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丝机绞线的基础工艺要点及质量基础标准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473246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9.46KB
束丝机绞线的基础工艺要点及质量基础标准Word格式.docx
《束丝机绞线的基础工艺要点及质量基础标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束丝机绞线的基础工艺要点及质量基础标准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步对设备运营状况再作一检查,以拟定完好。
3)待确认符合规定后再正常开车运营,在运营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岗,因巡回检查绞线外径、查看绞线与否有缺股、断丝、外观等并按半成品检查规范规定记录。
4)检查绕包质量状况,涉及搭盖、接头、外形等。
5)0.3mm如下单线容许接头,但相邻两接头必要不不大于300mm,0.3mm以上单线必要焊接,接头应修平。
不得有2根以上单线一起扭接。
6)排线节距应与绞线尺寸和收线速度相适应,禁止严重交叉排列。
线盘不能装得过满,普通应低于盘边5~10mm为宜,卸盘时应注意防止碰伤线芯。
3、绞线竣工阶段质量控制
1)对每盘下机后线芯应认真填写流水卡及各类报表,以保证半制品流转质量。
2)对每盘线芯下车后应再次核算与否符合规定,并按指定地点堆放提交仓库称检重量。
3)工作结束后应关闭电源,以防止她人误操作引起设备故障。
二、束线、绞线质量原则
1、束线质量原则
l)外观
绞合后束线,单线表面应光洁,无明显机械损伤,不得有氧化变色现象,不得有明显松股和背股。
对于镀锡线芯,表面规定色泽均匀、光滑,不能有黑斑,镀锡层均匀,不应有漏镀等。
2)尺寸
单线应圆整,不应有明显拉细现象,拉细必要在原则规定范畴内,束线外径应在工艺规定以内。
3)构造与构成
束线不得有缺根、断根、松股,搭股、束线表面如有轻微擦毛,仍可作合格品。
构造与构成必要符合工艺规定。
4)束线节距比和束制方向应符合规定。
5)焊接
一次束合导体,不容许整芯焊接,但单线容许焊接,焊头距离不不大于300mm,焊头外经不超过公差绝对值2倍,复绞线用股线容许焊接,焊头距离不不大于1m,焊头应修光、锉圆,其焊头直径不能超过标称直径0.2mm及如下,第6种束线单线容许扭接,但不容许有毛头,线芯应平滑。
6)装盘
成盘导电线芯排线整洁,平整,不得有腰鼓形和线芯互相压叠现象。
2、绞线质量原则
l)、外观
绞线外观应光洁,不得有三角口、裂纹、斑疤及夹杂物,节距均匀整洁,不得有明显机械损伤,对于铜绞合导体不得有氧化变色现象和黑斑。
对于镀锡线芯规定色泽均匀,光亮,不得有黑斑和漏镀。
2)、尺寸
构成绞线单线挣细量,必要在规定范畴内,绞线外径应符合工艺规定。
3)、构造与构成
绞线构造与构成,及成品直流电阻值应符合GB/T3956—1997电缆导体)规定。
不能缺根,少股、断股、压叠,对扇形线芯压型偏心度不能超过10%。
4)、节距和绞向应符合工艺规定。
5)、状态,除架空绝缘线用硬铜导体外,别的铜导体必要是退火状态。
6)多层绞线由内至外节距比逐渐缩小,且同层节距保持一致,绞合各层应相反。
7)第2种合第5、6种导体不容许整芯焊接,单单线或股线容许焊接,焊接处直径应不不不大于偏差绝对值2倍,束线焊头外径不不不大于标称直径0.2mm,同层或相邻层焊头距离不不大于300mm。
束丝机、绞线机产品质量缺陷和防止
