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4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372546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66.72KB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4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4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4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知背景]
故事发生在元朝。
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
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
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
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
关汉卿借鉴“东海孝妇”的故事框架,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并参考了当时有关的戏曲创作,完成了这部著名悲剧的创作。
[知常识]
元杂剧
元杂剧作为完整的戏曲艺术形式,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1.结构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
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2.角色
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1)末、旦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
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2)净
俗称“大花脸”,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
如张飞、李逵等。
(3)丑
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
)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3.剧本的构成
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1)唱
唱,即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元杂剧中,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2)科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3)白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宾白又分以下四种:
对白,人物对话;
独白,人物自叙;
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里话;
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一、读准字音
1.单音字
(1)杳无音信(yǎo)
(2)古陌荒阡(mò
)(qiān)
(3)嫡亲(dí
)(4)隅头(yú
)
(5)田畴(chó
u)(6)罪愆(qiān)
(7)恓惶(xī)(8)鳏寡孤独(guān)
(9)绣闼(tà
)(10)刽子手(guì
(11)尸骸(há
i)(12)忤逆(wǔ)
(13)前合后偃(yǎn)(14)䦶䦷(zhè
ngchuà
i)
(15)浣纱(huà
n)(16)祗候(zhī)
(17)桃杌(wù
2.多音字
(1)因词而异
①禁
②应
③咽
④解
⑤落
⑥叨
⑦撇
⑧累
(2)一言辨异
⑨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á
n)怨别人埋(má
i)头工作。
⑩王老大悄悄(qiāo)把十元钱放在孩子床头,悄(qiǎo)然离开了家。
二、写准字形
1.
2.
3.
4.
5.
6.
7.
8.
三、用准词语
1.词语辨析
(1)分辨·
分辩
填一填
这些盗版书粗糙至极,就是用肉眼也很容易分辨,销售商也不再同顾客分辩,干脆打三折售书,想尽快脱手。
辨一辨
二者都有“把问题弄明白、弄清楚”的意思。
“分辨”指分清辨别。
“分辩”指用语言辩白。
(2)埋怨·
抱怨
出了问题要多想想自身原因,不能总是埋怨别人,或者抱怨社会不平等、不给你机会。
“埋怨”指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自己认为原因所在的人或事物表示不满。
“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的不对。
2.成语积累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
(1)为推进中国养老事业,关爱老年弱势群体,华康福寿健康养老发展基金在京成立,并启动健康养老进社区援助行动,帮扶空巢、鳏寡孤独和贫困老年群体。
( )
答案:
√ “鳏寡孤独”泛指丧失或缺乏劳动能力而生活没有依靠的人。
(2)这几天感冒了,小王坐在教室里听课只能吞声忍气,因为一咳嗽就会影响同学们的听讲。
×
“吞声忍气”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
(3)不要看人家都说好,就来个顺水推舟。
√ “顺水推舟”指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
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4)在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传输很慢,亲人离家便杳无音信,十天半月甚至一年两年才能传回消息。
前后矛盾,“杳无音信”指一点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方式联系。
(5)他们两人从小一块长大,然后同时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如今成了举案齐眉的好兄弟。
答案:
“举案齐眉”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
(6)全球财富分配报告指出,澳大利亚最富裕的10%群体身家不断增加,而贫困一族穿的衣服却一贫如洗。
“一贫如洗”形容贫穷得什么也没有,就像被水洗过一样。
不能用于“衣服”。
(7)全国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希望反对派议员回心转意,支持通过政改方案,实现2017年“一人一票”选特首。
√ “回心转意”指改变态度,放弃原先的成见或主张。
一、了解行文脉络
二、把握文章主旨
《窦娥冤》通过描写普通青年女子窦娥的不幸遭遇和她所蒙受的千古奇冤,深刻揭露和控诉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热情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反抗精神和坚强性格。
一、阅读课文“楔子”部分,思考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剧本一开始就写了蔡婆婆的内心独白,其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
提示:
(1)交代了蔡婆婆的祖籍、家庭状况、窦天章借钱的事实及不能偿还的原因以及蔡婆婆想让窦天章之女做自己的儿媳等。
(2)交代主要人物窦娥的由来,暗示其身世的悲惨,揭示了悲剧的根源之一——高利贷。
2.窦天章的内心独白交代了哪些内容?
