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不下雪》小说赏析答案.doc
- 文档编号:1346324
- 上传时间:2022-10-21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45KB
《大年初一不下雪》小说赏析答案.doc
《《大年初一不下雪》小说赏析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年初一不下雪》小说赏析答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典小说赏析:
《大年初一没下雪》
学习步骤:
阅读文章——列出提纲——回答“边读边思”问题——总结文体特点
解剖麻雀,分析一篇,多角度理解小说知识。
小说名篇
边读边思
大年初一没下雪
山鬼
①加班加到腊月二十九,只好订了一张大年三十晚上返杭州的火车票。
年三十傍晚,广州火车站的广场突然安静了下来。
满满的纸屑、塑料瓶、水果皮、白色的泡沫饭盒……几个清扫工没精打采地挥舞着扫把。
②车厢里没人,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看着报纸,不久就开车了。
③不知到了哪个小站,上来一个农民模样的人,牵着一个小女孩,手拿车票仔细对看座号,辨认清楚了,他们才坐下。
整个车厢其实没几个人,你想坐哪都行。
一看就知,他们是不常坐车的。
④那个男人四五十岁的样子,很像个农民,灰黄的脸,很深的皱纹,只是他的手不是又粗又大,他有一双纤细的手。
那个女孩的脸也是灰黄的,土头土脸的样子,谈不上好看,眼睛大大的。
他们坐在我对面。
男人坐下去时,半哈着腰,发出一声短促的笑声,好像说:
“打搅了!
”
⑤这一路肯定无聊透了,你别想着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同伴在火车上玩牌了,我继续看我的报纸。
⑥晚上,餐车送了一次面条,黏糊糊的,看着都没胃口。
我拿出上车前买的江南酱鸭,还有一包面包,要了一瓶啤酒,准备凑合着吃一顿年夜饭。
我请对面的一起吃,男人忙摆着手说:
“不吃,不吃。
”我看见那个女孩看着面包,咽了一下口水。
我递过去一块面包,又撕了一只鸭翅,笑着说:
“吃吧,都过年了,客气啥!
”我又拿出花生米、凤爪几样下酒菜,索性喝个痛快。
⑦我边吃边问:
“你们回家过年?
”“嗯……不,小孩子没坐过火车,带她坐火车。
”“哦。
”我嘴里应着,心里想中国还有这么浪漫的农民。
⑧没怎么说话,饭很快吃完了,酒也喝光了。
男人收拾桌上碎骨。
小女孩突然问我:
“叔叔,你看见过雪吗?
”我很舒适地斜倚在椅背上,笑着说:
“见过,白的,有的人说像糖,有的人说像盐……”“您给我说说吧,说说吧。
”
⑨话说着,我想去洗手间。
路过洗手间旁的过道,我看见那个男人抱着头,蹲在地上。
⑩哭泣。
我听到压抑的哭泣声。
(11)在男人断断续续的哭泣中,我听到那女孩的故事。
她的母亲在她4岁时去世了,9岁时她得了白血病,到今天已经拖了4年,医生说今年可能是她的最后一个春节了。
爸爸问她想要啥,她说只想看看雪。
生长在广东偏僻的山区,她从来没见过雪。
她生病前读的最后一篇课文是《济南的冬天》,在她脑海中不断地想象着真正的冬天的模样。
她想翻过家乡的这座大山,看看北方下雪是什么模样。
(12)这个一贫如洗的父亲在大年三十晚上和她一起坐火车准备看雪。
坐着这趟车去,坐着当晚回程的车回,再没有多余的钱去住旅店,在车上吃饭了。
临走前,他收听了天气预报,说杭州今夜又一场大雪。
(13)我无法想象在这样一张灰黄的脸庞下有这样一颗细腻的心。
我走回座位旁,给小女孩耐心地讲起下雪时的种种趣事。
小女孩那双黑眼睛就像灰烬里的火星,一闪一闪的。
(14)到站了,杭州很冷,风很大,却没有雪。
(15)我拿了300块钱给他,他死活不要。
我留了一堆食品给他们。
他们送我上了杭州回新安江的中巴,在车旁拼命摇着手。
(16)在回乡的时候,最怕碰上风雪天,而我希望今天赶快下雪,下得越大越好。
(17)一天无雪。
(18)一夜无雪。
(19)初三晚上,一家人坐在火炉旁吃火锅。
我突然说了声:
“下雪了。
”家人愣了一下:
“你怎么知道,是下雪了吗?
