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暑期培训心得体会锦集六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3437003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7.35KB
精选暑期培训心得体会锦集六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精选暑期培训心得体会锦集六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暑期培训心得体会锦集六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教学评价上,注重运用激励机制和多元评价。
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技能,给英语教师指明的努力的方向,明确了作为一名合格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一次质的飞跃
这次基础知识专业的培训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收获。
语音、听力、口语、写作对我的英语水平有了一个很大的促进。
尤其是郑岚峰老师的语音课,由原来不知如何正确发音到现在基本标准,且较清楚地了解如何教学生的英语发音,真是大有收获。
语言学习只有在有意义和有目的的活动中才会发生。
通过专家教师的精心讲解,让我了解了如何较好的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的教学,我们的英语教学法让学生有较沉重的压力,而不会感到学习的快乐,事实上每一项能力的教学都可以教得非常有趣。
优秀教师的做法让我很受启发。
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不愿开口说英语是因为没有安全的语言环境。
强调词汇和语法知识使教师经常当众打断学生的发言,让学生觉得很尴尬,长此以往,学生就不愿当众用英语交流了。
因而,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语言环境。
在安全的语言环境,教师注重交流的内容而不是词汇和语法的正确性。
利用自我纠错能力,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就能提高听说能力了。
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学生的口语能力才会不断的提高。
四、对教材的把握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作为一线教师,我知道了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不泛包括师生互动,学生主体等,但我觉得关键还有对教材的把握,通过培训,使我明白了,我要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围绕课标可删可增,另外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课堂中,pairwork和groupwork部分不但要练,还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勇于张口,使课堂气氛活跃而有秩序,让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真正喜欢上英语课堂。
作为一线英语教师,通过这次培训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非常感谢教育局领导能给我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会加倍努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尽早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篇2
教师专业是动态发展的、终身持续的过程,现代教学应是建立在教师学习基础上的。
必须在加强和发展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以适应学习化社会、终身化学习的需要。
因此,修文阳明教育集团组织集团内教师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学习。
此次培训中,首先由集团牵头学校——修文一中校长刘丽萍的《迈向命运共同体,共创集团新未来》拉开了集团第一次暑期培训的序幕,接着修文一中李明文副校长作了《提升理念、精心设计、精细管理》的专题培训,20号下午由贵阳学院余文武教授进行《师德修养问题》专题讲座,徐海老师讲座主题是《践行知行合一,做一个有良知的班主任》,徐瑶老师通过自己的班主任实践经历进行了《如何当好班主任》培训,朱绍芳老师作为修文县教育局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员,结合自己多年教研实践,给大家带来《教研活动在学校如何高效开展》的精神大餐,修文一中蔡延军副校长为大家带来了《激情教育,精细管理》。
贵阳市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颜红樱老师《把心献给教育》的讲座,金一老师作为修文三中语文教师,为我们带来的《优秀教师探索之路》,让大家了解了优秀教师的核心素养。
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一、通过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
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
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
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
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
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
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
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
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
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
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
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
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
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
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
温暖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
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篇3
自古就有着这样的譬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习,是行走,是攀登,是逾越。
这其间,“勤”与“苦”固然有之,但是却也不乏乐趣所在;
这乐趣,就是在行走中发现独好的“风景”。
而这“风景”,总会开启一扇思维之窗,从而使我们有了这样或者那样的新想法,也有了克服困难再去实践的新动力。
这里,我就撷取此次江浙之行的几处独好的“风景”记之——
景之一:
花苞心态
这是一个多么含蓄而又温馨的命名啊!
当我看着XX市XX区行知小学的专题片《乡村里的世界学校》,当我听着校领导杨瑞清老师对行知小学的介绍时,我突然就想到了一句话:
一件事,只要坚持去做,努力去做好,就一定能做出成绩。
这句话,不是杨瑞清老师现场说出来的,而是我从他的介绍中感受到的。
行知小学,走的是“行知”路,践行的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行而后知,知而再行”;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这些教育思想,行知小学没有单从理论上做学问,而是一边研究,一边踏踏实实的去实践,去探索,坚持走出了一条“行知路”。
就是这一条“行知路”,让我不禁思量:
平日里我们所学所做,一样的忙忙碌碌,但是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是否“见好就收”了,等不及踏出一条“路”就终止了一段行程呢?
