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西方音乐史复习要点.docx
- 文档编号:1336659
- 上传时间:2022-10-20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61.86KB
考研西方音乐史复习要点.docx
《考研西方音乐史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西方音乐史复习要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西方音乐史复习要点
考研西方音乐史复习要点
《西方音乐史》复习重点(共同课)
《西方音乐史》考研复习重点(共同课)
教材:
《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
第一编 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
一、古希腊的音乐理论
1、音乐材料和构成方式(音程和音阶理论)
毕达哥拉斯
音程(数字比例关系最简单的音程是最协和的音程)
阿里斯多塞诺斯
音阶(四音音列,完整音列体系)调式(七种,多利亚为中心)
2,关于音乐本质的理论(音乐社会功能的学说)
柏拉图
音乐可训练心智,好的音乐应该庄重简朴,符合规则。
亚里士多德
不同的调式与不同的情感相联系,可影响人的道德。
第二编 中世纪音乐
一、格里高利圣咏
定义
特征
运用
调式
基督教礼拜活动中的唱诵经文称为圣咏,格里高利圣咏用于罗马教会礼拜仪式,以著名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因表情肃穆,风格朴素也被称为素歌。
1、无伴奏纯人声单声部
2、拉丁文歌词
3、即兴无明显节拍
4、建立在自然音阶基础上
5、服从礼拜活动,肃穆节制,排除世俗情感
用于日课和弥撒
定义
弥撒的两部分
两类
常规弥撒的五段
来源
八种名称
结束音
音域
二、复调的兴起(9-13世纪)
9世纪末
奥尔加农
《音乐手册》,平行,平行的变体
10-11世纪
奥尔加农
规多的论述,打破平行,声部超越
12世纪上半叶
华丽奥尔加农
节奏模式
第斯康特
圣咏在下方与活跃的上方声部形成对比
最早的节奏记谱
音对音,有节奏的两声部复调
12世纪下半叶
巴黎圣母院复调
《奥尔加农大全》
孔杜克图斯
莱奥南:
二声部,华丽奥尔加农与第斯康特交替,形成对比。
佩罗坦:
三或四声部,第斯康特增多
不依赖圣咏
13世纪
经文歌
克劳苏拉(运用第斯康特手法的段落)填词而成,三声部,复歌词,世俗化,13世纪下半叶各声部逐渐出现对比
三, 法国游吟诗人
时间
11世纪末到13世纪
地点
从法国南部到北部
名称
特罗巴多(南方),特罗维尔(北方)
构成
贵族,骑士,甚至帝王,以及有才华的下层诗人音乐家
风格
大多是单声,常加乐器伴奏,即兴弹唱,南北方在结构、节奏、旋律等方面各有特点
题材
爱情题材为主,“宫廷之恋”,以及多种丰富的题材
四, 新艺术
定义
特征
代表人物—马肖
通常指14世纪的法国音乐
1,新的记谱方式
经文歌
这个词来自法国音乐家维特里的一篇论文的题目
2,等节奏
弥撒曲
与13世纪的“古艺术”相对
3,新的对位音响
世俗歌曲:
1、维勒莱2、回旋歌3、叙事歌
第三编
一、从文艺复兴早期到若斯堪
勃艮第地区的音乐
定义
代表人物
创作体裁
文艺复兴早期(15世纪上半叶)欧洲北方的第一代作曲家,活动集中在勃艮第地区(包括现荷兰、比利时和法国东北部的中世纪勃艮第公爵领地)。
迪费
班舒瓦
弥撒曲(定旋律弥撒曲)
尚松
经文歌
迪费的音乐风格
1、迪费代表了15世纪上半叶欧洲音乐的体裁与风格,并对15世纪下半叶的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2、他更重要的成就在弥撒曲方面,真正确立了定旋律弥撒曲的体裁风格,使其成为文艺复兴复调最重要的体裁之一。
3、他是第一个采用世俗旋律作为弥撒曲定旋律的作曲家。
4、他是在创作中采用四声部织体,把低声部固定在持续声部之下的第一位作曲家。
法-佛兰德作曲家
定义
代表人物
创作体裁
15世纪中叶以后出自欧洲西北部的佛兰德地区的作曲家,从1450-1600年延续了数代人,特别是1450-1550年间,他们在欧洲各地的重要音乐职位上占据了统治地位。
奥克冈
若斯堪
拉絮斯(拉索)
弥撒曲
经文歌
尚松