”我没做声,径直走向窗边,拉开窗帘——雪像细小的雨丝一样轻轻地落下,细细的、轻微的,像很薄的玻璃破碎时发出极小的声音。
渐渐地,变成大片大片地雪花,顷刻间给大地掩了一层被子,被子下熟睡着一个个善良而又苦难的灵魂,那些雪花轻手轻脚的样子,就像怕惊醒这人世间的一切……
(1)读完全文,说说小说题目包含的情感。
(4分)
①标题暗含着“我”为父女俩未能达成愿望而遗憾;②饱含着“我”对父女俩命运的同情与牵挂。
(2)第2段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
在文中有何作用?
特点:
冷清、脏乱、寂寥;作用:
渲染无聊气氛,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3)试分析第三段对父女二人的描写手法,并分析他们的性格。
这样写有何作用?
(4分)
①行为描写。
②拘谨、质朴;③他们的拘谨使我感到“无聊”,为下文写他们的心愿作铺垫。
(4)小说用了哪些手法描写“男人”这一形象?
他是个怎样的人?
(6分)
①肖像—灰黄的脸,很深的皱纹,纤细的手(劳苦、贫困、感情细腻);
②语言—“嗯…不,小孩子没坐过火车”(拘谨,掩饰);
③行为—仔细对看座号(拘谨);抱着头,蹲在地上(爱孩子、强忍痛苦)。
(5)请结合小说的情节内容,简要分析“我”对父女两人的情感变化。
(5分)
①开始“我”“一看就知,他们是不常坐车的”,心里略有轻视;
②后来交淡,知道他们去看雪,“心想中国还有这么浪漫的农民”,心里有点惊讶;
③再后来听了女孩父亲的哭诉,“我无法想像在这样一张黄灰皮肤的脸庞下有这这样一颗细腻的心”,内心震撼,充满同情;
④之后“一天无雪”“一夜无雪”,心里感到遗憾:
⑤最后,终于盼到初三晚上下雪了,表达了“我”深深的挂念和祝福。
(6)11段划横线的一段是插叙,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①内容上,补充交待小姑娘的遭遇和看雪愿望的由来(或交待父女二人乘车到杭州的目的);②情节上,推动情节发展,这是“我”后来感情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③人物形象上,展现了小姑娘热爱生命的特点。
(7)13段小说中把小姑娘的眼睛比喻成“灰烬里的火星”,这样比喻妥帖吗?
为什么?
(4分)
妥帖。
既写出小姑娘眼睛的闪亮,又有暗示与象征作用。
“灰烬”暗示小姑娘的生命即将凋谢,“火星”象征小姑娘热爱生命的美好愿望。
(8)“一天无雪”“一夜无雪”单独成段,有何妙处?
突出我渴盼下雪的心情和因为没下雪感到的深深的遗憾。
(9)请对最后两段景物的特点、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简要分析。
①景物特点:
雪花细微、轻柔,越下越大;
②描写特点:
使用比喻、拟人修辞;从视觉、触觉、听觉几个角度来写。
③作用:
结构与主旨方面,与题目互相照应,深化了主题;情感方面,渲染了一种伤感而又温馨的气氛;表达了“我”对小姑娘的牵挂和祝福。
(10)有人说,小说写小女孩最终没看到雪,太残忍了,应把结尾改—下,让小女孩看到雪,达成心愿.你认为呢?
整体感知——填写下表,列出结构提纲
情节结构
起始段落
内容概括
开端
1-2
“我”在年三十晚上坐火车返乡,十分无聊。
发展
3-7
初见父女二人,他们拘谨的言行让“我”更加感到无聊。
高潮
8-15
得知父女二人的不幸遭遇和美好愿望,“我”受到深深的震撼。
结局
16-19
“我”盼着下雪,可直到初三晚上才下起雪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年初一不下雪 大年初一 下雪 小说 赏析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