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复习 板块二 中国近现代史 学案.docx
- 文档编号:1358272
- 上传时间:2022-10-21
- 格式:DOCX
- 页数:135
- 大小:709.68KB
届二轮复习 板块二 中国近现代史 学案.docx
《届二轮复习 板块二 中国近现代史 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复习 板块二 中国近现代史 学案.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复习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学案
专题四
[统筹理主干]
线索
(一):
外国对中国的侵略经历了蚕食边疆、间接控制到全面侵略的过程。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外国势力开始侵入东南沿海一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遍布东部沿海并开始深入内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通过清政府间接控制了中国;日本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直接实行殖民统治。
线索
(二):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经历了由单阶级独斗、多阶级联合到全民族抗争的过程。
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最初表现为某一阶级独自进行的反抗,如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后来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如五四运动是城市工人、市民、小资产阶级的联合斗争;最后是抗日战争,包括海外华侨在内的全民族抗战。
线索(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真正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参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高度析高考]
从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来看:
在中国传统城乡社会和文化解体并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民族主义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动员和强大的民族整合力量,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民族凝聚力的提高以及现代国家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资源。
今天的中国,如何将民族主义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形成民族主义与民主、自由等价值观的良性互动,建构一种理性的、开放的民族主义,是我们在考虑民族主义问题时一个必要的思维角度。
从近三年的高考命题点来看:
在列强逐步侵略下近代中国的沉沦与抗争、面对危机时晚清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以及各阶级、各阶层对于民族复兴的求索是本专题的热考点。
复习备考时,既要从宏观的角度认识列强侵略对近代中国的破坏,明确近代中国的屈辱地位,又要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认识近代中国在政治、外交等领域出现的剧烈变化,认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难与曲折,进而不忘初心,坚定社会主义的信仰。
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来看: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只有将中国抗战放到这一大格局中来研究,才能客观反映它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背景下,不断拓展抗日战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提升当前中国的国际形象,确立中国的大国地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考点一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抗争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
(一) 转换思维的角度
1.(2018·全国卷Ⅰ)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
这反映了(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命题者说]
新瓶
老酒
新瓶:
全新的历史情境,即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日本的舆论宣传;老酒:
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视角
独特
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缺乏近代外交理念,舆论先败。
以史
为鉴
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明确抢占舆论制高点的重要性。
解析:
选C 题干反映出日本政府懂得运用舆论和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而清政府对此却无所作为,说明当时清政府不熟悉近代外交事务,C项正确。
舆论可以影响战争,但是无法左右战争进程,A项错误。
日本想利用舆论影响为自己争取道义支持,而非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B项错误。
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日对待舆论影响的策略或态度,没有反映西方媒体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D项错误。
考法
(二) 挖掘认知的深度
2.(2016·全国卷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命题者说]
突出
主干知识
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尝试:
洋务运动。
强化
能力培养
引导考生透过现象,理性分析历史事件所要表现的实质。
倡导
家国情怀
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领主流价值观。
解析:
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情况。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立,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其实力曾是远东第一、世界第九,故“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故选C项;A项表述不符合当时的史实,直到20世纪初,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仍是编练“新军”;日本明治维新后也是集权制度,故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已多次遭到英国、法国等国的侵略,其他列强也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获取在华权益,D项与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地位不符,故排除。
考法(三) 拓展教材的宽度
3.(2018·全国卷Ⅱ)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
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命题者说]
陌生中
考陌生
“朝贡体系”的历史情境、近代中国的外交转型,全为非教材主干知识。
链接
时政热点
当今中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外交博弈。
凸显
素养立意
从近代化的角度审视近代中国的外交,突出近代中国外交转型的必要性。
解析:
选D 材料中“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说明当时中国受到了近代外交观念的影响,D项正确。
材料中未涉及西方列强对日本的帮助;从材料可知,琉球国仍向清政府纳贡,这说明传统朝贡体系仍然存在;材料只是地方官员向皇帝提出建议,并非干预朝廷决策,故A、B、C三项错误。
[横展纵深提能]
1.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
第一个
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贵华贱夷,闭关锁国,清朝与周边国家维持着长期的和平
第二个
时期
19世纪40至50年代,清朝缺乏主权观念(如领土、司法、关税等),但增加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第三个
时期
19世纪60至80年代,筹办洋务以自强,设立总理衙门开展近代外交,筹划海防,近代海权意识觉醒,以夷制夷维持和局
第四个
时期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逐渐丧失抗拒列强的信心,开始主动地适应列强的要求进行一定程度的外交政策调整
2.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列强经
济侵略
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民族危
机程度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历程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
阶级的斗争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最终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清政府
政策调整
面对进一步发展的内忧外患,清政府被迫调整政策,推行新政,以适应近代化发展趋势,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客观上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到来
向西方学
习的内容
由学习器物转向学习制度
革命力量
中华民族新觉醒,更多阶级、阶层投入到救亡图存的行列
3.近代前期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的历史影响
(1)政治上:
一方面中国主权日益遭到破坏,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刺激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各阶层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2)经济上:
一方面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输出资本,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另一方面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诱导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3)思想上: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另一方面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
4.“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
首先,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符合了国际惯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
考点二 晚清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
(一) 挖掘认知的深度
1.(2014·全国卷Ⅰ)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命题者说]
历史现象
维新志士“废八股取士”的举措受到举人的反对。
历史本质
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社会变革要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要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以史为鉴
目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要想取得成功,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关键。
解析:
选B 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志士提出了废除八股取士的主张,但这一主张遭到了近万名举人的强烈反对,说明这一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故选B项。
A项只是表面现象,不是本质问题;C项表述有误,事实上知识分子才是政治运动中最活跃的群体;D项表述有误。
考法
(二) 转换思维的角度
2.(2017·全国卷Ⅰ)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
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命题者说]
转换
考查角度
从近代学生到日本留学的全新视角认识西学东渐。
立足
时空观念
以1904年各地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为命题载体。
强调
唯物史观
考查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的关系。
解析:
选A 材料中留日学生区域分布的不平衡表现在长江流域省份与东南沿海省份明显高于内地省份,这一状况与当时中国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有关,A项正确。
B项“革命运动”“高涨”与材料信息“1904年”不符,当时清政府正在推行改革,革命运动并不“高涨”,排除。
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并未变化,C项错误,排除。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与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没有直接关系,D项错误,排除。
考法(三) 延展知识的长度
3.(2013·全国卷Ⅰ)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命题者说]
强调
唯物史观
以现代化为主线,考查晚清历史发展的进程。
强调
主干知识
现代化在政治、经济领域的表现,即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和经济领域的工业化。
注重
价值引领
弘扬近代中国不断探索、斗争的曲折过程。
解析:
选B “现代化”主要指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A项清末新政实质是维护清王朝统治,故排除;B项符合题意;C项为列强侵华史,D项为中国抗争史,均与现代化不符,故均排除。
[横展纵深提能]
1.戊戌变法——近代国家观开始形成
首先,在戊戌变法期间,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措施,奠定了近代国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二轮复习 板块二 中国近现代史 学案 二轮 复习 板块 中国 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