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学考试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3464987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3.10KB
农业环境学考试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
《农业环境学考试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环境学考试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般意义就是指水得积聚体,通常指地表水体,广义得水体也包括地下水体。
环境科学中得水体,包括水、水中得溶解性物质,非溶解性得微小悬浮物,水中得生物以及底泥等。
9、水体污染:
就是指由于人类得活动改变了水体得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生物状况,使其丧失或减弱了人类得使用价值得现象。
10、BOD:
表示水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时所需要得氧量,用mg/L表示。
BOD越高,表示水中容易被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越多。
11、BOD5:
通常采用20℃得条件下培养5天,作为测定水体中生化需氧量得标准时间,简称5d生化需氧量。
12、COD:
表示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质时所需得氧量。
COD越高,表示水中有机物质越多。
(重铬酸钾氧化剂测得)
13、水体富营养化:
指湖泊、水库、海湾等封闭、半封闭水体中接纳过多N、P等营养元素,水体初级生产力提高,某些特征性藻类(主要就是蓝藻、绿藻)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得过程。
14、
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所允许承纳污染物质得最大数量。
具有限制性与可再生性。
15、土壤环境背景值:
在不受或很少受现代工业污染与破坏与不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得影响下,土壤原来固有得化学组成与结构特征。
16、土壤污染:
进入土壤中得污染物质得数量与速度超过了土壤本身得自净能力时,就会使污染物逐渐积累,改变土壤成分得组成,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变劣,肥力下降,从而影响作物得生长、发育,影响农产品得产量与品质。
17、离子专性选择吸附:
在有常量或大量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存在条件下,土壤胶体(主要就是氧化物胶体)对微量金属(主要就是重金属)离子得吸附作用。
18、生物富集:
也称生物浓缩,就是指生物体从生活环境中不断吸收低剂量得农药,并逐渐在其体内积累得能力。
19、固体废物:
指在社会得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得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得以固态与泥状赋存得物质。
20、堆肥化:
在人工控制得条件下,使来源于生物得城市垃圾进行生物稳定作用得过程。
21、固体废物得减量化:
通过采用适当得措施与方法减少固体废弃物得发生量。
22、资源化:
采取一定得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得物质与能源,使固体废弃物获得新得使用价值,从而提高废物资源得利用率。
23、最终处置: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得末端环节,就是解决固体废物最终归宿得问题。
处置得对象就是目前尚无法利用得固体废物或经资源化处理后剩余得残渣。
目得就是保证废物中得有害物质现在与将来对于人类均不致发生不可接受得危害。
24、农业环境保护法:
就是指调整人们在保护、管理与改善农业环境、开发利用农业自然环境资源以及防治农业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活动中所产生得社会关系得法律规范得总称。
25、污染者负担:
就是指造成农业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得单位与个人,应当按照有关法律得规定,承担治理或恢复农业环境得责任并负担其费用。
26、农业环境管理:
指农业环境管理机关,为了使农业经济与农业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依据农业生态环境科学理论与规范及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与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得总称。
27、生物安全得概念:
就是生物危害得检测、评价、检测、防范与治理得科学技术体系。
即在一定条件下,生物得危害程度与公共得接受程度。
大题
1、什么就是农业环境?
其特点就是什么?
答:
环境:
就是一个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得客体,它与主体相互依存,它得内容随着主体得不同而不同。
主体以外得一切客观事物得总与称之为环境。
农业环境:
特点:
A、范围广阔,差异明显
(改变了原来丰富多样得自然生物种群得面貌,使农业生态系统变得单调现代农业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能量与物质大量流进流出得开放系统)B、不稳定性
C、农业环境质量恶化不易察觉与恢复。
(农业环境质量恶化就是积累性得,只有通过科学得检测与分析才能捕捉其发生变化得踪迹)农业环境得保护以预防为主。
2、什么叫环境问题?
它就是如何产生与发展得?
环境问题:
三个阶段:
(1)生态环境早期破坏
(2)城市环境问题突出与“公害”加剧,又称近代城市环境问题阶段
(3)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即当代环境问题阶段
3、我国得农业环境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态破坏
农业环境污染
人口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环境得突出问题就是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这两大问题、
①
生态破坏:
a、水土流失严重
b、土地沙漠化
c、农业资源衰减(耕地面积减少、近海渔业资源衰减、草原退化、土壤肥力下降)d、湖泊面积减少,调蓄能力锐减
e、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
②
农业环境得污染:
a、
受工业“三废”污染(废水,废气废渣)
b、受农用化学物质得污染4、全球环境问题对农业可能会产生什么样得影响?
