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饲养蚯蚓化厨房垃圾为金肥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3541577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格式:DOCX
- 页数:63
- 大小:577.30KB
如何饲养蚯蚓化厨房垃圾为金肥Word文件下载.docx
《如何饲养蚯蚓化厨房垃圾为金肥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饲养蚯蚓化厨房垃圾为金肥Word文件下载.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兩者合計為65.3%,符合衛生要求尚有約1/3的垃圾處理不合衛生,可見事態的嚴重。
就垃圾性質而言,資源垃圾佔62.94%,非資源垃圾為37.06%,前者乃指電池、塑膠品、紙張、玻璃、金屬品、機油(Mot-oroil)
、毒品、電氣製品等可分類回收者;
後者多指廚房與庭園垃圾等有機廢棄物,可經生物分解製造堆肥者。
本省垃圾處理仍以掩埋與焚化為主,前者管理費用高昂,場地不易找,即使找到,附近住民深恐設置掩埋場後由於大型車輛滿載廢物進出,嘈雜喧囂,影響寧靜,污染飲水,空氣惡臭,灰塵飛散,環境變劣,若管理不慎,有機物在無氧之下分解,產生甲烷氣體,潛存爆炸威脅,附近住民必堅決抗議反抗設置,垃圾掩埋處理將面臨重重困難。
後者焚化爐設置費昂貴,其主要目的為減少廢物的體積,但焚燒後所產生的毒氣仍將瀰漫空中,所剩灰燼常含毒質,須在特殊場所掩埋,以免造成二次公害。
焚化處理垃圾仍有檢討必要。
環保署對於垃圾處理之基本政策為優先考慮減量,對於資源垃圾部分,推動垃圾分類,並已建立19個共同回收組織,以調查資源垃圾可回收再利用部分,並督導業者進行回收工作。
對於非資源部分著重多元化的垃圾處理,但缺乏具體說明多元化處理垃圾的方法。
非資源垃圾多為有機廢棄物,經分解後形成氣體與水分,是掩埋場污染地方的主兇,如何處理,是目前最頭痛的問題。
偉大哲學家兼科學家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338-322BC)曾說蚯蚓是地球的腸,其每日食量可達其體重的一半,利用蚯蚓就地轉化有機廢棄物為有用的堆肥,是輕而易舉,且所費甚低。
博物學家與進化論奠基人達爾文(CharlesDarwin,1809-1882)認為許多種蚯蚓對於土壤肥力的維持與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世界土壤微生物權威瓦克斯曼(WaksmanSelmanAbraham,1888-1973)也認為蚯蚓可蓄積地球上有效能量供應植物生長需要,是人類財富最重要來源。
吾人必須感謝蚯蚓提供豐富的腐植質,健康食品才得以生產。
目前有機食品銷售量年達35億美元。
估計公元2,000年前可年達65億美元。
有機農業農民對於蚯蚓堆肥之需求量已超過供應量。
在印度浦那(Pune/Poona)葡萄園施用蚯蚓堆肥,每英畝產量達15噸,較施用一般化學肥料者為高美國與其他國家在垃圾掩埋改變地區飼養蚯蚓,將有機廢棄物轉變為有用堆肥,已獲成功。
最近若干場所曾使用50,000~100,000磅蚯蚓造成數以噸計的蚯蚓堆肥,銷售於種苗圃、庭園設計師與從事園藝者。
在加拿大東部新斯舍(NovaScotia)省曾計劃應用1千2百萬美元設計275個蚯蚓消化器(Vermi-Digester),每個價值43,000元,以處理若干政府機構所產生之16,500噸廢棄物(約為當地廢棄物的/1/10)。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1996年2月
12日版)也曾報導利用蚯蚓製造堆肥運動,已深入都市家庭心中。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News&
WorldReport1997年9月22日)也報導蚯蚓飼養專家利用百萬條蚯蚓,每週吃掉90噸廢棄物,使得蚯蚓事業欣欣向榮!
相反地,在英格蘭東南部蘇塞克斯(Sussex)的問卷調查認為在蘇克斯環境之下,蚯蚓堆肥成熟緩慢,收成不易,同時易引來蒼蠅果蠅,破壞迷你生態平衡等,有待改進。
據作者初步飼養成果顯示,在台灣熱帶與亞熱帶環境之下,蚯蚓繁殖迅速,家庭小規模飼養,收成並不困難。
但應注意嚴密控制環境,以防蒼蠅、果蠅、螞蟻與蟑螂等害蟲入侵。
由於飼養蚯蚓所需空間少,幾乎所有公寓住戶整年均可飼養,仍不失為解決都市家庭廚房垃圾(非資源垃圾)方法之一。
台灣釣魚人口約有百萬,戶外飼養蚯蚓作為魚餌用者為數不少,但室內飼養以消除廚房垃圾、減少公害為目的則尚未起步,由於兩者目的不同,飼養蚯蚓的種別與方法亦異。
爰將網際網路所見有關蚯蚓報導,摘要予以記載,參照個人初步飼養經驗,予以編輯,倘能引起同好興趣與有關機構關注,則感幸甚!