其实细想起来,不仅仅是行知小学,更多的“特色”与成功都有着坚持的过程,都有着坚守的磨砺。
于是自勉,记得“行知”,记得“坚持”。
行知小学的“坚持”,使这一所原本普通的农村小学,发展成一所承接全国乃至世界学子的实践基地校,赢得了众多参观者的赞誉。
作为参观者,最欣赏的就是这“花苞心态”。
其实,“花苞心态”并不是第一次听说,然而唯有这一次却触动极深。
我想,这触动大概是源于特定的场景吧:
配合着杨瑞清老师的’介绍,屏幕上出现的朵朵荷花,颗颗花苞,真的就像是我们的学生。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也都能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以爱育爱。
但是,情急之中,我们有时候还会有抱怨,有牢骚。
那么如果我们真正的把“花苞心态”植入心中,我想,在教育教学中,在面对学生时,我们的心境就会开朗,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教育灵感。
景之二:
课的“遗憾”说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句话常常被我们拿来一用。
但是这里的“课的遗憾说”,却并不是重复这句话的意思,而是XX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程红兵院长引用的于漪老师的一句话:
“我当了一辈子的老师,我一辈子学做老师;
我上了一辈子的课,我上了一辈子令人遗憾的课。
”程院长是在进行“专家评价课堂”这一话题时引用的这句话,其意在指出一节课,无论执教效果如何,总还是有可以再改进的地方的。
然而,除了这层意思,我还想到了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追求”。
于漪老师,是教苑之“大家”,其课堂教学已然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之一。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家”,却有着这样的课的“遗憾”说,不得不令我钦佩与敬仰。
从于漪老师的课的“遗憾”说中,我感受到了一颗倾心于教学的心灵,感受到了一腔热衷于课堂的热情,感受到了一位教师的教育至上的忠诚。
这是一种“追求”的境界,不局限于过去,不沉缅于成绩,一心只想把课上好;
上好了以后,再去想怎样上得更好……
我们也说“遗憾”:
当一节课上得不够满足的时候,我们说“教学是遗憾的艺术”,那是一种自我安慰;
当一节课上得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我们也说“教学是遗憾的艺术”,那是一种谦虚。
然而,说过以后呢,我们是不是就此继续去思考,去追求一种似乎是永远追求不到的“完美”呢?
也或者,我们是被这“永远的遗憾”牵绊了吧,追寻完美的脚步不那么坚定,总是走走停停。
我想,于漪老师的“课的遗憾说”,应该是可以让我们警醒的,于警醒中自觉,于自觉中追求,这才是成长,这样才能成长。
景之三:
“眼界”与”作为”
“有多大的眼界,决定你有多大的作为”。
读到这句话,你是否想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诚然,眼界的开阔,需要走出去,走过的地方越多,见识也就越多,想法也就越多,灵感也就越多。
于是,我们常常把自己的狭隘,归咎于一点——没去过太多的地方。
而这里的“眼界”却与“走出去”没有太大的关系。
当程院长讲到“对教材要做比较研究”的时候,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有多大的眼界,决定你有多大的作为”。
从程院长的话中,我体会到:
作为教师,要做研究;
研究教材,是基本的研究;
把各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研究,是必须的研究。
我想起了自己去年参加双优课的经历,双优课的“说课”环节的比赛,选手们拿到的课题都是除了人教版以外的其他版本的。
其实,在参赛前,我还是多少的看了一些别的版本的教材的。
但当时自己拿到的课题,却是之前没有见过的,只能是快速调动大脑的所有细胞,去思考,去构思,去设计。
然而,如果我也曾做过这样的“教材比较性分析,想必一定会“心中有谱”的。
当然,程院长所讲的要做“各版本的教材的比较研究”,绝不是让我们单去为某一次比赛而做准备。
——单看教材的内容,不理解教材的实质,这样的理解是偏颇的。
程院长所倡导的,是将各版本的教材联系起来,既看教材内容,也要看教学的价值取向,更要结合课标去看教材的编辑意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从根本上把握课堂,从全方位认识课程。
我想,这样的“眼界”,是我们必须有的,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让自己具备的。
景之四:
聚焦课堂
一直说“聚焦课堂”,一直没有对这四个字做深入的思考,只是潜意识里觉得“聚焦课堂”,就是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暑期 培训 心得体会 锦集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