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矿井通风毕业设计论文82192531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3570155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68.25KB
完整版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矿井通风毕业设计论文82192531Word文件下载.docx
《完整版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矿井通风毕业设计论文8219253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矿井通风毕业设计论文82192531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政区隶属于鸡西市梨树区。
井田地理坐标为:
东经:
130°
43′30″-130°
43′45″;
北纬:
45°
06′00″-45°
10′30″。
公路交通:
矿区内有公路与哈绥公路鸡图线国道相通,距鸡西市27km。
铁路交通:
煤矿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梨树镇火车站相连。
井田境界:
上至+350m标高,下至–600m标高,东至F25断层,西至F16断层。
井田走向长10.01km,倾斜长3.2km,井田面积35.2km2。
矿区地表最大标高550m,最低标高310m,地形高差230m左右。
风山河及其它的三条支流,流经矿区东部,自北向南流经穆棱组露头西侧,河流落差大切割深,河床两侧有50-200m宽的山间谷地。
平岗矿区为中温带大陆性气候,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表土冻层厚度一般在1.5-2.0m,最高气温在7-8月份,最高气温38.0℃,最低气温在12月份,最低气温-39.2℃,年平均气温3-3.5℃,年平均降水量600mm,雨季多集中在7-8月份,最大风级7-8级,风向以西北风为主风力一般2-3级,平均风速3.6ms。
1.1.2主要自然灾害
本区地震裂度为6度。
1.1.3矿区开采现状
二水平中央水泵硐室现有3台PJ-150×
7型水泵,每台排水量为300m3。
1.3.3.3排水设备
一水平主水泵型号为200D43×
8,现有四台,两台使用,两台备用。
1.3.3.4压缩空气设备
该矿生产现主要在二水平,在地面设一个压风机房,内设有2台4L-208型压风机,经核定满足要求。
1.3.4井上下主要运输设备
1.3.4.1地面运输
本矿目前运输主要以铁路为主,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铁路运输线,对矿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较为便利外运条件。
1.3.4.2井下运输
本矿井设计井下煤炭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方式,辅助运输采用10t架线式电机车牵引1t或3t固定式矿车运输。
1.3.4.3地面生产系统
①主井生产系统
煤炭由平岗矿皮带井一段、二段皮带运输机运至地面手选厂车间至洗煤筛分车间复式振动筛之中,原煤经过洗煤车间分精煤和中煤两种分别进入各自煤仓。
手选矸石经汽运到矸石山。
皮带井一段、二段皮带运输机并担任运送人员升入井。
②副井系统
副井及下料斜井承担提升矸石、升降人员、运送设备和材料的功能,地面材料、设备在地面车场装入花栏车或平板车,由提升机运入井下。
③地面排矸系统
井下矸石由副井运到地面车场子,由一台ZK电机车牵引300M至矸石山车场子,由JD-11.4绞车拉入翻车机,翻入排矸箕斗后由矸石山前JK型绞车牵引到矸石山顶部排掉。
1.3.5工业场地布置特征、防洪排涝、地面建筑及煤柱
1.3.5.1工业场地
为确保场内外来物资运输,消防安全通道要求,主干道路面宽12m,次干道路面宽为6m,路面结构为水泥路面。
1.3.5.2场内排水
该区地形由丘陵和构成,该矿井工业场地位置处在一山岗的北侧坡上,场地内东南高西北低,地形坡度变化不大,地形也便于场地内排水。
场地内自然高差为6m。
1.3.6供电及通讯
1.3.6.1供电电源
矿变电所60kv电源分别引自“梨恒线”和“梨平线”,所内一台主变:
S9-主变压,一台SLF主变压器。
1.3.6.2电力负荷
一水平用电负荷为3780KW,其有功功率为2270KW。
二水平用电负荷为6200KW,其有功功率为3720KW。
1.3.7给水、排水和采暖通风及供热
1.3.7.1水源
①工业场地生活用水水源
供水水源井:
在平岗矿凤山沟上游现有6口机井,用水泵将水抽至地面蓄水水池中。
联合办公楼和27公里水塔的用水均由该蓄水池供应。
储水池:
300m3,L×
B×
H=10×
5×
6m半地下钢筋混凝土矩形水池1座,地下部分为3.5m。
供水泵房:
L×
3m矩形泵房1座150m2。
分别设:
生产消防洒水泵:
XBDGZ、Q=72-12b3。
在平岗矿区范围内尚无煤层自燃发火现象。
各煤层均有煤炸煤尘炸指数在20%-45%之间。
由于平岗矿井为高瓦斯矿井,因此,按高瓦斯矿井进行管理。
2.2矿井通风
2.2.1现矿井各采区风量计算
井下共布置2个采煤工作面,6个掘进工作面,全矿独立回风硐室7个,变电所水泵房2个,压风机硐室2个,绞车硐室2个,火药库1个。
根据上述参数进行矿井风量计算。
Q矿≥(∑Q采+∑Q掘+∑Q硐+∑Q备+∑Q其)×
Km3min
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m3min
∑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m3min
∑Q硐--硐室实际需要风量总和m3min
∑Q备--备用采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m3min
∑Q其--其他地点实际需要风量总和m3min
K-矿井通风需要风量系数取1.2
Q矿=(∑Q采+∑Q掘+∑Q硐+∑Q备+∑Q其)×
K=(2200+2664+488+491+540)×
1.2=4905×
1.2=7660m3min
2.2现有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
2.2.1现有风井数目、位置、服务范围及服务时间
矿井现有两条井筒入风,两条回风井。
