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师范新道创新创业学院建设规划方案.docx
- 文档编号:134551
- 上传时间:2022-10-04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1.51MB
XX师范新道创新创业学院建设规划方案.docx
《XX师范新道创新创业学院建设规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师范新道创新创业学院建设规划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师范学院
新道创新创业学院建设规划方案
2015年9月4日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背景及建设目标 3
一、项目背景及政策支持 3
(一)政策支持 3
(二)建设背景 4
二、建设目标 6
三、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的意义和作用 8
四、建设原则 11
第二部分新道创新创业学院蓝图规划 12
一、学院运作机制 12
二、重点建设内容说明 15
第三部分新道创新创业学院教学与课程 16
一、课程列表 16
二、教学计划 18
第四部分新道创新创业学院建设规划 18
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18
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18
第五部分新道创新创业学院场地规划 20
附件一:
课程介绍附件二:
投资预算表
第一部分 项目背景及建设目标
一、项目背景及政策支持
(一)政策支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到一年,有关“双创”的顶层设计已然出炉。
从“简”字入手激活市场,从“钱”字入手保障资金,从
“机制”入手打造制度环境,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已对“双创”进行了全方位政策布局,将进一步激发亿万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自去年以来,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不断出台。
201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政策措施;
2015年3月,《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出台;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2015年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发布;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12]4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定于2015年5月至10月举办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创新创业”已成为新常态经济环境下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
(二)建设背景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备受关注,呈现强有力的发展趋势。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自主创新、自主创业的成效。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与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相比反差较大,这种现象折射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
1.创业比例低
从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的情况来看,目前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7%;而创业三年之后还存活的比例无从统计;
2.创新成果少
我国大学生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和有论文在学术会议上交流的寥寥无几。
专利申请也是我国大学生的“软肋”,我国75%的高校专利申请数几乎为零。
在“挑战杯”大赛中的获奖作品,由于大学生没有对实际商业运作的切身感受,与市场接触很少,计划书大都处于照着书本模拟阶段。
技术水平不
高、市场前景不明、产品定位模糊,计划书远离实际,获奖项目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极少。
3.创业能力弱
“前程无忧网”对全国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素质进行网上调查,发现大学生缺乏实际企业运作经验的占45%,缺少社会经验占25.5%,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占21.5%,没有合伙人占4.5%,缺少创业领域专业知识占3.5%。
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关注大学生就业组委会“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年度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
企业对已经招聘的大学生的评级趋于保守,表示对所招聘大学生感到“满意”的比例为11.93%,表示“一般满意”的比例为77.91%。
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61.23%),其次为“社会经历”
(26.93%)。
二、建设目标
1.新道创新创业学院
XX师范学院作为重庆地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先行实践高校,学校在积极尝试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探索新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学校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与专业核心课程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专业实践教学相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未来不仅着力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还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
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验区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分为:
通识创新创业必修课程、通识创新创业选修课程、专业创新创业必修课程、专业创新创业选修课程和专业认证培训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所有的学生必须学习一门学科前沿专题课程、一门创业管理基础课程和参与一个商业计划,建立“三点联动”机制,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2.创新创业学院建设
为提升高校创业教育教学的效果,营造校园创业氛围,促进大学生创业成果生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建设新道创新创业学院。
新道创新创业学院实现四个功能定位:
创新创业基础教育、创业模拟与实践、创业孵化与融资经营、创业成果展示及交易中心。
通过基地建设加强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将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
有重点、分层次的讲座论坛,全方位、多方面的主题活动;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广泛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办好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创业孵化、融资和经营场地;加大创新创业价值宣传,发掘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
