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切片诊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3479535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40.92KB
课堂教学切片诊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课堂教学切片诊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切片诊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步:
选取典型切片。
这一环节是在第一步“初步切片”的基础上展开,“初步切片”并没有对课堂录像进行真正意义的分解,而只是记录下了值得分析的教学行为切片,这类切片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也即两类典型。
1.优秀的典型片段。
优秀的典型片段也就是优秀的教学设计片段,它代表了一线教师长期的实践经验,经过分析、归纳与提升,就成为所谓的理论。
这类理论具有特殊性,它是以经验为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
这些优秀经验经过总结、强化后,对于优秀教师本是一个强化,使他的无意识的经验转为有意识的经验;
对于其它教师而言,这些优秀经验由个人知识转化为公共知识,对更多的人产生借鉴价值。
2.不足的典型片段。
不足的典型片段代表了某一类典型的教学设计,它呈现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分原这类典型片段,对于提高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素质,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步:
切片的分析与应用
课堂教学切片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是一种多功能的课堂研究载体。
它的发现、截取及应用,不仅可以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可以此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1.深度的课堂研究,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切片分析,首先做为一种课堂研究方法,可以针对一节课,把这节课中有教育价值的教学细节、行为进行深度的展示与分析,最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深度课堂研究的主人,即可以是教研人员,也可以是执教者本人。
以执教者本人为例。
课堂教学的执教者通过观看自己的教学实录及切片,可以看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一切表现,如教学重难点处理、师生互动中的优缺点等,当然也包括自己语言上的优缺点及下意识和无意识的动作的表现等。
“这对于教师们而言,反复研究自己的课堂‘切片’能起到说教、报告、培训等无法取代的作用。
”(杨茕杰,苏仕艳,“课堂切片”助推教师成长[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
(2):
37.)
2.教师教学技能专题训练,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这一功能类似于微格训练,微格训练以录像为载体,生动、真实的呈现了某一技能的特点及操作注意事项,在教师教育领域内是公认的优秀训练方式。
教学切片也可以进行此类训练,可以以专题的方式收集某一技能的有关视频并对教师进行培训,这是一种有效的校本研究方式。
以教学切片进行专题教学技能研究已在国内一些学校实施,比如,一位地理教师,以《黄河》这节课为例,对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专题分析,他是这样做的:
(张新,通过切片分析课例透视课堂提问基本功[J],现代教学,2013,(1-2):
110.)
为了引导中学地理教师研究课堂提问节术,关注课堂提问基本功的训练,我在我区内地理教师专题教研活动会议上结合听过的《黄河》一课进行了专题指导。
根据本节课教学实录,第一步进行切片,我以问题为单位,主要切分了三十多个课堂提问片段;
第二步从比较中评析提问的优劣得失。
这一分析方法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教学切片既可以进行深度的课堂研究,也可以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这两个功能可以结合起来进行,也可以单独分开进行。
三、教学切片分析超越于传统课堂研究方法的意义
作为一种课堂研究方法,教学技能视频切片分析是对传统及当前课堂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这些继承与创新体现如下:
(一)教学技能视频切片分析融合了定性与定量课堂研究的优点
“定性课堂观察的记录方式从本质上来看,主要就是田野笔记(实地笔记),对田野笔记所记录的大量原始文字资料的分析方法不同于对数据的分析方法,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陈瑶,课堂观察方法之研究[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
2-3.)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的及当前的中小学课堂研究主要是定性研究,依靠眼、耳感官,记录课堂上的教学信息。
这种研究最大的不足是记录缺乏客观依据,经验性、主观性强,其次是易遗漏信息且难已回忆。
优点是可以有选择的记录有价值的信息,避免定量研究的机械、繁琐。
定量观察是基于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展开研究,当前主要依靠特制量表进行观察。
其优点是相对客观量化,避免经验与主观,不足是需要专业训练,且操作复杂。
在现实的课堂研究中,定量观察除了专业的研究者采用外,基本被广大中小学所放弃。
教学技能视频切片分析记录信息的方法为田野记录及录像观察相结合,分析框架为田野记录确定了基本的分析主题,田野记录选取的典型的教学行为又为录像切片指明了对象,录像切片可以反复的进行细致的诊断,既可以定性诊断又可以进行定量统计。
因此教学技能视频切片分析是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的结合,二者的优、缺点互相弥补。
(二)教学技能视频切片,创造性的改造了传统的微格训练
教学技能视频切片分析,可以理解为视频训练。
对于视频训练,即利用教学视频案例对教师进行培训,学术界与实践界并不陌生。
在国外,它的前身是课堂教学录像分析研究,比如众所周知的微格教学即是典型的视频培训。
微格教学就是对微小教学片段的研究。
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学技能视频训练与之同意,也是对微小教学片段的研究。