剧本借窦天章之口再叙身世有什么作用?
(1)交代了主要人物窦娥的不幸:
三岁亡母,七岁成了童养媳。
(2)渲染了一种浓厚的悲剧气氛,奠定了全剧的感情基调,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开展做了铺垫;
还交代了窦天章进京赶考,为第四折为女儿平反埋下了伏笔。
二、阅读课文“第一折”,思考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3.“亏了一个张老并他儿子张驴儿,救得我性命。
那张老就要我招他做丈夫,因这等烦恼。
”两句话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亏了”“张老”,可以看出蔡婆婆态度的变化,此时她内心已经答应嫁给张驴儿之父。
她的“烦恼”一半是难为情,一半是故作姿态,以便劝说窦娥。
4.[寄生草]一节,用了三个“愁则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从结构上说,用三个“愁则愁”来细化前面的“细细愁”,从内容上说层次分明,节奏上顿挫起伏,颇有民歌风味。
表现手法主要指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等。
表达方式主要指记叙、议论、抒情、说明等;
修辞手法主要指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夸张等;
描写手法主要指肖像、心理、环境、行动、语言等手法。
另外表现手法还包括情景交融、虚实结合、铺垫等写作手法。
分析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点出是什么表现手法,再分析表达效果。
分析表达效果要从内容和形式(结构)两个方面作答。
5.从[赚煞]的唱词看,窦娥是一个怎样的人?
窦娥头脑清醒,洞察问题深刻,表现了她明于义理,坚持操守的美好品德和不屈从于胁迫,勇于抗争的精神。
三、阅读课文“第二折”,思考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6.本部分是剧情的发展,请你阅读文本,完善下面的表格。
(1)蔡婆婆生病想吃羊肚汤;
(2)桃杌昏聩至极胡乱断案。
7.“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
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第二折窦娥与张驴儿对簿公堂,楚州太守桃杌在一出场时的一段独白透露出什么信息?
这一段在剧中有何作用?
这一段在元杂剧中是插科打诨的套语,但我们不能把它看成是闲笔。
这是作者有意为之:
(1)从侧面写出了当时官吏的受贿现象,以旁敲侧击的手法来揭露官员的贪污腐化,表露出当时社会的冰山一角,也透露出作者对当时社会中这种现象的愤恨之情。
(2)为窦娥的蒙冤加上了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使剧情自然地发展下去。
四、阅读课文“第三折”,思考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8.三桩誓愿是本折的重点,请你阅读文本并完善下面的表格。
三桩誓愿
目的
作用
血溅白练
让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情
①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受刑的强烈愤怒和坚决抗争;
②把全剧推向了高潮;
③塑造了一个善良而又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
六月飞雪
(1)
亢旱三年
(2)
(1)让纯洁的雪覆盖她纯洁的身躯,以表明她的清白
(2)证明自己的冤屈,希望上天惩治邪恶。
9.窦娥是被当时昏聩的官吏屈判的,为何要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日月鬼神呢?
在封建社会里,人民不仅受到封建政权的迫害,而且受到神权的严重束缚。
按世俗的观念,天地鬼神应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
封建官吏为了愚弄人民,也每每以青天自称。
窦娥起初也受到神权思想的严重影响,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
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逐渐觉醒过来,终于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真面目。
在[滚绣球]一曲中,她强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得以横行,善良的人横遭杀戮。
表现出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
⇒
五、阅读全文,思考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0.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
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
矛盾冲突
表现内容
张驴儿误毒死父亲,却诬陷窦娥
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
窦娥欲洗清冤屈,反而被判死罪
窦娥怕连累婆婆,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1)吏治黑暗,官吏昏聩,贪赃枉法。
(2)窦娥的孝顺和善良。
窦娥“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的誓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有人说这表现了封建迷信思想,你是否同意?
对这种超现实情节的安排,你是如何看待的?
观点1:
观点2:
观点3:
(观点1)宣扬封建迷信思想。
窦娥把惩治邪恶的希望寄托在“六月飞雪”“亢旱三年”这两种灾害性天气上。
换句话说,关汉卿把惩治人间邪恶的希望寄托在自然界的更大的邪恶上,而不是寄托在正义和公理上。
这种以恶抗恶的思想,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4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 新人 必修 教学 第一 单元 课窦娥冤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