三、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的意义和作用
1.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科学
从学校领导、就业主管部门到普通教师思想观念上还有不少误区,如有些人认为开展创业教育是因为就业困难,才需要鼓励毕业生创业,自己学校就业好,不需要开展创业教育,也有些人认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是极少数,开展创业教育的需求和意义不大,没有积极性。
由于对创业教育认识存在诸多误区,很多高校创业教育尚未成为高校整体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处于
“正规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或“精英教育”。
美国巴布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领袖人物杰弗里•蒂蒙斯教授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应不同于社会上的以解决生存问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也不是一种“企业家速成教育”,而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应当着眼于“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
‘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意义十分重大。
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由单纯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的转变,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
2.探索协同共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推进政行企校研五位一体的协同共育机制,推进学科专业间的协同、交叉培养新机制。
3.解决师资力量严重缺乏问题
建立M.E.A专兼结合的创业导师库,大力发展Mentor企业导师、
Entrepreneurs学生创业者。
提升Advisor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能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组织开展专门培训。
通过M.E.A导师库建立解决学校创业教育教师大多数属于“学院派”,缺乏创业实战经验,甚至没有在企业的就业经历。
教师不熟悉企业的运营,对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指导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只能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十分不利于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
在日常管理上,主讲教师基本上处在单兵作战,缺乏统一组织协调,没有归属感。
部分高校虽然聘请了一批企业家担任客座教师,但多
以讲座形式进行,并没有形成体系,加之缺乏组织协调、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
4.解决创业实践环节薄弱,创业活动流于形式
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创业教育的高级层次,也是提高创业教育实效的基本途径。
然而,实践是我国创业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最大的地方,是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和薄弱环节。
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缺乏原因有二,一是高校对于创业教育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学生的创业实践一定要上升到创办企业的高度;二是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离不开资金、项目、场所等硬条件的支持。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所需的硬条件支持,同时积极探索创业模拟与项目化课程教学,为创业者提供基于创业项目的个性化教育。
创业实践环节充分结合各种创新创业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例如共青团组织的创青春、教育部组织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等。
5.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所需生态环境,完成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的三库建设:
项目库、资金库、导师库。
在文化传统方面,要形成创业者尊重支持的氛围,逐步建立“学而优则商、学而优则创”的创业文化;在经济环境和政策方面,积极协调政府确实制定一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如规定大学生自主创业在一定期限内免交相关行政
费用等。
在资金方面,积极协调各种资源设立各种的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前期股权投资和融资需求。
四、建设原则
1、特区原则。
创新创业学院允许突破现有制度框架与管理模式,配套特殊政策,确保创新创业学院相对独立运作。
2、创新原则。
确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大胆探索,大胆实践,积累经验。
3、优势原则。
充分发挥学科与专业建设优势,依托主体学科,以实践教学作为突破点,基于我校已搭建的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加速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集中优势资源扩展创新创业成果的体现。
第二部分 新道创新创业学院蓝图规划
一、学院运作机制
1、新道创新创业学院治理机构
新道创新创业学院治理机构由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创新创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两部分组成。
专家咨询委员会由政府、行业、学院领导专家组成,核心职能为创新创业学院提供战略指导支持;创新创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由行业、院校主任专家组
成,核心职能为创新创业学院提供人才培养方案支持。
组织名称
组织职能
专家咨询委员会
专家咨询委员会由政府、行业、学院领导专家组成,
核心职能为创新创业学院提供战略指导支持;
创新创业教学指导委员
会
由行业、院校主任专家组成,核心职能为创新创业学
院提供人才培养方案支持。
2、组织框架架构
新道创新创业学院采用院长负责制,日常运行工作由执行(常务)院长和副院长负责,下设教研室、办公室和创业服务部(项目管理部)三个部门。
教研室由专职专家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负责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工作;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创业服务部创业注册登记和创业孵化资源提供等服务工作。
职位
职责
创新创业学院院长
建议由李院长进行担任;
执行(常务)院长
建议由财经学院院长范院担任;
副院长
教研室
建议有2-3名专家教师(承担授课教研组织),各系推荐2-3名兼职教师,授课课程核心在于创新创业学院
推行的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办公室
由原有校企合作办公室老师组成1-2名,负责形成执
行工作,协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师范 创新 创业 学院 建设 规划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