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面食臊子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3563744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19KB
山西面食臊子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山西面食臊子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面食臊子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旋旋,
下到锅里莲花转,
舀到碗里飘牡丹,
吃到嘴里拉丝线。
这首民谣形象的描述了臊子面面条的制作工艺:
(如果你不会和面,或怕和面麻烦,可用买来的手打面条代替)第一:
面的和制方法。
和面时一定要用淡碱面水,煮出的面条口感筋道,色泽漂亮。
第二:
面团要硬。
刚和好的面团硬的表皮粗糙,要用水把面团扎软和一点,硬中带软。
第三:
制作面条要做到“六个现”:
现擀、现切、现煮、现过水、现浇汤、现吃。
现擀:
擀面要用力均匀,才能保证擀出的面薄厚一样,要边擀、边转动面片,使面片擀得又圆、又薄、又匀。
现切:
切面很是讲究,也是一项技术活,这个技术的好坏是评判一个女人炊事能力好坏的标准。
切
面要用两件专用工具:
一是刀(切面刀);
二是刀垫,一种用10多层白布抹上浆糊贴在一起晒干的布垫。
切面时,把擀好的面片折叠好,放在布垫上,切面人左手
中指戴一用薄铁皮制成的护指套,五指并拢扣在面片上缓慢后移,右手握住刀柄不停顿地提刀,用力大小以切透面片又不伤布垫为宜。
这样切出的面条细长而均匀。
现煮:
面条切好后不可间隔放置太长时间,应立即下锅煮制。
煮面要用大火,边煮、边搅、边点水。
面条煮到熟而不硬,软而劲道。
因为和面时加了碱面,面条下到锅里一般不会煮烂或断节现象。
现过水:
煮熟的面条捞入凉水盆中,冬天用温水,过水的目的是使面条脱碱。
现浇汤:
浇面时,把勾好的汤汁浇入碗中又立即滗入锅里,反复2——3遍,使面回热入味。
现吃:
入味的面条浇上撒有菜码的膏汤和臊子,便可上桌。
另外,制作臊子面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高汤的制作。
熬高汤讲究一点的用肥鸡和五花肉或者猪骨一起熬成高汤,汤色浓白,上面飘着一层油汪汪的鸡油。
第二,臊子的配料、切法和炒制。
A.臊子的配料:
主要有水煮剔骨肉或五花肉、油炸豆腐、白豆腐、海带、黄花菜等。
B.切法上有讲究:
水煮剔骨肉或五花肉切成黄豆大小的丁,一块豆腐分成两半,一半放入油锅炸成金黄色切丁,一半直接切丁放开水锅中焯煮,黄花菜、海带丝和黑木耳同样切成黄豆大小的丁。
C.炒制上有方法:
炒锅放火上倒油烧热,放入葱花、姜蒜末、八角煸香,随即把肉丁放入翻炒,淋入老抽给肉上色,再依次将豆腐丁等原料依次放入锅中,翻炒片刻,加入食盐、和少量煮好的高汤,文火煨几分钟出锅备用。
菜码子的配制和汤汁的勾制。
A.菜码子的配制:
配菜码先要摊鸡蛋饼,把炒锅置火上烧热,用蘸了油的油布擦锅底,立即倒入打好的鸡蛋,立即旋转炒锅,得到又黄又薄的鸡蛋饼,取出晾凉切成菱形小片。
之后,把生葱切末、生韭菜切末、生香菜切末、生姜切丝备用。
B.汤汁的勾制:
煮好的高汤烧开,也可根据情况加适量清水,汤里放食盐、酱油、把准备好的菜码放入汤锅煮开,滴少许芝麻香油关火。
注意,酱油一定要用老抽,让汤汁形成透明琥珀色效果。
第四:
吃臊子面必须有4~6碟配菜。
配菜有腐乳、韭菜花(这是北方人冬天吃火锅必备蘸料)、糖蒜(也是火锅必备)、蒜苔(山西民间有腌蒜苔的吃法)、咸菜(更是山西人和小米汤必备的小菜)。
腐乳可以是买来的,其它几样必须是家里自己腌制的。
晋南人喜吃馒头和辣椒,这两样也是吃臊子面必备,馒头是手工制作,发面最好用面肥,馒头不能整个装盘,必须切成“酥馒片”,所谓“酥”不是油炸成的酥,而是馒头放至冷却,软硬却不发干,用刀可以切成片的程度。
