡山。
袁世凯又派北洋陆军第三镇镇台曹锟为山西巡抚,率兵进攻山西。
曹军攻势凶猛,阎锡山只好逃离太原。
不久袁世凯与孙中山的南京国民政府达成协议,曹锟的攻晋之战立刻停止下了,阎锡山得以稳住了大都督的位子。
阎锡山在的督军位子上坐稳了以后,他把山西陆军整编为一个师两个旅共四个团,和一个骑兵团一个炮兵团,工兵辎重各一个营,派自己的亲信担任各级军事主官。
其基本序列如下:
师长:
孔赓。
第一旅旅长刘樾西、第二旅旅长孔庚(兼)。
第一团团长张培梅、第二团团长倪普祥、第三团团长赵守玉、第四团团长台寿民、骑兵团团长张树帜、炮兵团团长高树勋。
阎锡山的地位稳定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并对自己地位有威胁的人逐步进行排挤。
清除了孔庚、黄国梁、金永这三个最有威胁的人以后,阎锡山在山西的地位已经无人可以取代。
遂于1917年初把山西省长孙发绪赶走,由自己兼任省长,并于1917年8月把山西陆军扩编为四个混成旅,每旅辖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兵营。
各旅旅长及炮兵营长序列如下:
第一混成旅旅长商震,参谋长郑逸民。
辖第一团团长蔡荣寿、第二团团长王嗣昌、炮兵营长周玳。
第二混成旅旅长马开菘,参谋长黄金声。
辖第三团团长张治垚、第四团团长谢濂、炮兵营长张培兰
第三混成旅旅长孔繁蔚,参谋长吴藻华。
辖第第五团团长刘树藩、第六团团长应芝、炮兵营长顾祥麟。
第四混成旅旅长赵戴文,参谋长陈锦文。
辖第七团团长龚凤山、第八团团长丰玉鹏、第九团团长荣鸿胪、第十团团长(缺)炮兵营长张振方。
又在晋北晋南各设一个镇守使,下辖一个混成团。
晋北镇守使张树帜,参谋长张汝萍。
混成团长李维新。
晋南镇守使张培梅,参谋长高冠南。
混成团长傅存怀。
又在督军署直辖两个骑兵团,每团辖四介骑兵连。
第一骑兵团团长路福保,第二骑兵团团长孙祥麟。
督军署还直辖工兵营、营长杨澄源,机关枪营、营长关颖凯,卫生营、营长陈鸿庆,宪兵营、营长张建,卫队营、营长朱灵昭。
全军共1.8万人。
这就是在阎锡山任山西督军时期晋绥军最初的全部班底。
军阀混战中的晋绥军
袁世凯死后,由黎元洪继任民国总统,北洋悍将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以北洋另一将领冯国璋任副总统。
段以北洋军队为后盾,把持国政,根本不把黎元洪放在眼里。
黎无兵又无权,总统当得相当窝囊,但黎又不干心受气,于是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争执日盛一日。
1917年6月,时任长江巡阅使的辨子兵首领张勋以调停黎段之争的名义率领八千辨子兵进入北京,没想到张勋进京后并没有调停黎、段之间的争执,竟然扶持前清废帝溥仪复位。
段祺瑞措手不及,逃往天津组织讨逆军讨伐张勋。
张勋的倒行逆施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
与北京近近在咫尺的山西督军阎锡山在分析了段、张二人的实力和全国政治倾向后,决定出兵助段讨张。
阎锡山以孔繁蔚为统帅,率领山西陆军教导团和步兵第5团分两路开往北京。
晋军刚到北京,张勋已经失败。
平息了张勋之乱,段祺瑞重任国务总理,副总统冯国璋继任民国总统。
段祺瑞重任国务总理后,更加目中无人,把武力统一中国作为施政的重点。
并公开宣布“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
三不要总统”。
以参加“一战”为名,大肆向日本借款,又委派手下亲信徐树铮编练参战军。
1917年9月1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
反对段祺瑞的北京政府。
广西督军陆荣廷、云南督军唐继尧立即响应,史称“护法运动”。
段祺瑞一听大怒,调集北洋军王汝贤第八师,范国璋第二十师往两湖地区,随时准备进攻两广。
阎锡山积极向段祺瑞表示效忠,并愿意派军队前往助剿。