束丝、绞线产品质量缺陷重要有如下几种:
1、绞线表面擦伤,刮伤线芯
产生因素:
普通一是分线盘上线嘴磨损,二是单线跳出滑轮,三是穿线用木管或塑料管磨通,四是牵引设备推线板上定位销损坏,五是压模中有异物等因素。
消除办法:
更换分线盘上穿线嘴和穿线用木管、塑料管,检查线芯走向与否正常,保护线芯不与设备直接磨损,并随时检查压模与否完好,并注意操作办法。
2、单线在绞合时断线,缺股单线断线产生因素:
l)由于放线张力过大拉断线芯。
2)单线在拉制时松乱、排线不好、压线跨线,导致线芯挣断。
3)单线自身材质有裂纹,机械性能不好脆断。
4)放线盘安装位置不当,轴向晃动,导致断线。
5)单线跳出滑轮槽,机械卡断。
排除办法①调节放线张力,使之恰当。
②注意选取进线,发现拉线时有松乱现象,必要通过复绕后方可上机。
③注意操作办法,仔细检查放线盘位置,使放出线不摆不跳,检查单线通过地方,有无跳出导轮槽现象。
④要检查线芯表面质量,看与否有裂纹、夹渣、斑疤等缺陷。
如坚决线发生在内层,而断头已经走得过长,就无法修理,只有剪去这段缺股线芯,如坚决线发生在外层,应把线修复后再开机。
3、过扭
过扭是指绞合过程中,扭绞过度呈麻花形现象。
一是绞线在牵引轮上绕圈数不够,普通少于4圈,摩擦力过小而打滑,导致扭绞过度。
二是收线张力松或收线盘不转,而转体仍在旋转,而导致扭绞过度。
排除办法:
如果外层单线已经激烈变形,损伤严重,已无修复也许,只有剪断。
如果单线不受严重损伤,可将设备转体某些和牵引某些分开,将其朝绞合相反方向转动,使局部扭绞某些退回,再用手把线芯修好,并把多余单线再绕到收线盘上,把设备和转体牵引合一,较松过压线模后,用力压线,另用模具手动修复,这样就可重新开机生产。
4、束线、绞线中单线背股、松股
一是放线张力不均匀,松松紧紧,张力松线芯走得多、导致背股,二是压模孔型太大,起不到恰当调节张力作用,三是压模位置不当,绞合角不合理,四是节距比较大等。
束线机束制19股及以上单线芯,由于束线没有方向区别,只能同向束制,因此线芯结合呈不规则状态,当前生产厂家大都采用双节距束制,因而束线束制19股以上线芯,背股,松股现象比绞线严重。
对束线(l股以上束制品)一是改进束线放线装置,采用较先进单线张力放线器,使每根单线张力都可以调节、控制。
二是采用导向模,导向模孔径为束线计算外径叨97%%。
这样导向模可以恰当调节张力。
三是改用单节距束线机,这种束线机束制产品,可以达到绞线水平。
四是对背股,松股严重束线芯,用过模复绕修复办法,也能达到使用规定。
五是恰当调节节距比。
对于绞线产品背股,松股排除办法:
一是调节放线张力,使之均匀。
二是改换压模,便线芯在模孔中不要松动,注意压模喇叭口,如果喇叭口已经损坏,也不能使。
三是调节压模座位置,使绞线绞入角合理。
四是如果绞合节距较大,应恰当减小。
5、排线混乱、压线
绞合产品普通都是成盘供应。
大截面,要一根根排好,特别是底层线要特别注意排整洁,在排线调头时,由于有一种停留,应特别注意,上下层之间不能留有太大间隙,排距要恰当,过大容易导致压线。
一方面要调节收线张力,当手动排线时,一可以排得动为宜,第二依照线芯直径大小更换排线节距,排好第一层是核心,一定要排整洁;
排第二层,在调层时,要进行人工排线,保证排线质量。
三是加强操作责任心随时观测排线质量,发现问题要及时调节,注意固定好两个线头和留边距离。
6、单线线径忽大、忽小或掺错线芯
绞合中发现单线线径超差或掺错线芯,重要因素是没有认真执行工艺规定,另一种因素是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
掺错线芯如果长度不长,可以扒下,重新换线,按编线修理法修复。
如果长度太长,就无法修理,只有下机,另行解决。
因而上机前,操作者应认真检查和测量。