晋南人做油辣椒更是有一手,可以让的辣椒油香而不辣,也可以辣味持久。
还有一个必须品就是山西的醋,在晋南一带吃臊子面最好用当地米醋。
第五:
吃面讲究文明礼仪。
宴席之前,为了让近亲远客都能共享臊子面带来的喜悦和吉祥,早面开的时间较长,一拨宾客不论人数多少,随到随开,一般要应酬到中午10点钟以后。
改革开放,时
逢盛世,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而“早面午席”不仅没有时移俗易,而且更加被人们看重,从农村到城市,从家庭到宾馆,已成喜庆饮食格局。
吃臊子面时,餐桌上要摆上准备好的小碟配菜,表示主尊客便。
不喜欢多吃面食的客人,可边吃面、边就着小菜吃点馍片。
吃臊子面用的碗,比平时的饭碗小,俗称面碗,碗里挑的
面条更少,用一筷子就可以夹起,这不是汾城人小气,而是是表示文明礼貌,让宾客细嚼慢咽,品尝臊子面的鲜美味道。
喜欢吃面食的人,三碗五碗不限,吃完第一
碗可将另一碗倒在自己用过的碗中,不可一个人用几个碗吃面。
否则,会被人讥讽为“不懂规矩”。
碗里喝不完的汤水,可倒在主人设置的器皿之中,不可把面条剩
在碗里或倒掉。
不然,会被人讥笑为“没有教养”。
第六:
盛菜的器皿,更是体现汾城臊子面文化的重要表面。
碗、盘、碟、醋壶必须是配套的细瓷器,盛面的碗不大于4寸,盛小菜的碟不大于3寸,盛馒头的碟可以大一些,但不超过5寸,筷子至少要用乌木的。
【高汤的熬煮过程】:
1.鸡壳一个用清水洗净。
2.五花肉两小块用清水洗净。
3.锅里放入足量的冷清水,放入鸡壳和五花肉,保证清水没过食材表面。
4.大火熬煮,煮到肉质变色,汤水表面有大量浮沫出现,关火。
5.鸡壳和五花肉捞出,用清水冲掉表面浮沫,控干水分。
6.砂锅里放入足量的冷清水,放入控干水分的鸡壳和五花肉。
7.准备生姜一块、大葱一段、八角一个、花椒十粒。
8.准备好的香料放入砂锅。
9.倒入一勺料酒。
10.大火煮到水开,用勺子把浮沫捞出,转中火继续熬煮30分钟。
11.煮到汤汁浓稠发白,用筷子把五花肉和鸡壳捞出。
12.锅里留下高汤备用。
【臊子配料之肉丁菌类的准备】:
1.捞出的鸡壳和五花肉放在一边晾至降温(注意:
千万不要用水冲凉,熟透的肉遇到冷水冲会让肉质紧致,影响口感)。
2.五花肉放在案板上,用刀先切成厚薄均匀的片,再切成黄豆大小的丁。
3.鸡壳上残留的鸡肉用手撕下。
4.鸡肉放在案板上,也用刀切成黄豆大小的丁。
5.黄花菜、海带和黑木耳按1:
1:
1的比例,提前用温水泡发。
6.泡发的黄花菜、海带和黑木耳分别切成黄豆大小的丁。
【臊子配料之豆腐的准备】:
1.准备豆腐一块,从中间一分为二切开。
2.其中一半豆腐切成黄豆大小的丁。
3.锅里放水大火烧开,放入豆腐丁加少量食盐,大火煮至水开。
4.用漏勺把豆腐捞出,如果不立即使用,舀一点煮豆腐的水在碗里,让豆腐在热水的滋润下浸泡。
5.另一半豆腐切成厚薄均匀的片。
6.炒锅内放入食用油,大火烧至八成热,放入豆腐片炸制。
7.等豆腐底面定型,炸成金黄色时翻面,炸另一面至金黄色,把豆腐捞出。
8.捞出的豆腐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黄豆大小的丁。
【臊子的炒制过程】:
1.炒锅里放入稍微多一点的食用油,放入葱姜蒜末和八角煸香。
2.放入切好的五花肉和鸡肉丁,用铲子翻炒至肉丁表面变白色透明。
3.锅里倒入2汤匙老抽,用铲子翻炒使肉丁上色。
4.放入水煮豆腐丁、黄花菜丁、黑木耳丁、海带丝丁和油炸豆腐丁,用铲子翻炒均匀。
5.锅里烹入1汤匙料酒。
6.加入1/2茶匙食盐。
7.用勺子舀入煮好的高汤。
8.高汤没过食材表面,大火煮滚两次,关火,臊子就熬好了。
【汤菜配料之香料的准备】:
1.韭菜一小把摘掉老叶,用清水洗净。
2.洗净的韭菜用刀切成小段。
3.香菜一根摘去老根,用清水洗净。
4.洗净的香菜也切成小段。
5.小葱一根用清水洗净。
6.洗净的小葱切成葱花。
【汤菜配料之蛋皮的准备】:
