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3570410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8.73KB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
-1.5~+1.0
B
-1.8~+1.0
软化点(R&B)不小于
℃
45
43
60℃动力粘度系数不小于
Pa.s
160
10℃延度不小于
cm
20
15
15℃延度不小于
100
闪点不小于
245
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
%
2.2
3
溶解度不小于
99.5
密度(15℃)
g/cm3
实测记录
薄膜加热试验(163℃,5h)
质量变化不大于
±
0.8
蒸馏针入度比不小于
57
54
残留延度(10℃)不小于
8
6
残留延度(15℃)不小于
8.本工程设计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喷洒慢裂乳化沥青PC-2型透层,在洒透层油后及时铺筑PA-1乳化沥青下封层,在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面层之间喷洒PC-3乳化沥青粘层。
透层、封层、粘层采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P表示喷洒型,A表示阴离子乳化沥青,C表示阳离子乳化沥青)。
祥见下表:
透层PC-2乳化沥青
封层PA-1乳化沥青
粘层PC-3乳化沥青
破乳速度试验
慢裂
快裂
快裂或中裂
粒子电荷
阳离子
阴离子
筛上剩余量(1.18mm)不大于
0.1
粘度
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
5
8-20
10-25
恩格拉粘度计E25
1-6
2-10
蒸发残留物性质
含量不小于
50
针入度(25℃,100g,5s)
50-300
50-200
45-150
残留延度15℃不小于
40
残留延度5℃不小于
软化点不小于
溶解度不小于
97.5
贮存稳定性
5d不大于
1d不大于
1
与矿料的黏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
2/3
(二)粗集料
1、用于沥青面层的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并且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较为方正的颗粒形状,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矿渣。
2、粗集料应符合工程设计规定的级配范围和粒径规格。
3、集料对沥青的粘附性对城市快速道、主干路应大于或等于4级对次干道及以下道路应大于或等于3级。
4、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级配要求: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
31.5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0
0.3
0.15
0.075
AC-10
95-100
55-75
38-58
26-43
17-33
10-24
6-16
4-9
AC-13
90-100
60-80
30-53
20-40
15-30
10-23
7-18
5-12
4-8
AC-20
76-92
64-80
54-70
35-47
22-34
13-24
8-18
6-13
5-10
3-7
AM-20
60-85
50-75
40-65
15-40
5-22
2-16
1-12
0-10
0-8
0-5
5、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石料
压
碎值(%)
洛杉矶
磨耗损失
(%)
表
观相
对密度
吸
水率
坚
固
性
针片
状颗
粒
含量
水洗法
小于
0.075mm
颗粒含量(%)
软
石
含
量(%)
磨
光
值
(BPN)
于沥青粘附性(级)
城市主干道路
表面层
≤26
≤28
≥2.6
≤2.0
≤12
≤15
≤1.0
3.0
≥42
4
其他层次
≤30
≥2.5
≤3.0
≤18
≤5.0
其他等级道路
≤35
≥2.45
≤20
≤6.0
实测
6、碎石破碎组合建议:
头破采用鄂式破碎机,将50cm的集料破碎到13cm以下;
二破采用锥式破碎机,将13cm的集料破碎在4cm以下;
三破采用反击破碎机,将集料加工成最后的产品粒径,反对鄂式机反复破碎,以防集料产生内伤,影响路面质量。
(三)细集料
1、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
细集料可采用适当级配的机制砂用天然砂,但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用量不宜超过集料在总量的20%,沥青玛珶脂碎石混合料和大空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不宜使用天然砂。
2、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如下表所示。
规格
公称粒径(mm)
水洗法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比(%)
0.6
S15
60-90
40-75
20-55
7-40
2-20
S16
0-3
50-80
25-60
8-45
0-25
0-15
3、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如下表
项目
单位
城市快车道、主干道
表观相对视密度不小于
2.5
2.45
坚固性(大于0.3mm部分)不小于
12
含泥量(小于0.075mm)不大于
砂当量不小于
亚甲蓝值不大于
g/kg
25
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
S
30
(四)填料
1、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填筑宜采用石灰岩或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而成的矿粉,矿料不含泥土杂质和团粒,要求干燥、清洁,拌合机回收的粉料不得采用。
2、城市快速路与主干道的沥青层不宜采用粉煤灰做填料。
当次干路及以下道路用粉煤灰作填料时,其用量不应超过填料总量的50%。
3、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
视密度不小于
t/m3
含水量不大于
粒度范围
小于0.6mm
小于0.15mm
小于0.075mm
75-100
70-100
外观
无团粒结块
亲水系数不大于
塑性指数不大于
第二章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五)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设计方法。
经配合比设计确定的各类沥青砼混合料应符合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并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并经试铺论证确定。
2、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项目:
击实次数、稳定度、流值、孔隙率、沥青饱和度、残留稳定度。
3、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等三个阶段,逐次深化,进行设计。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规定的矿料级配,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合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对间歇式拌合机,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拌合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拌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合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场衡,并取得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
0.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上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
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
4、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
①确定矿料组成
②确定沥青用量
③水稳定性检验
④高温稳定性检验
(六)施工设备
1、沥青拌合设备应是能按用量分批配料的间歇式拌合机,其产量不小于120T/h,并装有温度检测系统及保温的成品储料仓和二次除尘设施。
拌合设备的产量应和生产进度相匹配。
2、运料设备应采用干净有金属底板的自卸翻斗车辆运送混合料,车辆内不得沾有杂物。
运输车辆应备有覆盖设备,车辆死角应密封坚固。
3、摊铺机械:
沥青配合料摊铺设备应是自动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沥青 混合 面层 施工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