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
- 文档编号:13487111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37KB
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
《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今年。
溧阳职中机电、机械、数控专业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近300名顶岗实习学生在三天内被企业抢聘一空,其中近60%的学生凭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过硬的技能被相应企业在工学结合期间就已定聘,无须学校进行推荐。
由此可见,有效的校企合作能使双方达到双赢的结果。
因此,探寻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与健康的运行机制,是职业学校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式与个案分析
职业学校、企业、政府和市场四者构成了校企合作的四要素。
职业学校和企业是校企合作行为发生的主体,一方面双方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赢互动,另一方面双方又彼此制约,缔造利益共同体。
政府作为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和推动校企合作,为校企合作的有序进行提供政策引导和法律保障。
市场通过竞争机制的作用。
使校企双方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产生校企双方合作的驱动力。
基于企业的行业性质、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及校企合作的驱动力来源的不同,根据我校近几年来的办学探究和实践,以下几种模式比较具有典型性。
1 “企业配合”模式
这种模式中,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体,制定培养目标、计划,承担主要培养任务。
企业处于辅助地位,根据学校要求,提供相应条件,采取投入设备资金协助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专家兼任学校教师。
设立奖学金、奖教金等方式协助学校完成培养任务。
例如,台资企业单井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电子模具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培养“零距离接轨”的毕业生。
该公司于2004年上半年向我校无偿提供三台模具生产设备,供学生实训使用,并且免费为我校培养模具专业教师和派企业的技术人员来校上课,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2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中,学校和企业都是培养人才的主体。
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教育和培养任务。
例如,我校与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排名前100强的江苏华朋集团合办的“华朋”班就是典型的“校企联合培养”的合作模式。
校企双方通过五个“共建”的实施,保障了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的有效实现。
一是共建“师资队伍”。
通过校企共建,着力打造一支新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方面,由企业推荐在企业工作的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充实到“华朋”班的教师队伍中去,另一方面。
由企业为学校加强在职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
二是共建“实训实习基地”。
按照华朋集团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互动,建立了一批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意识培养、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素质培养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三是共建“人才培养计划”。
校企双方建立“华朋”班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工作。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由校企合作委员会商定;
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由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
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由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共同实施;
在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中,以学校车间为基础训练,以企业车间、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为强化基地。
四是共建“课程”。
校企双方按照人才需求设置课程。
学校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大胆进行课程改革。
同时对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
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
五是共建“课堂”。
一方面,由从企业聘请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给学生授课、开设专业讲座,把来自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最新技术和最新经验传授给学生。
另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校外实习基地,并由企业的业务骨干、管理精英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从而形成校企合作共建课堂、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机制。
实践证明,“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3 “创业孵化型”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当前职业学校“三创”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由校企联手建立校内校外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
我校根据专业特色积极和溧阳市东南机械有限公司、溧阳市邮政局、王霞花卉培植基地等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了科剑机械加工服务部、快乐e读邮政书屋和绿色天地室内花卉装饰服务部等五大校内校外创业实践基地。
这些创业实践基地由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企业提供项目和物品,并全部由在校学生全权负责经营,这有效地转变了学生的就业观念,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涌现了一批学生创业典型。
4 “前校后厂”模式
这种模式中,学校有偿或无偿提供场地或设备,将企业迁至学校来生产。
利用企业成熟的产品、熟练的技术工人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校企共同创建教学工厂,给学生创造真实的生产实习环境。
这种合作模式对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发挥着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例如,2006年下半年,我校新建的7000平方米实训大楼的1~3层车间式厂房(每层1200平方米),引进了机械加工类、电子产品生产类等4家企业,实行合作办学,共建基地,共享资源,共育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教学工厂,为学校机械、电子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习实
训环境。
二、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机制建设