段祺瑞命阎派兵一旅前往湖南帮助湖南督军傅良佐进攻广西。
这是山西军队第一次跨越数省,远距深入陌生的南方作战,事关重大,能否获胜实在难以预料。
可阎锡山以数年来晋军两次出兵外省作战都取得了胜利并获得利益这一有利态势,信心十足,决定派商震率晋军第一混成旅开赴湖南。
统兵大将商震也信心百倍想表现一番。
晋北保卫战虽然获胜,但阎锡山深感晋军兵力不足,中国北方强敌无数,战乱不止,要想保住山西的安宁,关键时刻仍然不堪以用。
1927年初,阎锡山把绥远收进晋军统治范围后,将晋军改称为晋绥军,并再次进行了大扩编。
下辖8个军,17个步兵师,总兵力达十三万人。
基本序列如下:
第一军军长商震。
辖第一师、师长李培基,第三师、师长杨士元。
第二军军长杨爱源。
辖第二师、师长赵承绶,第六师、师长孙楚。
第三军军长徐永昌。
辖黄胪初步兵旅,黄德馨步兵旅(每旅辖三个步兵团)。
第四军军长谢濂。
辖第四师、师长傅作义,第十师、师长卢丰年。
第五军军长傅汝均。
辖第五师、师长傅汝均兼,第十六师、师长吴藻华。
第六军军长傅存怀。
辖第十一师、师长杨效欧,第十三师、师长丰玉玺。
第七军军长阎锡山自兼。
副军长张荫梧,辖第十四师、师长李服膺,第十五师、师长李生达。
第八军军长谭庆林。
辖第十六师师长杨兆林,骑兵第三师、师长孙长胜。
炮兵司令周玳,共辖八个炮兵团。
另有第十七师、师长阵兴富,警卫旅旅长杜春沂归阎锡山亲自指挥。
北伐战争中的晋绥军
就在国民军与晋绥军为争夺山西地盘在晋北进行生死决战之时的1926年6月,南方革命政府的北伐战争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八旅钟祖培部于1926年5月入湘作战,第四军也有张发奎陈铭枢两师劲旅在6月初进入湘境作战。
前北洋军阀湘南镇守史唐生智在革命的感召下,已经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对吴佩浮的直系军阀开战。
到1926年9月,湖北、江西两个战场国民革命军与北洋军双方正倾全部主力进行殊死搏杀,战况空前惨烈,北伐战争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作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特别需要北方有一支生力军加入革命,在北洋军的侧后给予猛击。
在北伐战争战火正炽之时的1926年9月,国民军首领冯玉祥从苏联回国,对一盘散沙般的国民军进行重新收拢整编,并于绥远五原县誓师响应革命,表示国民军全体加入国民党。
但国民军实力有限,将领各存异志,战斗力不强。
而且远居西北,被山西的晋绥军和河南的直系北洋军阻隔。
无法对北洋军产生影响。
但晋绥军则不同,晋绥军将领思想统一,而且装备精良,是一支能战之师。
晋绥军首领阎锡山又是同盟会和“铁血丈夫团”的元老,思想进步,而且山西与河北层齿相依,如果晋绥军能够加入革命,十多万晋绥军将对北洋军侧背产生极大的牵制的和威胁,如此北伐大业的成功指日可待。
为拉阎锡山尽早加入革命,国民党的中央代表胡宾于1926年11月到达太原,此后不久,阎锡山即派同盟会元老赵丕廉前往刚被北伐军攻占的中南重镇武汉。
武汉方面对赵丕廉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希望阎锡山早日响应革命加入北伐。
但老谋深算的阎锡山并不想急于表态,他还想要再看看北伐战争的战局变化形势,指示赵丕廉与南方革命政府虚与委蛇,延宕时日。
到1927年5月,整个江南已经为北伐军攻占,北伐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之时赵丕廉才接到阎锡山的电报,说是晋绥军可于1927年5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民党 晋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