固然管理者也应当提供一种保证办法,例如线规与否偏多,公差与否合理,生产调度与否安排得当,按PDCA原则认真思考管理上存在问题,避免人为不良品和废品产生。
7、绞合线芯松股
(l)节距过大,导致绞合线芯不坚实。
(2)压模孔型过大,起不到压实和调节作用。
线模喇叭口过大或被磨损,损坏。
(3)放线张力不均匀,松松紧紧。
(4)各层节距比配合不好。
(5)线芯状态不符合工艺规定,特别是铝线芯。
(6)分线器和压模座位置不当等。
一方面严格工艺纪律,执行工艺操作规程,恰当减少过大节距,调节好放线张力和压模。
分线器到压模座位置,依照不同构造,普通调到200~250mm为宜。
对于绞制某些抗拉强度特别大绞线,可以采用组合模具办法,也有较好效果,固然操作者按工艺操作规程中规定办法进行操作,是相称重要。
8、绞合方向错,绞合节距不合格(重要是偏大)
产生因素,方向错重要是判断错误,操作者在操作时,应加强责任心,严格按工艺卡片执行,并且应加强流动检查,防止人为不良品和废品产生。
9、绞线中单线起槽或表面缺陷
单线表面麻坑、斑疤、三角裂、夹渣等缺陷,重要是材料带来,固然线芯表面有碎裂现象,也不排除拉线模孔型不合理而产生,此时需详细状况详细分析。
而线芯表面起槽呈持续性,普通都是拉线时导致,拉线润滑条件恶化,表面粘铝而导致,不呈持续性起槽,有也许是绞线压模粘异物所致。
对于拉线时铝线起槽,应一方面检查拉线润滑效果与否能满足拉线规定,需及时更换润滑油,更换拉线模具,或排除粘在线模上杂物,认真检查进线,对不合格进线要及时排除,同步检查压线模有无损伤,有无杂物,要及时修理和更换。
束线、绞线不良品、废品,重要问题有过扭、内层或外层单线断裂、缺股、单线或绞线表面擦伤、单线背股、单线起皮、斑疤、脆断、拱起、有夹杂物、线径超差或掺错、绞合方向错、蛇形、绞合节距大、长度不合格、绞合松股、排线乱和压伤、刮伤、撞伤、电线电缆导电线芯直流电阻不合格等。
绞线机绞线时绞线表面擦伤,给线芯导致破坏,怎么解决?
绞线机绞线时绞线表面擦伤,给线芯导致破坏。
这种状况是存在。
普通来说,重要是由于如下因素产生。
1、分线盘上线嘴磨损,
2、单线跳出滑轮,
3、穿线用木管或塑料管磨通,
4、牵引设备推线板上定位销损坏,
5、压模中有异物。
针对以上状况,咱们可以采用如下办法解决:
1、更换分线盘上穿线嘴和穿线用木管、塑料管,
2、检查线芯走向与否正常,保护线芯不与设备直接磨损,
3、随时检查压模与否完好,并注意操作办法。
绞线机束丝过程中单线断线产生因素及排除办法
近来,某些朋友问及绞线机在束丝时候,单线断线,究竟怎么解决呢?
不错,这种单线绞合时断线状况的确存在。
普通因素如下:
l)放线张力过大拉断线芯。
2)拉制单线时松乱、排线不好、压线跨线,导致线芯挣断。
绞线机束丝中单线断线基本上就是以上几种因素。
针对以上这些因素,咱们可以采用如下几种办法排除。
调节放线张力,使之恰当。
<
注意选取进线,如果有松乱现象,必要通过复绕后方可上机。
仔细检查放线盘位置,使放出线不摆不跳,检查单线通过地方,有无跳出导轮槽现象。
看单线表面质量,要检查线芯表面质量,看与否有裂纹、夹渣、斑疤等缺陷。
绞线机单线线径忽大忽小或掺错线芯产生因素及解决办法
绞线机绞线时,如果浮现单线线径时大时小,或者是参错线芯该怎么办?
你与否也被此类问题困扰了呢?
下面小编为您解答:
绞线机绞线过程中浮现单线线径时大时小,绞合中发现单线线径超差或掺错线芯,重要因素是没有认真执行工艺规定,另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束丝机绞线 基础 工艺 要点 质量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