若斯堪的音乐风格
1、他是世纪之交的一代法-佛兰德作曲家的突出代表,也是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2、他的弥撒曲创作有了更多的类型和手法;经文歌是他数量最多的体裁,最能代表其个性和创造性;尚松的声部增多,形式更自由。
3、模仿在他的复调写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作品常以赋格式的模仿(卡农)形成结构的基础。
4、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注意探索以音乐的手法对歌词进行形象的解释与象征。
二、意大利牧歌
定义
特点
分期
人物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
它是以较高水准的诗歌谱写的复调歌曲。
1、通谱体歌曲。
2、单段歌词,韵律自由,包括各种诗歌类型,文学水准较高。
3、音乐注重对歌词的细致表达。
4、音乐织体丰富,既有主调风格,又有复调织体。
1、早期:
四声部,基本是主调风格,已开始融入少量复调手法。
2、中期:
五声部居多,也有四或六声部的,注重对歌词的表达,主调复调并用,和声大胆。
3、晚期:
中期的试验性手法走向成熟,半音化和声,绘词法等被大量采用,一些作曲家还用了单声部加伴奏的风格,戏剧性效果得到重视。
韦尔德洛
阿卡代尔特
罗勒
维森蒂诺
杰苏阿尔多
蒙特威尔第
三、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
1、什么是宗教改革
2、德国宗教改革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
3、众赞歌是怎样产生的
4、众赞歌的发展经历了几种主要的风格
5、什么是反宗教改革
6、反宗教改革时期最重要的意大利作曲家是谁
7、他的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8、什么是“帕莱斯特利那风格”
四、威尼斯乐派
定义
主要人物
创作体裁
16世纪,以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一个乐派。
维拉尔特
加布里埃利叔侄
复合唱
器乐曲
第四编 巴罗克时期音乐
一、 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的发展
1、歌剧的定义
2、歌剧最直接的来源
3、第一部歌剧的产生:
卡梅拉塔、《达夫尼》、《尤丽迪西》(词曲作者、时间、地点、场合、题材、音乐特点)
4、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剧情、音乐特点)
5、威尼斯歌剧的继续发展:
卡瓦利、切斯蒂
6、那不勒斯:
形成18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标准形式,斯卡拉蒂的贡献。
7、法国:
吕利,英国:
普塞尔,德国:
凯泽
二、 器乐的发展
1,以小提琴为主的器乐曲
奏鸣曲
教堂奏鸣曲、室内奏鸣曲
科雷利
协奏曲
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
托雷利、维瓦尔第
2,以键盘乐器为主的器乐曲
管风琴
托卡塔、赋格曲、以众赞歌为基础的作品
德国:
布克斯特胡德
古钢琴
主题与变奏、组曲(四种核心舞曲)
法国:
库普兰
三、 巴罗克晚期的两位大师
1, 亨德尔
生平:
1685
出生于德国哈雷
1717
为英国皇家作《水上音乐》,定居英国,创作意大利歌剧
1703
到汉堡歌剧院工作
1727
成为英国公民
1706
访问意大利
1728
《乞丐歌剧》的成功打击了亨德尔
1710
任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的乐长,初访英国
1732
清唱剧《以斯帖》上演
1712
再访伦敦
1738
作《扫罗》
1714
乔治一世继承英国王位
1739
作《以色列人在埃及》
1741
作《弥塞亚》
1746
作《犹大马加比》
1749
作《皇家焰火音乐》
1750
作《耶弗他》
创作特征:
1、音乐风格基本上是意大利式的,但增加了法、英、德的因素。
2、作曲速度很快。
3、经常借用自己或他人的旧作。
