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中图版必修3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429685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39.87KB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中图版必修3Word文档格式.docx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中图版必修3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中图版必修3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中国的工业化水平
①从国际通用的工业化指标看,2002年中国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4%,已基本实现工业化。
②从农业就业人数和城镇人口指标看,2002年,中国的工业化之路才走了一半左右。
2.城市化
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2)内涵
①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②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
③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正误判断:
(1)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工业化无关。
( )
(2)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但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不大。
(3)城市化必将扩大城乡之间的差距。
【提示】
(1)×
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促进的。
(2)×
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发展起辐射和带动作用。
(3)×
合理的城市化进程能逐渐缩小城乡差距。
教材整理2 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阅读教材P66~P67,完成下列问题:
1.江苏省概况
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2.现状
(1)工业化进程较快、工业化水平较高,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2)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化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
填空:
(1)江苏省简称________,省会________,东临______________海。
(2)江苏省属于________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较________。
(3)江苏省北部城市数量较________,南部城市较________。
【提示】
(1)苏 南京 黄
(2)东 高 (3)少 多
教材整理3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阅读教材P68~P70,完成下列问题:
1.问题
(1)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
一是把城市化等同于城市建设,二是忽视“以人为本”,没能发挥“城市应最大限度地为人的生活和工作服务”的根本功能。
(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了环境问题。
(3)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2.发展前景与主要措施
(1)前景
①到2010年,城市化进程将进入量质并重、稳步提高的新阶段。
②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
(2)主要措施
①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②“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
③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④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⑤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
(1)环境污染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
(2)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应把农村人口迁入到城市。
(3)工业发展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
(4)小城镇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唯一手段。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如果不注意环境保护就容易带来环境污染,但不是必然的。
大量人口过快迁入城市,不利于城市合理发展。
(3)√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相互促进的。
(4)×
小城镇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途径。
[质疑·
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疑问3:
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材料一 中国经济网北京2016年2月29日讯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统计数据,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7462万人。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034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6.10%。
材料二 中国江苏网讯 2015年4月10日“绿色城镇化——创新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在南京隆重举行。
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00年以来,江苏的城镇化率发展速度就开始快于全国城镇化率发展速度,目前江苏的城镇化率已提高至65.2%,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探讨
:
城市化发展有何标志?
【提示】 一般从城市总人口、城市人口比重和城市用地规模三方面指标衡量,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是最重要的标志。
促进江苏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
【提示】 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工业化是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尤其是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
江苏省工业化及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江苏省属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地势平坦,劳动力资源丰富;
地处开放的前沿,加上江苏省南部为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其带动下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工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1.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优势
因素
区位优势
位置
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
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
自然资源
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平原广阔,河湖众多
交通
条件
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齐全,交通便捷
科技条件
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社会协作条件好
市场条件
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毗邻沪宁杭工业区,市场广阔
2.图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3.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分析
1.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下图是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读图,回答
(1)~
(2)题。
(1)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日本工业化率 B.②——中国工业化率
C.③——日本城市化率D.④——中国城市化率
(2)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于日本
B.日本工业生产总值呈现下降趋势
C.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相适应
D.日本工业化水平高于中国
【解析】 第
(1)题,日本是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达到70%以上,而工业快速发展后,其工业化率会有所降低;
我国的城市化率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迅速,由此判断①是日本城市化率,②是中国工业化率,③是中国城市化率,④是日本工业化率。
第
(2)题,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
日本工业生产仍然在增长之中;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偏低,与工业发展不相协调;
日本工业化早,工业化水平高于中国。
【答案】
(1)B
(2)D
2.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国际上通常有三个最重要的结构性指标:
①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以下;
②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
下图为某年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表示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
B.b表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c表示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D.c表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结合图文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指标的差异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B.a指标的差异是由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造成的
C.b指标的差异是由我国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造成的
D.c指标的差异是由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慢造成的
【解析】 第
(1)题,a表示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b表示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
c表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第
(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我国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国际通用标准相当,但这并不能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b指标的差异表明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多,反映出我国的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
虽然c指标的差异表明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还不高,但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答案】
(1)D
(2)C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材料一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城市化进程刚起步阶段,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设想将中国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概念”,不过钱老的设想并没有在继之而来的一轮城市大规模扩张中得到实现。
相反,在一些地方,城市呈“摊大饼”式扩张,过分追求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造成“睡城”“鬼城”。
与此同时,一些城市还患上了“城市病”。
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如何将这些理念贯彻到城市化的进程中去?
2015年11月8日,在杭州举行的“中国城市学年会”,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评选出了2015年度的“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和“西湖城市学金奖”。
这些被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充分肯定的城市研究成果和民间征集的金点子,涉及流动人口、教育、交通、环境、住房、土地、医疗、文化遗产等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诸多领域。
材料一中提到的“睡城”和“鬼城”是什么意思?
【提示】 指一些城市盲目的扩张,造成建成区人口密度过低,给土地和其他资源带来极大浪费。
材料二中的“城市病”一般指哪些?
【提示】 交通拥挤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等。
你怎样理解十八届五中全会“协调”一词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体现?
【提示】 一是城市与周围地理环境的协调;
二是城市内部各领域、各行业及人与人之间的协调。
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问题
原因
措施
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①把城市化等同于城市建设,把城市化水平等同于单一指标——城市化率,工作重心放在扩大城镇规模和具体项目建设上;
②过多强调以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为中心,忽视了“以人为本”
①加强学习,全面认识城市化的内涵;
②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了环境问题
①环境污染的治理滞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②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污染点增多、面积扩大;
③工业和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
④工业发展和人口剧增,水污染严重
①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城市绿地,优化人居环境;
②改造高耗能、高成本、高污染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生态标准建设工业园区
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结构有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第二 区域 可持续发展 中国 江苏省 工业化 城市化 探索 学案中 图版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13429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