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3576310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格式:DOCX
- 页数:44
- 大小:56.92KB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不用岩石以外的物体做工具,怎样直接比较两种岩石的软硬?
用两种岩石的棱角在两种岩石的剖面相互刻画,如果划痕程度相同或均无刻画,则两种岩石的软硬程度相同,如果有一种被划出痕迹,则较软,另一种较硬。
第四课做个岩石百宝箱
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是岩石。
我们常见的岩石有花岗岩、砂岩、石灰岩、页岩、大理石岩等。
通常人们根据岩石的形态、结构、颜色特征为岩石分类。
花岗岩:
花斑状,很硬,内含三种不同的矿物。
砂岩:
黄褐色或灰色,颗粒状结构,颗粒粗心差不多,很硬。
石灰岩:
青灰色或褐色。
颗粒很细,较硬,与盐酸冒泡。
页岩:
红褐色或灰色,薄层状结构,较软。
大理岩:
纯白色,深黑色或花绿色有花纹,颗粒较粗,较软,与盐酸冒泡。
第五课岩石的用途
岩石在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时,其内部结构重新组合,形成了富含矿石的变质岩。
如,铁,金,石墨,石棉,滑石等。
变质岩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第六课岩石的风化
岩石在自然界当中,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第三单元土壤与植物
第七课土壤里有什么。
壤里有水分,空气,砂粒,腐殖质,无机盐,微生物
土壤中那些白色的像食盐一样的物质叫无机盐,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铁、锌、铜
第八课土壤的种类
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
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砂质土;
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
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做壤土;
红色的土壤叫做红土;
黑色的土壤叫做黑土;
褐色的土壤叫做褐土;
黄色的土壤叫做黄土。
第九课土壤与植物
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水保存在存在土壤中,土壤的水是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
土壤中有含氮、磷、钾、钙、铁、锌、铜等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它们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植物的每一部分都要呼吸,土壤中必须有一定的空气来保证根的呼吸。
雨后的土壤容易硬化板结,人们及时松土,可增加土壤颗粒间的空隙,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是植物得到更多的新鲜空气。
不同的土壤适宜不同的植物
小麦砂质土
玉米黏质土
花生壤土
水稻
第十课保护土壤
我们土壤的现实状况:
日趋严重的草原沙化,土壤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城市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使土质恶化。
保护土壤计划:
栽种树木,保护环境,不乱丢废弃物。
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
第认识光
像太阳,蜡烛,电灯泡,萤火虫等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第十二课玩镜子
1、根据镜面的形状不同,我们把镜子分为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三类。
平面镜是指表面是平的镜子,平面镜中的像和镜外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平面镜能使光的传播路线发生改变。
2、在平面镜前你举起右手,镜中像举起的是左手,举起左手时,镜中像举起的是右手。
当你背对着镜面举起左手时,镜中像举起的是左手,举起右手时,镜中像举起的是右手。
3、我来说,你来选
用光亮的小勺做镜子,你在小勺凸面看到的像是(正像)
当障碍物遮挡视线的道路转弯时,人们往往安装(凸面)镜以避免车辆相撞。
我们观察岩石时所用的放大镜是(凸面镜)
(平面镜)能反射光。
第十三课筷子“折”了
站在岸边有山,有树,有花,有草的湖边,我们会发现上述物体的倒影在湖水中变“折”了。
我们生活有许多筷子变“折”了的现象,它们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光从一种透明的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如:
海市蜃楼,云海佛影,三日同辉等现象都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第十四课彩虹的秘密
彩虹的成因:
阳光是由七种光组成,雨后,空中有很多小水珠,阳光照射在水珠上,这些水珠把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彩虹在天空中出现的时间不长,是因为彩虹是由空中的小水滴对太阳光的色散折射而成的,时间一长,小水滴被蒸发,太阳光变成了直射,所以彩虹就消失了
第十五课飞旋的陀螺
白光可以分解成多色光吗?
