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 第8课 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428827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7.15KB
学年高中语文 第8课 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
《学年高中语文 第8课 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 第8课 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品的中心观点是“死生亦大矣”,由此可知,文章是抒发作者对生死问题的感慨。
而表现其情感变化的词语是“乐─痛─悲”,那么,作者为什么乐,为什么痛,又为什么悲?
带着这样的问题研读课文,就可以比较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旨意。
课文剖析
永和九年①,岁在癸丑②,暮春之初③,会于会稽④山阴⑤之兰亭⑥,修⑦禊事⑧也。
(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三月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
①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永和,东晋穆帝司马聃年号。
②癸丑:
ɡuǐchǒu,永和九年的干支纪年。
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
③暮春之初:
指夏历三月初。
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暮,晚。
④会稽:
Kuà
ijī,当时的郡名,辖境相当于现在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东南部一带。
⑤山阴:
县名,即今浙江绍兴市,当时是会稽郡治所在地。
⑥兰亭:
在今绍兴市西南,古有地名兰渚,渚中有亭。
相传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在此种植兰花,故名曰“兰亭”。
《水经·
浙江水注》:
“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上里。
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
”古亭几经迁移,今亭为清康熙十二年,即公元1673年重建于兰渚山麓。
⑦修:
这里是举行的意思。
⑧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古人常在春秋两季至水边用香熏草药洗濯,以祓除不祥。
后来逐步演变为到水边宴饮、郊外游春一类活动。
春禊在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
秋禊在阴历七月十四日。
禊:
xì
。
)群贤①毕②至,少长③咸④集。
(时贤名流都到了,年老的年少的都聚在一起。
①群贤:
指孙绰、谢安、支遁等当时名士四十一人。
②毕:
全、都。
③少长:
指王、谢家族的小辈和长辈。
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等人是少;
王羲之、谢安等人是长。
④咸:
都、全,意义同“毕”。
)[这几句是本段第一层,交代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事件。
接着交代与会人物。
“毕”、“咸”二字尽显名士贤才荟萃之盛况。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①;
又有清流激湍②,映带③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④,列坐⑤其次⑥。
(这地方有高高的山岭,茂密的树林,修长的竹子,还有一条清澈而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兰亭左右,用它作为供流觞用的曲水,大家依次排列坐在岸边。
①修竹:
高高的竹子。
修,长。
②激湍:
流势很急的水。
湍,tuān。
③映带:
景物相互辉映衬托,彼此关连。
④流觞曲水:
把漆制酒杯盛满酒放在曲折的溪水上游,循流而下,杯子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这是古人劝酒取乐的一种方式。
明杨慎《兰亭会》:
“昔周公营邑,三月上巳日会百官于洛水之上,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有云:
‘羽觞随波。
’今日虽非洛邑,惟愿羽觞随波。
”觞,shānɡ,酒杯。
⑤列坐:
排列而坐。
⑥次:
处所,地方;
这里是“旁边”的意思。
)虽无丝竹管弦①之盛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
(虽然没有丝竹管弦齐奏的热闹场面,然而一边临流饮酒,一边对酒赋诗,也足可以畅叙幽雅的情怀。
①丝竹管弦:
即丝弦竹管。
丝弦,指琴瑟等用丝做弦的弦类乐器。
竹管,指箫笛等用竹制成的管类乐器。
丝竹管弦常用来借代音乐。
②盛:
多,盛况,热闹的场面。
③幽情:
内心深处的情怀。
)[这是第二层,共两句,第一句描写兰亭优雅的自然环境,山崇、岭峻,林茂、竹修,流清、湍激;
山溪如带,环绕兰亭。
这里环境幽雅,正是畅叙幽情之地。
第二句叙述盛会上人们进行的具体活动:
“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畅叙幽情”四字概括了《兰亭集》诗歌的全部内容,也是本文内容的总括。
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
写游赏的乐趣,包括山水之美、饮酒之乐、临流赋诗之雅兴,其中心内容是在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得到的审美愉悦,大致相当于《序》前半部分的意思。
在山水游览中体认玄理的作品,如王羲之: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这是从山水游赏中体悟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
谢安:
“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
”则是抒发万物浑一,不辨彭殇的玄理,大致相当于《序》后半部分的内容。
]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①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②之盛,所以③游目④骋怀⑤,足以极⑥视听之娱,信⑦可乐也。
(这一天,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和煦,舒心爽人。
抬头观望宇宙广大无穷,低头细察大地万物繁多,用来纵目远眺,舒展胸怀的景物,足可以使耳目得到极大的欢娱,实在令人快乐。
①惠风:
和风,春风。
②品类:
指自然界的万物。
③所以:
用来……的景物。
④游目:
目光由近及远,随意观览瞻望。
⑤骋怀:
驰骋想象,开畅胸怀。
骋,ché
nɡ,奔驰。
⑥极:
穷尽。
⑦信:
实在,确实。
)[这一段先描写集会之日的晴和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透露出天时地利人和的吉日喜庆、其乐融融的气氛,再写“仰”“俯”之所见,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抒发了作者和与会之人的喜悦心情,一个“信”字把集会的欢乐之情推向了高潮。
以上两段文字,记述这次盛会概况,写天地山川之美,饮酒吟咏之乐。
名士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着和煦的春风,可远眺可近观可仰视可俯察,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乐哉!