錯誤之處,尚祈匡正!
蚯 蚓 的 環 境
飼養蚯蚓成功的要訣,在於瞭解蚯蚓天然生活習性,然後複製天然習性的環境,才能創造蚯蚓所需的理想的家不同種類的蚯蚓需要不同的環境條件以完成其生長與繁殖例如欲在室內培育大蚯蚓(Nightcrawler,Lumbricusterrestris)作為魚餌,若考慮其所需要的適溫在
5~10℃,則可
知無法成長,此類蚯蚓在白天熱時,避居洞穴深處,只有在暮晚或清晨最清涼的時間冒險出來覓食(所挖掘洞穴的深度可超出12呎),因此欲在一定空間內飼養該類蚯蚓,幾乎不可能,此類蚯蚓只能(收穫)無法(飼養)。
製造堆肥最常用的兩種蚯蚓為Eisenia
foetida
與Lumbricus
rubellus,乃因其所喜好的環境條件,最易被複製,完全適合室內生存,只要稍加注意,飼養幾無問題甚至在室內生長更快,更健康,更長命,繁殖更迅速。
有關此類蚯蚓所需要的環境條件分別說明如下。
適應因子:
一、水分:
是生命最急需的要素,但不能過多或過少,必須取得平衡,才能維持正常發展,在傳統上,公認在飼養箱內飼養蚯蚓的適當水分平準應在50~80%間,若以泥炭苔(Peatmoss)為例:
1公斤的泥炭苔需要添加800ml的水,待水分均勻分佈後掌握一小撮泥炭苔,用力擠捻,若產生一束流水,則表示水分過多,若無水分流出,則表示太乾,若在兩指間能滲出若干水滴,則表示所含水分適當。
經常保持80%水分乃決定蚯蚓生長健康的要素。
有時為求飼育箱內床墊所保持水分均勻一致,發現頂層下面的材料,原含有適當水分者漸漸因水分增加而形成沼澤狀(Swamp-like)。
一般而言,在床墊較低層部分所含水分常較表層為濕。
事實上也毋需保持床墊全面含有均勻的水分,蚯蚓即可正常予以應用。
但為避免蚯蚓蠕動取食時傷及皮膚,保持適當水分其必要。
飼養蚯蚓的床墊,若噴水過多,發生惡臭,乃因過多水分向下流動,驅散空氣,造成完全嫌氣狀態,引起嫌氣細菌繁殖所致,蚯蚓本身亦難忍受此種情形。
此外,飼養蚯蚓時,飼育箱內床墊與食料,經蚯蚓消化之後排出,所形成的排遺物或堆肥,若強迫蚯蚓生長於自己的排遺物中則無法保持健康,為免蚯蚓中毒,床墊材料必須按時更新。
噴水過多,加速排遺物隨逕流分散而損失,同時易使蚯蚓中毒,既不利蚯蚓,又損失排遺物,切忌噴水過多。
綜上所述,水分是決定蚯蚓生存的要素,採取中庸之道最重要,保持床墊濕潤,但不可過濕,儘可能使用少量水分。
欲瞭解床墊中較底層與表層的水分,可用盆栽用的水分測定器,若發現床墊中若干部位較乾,不必擔心,只要床墊中某部分有足夠的有效水分即可。
二、溫度:
有關溫度與蚯蚓的關係,切記蚯蚓沒有能力調節體溫熱時往陰處或深層移動,所以只適宜生存於氣候變化少的所在,即使溫度有變,也要變得很慢,最忌乍冷乍熱。
冬季時,如將原在室內適溫20℃下之飼育箱蚯蚓移至戶外零下-10℃,即使只經過路上至車上的短暫時間,就可能導致若干蚯蚓的死亡。
相反地,如將置於陽台上約5℃的蚯蚓箱,為恐早霜,移於適溫的起居室,亦會發生同樣的慘劇。
一般而言,Eisenia
foetida與Lumbricus
rebellus最適宜之溫度幅度為3~22℃,亦適合人類的生活範圍。
超此範圍,對於蚯蚓生活將有不良影響:
當溫度低於10℃,蚯蚓食量將減低,活動減少,更向床墊底層移動;
若飼育
箱置於寒冷地板上,則蚯蚓向頂層移動。
在4~5℃時,成蟲蚯蚓將停止產生蚯繭(Cocoon),幼年蚯蚓成長減緩,若紅蚯蚓原生存於戶外土壤中,即使氣溫降到結冰,仍可以休眠狀態捲曲於土穴中。
若蚯蚓經過氣候適應性馴化,即使溫度達30℃時,飼育箱若含有充分水分,仍可繼續生長繁殖。
