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计划及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499116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44.45KB
《观潮》教学计划及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观潮》教学计划及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潮》教学计划及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这些诗句都使我们对钱塘江大潮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板书课题:
1.观潮。
指导“潮”书写。
读课题。
)
你知道涨潮是什么样子的吗?
你们见过钱塘江涨潮吗?
请同学们看钱塘江大潮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钱塘江大潮。
展示图片:
教师提示:
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
到过海边的人,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
有时候海水像野马,向岸边奔来;
有时候海水又像逃兵,退到离岸很远的地方。
海水这种有规律的涨落,叫做潮汐。
二、背景介绍
1.钱塘潮:
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
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市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
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
涌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
2.钱塘潮的形成:
到过海边的人,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
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
3.钱塘潮为什么偏偏在八月十八最大呢?
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阳对地球表面海水的吸引力造成的。
农历每月的初一前后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吸引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比较大。
特别是中秋节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所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的秋潮是一年中最大的。
4.学生观看《资料袋》,进一步了解钱塘潮的形成。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盐官镇、屹立、昂首东望、顿时、人声鼎沸、沸腾、横贯、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观潮、据说、据说、大堤、宽阔、笼罩、闷雷滚动、逐渐、形成、犹如
(重点指导生字:
崩:
在本课读“bēng”,避免读成“pēng”,注意是后鼻音的字;
堤:
读“dī”,不要读成“tí
”
沸:
读“fè
i”,不要读半边,读“fó
”;
笼:
在本课读“lǒng”,不能读成“lò
ng”
阔:
三拼音节的字,不要把中间的介母丢掉了;
浩:
不要只读半边,读成“gà
o”;
昂:
“昂”和“昴”是形近字,不要读成“mǎo”;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①水天相接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
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贯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形容水域广阔。
天下奇观横躺着。
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
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横卧“崩”是倒塌。
“裂”是裂开。
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山崩地裂横着通过去。
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②浩浩荡荡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
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
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若隐若现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人声鼎沸若,好像,仿佛。
隐:
藏起来,看不见。
现,表露在外面,
使人可以看见。
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
一会儿又看不清。
风号浪吼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
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2)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
课文先写(潮来之前);
再写(潮来之时);
最后写(潮头过后)。
(3)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
四、学习“会写字”
潮据堤阔笼罩盼滚顿逐渐犹崩震余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据、堤、盼、滚、犹”都属于“左窄右宽”;
“罩、崩、震、笼、余”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都是上小下大;
“阔、逐”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笔顺。
“顿”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右要匀称。
“潮、渐”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右要匀称。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罩、震”和左右结构的字“滚”,学生练写。
罩:
上短下长,下边部分笔画多而紧凑。
上边的四字底要写的扁一些。
滚:
右边部分笔画较多,左后一笔是捺,撇捺要舒展。
震:
上扁下长,上半部不要错写成“雨”,左边的撇要长一些。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
另外,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
六、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七、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1)
(2)
(3)
(4)
(5)
(6-17)
(7)(8)
(9-15)
(18)
(16)
(17)
(19)
(20)
(21-35)
(36)
(37)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3-4自然段。
2.带领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重点)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4.体会观潮人的情绪随着大潮声和色的变化越发高涨,读了使人如临其境。
【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1、课前导入
1.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
教师:
听!
这是什么声音?
你听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美。
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朗读感悟,进一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设计意图:
课件中播放潮来时的声音,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
】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文,思考:
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板书:
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潮来之前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课文一开头就把作者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词(板书:
天下奇观)
感悟“观”的不同含义。
钱塘江就在我们浙江省,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总有很多人慕名来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生:
“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
“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师:
那么“奇观”的意思呢?
“奇观”就是奇特的景象。
(“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因此人们由衷地赞叹其为天下奇观。
2.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诉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外,还交待了作者占据了观潮极好的位置。
3.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秋阳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观察了哪几处地方?
哪个地方最能吸引你?
宽阔平静)
哪个词写出了宽阔的钱塘江平静的?
(出示卡片:
横卧)
此时的江面因为在雨后,所以有一层薄雾笼罩着、朦朦胧胧,使江面更美丽了,远处的小山一会儿好像看得清,一会儿又隐隐约约看不清,文中哪个词是讲这个意思的?
(朗读“若隐若现”)
小结:
这句话讲人们站在高高的海塘大堤上,望着脚下看不见首尾的宽阔平静的钱塘江。
观察点先由高处向下看,再由近而远地观察。
因为在雨后的秋阳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远处的景物是隐隐约约可见,而近处的景物在眼前是那样高大屹立。
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在观潮时要按照由上到下,由高到低,由近而远的顺序观察。
此时,观潮的人场面是什么样的?
(朗读:
“人山人海”)他们的心情如何?
从哪些词可看出?
潮来前:
风平浪静人山人海)
从“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了人们急切的心情。
(二)潮来时
深入学习课文3、4段,体会钱塘江大潮。
1.教师:
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
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的内容: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
(低沉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
(闷雷滚动)指导读好这句话。
你理解“人声鼎沸”吗?
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人声鼎沸”的情景?
(教师引导:
开运动会时;
大型集会时;
六一活动等)
喧闹的场面就可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
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总结:
潮来时的声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你从课文中找出来吧!
声音:
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观潮 教学计划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