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文档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3454981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DOCX
- 页数:87
- 大小:511.86KB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文档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文档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文档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算式、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
教材在安排上,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突出乘法意义的教学。
在乘法口诀的学习中,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规律,重视对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的教学。
在问题的设计上循序渐进,通过呈现不同的表示方式,借助已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1.理解乘法的意义,感受用乘法表示相同数相加的简洁性,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熟记2~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的乘法算式。
3.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是怎么得来的。
4.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1.理解乘法的意义。
2.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
难点:
1.理解、记忆、运用2~6的乘法口诀。
2.能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教学设计
1.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表
学科:
数学年级:
二年级册次:
上学校:
教师: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P47例1)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1教学乘法的意义。
教材借助主题图的情境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情境用“几个几”的形式表示出来,然后借助小精灵的语言,表达了相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运算。
承前启后
加法→认识乘法→归纳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2.知道相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
3.通过观察情境图,能够学会把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写成乘法的形式进行计算,经历探究乘法意义的过程。
重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理解相同加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
化解措施
分析对比、归纳总结。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具准备:
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5分钟)
1.创设情境。
星期天到了,小朋友们都到游乐园玩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玩了什么。
课件展示教材第46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
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选取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课件展示。
(1)有5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里坐3人。
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2)有4节小火车车厢,每节车厢里有6人。
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
(3)过山车上有7排座位,每排坐2人。
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1.观察情境图,从中获取信息,全班交流。
2.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要求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3.观看老师课件出示的问题,猜想解题方法。
(1)求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可以用加法计算。
(2)求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可以用加法计算。
(3)求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可以用加法计算。
1.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怎样能快速算出得数。
1+2+3=6
2+3+4+5+6=20
1+3+5+7+9=25
2+4+6+8+10=30
自己说一说。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20分钟)
1.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问题,自主解答。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列出加法算式。
(2)引导观察算式,找出共同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第一个算式里一共有5个3,那么第二、第三个算式可以怎样说呢?
(4)教师小结。
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相同数相加的算式里有几个加数,就可以用“几个几”的形式表示出来。
其实这样的算式还有更简单的表示方法,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乘法。
2.列出乘法算式。
(1)明确:
2+2+2+2+2+2+2=14可以列成乘法算式2×
7=14或7×
2=14。
(2)明确读法。
2×
7=14读作:
二乘七等于十四。
7×
2=14读作:
七乘二等于十四。
(3)引导学生认识乘号。
(4)讨论:
加法算式中没有7,乘法算式中的7是怎么来的?
(5)提问:
你能根据刚才所学习的知识,把上面其他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1.
(1)明确题意,思考解题思路,并列出加法算式。
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2)观察算式,交流算式的特点,明确:
都是相同的数相加。
(3)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明确:
第二个算式里一共有4个6,第三个算式里一共有7个2。
(4)认真倾听老师的小结,明确相同数相加的算式里有几个加数,就可以用“几个几”的形式表示出来,还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2.
(1)理解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方法和意义。
(2)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
(3)认识乘号,知道7×
2=14中间的“×
”叫乘号,读作“乘”。
(4)小组讨论,明确:
7表示相同加数2的个数。
(5)自主列出其他两道加法算式的乘法算式。
3×
5=15或5×
3=15
6×
4=24或4×
6=24
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
(3)
7+7+7+7+7=(7)×
(5)
8+8=(8)×
(2)
1+1+1+1+1=
(1)×
(部分答案不唯一)
3.按要求写出乘法算式,并读出来。
(1)5个2相加:
(5×
2),读作(五乘二)。
(2)4个4相加:
(4×
4),读作(四乘四)。
(3)3和6相乘:
(3×
6),读作(三乘六)。
4.看图做一做。
加法算式:
3+3=6(个)
乘法算式:
2=6(个)或2×
3=6(个)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
(10分钟)
1.引导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小棒,连续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并列出乘法算式。
2.完成教材第49页第1、2题。
1.动手操作,经历完成摆小棒、列算式的过程。
2.独立完成第1题;
动手操作,同桌合作共同完成第2题。
5.一共有多少个圆圈?
6+6+6=18(个)
3=18(个)或3×
6=18(个)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加法算式中的几个加数相同时,才可以用乘法表示。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培优作业
1.把下面的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1)6×
26+6或2+2+2+2+2+2
(2)3×
53+3+3+3+3或5+5+5
2.有5个花瓶,每个花瓶里有6枝花,一共有多少枝花?
6+6+6+6+6=6×
5=30(枝)
口答:
一共有30枝花。
名师点睛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观察情境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列出连加算式。
学生在观察连加算式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参与“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几个几”“乘法算式”等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活动,体验乘法的产生、发展、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设计微课。
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P48例2)
例2的设计,采用了实物图、加法算式、乘法算式相对照的方式,将实物图和相同数相加的算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体会乘法的意义,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的同时呈现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归纳乘法口诀
1.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充分利用实物图列出乘法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文档资料 年级 上册 数学 教学 教案 第四 单元 乘法 文档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