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377771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1.21KB
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
《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进一步完善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联动的办学机制,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市场人才需求和学生充分就业为导向,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服务能力为目的,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教育规律,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层次,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促进办学定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深化校企深度融合,实施“三式一型”办学模式,协助政府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全力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二)具体目标
1、稳定办学规模,扩大服务面
继续稳定招生数量,大力鼓励和积极引导初中毕业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
积极面向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等城乡劳动者开展学历教育或短期培训;
提高农民职业培训能力。
全日制在校生稳定在2500人以上,非全日制学生1500人以上,年职业培训10000人次以上,五年内向社会输送30000名以上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强化专业建设提升学校品味
继续按照“做强特色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的思路和“做特、做精、做强”的要求加强专业建设。
以制冷机电类、机械制造类为专业发展建设大类,在制冷机电类专业建成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力争创建国家级示范特色专业,机械制造、汽车维修、农艺专业建成省级特色专业,年增加具有县域特色的培训项目4个以上。
3、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积极争取中央、省、市专项经费和地方配套资金,扩大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和实训设备、装备建设,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将学校建设成自然环境、校园文化、绿化美化浑然一体的生态化、数字化的现代化中等职业学校。
4、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力争多方共赢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顶岗实习是学校贯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教育形式,是职业教育推行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教育的必然要求,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可以实现学校、企业、社会共赢,实现毕业生与社会用人要求的零对接。
实现引厂入校、合作办企、独立建厂等形式,实现与高新区100多家用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学院与市场、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无缝对接。
力争达到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社会多方共赢。
5、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整体水平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以“双师型”为主体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完善主管部门培训、企业顶岗培训、校本培训三大体系。
硕士研究生教师比例达30%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培养市级专业带头人10名、省级专业带头人5名。
依据《教师准入制度》,完善校聘教师遴选、管理、考核办法,年聘专职教师25名;
两年引进专业教师40人,省级骨干教师20人。
建成一支以“双师型”为主、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
6、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校吸引力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校县合作优势,全面实施“3+2”、“5年一贯制”培养、“双证书”教育和弹性学制,继续推行“旺进淡出、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进一步深化校县合作办学模式。
(2)推进课程体系建设
重构具有岗位特色的全日制专业课程体系和培训创业课程体系。
完成优质核心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市级精品课程8门;
完成专业课程标准及配套技能考核标准10门;
开发特色校本教材8本;
编写优质教辅资料6册,建成5个“标准化、共享型”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3)推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努力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优化教学方法,以任务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采用“理综实分”教学模式,推行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方法,建立健全以学生实习作品为主要指标的专业课程评价方法。
(4)强化德育为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等。
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校园文化与环境建设,营造“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5)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务民生能力
建立畅通完善的就业网络,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90%以上,获得中级职业资格的比例达到80%以上,形成就业跟踪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坚持培养培训并举,年培训能力达到2000人以上,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培训项目。
7、深化内部体制改革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完善各种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机制,形成教学内容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的教学管理机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与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机制,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教师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机制以及可靠的学生安全工作机制。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
坚持领导班子学习制度和对领导班子的政洽理论教育,提高领导班子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特别是要在管理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经验等方面达到新的高度。
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方向和任务,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领导班子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和完善领导班子的评议和考核制度。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把加强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
通过学习和思想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爱岗敬业精神,树立现代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2、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落实省教育厅关于中职专业课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建立健全师资培训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组织开展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专业教学能力。
完善专业教师定期参加生产实践、企业顶岗培训和校本培训制度,重点培训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校企合作的能力。
3、继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遵循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发挥其特长,在思想、生活上关心,学习、工作上支持;
重视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继续发扬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的好传统,进行传、帮、带,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
以多种形式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组织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经验;
搭建教育教学舞台,提供充分展示才能的场所与机会,促进他们尽快成长。
(三)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1、继续完善院长负责制,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障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职能。
2、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和聘用合同制,实行竞争上岗。
根据教师实绩,实行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合理分流富余人员。
增强激励机制,改革结构工资制度,完善考评和奖励制度。
贯彻“优质优酬”的原则,奖励政策向教育教学一线,向科研、向创造性工作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3、逐步建立并完善支撑学校科学管理的组织机构和执行机制,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认真落实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管理、教职工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招生管理与就业服务、资产及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等制度,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提升学校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的能力。
4、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结合,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决策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逐步建成服务决策、服务战线和服务社会的中职教育数字化公共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管理现代化。
(四)关注学生人格培养
1、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和相关文件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按照培养合格“职业人”的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拓展途径,丰富内容,创新载体,改进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为核心,深入开展以诚信、敬业、合作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的整体推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推进德育课程改革,发挥专业教学和实训实习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整体工作水平。
实施“全员、全纳、全程”德育,全面推行德育导师制。
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的作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企业四位一体、共同参与的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网络。
加强职业生涯指导、就业服务工作,在保证毕业生高就业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相结合,将中国传统美德和现代工业文化相结合,将职业素养与企业管理文化相结合,真正把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实现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
(五)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省级精品专业、学校骨干专业建设力度,积极拓展与县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增强适应性。
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的思路和“做特、做精、做强”的要求加强专业建设。
积极拓展与县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发2—4个新专业,形成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提升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2、继续贯彻“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改思想,根据新形势职业岗位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对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材进行改革。
完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的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教学资源库建设,重点促成各专业核心课程成为省、市、校级精品课程,各专业主干课程成为重点建设课;
教材要体现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3、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进行专业模块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坚持双证制、多证制,把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纳入教学计划,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取证的指导,鼓励学生取得多种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
加强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巩固发展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形成稳定优良的实训就业基地
5、加强科教研活动。
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合作,共同开发具有实用价值的项目;
加大专业校本教研的力度,重点加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式改革、校本教材开发等研究。
学校的主要领导领导班子要参加一项或几项科研课题。
保证教科研经费的落实,对确有成效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技术学院 十三 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