我的猜想:
可以
我的假设:
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多色光
我的实验:
取一个三棱镜,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分散成各色光
第十六课光与我们的生活
1、国际上一般把光污染分成三类,即白光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阳光照射强烈时,某些建筑物的玻璃幕墙等反射的阳光形成的光污染属于白光污染;
夜间一些大酒店、大商场和娱乐场所的广告牌,霓虹灯、夜景灯属于人工污染;
舞厅歌厅安装的黑色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彩色污染。
2、偏振光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材料,它可以过滤掉物体上的强烈反射光,在特定的场合下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
第十七课航海家的发现
1、古代中国人对天地的认识是天圆地方。
古印度人认为,大地被站在乌龟背上的象群支撑着,乌龟蹲在蛇身上,太阳在上方旋转。
2、麦哲伦环球航海以前,人类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方法:
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影是圆形的,给出了地球是球形的第一个科学证据。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ofCyrene)根据正午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和两观测地的距离,第一次算出地球的周长。
公元726年我国唐代天文学家一行主持了全国天文大地测量,利用北极高度和夏日日长计算出了子午线一度之长和地球的周长。
第十八课地球上有什么
1、在地球仪的表面,连接南北极的弧线叫做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与之相交的弧线叫做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最大的一圈是赤道,把地球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2、地球上的五带是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3、地球上的七大洲是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在地球上,绿色表示平原,褐色表示山地。
第十九课我在哪里
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周围其他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第二十课苹果为什么落地
在地球上或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物体之所以有重力,完全是地球有引力的结果。
地球没有引力,物体就不会有重力。
第二十一课测量重力
1、物体所受到的力应该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来表示。
每个测力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测量范围,又叫做最大量程。
2、中国于2007年发射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叫嫦娥一号,它是目前为止中国发射距离最远的一颗卫星。
附送: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作者:
悟空
来自:
科学视野网
第一单元植物与土壤
单元分析:
土壤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目的是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植物与土壤的关系。
本单元共分为四部分《土壤里有什么》、《土壤的种类》、《植物与土壤》、〈保护土壤〉。
学生认识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而是由砂、粘土、水、空气、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让学生把知道关于土壤的事情、观察土壤的结果、想知道的问题都记录下来,认识土壤的种类及性质与植物的关。
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能力,引导学生将进一步研究土壤和人类的关系,了解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为生命提供了什么,了解人类的行为对土壤造成了什么危害。
2019-2020年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认知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砂、粘土、水、空气和腐殖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从小使学生树立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拓展性目标:
搜集、查阅关于土壤形成的资料,自制一份资料卡。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干土块、水、筷子。
演示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铁罐头盒、干土块、火柴。
学生采集的土壤样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采集的土壤样品。
问:
你是从哪里采集的土块?
土块是什么样的?
一般学生答,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土壤的知识。
二、新授
1、认识什么是土壤
(1)我们对土壤知道些什么?
把我们知道的关于土壤的事情写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畅谈。
(3)学生交流后写活动记录。
(4)讲解:
土壤分布在大地表层的土,比较疏松,含有养料,能够生长植物。
简单说,地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叫土壤。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土壤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分布在大地表层,二是能生长植物。
埋在地下很深的土,海滩上,沙漠中不能生长植物的沙子,都不能叫土壤。
2、挖点土来,观察一下土壤里有什么,认识土壤的成分
(1)学生观察土壤。
(2)学生汇报。
(3)对于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A土壤中含有水分
实验名称:
土壤成分的构成(水)
实验器材:
烧杯、玻璃棒、铁罐头盒、方座支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土块、水。
实验目的:
使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土壤的成分。
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验一:
1、将烧杯中加入五分之三容积的水。
2、把干土块放进烧杯中。
3、观察烧杯中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果:
水中不断有气泡冒出来。
分组观察:
用手摸有什么感觉?
说明土壤含有什么?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小结:
土壤潮湿说明含有水分。
不同环境中的土壤中潮湿程度不同,同一地区的土壤干湿程度也不相同。
雨后土壤比较湿,长期干旱土壤就比较干。
B土壤中含有空气。
把干土块放进盛有水的烧杯中。
有什么现象发生?
说明了什么?
分组实验讨论。
C土壤中含有砂和粘土。
实验二:
1、用筷子把烧杯中的土块搅散,直到与水混合均匀为止。
2、把烧杯放在桌子上静置,让水中的土慢慢沉降。
3、待土沉淀后,从烧杯外仔细观察。
提出问题:
用筷子把烧杯中的土块搅拌,再用劲搅一搅,然后把烧杯放在桌上,让水中的土慢慢沉降。
当大部分土沉下来之后,仔细观察沉下来的土是不是分层?
分几层?
不同层的土粒大小是不是相同?
学生实验汇报结果。
水中的土沉淀后大致分为两层。
下层的、颗粒比较大的是沙子,上层的、颗粒比较小的是粘土。
讨论:
下层颗粒比较大的是什么?
上层颗粒比较小的是什么?
汇报结果。
在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土粒,颗粒比较大的是砂,颗粒比较小的是粘土。
不同的土壤,含有砂和粘土的多少是不同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新授
D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教师演示讲解:
用酒精灯加热土壤。
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
闻到了什么气味?
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三:
1、安装好方座支架,然后放上一片石棉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青岛 四年级 下册 期末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