2.2.2采掘工作面及硐室通风
回采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全负压U型通风,工作面下巷进风,上巷回风。
井下主要硐室采用全负压独立通风。
2.2.3井下通风设施及构筑物布置
矿井设有专用回风井,采区设置了专有的回风道。
井下所有进回风相交处设有双向双道风门,在需要调节风量处设调节风门,以保证各用风地点的合理风量,在需要反风处设有反风风门。
在主要进风、回风巷,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设置测风站,观测矿井总风量和回采工作面的进风量和回风量。
倾斜巷道中不应设置风门,如非设不可时,应按设自动风门或设专人管理,并有防止矿车或风门碰撞人员以及矿车碰坏风门的安全措施。
2.2.4安全逃生途径
2.2.4.1矿井安全出口设置及保证措施
矿井的主井、副井和风井均可作为安全出口,井筒及采区各上山内设人行道和扶手。
斜井井筒每隔40m设一躲避硐室。
副井担负矿井辅助提升任务,必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提车不行人,行人不提车。
当井下发生事故时,人员可借助上述人行台阶、扶手、人行道方便、顺利到达地面。
2.2.4.2避灾路线
为了方便井下工作人员在灾害发生后能安全撤离,井下各巷道及巷道相交处应挂牌写明巷道名称、长度,指明各类灾害的撤离方向,并做到每年预演一至二次。
①避火灾线路
发生火灾时工作人员应及时撤离采区,向新鲜风流方向撤离,通过进风井到达地面。
一采区:
采煤工作面→运输平巷→采区皮带道→采区车场→暗井绞车道→暗井下部车场→二水平主运巷→二水平副提升井和二水平皮带→一水平石门→一水平皮带和副井→地面。
掘进工作面→采区车场→暗井绞车道→暗井下部车场→二水平主运巷→二水平副提升井和二水平皮带→一水平石门→一水平皮带和副井→地面。
二采区:
采煤工作面→运输平巷→片盘车场→采区绞车道→地面
掘进工作面→片盘车场→采区绞车道→地面。
②避水灾线路
在工作面工作的人员及在井底车场工作的人员应及时撤至回风平巷或回风井,通过安全出口出井。
掘进工作面→采区车场→暗井绞车道→暗井上部车场→后石门机轨合一巷→后石门绞车道→下料斜井车场→下料斜井→地面。
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应及时戴好自救器,选择最近的躲避硐室进行躲避,等待救援或躲避开瓦斯、煤尘爆炸危害严重的巷道,进入有新鲜风流、较安全的巷道内,或选择巷道支护较好的地方就地卧倒,最好卧在有水的水沟里。
④发生有害气体中毒时,应及时向有新鲜风流的巷道撤离。
⑤发生冒顶事故时,现场工作人员应及时撤离至有顶区域,进入围岩较好,支护较好的巷道内。
2.2.5通风设备及反风
2.2.5.1采区前期风量选择
本设计采区风量按生产采区风量计算方法进行前期风量计算。
①比较采煤、掘进、硐室所需风量之和与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所需风量。
②采区后期风量选择
采区开采后期由于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硐室个数均不变,因此后期总风量选择与前期相同。
2.2.5.2通风机设置及要求
要及时对通风机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备用风机必须要在10min内开动。
通风机的运转必须由专职司机负责。
选择GAF31.5-20-1GZ型防爆抽出式轴流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套电动机功率1400KW,电压660V,其额定风量为m3min,现排风量为9700m3min。
2.2.5.3反风方式及设施
通风系统的反风装置采用机械反转反风。
反风设施必须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
每季度至少检查1次反风设施,每年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
2.2.6矿井风量、风压及等积孔
阻力计算根据公式
(2-1)
式中x-阻力系数
L-巷道长度
U-巷道周长
Q2-风量平方
S3-断面立方
经计算得2.72m2
根据计算采区初、后期通风情况属于容易通风。
专题矿井安全监测监控
1.1概述
1.1.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置要求
1.1.1.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重要性
目前火灾、瓦斯、粉尘爆炸,水灾等矿井灾害对矿井安全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威胁,给安全生产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实际需要,矿井生产对安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对煤炭企业来说,既要解决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全面掌握井下各种安全参数。
杜绝各种危害事故的发生,又要掌握矿井生产状况,依靠科学信息指挥生产,决策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科学化。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就是达到上述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使矿井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和了解安全,生产的综合情况,做到对灾情的早期预报,自动处理,避免事故发生。
保证人身安全及矿井安全生产。
1.1.1.2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置的条件和要求
①井田尺寸:
东西长3km,南北宽0.8km。
②开拓方式:
斜井开拓。
③煤层倾角:
煤层倾角为5°
-18°
。
④瓦斯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中国 矿业大学 采矿工程 安全工程 矿井 通风 毕业设计 论文 82192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