1.鸡蛋一个磕入碗中,1/4茶匙生粉(也就是干淀粉)和1/2汤匙水调成水淀粉,倒入鸡蛋液中。
2.用筷子把鸡蛋液和水淀粉搅拌均匀。
3.炒锅放火上烧热,厨用纸巾蘸点食用油,均匀的在锅底涂抹一层。
4.倒入鸡蛋液,使蛋液均匀的摊在锅底形成一个圆饼,等蛋液边缘微微向上翘起,用手把蛋皮揭下。
5.取出的鸡蛋皮放在案板上,用刀分割成粗细均匀的蛋皮条。
6.再用刀把蛋皮条分割成大小一致的菱形块。
【汤汁的勾制过程】:
1.砂锅里剩下的高汤煮开。
2.倒入2汤匙老抽,让汤汁上色。
3.放入准备好的生姜丝、葱花和香菜末。
4.放入准备好的蛋皮块。
5.大火煮开,至汤汁出香味。
6.淋入几滴芝麻香油,关火,汤汁就勾好了。
【臊子面配菜之六小碟和山西醋】:
1.韭菜花酱,是我自己腌制的,这是北方人冬天吃火锅的最佳配料。
下次拍个过程图给大家。
2.腐乳一块,买来的。
3.腌咸菜,我用的是自己腌制的萝卜干。
4.腌糖蒜,也是自己腌制的。
5.腌蒜苔,自己腌制的。
6.馒头片。
7.油泼辣椒油,自己做的。
【面团的和制过程】:
1.面粉200克放在和面盆里,用筷子在面粉表面挖个小洞。
2.取一小碗倒90克温水,放入1/4茶匙碱面,搅拌成碱水(注意:
加碱可使煮出的面条色泽漂亮,口感筋道)。
3.调好的碱水分次倒入面粉上。
4.用筷子把面粉和碱水充分搅拌均匀,形成略带少许干粉的干性面絮。
5.用手把所有干性面絮揉合在一起,形成表面干燥干裂的面团。
6.小碗里准备一点冷水,右手四指微曲在水里蘸一下。
7.依旧四指微曲,用手指背用力扎面团,使面团吸收水分。
8.用手把面团揉匀揉透,原先干燥开裂的面团变成表面光滑的硬面团(注意:
和好的面团要硬一点)。
【面团的擀压过程】:
1.和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手压扁,用擀面杖在面饼上擀制一下。
2.用手提着面饼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一下。
3.再用擀面杖在面饼上擀制一下、转一下,如此重复动作数次。
4.面饼被擀开,成大一点的薄圆饼。
5.用手按着擀面棍,使劲在薄圆饼上滚动压制。
6.使薄圆饼的各个角面都均匀的被擀压到,然后将圆饼转圈,继续擀压。
7.直到把圆饼擀开擀大,擀成整张饼厚薄均匀的大薄圆饼。
8.提起边缘看看我擀得面皮,还可以再薄一点,实在没力气了。
【面团的折叠过程】:
1.把擀面杖放在擀好的薄圆饼边缘,把饼皮卷在擀面杖上。
2.一直卷到擀面杖距饼皮另一端边缘不超过刀身长的距离时,在面皮上抹少许干面扑,此时,擀面杖在靠近身体这边。
3.用手提着擀面杖覆盖在撒有面扑的面皮上,此时,擀面杖在远离身体一边。
4.在面皮上再抹少许干面扑。
5.用手提着擀面杖再覆盖在撒有面扑的面皮上,此时,擀面杖又回到在靠近身体这边,面皮和擀面杖分开。
6.拿掉擀面杖,在面皮上撒少许干面扑。
7.准备一块干净百洁布,双层对折,放在案板上。
8.把折叠好的面皮放在干百洁布上。
【面条的切制过程】:
1.左手的五指微微弯曲并拢,轻轻扣压在折叠好的面片一端。
2.右手握住刀柄,使刀背的一面抵住左手弯曲的手指,另一面距面皮边缘少许间隔的距离。
3.右手握刀柄不停的提起,左手缓缓向后移,两手相互配合,把面片切成粗细均匀的细面条(第一次在布上切面条,切的时候内心忐忑,一直想切完面条这块布会被我整成什么样子)。
4.继续左手的五指微微弯曲并拢,轻轻扣压在面片上,右手握住刀柄,不停的提起,左手缓缓向后移,切面条。
5.直到把整个面片都切成粗细均匀的细面条。
6.切好的细面条放在案板上,两手掌心相对把面条叉起。
7.面条散开都落在案板上。
8.看看百洁布,一点也没有损坏,这可以衡量一位煮妇刀工是否精湛。
【面条的煮制过程】:
1.锅里放入适量的冷水,大火烧开。
2.放入切好的面条,立即用筷子把面条划散。
3.面条在锅里大火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 面食 臊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