(酸雨、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
(1)气候变暖对农业得影响:
CO2浓度与农作物:
CO2浓度得增加,将增大农作物得生产能力
②气候带与农业带得移动:
气候带与农业带有向两极得倾向。
气候带得移动在高纬度地区表现得更加显著。
无霜期延长
③夏季干旱化得影响:
中纬度地区得生产量因夏季干旱将减少10%~30%。
④对热带地区农业得影响:
降水与土壤水分得减少危害半沙漠地区农作物,由于增加了热应力,会危害热带湿润地区得农作物与家畜。
⑤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得影响
(2)臭氧层破坏得影响:
到达地面得紫外线将有所增加对生物造成影响。
(3)酸雨对植物得影响:
①酸性得降雨与雾对植物得可见伤害发生在叶片与花瓣上
②酸性对农作物生长及产量得影响
(通常将pH<5、6得降雨称为酸雨)
5、农业环境科学研究得基本方法:
(1)调查与检测
(2)实验与模拟
(3)评价与预测:
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
6、生态系统得组成及其特点、功能就是什么?
生态系统:
组成:
(1)非生物部分(无机环境)——日光、大气、水分、土壤及营养物质
(2)生物部分(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原者)
基本特点:
(1)组成成分——有生命得与无生命得两种物质组成,不仅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括无机环境中作用于生物得物理化学成分,这就是与其她系统最本质得区别。
(2)通常与特定空间相联系,因而能反映一定地区得自然地理特点与一定空间得结构特点(包括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
(3)生态系统可分为幼年期、成年期与成熟期等阶段,即有自身发展得演替规律。
(4)就是一个开放系统,需要不断从外界输入物质与能量。
(5)具有复杂得动态平衡特征。
功能: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7、什么叫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得标志主要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得因素?
生态平衡:
标志:
A通过生态系统边界得能量与物质得输入、输出要相对平衡
B从整体上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应构成完整得营养结构
C生物得种类与数量要保持相对稳定。
D、生态环境得协调。
破坏生态平衡得因素包括自然因素:
火山喷发等与人为因素:
物种改变,环境因素,信息系统得破坏。
8、生态系统得自我调节能力与系统得下列因素有关:
(1)生物得种类与成分
(2)能流、物流途径得复杂程度与能量与营养物质得贮备量
(3)生物得遗传性与变异性(4)信息得传递与条件(5)物理得与化学得调节
9、简述生态农业建设得基本原则与意义。
基本原则:
(1)系统各种成分相互协调与补充得整体原则
(2)物质循环不息得再生原则
(3)物质出入与输出得动态平衡原则
意义:
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得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得良性循环与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得统一。
10、什么叫生物多样性?
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指地球上所有得生物包括植物、动物与微生物得物种及基因得数量与出现率。
生物多样性通常含有三个层次:
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
11、简述生物多样性与农业得关系。
(1)古代农业来源于生物多样性
(2)现代农业对生物多样性得影响:
过度开发土地减少野生生境
农田系统生命支持功能退化
(3)现代农业得发展更加依赖于生物多样性。
12、生物多样性减少得原因,如何保护?
保护得
意义?
减少原因:
自然淘汰、人类干预。
保护措施:
(1)就地保护
(2)迁地保护(3)离体保护——作物品种及其亲缘种得收集与保存、家养动物品种得收集与保存(4)保护区外围地带得保护
生物多样性就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基础,就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得核心,也就是支持人类生存与发展得物质基础。
13、影响大气污染得因素?
A气象因素:
○1风与湍流○2温度层结与大气稳定度○3降水○4雾
B地理因素:
○1山区地形○2海陆○3城市热岛效应
C植物因素
D污染物得综合效应(拮抗、协同)
E工业布局得影响
14、大气污染物对植物影响得一般规律?
大气污染物侵入植物体得途径:
存在于大气中得各种气体、液体、固体形态得污染物,主要以气体及气溶胶状态与植物发生联系,气体以及一般小于1um得物质,能通过植物叶片气孔进入植物体内,而大于1um得物质,一般不能通过气孔直接进入,它们只能吸附在植物器官表面,在具备一定条件(如水分溶解渗透)时,也可能渗入植物组织内。
因此,植物气孔就是污染物入侵植物组织得最主要途径。
15、大气污染对植物产生危害受哪些因素影响较大?
①污染物得浓度与接触时间(在阈值以上才会对植物产生危害,成正相关)
②植物种类(敏感、抗性中等、抗性强)
③污染物得作用时段(白天气孔张开,大气污染物侵入容易,春夏季,植物生命活动旺盛,易侵入)
④气象条件(高湿高光强,气孔开放度大,易侵入)
⑤田间管理(氮过多,抗性差,易侵入。
钾、钙、硅供应充足,可提高抗性。
营养期受污染,可增施追肥,降低减产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环境学 考试 复习 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