許多試驗結果證明,從剛孵化的小蚯蚓以至成蟲蚯蚓都在高於正常溫度之下成長時,若經常可獲得充分水分,其發育、生長與繁殖之速率較同種蚯蚓在較低溫之下或戶外成長者為速。
但對於蚯蚓一直在較低溫之下成長者,若未經訓化,驟然移於高溫者則常死亡。
因此,若從國外環境不同之處輸入優良種蚯蚓,必須經過馴化階段,才能在本地生長茁壯。
總之,溫度變化應漸進而不可突變。
此外,切記在飼育箱內含有充分水分時,床墊之溫度常較其周圍氣溫為低,有的學者認為若床墊溫度過高,可用冷水噴洒,以降低之,此可能對蚯蚓無傷大雅,但此舉猶如人正在熱水淋浴下,突然噴出冷水,是不好受的。
三、通氣:
前曾述及蚯蚓不喜好嫌氣狀態,若周遭情形變成如此則蚯蚓非離即死。
蚯蚓也像其他生物,為求生活必須呼吸但無肺,乃由表層下粘液層之有線細胞分泌粘液濕潤皮膚經滲透作用
(Osmosis),
從空中或水中吸取氧氣於密佈表層下方的微血管,其效果與用肺呼吸者相同。
若軀體表層乾涸,則無法吸取空氣,導致窒息而死。
當空中有效態氧氣漸被用罄,取而代之者為二氧化炭及其他廢氣,蚯蚓寄居土壤或床墊中,所接觸的空氣原已接近(毒氣)邊緣;
鮮氧氣量降低時,熱量增加,而熱量增加時,蚯蚓的氧需
要量也相對地提高,好在這種情形,只要稍加注意,即可予以改善。
每隔2~3週,床墊表層幾吋應予稍稍翻動,驅散廢氣並可預防床墊纏結,床墊的底層每也可予以翻動,但翻動次數可較表層為少。
若每次投入飼育箱食物後,必予掩埋則無形中床墊已獲得充分翻動。
此時只要稍為注意箱內是否已達飽和即可。
若正要建立新系統,更換飼育箱時,注意表面積愈大,對通氣愈有利。
綜上所述,若水分、溫度與空氣基本平準獲得維持,避免突然劇變。
其結果則可少操作、少煩惱,而獲得健康、快樂、活潑的蚯蚓。
據報導紅蚯蚓〔虎蟲(Eisenia
foetida)、食糞蟲(Lumbricusrebellus)]在理想環境之下,其體重可達1公克/每條,每日廢物消費量可相當其體重。
四、光:
蚯蚓無眼,也沒有視神經系統,但對光感應非常靈敏受到光線刺激,即刻傳到腦部的神經結,其反應為關閉吸收氧氣的微血管,由於缺氧,而向地道暗處移動。
其光感應神經系統發生於靠近頭部與尾部若干節上,若在蚯蚓頭部與尾部放置若干土粒,將感光神經器官予以遮蓋,則曝光時蚯蚓不往下挖掘,因為蚯蚓認為已在地下。
此種測光感應器對於單色紅光不靈敏,如在暗處飼育箱上,舖上一張紅色塑膠板,用手電筒悄悄照射,蚯蚓不知已被偷看。
蚯蚓對於混合波長的光線特別敏感,一旦曝露即鑽入床墊下方,一直至黑暗重現為止。
蚯蚓對於光線具有先天的嫌惡感,日光中紫外線具有殺傷力,暴露1小時,可導致部分甚至完全癱瘓,數小時即死亡。
平時為使蚯蚓安全生活,勿曝光騷擾為宜。
五、振動:
蚯蚓無耳,亦無聽覺,但在表皮層含有能夠偵測震動的感覺細胞,此等感覺細胞密集分佈於蚯蚓的體背與頭部周圍,藉以逃避人類耕耘振動聲及天敵,如鼴(Mole)、知更鳥
(Robin)等分別在土表的挖掘聲與振翅聲以自禦。
作者曾在小型飼育箱餵食飼料時,常將表層床墊翻開至一定深度,投入飼料後再予覆蓋,有時因床墊材料結塊,翻動稍烈,翌日可見許多蚯蚓從飼育箱箱底孔洞逃離於箱底的襯盤中。
由此顯示在飼養過程中,應儘量避免振動,力求安靜為上策。
蚯 蚓 的 容 器
蚯蚓的飼養方法有三:
1.飼養蚯蚓作魚餌,提供垂釣者所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饲养 蚯蚓 厨房 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