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学习心得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603877
- 上传时间:2022-10-12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2.97KB
中药学学习心得文档格式.docx
《中药学学习心得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学习心得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代已经开始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
秦汉时期形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之后成书的《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是《黄帝内经》很好的补充。
秦汉以来,交通日渐发达,各偏远地区的药材不断进入中原,从而丰富了人们的药材知识,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是当时流传至今的,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
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东汉时期,著名医家张仲景著成了《伤寒杂病论》,该书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
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
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
麻沸散"
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明清以来,明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参考文献800余种,写成了《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
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当时,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逐渐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
一些医家逐渐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因此试图把两种学术加以汇通,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二、中医的现状
在药物分析课上多次听老师提起,中药在治病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
还特地举了一个例子,凤凰卫视的著名女主持人刘海若在英国遭遇车祸,事故中头部受重创,处于深度昏迷,情况危险。
在使用各种西药无效的情况下,是中药丸—安宫牛黄丸挽救了她的生命。
这一事件,一时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使人们更加的关注中医学。
但是,要将中医药国际化,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
目前中医研究,不但创新不足,而且创新乏力。
中药成分复杂,药效奇特,但很难说清是具体哪一种药材在起作用,这是中药国际化的很大的一个难题。
还有许多人抨击中医的人,他们大多是受到西方思想影响。
究其原因,是中医药的话语是不同于西医的。
这些争论从根本上说是东西文化碰撞的结果。
在西方思想进化论的冲击下,中医得到了“落后”的价值评价,在现实中给予了批评中医论者道德上的正当性。
中医表达自身的话语权也逐渐发生了转移,丧失了自我主体地位,造成了中医的“失语”。
还有许多人认为,中医起效慢,不如西药,有着急则治其标,缓则之治其本之说,其实使用中药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从此方面看,中药有很多方面优于西药。
多数人认为,中药制剂需要煎服,有时会很不方便,遂不选择看中医。
确实,中药煎制过程繁琐也限制了中医的发展。
将中药制成多种服用方便、便意携带的剂型,是促进中医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医是讲究辨证论治的,这也是中医的特色所在,但那么多病人吃着统一标准的药物,那么辨证论治就失去了意义。
由此也可以反过来思考,中药到底要不要标准化生产。
中医给不同病人开不同剂量的药,抓药时也不太精确,熬药时熬出的分量也不尽相同,结果病人的摄入量很难保证。
但如果不标准化生产,又怎么去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正等待着我们去解决。
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那么生产再多品种的中成药也只能是“中药西用”,不能真正实现中医的进步。
三、中医的未来发展
毛主席说过: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虽然现在中医国际化仍有诸多批评性意见,但中医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中药西用、中西药结合就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我们还得开展中医有效性传播,使国人使世界认识到中医药的重要性。
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外界的不少误解,还可以吸引外界的力量来发展中医。
例如人们往往认为中医没有外科,没有解剖。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解剖作为医学临床治疗手段被应用就是比较常见的了,《史记》《汉书》《三国志》等皆有记载。
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还有最近报道的某中医师针灸微创手术治疗痔疮。
广泛利用《百家讲坛》这类多媒体平台,向公众讲解中医思想技术,也可让中医人相互交流最新成果,相互启迪促进,都将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我们还应该加强与外国的交流,共同发展中医药。
只有与国际接轨,中医学才能被更多的人熟知,中医学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中医的理论是通过实践而来的,中医临床是根据先进的思想指导下,在长久的历史之中发展而来的。
所以毫无保留地挖掘中医的精华,而把它发扬,这是医学研究任务的重要的一个部分。
从而能够提高现代医学的质量。
要完成这个伟大的事业就须要最先进的思想,须要动员一切有关现代科学技术,须要中西医团结,并利用它们所取得的成果,须要密切地同巴甫洛夫学说、内分泌学说联系,才有可能。
结束语
我们要时刻怀揣着危机感,处理好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挖掘传统中医药的精华,不断完善、创新,抓住机遇,发扬光大,使中医药走向世界发展的前沿,那么中医药的前景就是光明的。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中药学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
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中药学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
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
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
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中药学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
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中药学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
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中药学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
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中药学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根据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
心尽力完成中药学岗位工作的任务。
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中药学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
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
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
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
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
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
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
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
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中药学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针对实习期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
浅谈中药学教授心得
生物教研室王季
中药品种繁多,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易混、太乱、记不住的问题,通过兴趣、联想、共同点和特长的教育,就能避免发生,而且提高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
中药;
功效;
学习
中药学是中药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专业课。
其主要阐述了中药的性能、用法用量和功效等的这样一门学科。
因为中药品种繁多,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且因很多学生对中药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所以使得许多学生对中药的理解混乱不清。
笔者经过多年在该课程的教学,现将教授中药学的一点心得论述如下:
一、兴趣是入门的敲门砖
在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在初教授学生一门知识时,切忌将学生一棒子吓倒,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想要去探索知识的奥秘,而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味的灌输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
在刚教授学生中药知识的时候,并不需要马上进入具体内容的学习。
首先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先来谈谈自己在以往的生活经验中,都接触了哪些中药,对中药有怎样的认识。
以此来把握学生对中药的初步认识。
引导学生进入中药的世界。
然后带领学生在生活环境内寻找身边的中药。
让学生们对中药有一个感官的认识:
中药并不神秘,它普通的就在我们的身边。
如笔者所在的学校里就栽有一些中药,但学生们平时并不了解,甚至有的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笔者在讲授中药学时,第一堂课就是带领学生认识校园内的中药。
如栽种在校园路两旁的银杏树,其果实叫白果,具有敛肺止咳,止带的功效;
其叶银杏叶能降学脂。
还有广玉兰其花蕾叫辛夷,具有通鼻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学 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