4、具有驾驭庞大结构的气魄,线条简洁而宽放,主调风格为主,善于用很经济的手法创造宏伟的效果。
创作体裁:
歌剧、清唱剧、器乐曲
重点在清唱剧,特征:
1、首创英语清唱剧。
2、把歌剧创作的经验用于清唱剧。
3、合唱处于中心地位,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4、宣叙调和咏叹调往往具有抒情沉思的情绪。
代表作举例:
《弥塞亚》
2,巴赫:
他1685年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新教的重要地区)的一个音乐世家。
他的工作职位与他的创作有密切联系。
时间
地点
职位
创作
作品
早 期
(1703-1717)
阿恩施塔特
米尔豪森
魏玛
管风琴师
管风琴曲为主
《管风琴小曲集》、
《18首众赞歌前奏曲》
中期(1718-1723)
科滕
宫廷乐长
世俗器乐曲为主
《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勃兰登堡协奏曲》
晚期(1723-1750)
莱比锡
教堂乐监
宗教声乐曲为主
大量宗教康塔塔、《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
巴赫的音乐风格与历史地位
1、广泛吸收18世纪初欧洲各国的音乐风格和形式,并发展到新的高
度。
2、和声与复调取得完美的平衡。
3、作品数量多,质量高。
4、不仅是巴罗克的辉煌终点,也是后来西方音乐的伟大源泉。
第五编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概述
1、高峰阶段
2、两大时段(前后交叠)-“前古典时期”(三个主要音乐现象)和“维也纳古典时期”(三个代表人物)
3、启蒙运动、狂飙突进运动、法国大革命,对音乐的影响(世俗化,大众化,世界性),对音乐家的影响(个人价值)
4、前古典的三种风格,参见149页注释
5、古典风格的特征:
5点
前古典:
一,格鲁克和他的正歌剧改革
1、为什么要进行歌剧改革
2、格鲁克的历史地位
3、他的歌剧创作原则是什么
4、格鲁克采取了哪些歌剧改革的措施
5、代表性剧目举例。
二,喜歌剧的兴起与繁荣
1、喜歌剧的定义和特点
2、第一部意大利喜歌剧:
名称、作者和来源。
3、第一部法国喜歌剧:
产生、作者和剧名。
4、德国和英国的喜歌剧各叫什么名称各举一个代表作。
三、前古典时期的器乐
名称
特点
代表人物
奏鸣曲
由不同数目的乐章组成,乐章之间有对比,并形成一个整体,键盘乐器为主。
巴赫D.斯卡拉蒂阿尔贝蒂.巴赫
四重奏
弦乐为主,成为室内乐最重要的形式。
里赫特博凯里尼
协奏曲
在巴罗克协奏曲的基础上,预示了奏鸣曲式的主要原则(三个独奏部分的变化)
J.C.巴赫
交响曲
最重要的管弦乐队合奏体裁,来自意大利歌剧序曲,传入德奥后,四乐章套曲结构已见雏形。
萨马尔蒂尼J.斯塔米茨(父子)巴赫蒙恩瓦根塞尔
奏鸣曲与奏鸣曲式的区别:
奏鸣曲式是古典时期最重要的曲式,经常用在上述体裁的主要乐章中。
维也纳古典乐派
一、海顿与莫扎特
海顿: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古典风格最典型的代表。
生平:
1、从1761年到90年代为匈牙利贵族埃斯特哈齐宫廷服务了30年,创作了大部分作品,是他风格成熟的重要时期。
2、90年代开始,居住在维也纳,两次应邀访问英国,创作了12首伦敦交响曲,达到他创作的顶峰。
创作要点:
1、交响曲:
经历了从早期、中期到晚期的漫长的发展道路。
中期达到成熟,形成四个乐章的标准结构(196页第四段)。
2、四重奏:
发展轨迹与交响曲近似,佳作多在中晚期,奏鸣曲式和展开手法更加突出,四个声部的“交谈”更加平等。
3、其他作品:
钢奏,协奏曲,弥撒曲,康塔塔,清唱剧。
莫扎特:
短暂一生留下了丰富的音乐遗产,是这个乐派中最多才多艺的作曲家,体现了最完美的古典风格。
创作要点:
1、歌剧:
是他最重要的创作体裁。
他最优秀的歌剧是维也纳时期创作的四部:
《费加罗的婚姻》、《唐璜》、《女人心》和《魔笛》。
前三部是达蓬特创作脚本的意大利式歌剧,最后一部是神话题材的德语歌剧。
莫扎特善于用音乐刻画戏剧人物和场景,特别是重唱,在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西方 音乐史 复习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