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作用在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在这里尽情抒发了生之快乐,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
第一段第一层交代聚会和结集缘起,是叙事;
第一段第二层和第二段均为两句,写法相同,前一句写景,后一句议论抒情。
其中都有“足以”二字,与会者的欢乐之情隐含其中。
从全文看,这一部分属于记叙,作者的意图是从叙入手,极写生之乐,以此为下文抒发死之痛作铺垫。
夫①人之相与②,俯仰③一世。
(人们相互交往,生活在一起,一俯身一抬头很快就度过了一生。
①夫:
fú
,句首发语词,引起下文的论述。
②与:
结交,亲附。
③俯仰:
低首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人生过得很快。
)[以伤感生命的短促起笔,引出下文对人生的感慨。
值得注意的是,从结构上看,这个句子还巧妙地衔接了上文。
“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
“俯”、“仰”二字上文已见,由此承上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天衣无缝,自然之极。
]或①取诸②怀抱③,悟言④一室之内;
或因⑤寄所托⑥,放浪⑦形骸⑧之外。
(有的人喜欢聚集在室内,面对面畅谈各自怀抱;
有的人顺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自由放纵地过生活。
①或:
代词,有人。
②取诸:
取之于,从……中取得。
③怀抱:
胸怀抱负。
④悟言:
面对面交谈。
悟,通“晤”,面对面。
⑤因:
依,随顺。
⑥所托:
所寄托者,指所爱好的事物。
⑦放浪:
放任旷达,不拘形迹。
放、浪二字意义相近。
⑧形骸:
身体,形体。
)[在这个句子里,作者把人们的生活态度概括成两种形态,前者即下文所说的“静”,后者即下文所说的“躁”,以此为切入点,引出下面的感慨。
这里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只列出这两种人呢?
原来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急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
因此,当时的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
他们都以老庄玄学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
而老庄玄学既可以使他们崇尚自然,宅心玄远,变得虚静,但也很容易由虚静变成放达,成为礼法的挑战者。
所谓静者,“晤言一室之内”,就是指那些潜心于老庄玄学、谈玄悟道、清心寡欲、清静无为的人;
所谓躁者,“放浪形骸之外”,就是指那些不拘礼法,放荡纵欲,玩世不恭的人。
这些人都是当时的失志之士,作者认为他们尚且可以“欣于所遇”“快然自足”,享受人生的乐趣,那么对于其他的人就更不必说了。
作者以此两种人为例,是为了说明人生的乐趣是人人都有的普遍的现象。
]虽趣舍①万殊②,静躁③不同,当其欣于所遇④,暂得于己⑤,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⑥;
及其所之⑦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⑧之矣。
(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虽然千差万别,各不一样,但当遇到高兴的事,从中有所得,他们都会感到愉快和满足,觉察不到衰老即将到来;
等到他们对津津乐道的东西感到厌倦,情绪就随着事情的变化而转移,感慨也就随即产生了。
①趣舍:
取舍。
趣,qǔ,同“取”。
舍,舍弃、放弃。
②万殊:
千差万别。
③静躁:
虚静、浮躁。
静,指晤言一室之内者;
躁,指放浪形骸之外者。
④欣于所遇:
对于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
⑤暂得于己:
自己暂时得志。
暂,一时。
得,得志。
⑥不知老之将至:
不知道衰老之年即将到来。
语出《论语·
述而》: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⑦所之:
即“所遇”。
之,往,到达。
⑧系:
附着,随着。
)向①之所欣②,俯仰之间,已为陈迹③,犹④不能不以之⑤兴怀⑥,况修短⑦随化⑧,终期于尽⑨!
(原来所感到欣慰的事,一下子就成了陈迹,而且还往往因此而生感慨,何况人的寿命的长短随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①向:
过去,以前。
②所欣:
即上文“所遇”、“所之”。
③陈迹:
旧迹。
陈,旧。
迹,事迹。
④犹:
还,尚且。
⑤以之:
因此。
之,指代“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⑥兴怀:
引起感触。
兴,发生,引起。
⑦修短;
长短,指人的寿命长短。
⑧化;
造化,大自然。
⑨终期于尽;
最终归结于消灭。
期,课本释为“至,及”;
一般的版本释为“期限”。
)[这两个句子描写了人一生的心理流程。
作者异中求同,尽管人们的处世态度和生活方式不同,但是人们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慨却是相同的:
欣于所遇时,不知老之将至;
所之既倦时,感慨系之;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则“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无不浩叹岁月易逝,人生苦短啊。
既然人们对于岁月的消蚀、时光的流逝尚且大发感慨,那么,等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一旦生命行将终结,又怎能不黯然消魂呢?
这就说明乐生痛死,是人的共性。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①”,岂不痛哉!
(所以古人说:
“生与死也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大事情啊”,我们能不感到痛惜吗?
①死生亦大矣:
语出《庄子·
德充符》:
“仲尼曰:
‘死生亦大矣。
’”)[从人们共性中,引出“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抒发人不免一死的悲痛。
这是文章第三段,是文章重点难点所在,“死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高中语文 第8课 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学年 高中语文 兰亭集序 教案 新人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