但不同的是,微格教学的训练是自上而下的,先由专家预设某一个教学片段,然后要求教师按照专家的要求设计某一个教学片段并实践,最后专家再提意见,反复循环训练,直到满意为止。
这一训练模式,在中小学校是无法实现的,一是教师没有专一时间进行主题鲜明的录像;
二是微格设备要求较高,许多中小学校无法满足。
教师技能视频切片对此进行了改造:
第一,视频来源于教师的常态教学录像。
对于一线中小学教师而言,上课是他们的“主业”,因此,对这些教学现场进行录像分析,资源丰富,切没有额外增加他们的工作负担,操作起来具有可行性。
第二,教学技能视频切片分析,所用的工具设备简单。
“切片分析”所以的工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硬件设备,基本上一个便携式录像机即可,价格便宜,中小学校都可以购置;
另一是“软件”,比如视频剪辑、整合与转换软件,这些软件应用广泛、免费使用且操作简单。
(三)教学技能视频切片分析具有强大的团体校本研究功能
所谓团体校本研究,就是可以以学校或学科为单位,进行大范围的开展,这一特点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课堂观察。
一般意义上的课堂观察方法,它的研究对象是以一节课为分析对象,其主要功能指向某一节课的诊断,用以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技能视频切片分析,不仅仅是一节课的课堂观察方式,它有多种研究视角,可以以学校或学科为单位大范围的开展课堂研究,这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堂研究方法所不具备的,下面提供三个分析纬度以开展校本研究:
(以下内容,其核心观点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1期。
)
1.以课堂为单元线索进行整节课的“切片”研究
第一,单独分析某一节蕴涵某一或某些教学技能的典型的课堂教学。
这里的典型包括成功的典型或不成功的典型两类。
通过对这些典型的教学设计片段的分析,让上课的教师及参与培训的教师明白何为好的教学技能,归纳出该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要点及易出现的问题。
2.以某一教学技能为单元线索进行多节课的研究
可以就某一教学技能,对多节课堂的教学录像片断或多位教师的教学设计片段进行综合和比较研究。
由于是横跨多个课堂,多个教学内容,因此研究结果更全面,更具有说服力。
3.以某一教师的优秀教学技能进行研究
教师教学效果良好,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一定是某一教学设计技能比较优秀、经典,经常在课堂上呈现。
可以对体现这一教学技能的教学视频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特点、规律用来互相借鉴、学习。
综上所述,教学切片课堂分析是研究者在长期的一线教学研究中摸索出来的一种课堂研究方法。
它是对传统的微格训练的改造,充分利用了“视频分析”的优势,又突破了它的不足,同时也改造了传统的经验性课堂观察方法。
虽然教学切片课堂分析具有强大的团体校本研究的价值,但它的具体操作程序及不足仍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
“教学切片”:
细节剖析促教改
■魏宏聚
实例分析直戳一线教师痛点
河南省周口市一中七年级教室里,郭老师的语文课开始了,电子白板上打出了课文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
这是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
文章主要讲作者自己小时候胆小体弱,一次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半路上“卡”住了,上不去也下不来。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
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傍晚时分,父亲找到了他,鼓励他向下走一小步,踏在一块结实的石头上……他一步一步地爬下来,终于脱险。
讲出课文标题后,郭老师立刻说,同学们,谁先来说一下自己登山的感受?
一位学生说,爬山好累啊。
第二位学生说,有一次爬山终于到山顶了,很自豪……下课后不久,在授课教师与听课教师聚集一堂的教研活动中,周口一中教导主任董亚玲单刀直入,她主要关注的是这节语文课的教学导入环节。
首先,从登山的感受导入,有两个问题,一是切入点太平淡;
二是对于生活在平原的十来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大多没有登山的经历,很难引起他们的共鸣。
这种导入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这样导入新课,指向有偏差。
作者重在讲述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去克服,而不是说一定要爬到山顶。
任课教师在引导学生谈登山的感受时,只得出“自豪、快乐、累”等感受,没有悟到作者的要义:
遇到困难,首先要有勇气面对;
同时,可以用一步一步分解困难的方法。
接下来,周口五一路小学张老师讲述了“情境导入教学设计的功能与注意事项”,对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进行细节分析……周口市川汇区的一些老师说,有时自己精心准备的课,没有得到赞赏表扬,心里很难受。
但是非常欢迎董老师这样的点评,一针见血,具体到位,一下子让自己看到了课堂病症所在,也找到了教学改进的方向!
上面是河南大学与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合作项目“基于教学切片的课堂研究”一次研讨会的实况,董亚玲所用的分析方法正是我们倡导的典型的“教学切片”分析方法。
精确诊断才能对症下药
去年夏天,我受聘为周口师范学院“教学切片课堂研究实践”项目首席专家,与该校教育科学学院的教师以及一些中小学教师组成合作研究团队,多次走进郑州市与周口市的中小学,以区域为单位开展“教学切片”课堂研讨。
在教研实践中,我们发现基层教师更需要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也只有这种教研活动,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变革。
“教学切片”正是在此意义上提出的一种课堂研究理念。
“切片”概念借鉴自生物学、生理学的术语,在科学研究中,切片中包含着细胞、细菌与病毒,需要借助显微镜开展微观研究,所以,“教学切片”研究也意味着精细化的案例研究。
周口师院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徐艳伟,已经参与相关研究一年多的时间,她对“教学切片”课堂诊断方法有比较精当的归纳,她指出,“教学切片”具体就是指包含某一相对独立性的课堂教学行为片段。
“教学切片”课堂分析的基本的操作程序是:
第一步为初步“切片”。
初步“切片”环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堂教学 切片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