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同步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430432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592.58KB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同步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同步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同步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积累语言基础知识,理解重要词语、句子的意义,把握抒情性散文语言的表达特点。
2.了解散文等文学体裁的一般特点,掌握散文体裁的常见写作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
1.掌握“写景抒情类”散文作品的一般表达技巧;
2.体会作品准确生动的描摹与联想的作用,培养对作品的分析判断和评价质疑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1.能够用恰当的语言和文字参与交流,学会借助景物表达情思。
文化传承与理解
1.体悟“写景抒情类”散文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基础积累与运用任务一文化传承与理解
认识作者
郁达夫(1896.12.7-1945.9.17),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郁达夫3岁丧父,1922年日本留学归来后,与郭沫若等组织“创造社”。
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宣传抗日。
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
1952年被追认为烈士。
写作背景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
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
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
《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鲁迅与郁达夫之间早在1923年就开始有了交往,两人感情颇深,且相互了解。
郁达夫在1933年夏天为避军阀迫害离开上海回到浙江富阳故里,不久又移居到杭州。
这年11月,他接受“杭州铁路局”的邀请到浙东旅行,途中写了一些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的游记文章,颇有点缀升平之嫌,鲁迅对此大不以为然,甚至写了一首《阻郁达夫移家杭州》对他进行劝告。
但是,当时郁达夫并没有接受鲁迅的劝告。
后来他提及此事时说:
“我因不听他的忠告,终于搬到杭州去住了,结果不出他之所料,被一位党部的先生弄得家破人亡。
”这位“党部的先生”,就是提出通缉鲁迅的许绍棣,他以卑劣手段破坏了郁达夫的家庭,使郁达夫含恨终生。
郁达夫与鲁迅
郁达夫北京故居(前海北沿11号院)
文常链接
创造社
1921年6月8日,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赴日留学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多次在上海和日本协商,并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第二改盛馆的郁达夫寓所中,利用上海泰东图书局的一些条件,成立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的文学团体——创造社。
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及郭沫若的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是该社最有影响的作品。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目的是与中国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
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成员还有茅盾、郭沫若、周扬、田汉、蒋光慈、郑伯奇、洪灵菲、陈荒煤、戴望舒、端木蕻良、萧红等。
基础积累与运用任务二语言建构与运用
读准字音
驯鸽xù
n落蕊ruǐ细腻nì
颓废tuí
橄榄lǎn椭圆tuǒ
平仄zè
椽chuá
n浑浑噩噩è
房檩lǐn廿四桥nià
n
解释词义
不远千里:
不以千里为远。
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混混沌沌:
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疏疏落落:
稀疏零落,非常零碎。
表示事物某种属性比较松散林散。
没精打采:
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廿:
二十
梳理脉络
思维发展与提升任务一体会《故都的秋》的意境
学习目标
1.了解《故都的秋》的相关常识、作者经历及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
2.赏析《故都的秋》的秋意之美,掌握作品的整体行文脉络。
3.能够赏析《故都的秋》中的表达特色,感受“写景抒情类”散文背后的艺术魅力。
4.感受散文之美,学会借助景物表达情思,养成积极参与文学阅读与写作的习惯。
由题切入
【思考】题目中的“故都”指哪里?
故都的秋=北平的秋?
成果展示
走近作品
【速答】精读文章,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1.文章的文眼是哪一句?
2.读1-2自然段,分别用文中的字词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3.为什么作者多次写到“南国之秋”,这样写有何作用?
【问题一】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问题二】
特点:
北国之秋:
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
慢、润、淡
【问题三】
作者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以“南”衬“北”,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表达了对故都之秋的眷恋向往之情。
【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探讨作品中描写的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果胜景的场景中,故都之秋的“清”表现在哪里,“静”表现在哪里?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
思维发展与提升任务二赏析“以情驭景”的写作手法
手法探究
【合作探究】作者笔下的每一个自然风景,实际上便是对其心灵世界的一次映照,品味完作者笔下的故都之秋的“清”“静”,你认为这反应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的风景,描摹出一种物哀之美。
作者描绘秋“清、静、悲凉”,流露出深沉的忧思和落寞,作者的心境是悲秋与颂秋的合鸣。
1926年6月,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此外故都北平,在19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却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小家与大国,两层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伤的印记。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
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
《故都的秋》创作于1934,当时,郁达夫到达北京仅仅只有四天的时间。
他本身是浙江人,在达到北平之后,他既对于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又感慨于时局的动荡,故都秋意的浓郁。
多重的情绪涌上心头,在他的心里,对于秋天悲凉的感受实质上正是对人生的感受。
【思考】请你思考,这样以景物之特点,寄寓作者自身之情感的手法,使用了怎样的表达技法?
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
感情的不同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不相同,这就是文中作者所使用的“以情驭景”手法。
课堂总结
故都的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四个字)。
清在色调(两个字);
静在声音(两个字);
悲凉在几乎每一处景物上。
本文情与景的关系可以说是以情驭景(四个字)。
作者的感情落寞悲凉。
在感情的统率下,景和感情协调,景的静也和感情协调,如: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昔人论诗,有情语、景语之别,殊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其实境界就是我们说的意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诗词如此,散文亦然。
作家将特有的情感赋予自然景物之中,景物又给人以关照,如此两相映衬,物我已融合为一。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首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
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学以致用
1.仿照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的曲牌,选取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景物入诗,写一首小诗。
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破屋小院浓茶,
碧天鸽声漏光,(秋声)
秋草蓝朵残垣。
(秋色)
槐蕊铺地,(秋色)
落寞人在故都。
(情)
综合运用与提升完成《故都的秋》同步精品配套练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故都的秋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故都 同步 精品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