从校企合作的实践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建立符合双方利益的校企合作模式并不难,难的是建成以后,如何促使其健康持久稳定的运行。
因此,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
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机制建设,以长效的运行机制来保障校企合作的稳定、健康发展。
1,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强烈的利益驱动是校企合作的动力所在。
职业学校参与校企合作是为了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为了获得其提高竞争力所需要的人才,二者的结合点是创造共同的核心竞争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储备和使用。
尤其是现阶段。
企业在培养人才缺乏法律规定和政策优惠的条件下,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能否“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合作的积极性。
因此,当前构建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关键在于校企合作如何在最大程度上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校在校企合作中要充当主动的一方。
要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企业的需求、困难和利益,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
要建立学校领导和企业领导、师生与企业员工之间相互沟通的渠道和纽带,要进行文化的互动,让校企文化彼此互融。
总之,学校要以主动服务意识赢得企业的信任、支持和配合,确保企业在合作中能获得预期的利益。
2 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的目的在于调动校企双方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校企合作的成果。
校企合作的正常运行既需要发挥双方领导的积极性。
也需要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和学校师生的积极性,更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积极关注。
校企合作双方要定期对双方的职能部门、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指导的企业员工、学校教师和表现突出的学生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对在合作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部门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政府部门要出台政策措施,对在校企合作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学校和企业给予政策方面的鼓励或优惠,引导更多的学校和企业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道路。
社会新闻媒体、社会舆论要对校企合作给予关注,及时宣传报道,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3 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校企双方的管理协调机构。
管理协调机构由学校领导、企业负责人以及校企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要有一定的权威性,能够很好地协调和体现双方的利益。
二是建立相应的适合校企双方情况的合作管理制度。
对校企合作中的双方职责、实习岗位要求、生产目标、职业纪律等作出明确规定,制订企业外聘教师的管理办法等。
三是建立培养一支高效率的带队指导教师队伍。
带队指导教师队伍由专业教师组成,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熟悉企业业务。
能够及时处理各种复杂事件。
带队指导教师任务是根据实习大纲和计划书,制定工学结合的计划,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写好教案,指导开展好现场教学活动,保障活动安全。
督促学生按时记录实习日记、心得感受,切实把一天所做、所学、所思结合在一起,同时指导教师及时认真的批阅。
并予以引导。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校充分体会到带队指导教师的素养高低是校企合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4 约束机制
具有健康长效运行机制的校企合作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施舍、帮助和支持,而是双方共同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为此,双方必须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
法律约束是双方通过签订具有法律规范的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在法律约束的框架下,校企双方都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约束的力度。
此外,双方还要强化道德约束,要按照合作共赢原则加强道德教育,使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要求、制度要求和道德要求。
特别是学校要针对上下班迟到早退、行为习惯差、不服管教等损坏学校形象的学生行为进行道德养成教育:
要明确规定参加工学结合的学生,自然成为企业的一员,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按照企业的规定和职业道德要求履行自身的职责;
把企业作为友好的合作伙伴和自身利益的共同体,竭力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形象。
使其成为学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实施校企合作是学校、企业及学生的“多赢”之举。
就目前情况而论,企业在整体上对于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仍然有待提高,如何更加有效地加以诱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和保障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究和实践。
企业和学校都要进一步拓宽合作渠道,拓展校企合作层面,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找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稳定合作关系,加快合作进程,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摘
职业院校公民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的探讨
公民教育的内涵是通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公民共同体内所牵涉的各种关系,以及学习如何处理、对待这些关系,从而习得公民知识、形成公民意识、养成公民行为、拥有公民能力、内化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
职业院校公民教育教学模式实践的主要思路有:
对公民教育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分解,分主题模块、分阶段进行荣辱观教育:
培养学生公民主体意识:
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培养学生整理与归纳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质疑、乐于探究的积极情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
职业院校公民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如下:
(一)根据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场所。
(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分工,建立活动小组。
(三)教师和学生在确立公民教育主题后,根据主题编写课堂活动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作 模式 运行机制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