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方法的运用之人物描写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3364088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7.16KB
描写方法的运用之人物描写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描写方法的运用之人物描写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描写方法的运用之人物描写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不写背景,只凸现主体;
(2)不求细致,只求传神;
(3)不尚华丽,只着意朴实。
例如:
他拨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
“你诈死!
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这里,鲁智深简短的两句话道出了他粗中有细的性格,的确是在犯下命案后“急急”出逃的事件中表现出来的。
B、以个性写语言
“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李渔)”,写什么样的人,就让他说什么话,使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并通过人物的语言恰当地表现出人物的出身、年龄、身份、职业、地位、教养、经历、思想、感情、品质、作风和性格等特点。
不多不多,多乎哉?
不多也。
孔乙己那半文半白的教人半懂不懂的语言就是他的个性化语言,说明他深受封建教育毒害,十分迂腐,表现了他卖弄学问,滑稽可笑的个性。
C、以独白写语言
独白,指的是一个人独自说话。
独白大体分两类,即一个人的内心独白和一个人对其他人的讲话。
①内心独白。
指人物心灵中自我对话的过程,采用内心独白的形式,能使人物酣畅淋漓地倾吐肺腑之言。
我心里想: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语唱歌吧!
”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学习德国的野蛮。
②相对泛说。
有时似乎是对某人说话,但听话的某人并不出现。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
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
这句话写出了父亲渴望发了财后的于勒归来改变他们拮据生活的强烈愿望。
其中的“竟”和“多么”写出了人物的焦灼心理。
D、以对话写语言
人的语言是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不可随心所欲地想怎样写就怎样写。
而认真地以对话描写人物语言,须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鲁迅语)例如:
胡屠户上前道:
“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
”邻居内一个人道:
“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
”又一个道:
“老爹,你这手,明日杀不得猪了。
”胡屠户道:
“我那里还杀猪!
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
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
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富户要和我结亲!
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
”说罢,哈哈大笑。
”几句话,就可以表现胡屠户胆小而又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
2、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从描写的范围而言,由大到小)——以形传神/貌如其人
外貌描写是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材、衣饰、仪表、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肖像描写是人物形象描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曾经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这句话道出了肖像描写的意义。
它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故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成功的肖像描写,能在读者的想像中形成鲜明生动的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人物的音容笑貌,并由表及里想像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
“描写人物应当百人百面目,千人千形象,千万不能千人一面。
”如《水浒传》中“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深如刷漆”的武松,《红楼梦》中“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的王熙凤,作者对上述人物形象只作了简单的勾画,而留给读者的却是永恒的定格和精神财富。
其主要方法有:
a、从作者或他人观察的角度写。
“我吃了一惊,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这里从头写到脚,语言上是直截了当的。
它把杨二嫂既可鄙又可怜的小市民形象,浮雕般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b、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特点。
如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在贾母面前,在尤氏面前,在丫环下人面前,可以说把一个恶毒、伪善、欺下瞒上的变脸行家刻画得淋漓尽致。
c、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同一特点。
如《三国演义》写诸葛亮从初次登场到魂归西天,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多次描写他羽扇纶巾、仪表从容、谈笑风生的丰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概。
d、工笔描绘法。
此法讲究的是笔笔精雕细刻,处处细致入微,追求的是“细微之处见精神”的效果。
例1:
他穿的衣服,还是二十年前的新装,一件绣花的官衫大褂,底下是白纺绸的衬衫,长长的领扣松散着,露着颈上的肉。
他的衣服很舒展地贴在身上,整洁,没有一丝尘垢。
他有些胖,背微微地佝偻,他的半白的头发很滋润地分梳到后面,还保持着昔日的丰采。
在阳光下,他的脸呈着银灰色。
(曹禺《雷雨》)
例2:
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皮肤才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
额角隆起,宽广无比。
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古希腊神话中的三女妖之一,以生有美发著名,后因得罪火神,美发尽变毒蛇。
编者注)头上的乱蛇”。
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
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它们微妙的差别。
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狂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是黑的;
其实却是灰蓝的。
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兴奋或愤怒的时候才大张起来,在眼眶中旋转,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们真正的思想。
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
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
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
牙床结实得厉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
左边的下巴有一个深陷的小窝,使他的脸显得古怪得不对称。
这里作者对贝多芬的“面”的描写可谓精雕细刻,让我们通过这张脸的“病态”看到贝多芬晚年所遭受的痛苦以及他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
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
她的脸好象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溢着满足的愉悦;
她听到这儿,噗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投进池水里,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
他吓得面色如土,舌头僵住了,说不出话来。
外貌描写与肖像描写一样,都指对人物的五官衣着进行描绘,神态则是对人物的面部表情进行描绘。
几个注意点:
①写容貌扣心灵的窗户——眼睛,写体态扣住手,写神态扣脸部细微的表情及其变化,写服饰既要扣穿的更要扣戴的及手里拿的。
②何时进行肖像描写?
a、在需要向读者介绍人物时,可以进行肖像描写,这样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便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形象特征。
b、在叙述人物和最初接触人物时,可以通过一个人物的观察,描写另一个人物的肖像特点,这样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c、回忆和想象人物形象时,可以进行肖像描写,这样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心理描写——情动于中
古人说:
“情动于中而行于外。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他外部行动的依据,外部行动则是他内心世界的具体反映。
所以心理描写,即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
它对揭示人物性格、开掘文章思想、深化文章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的描写侧重于展示人物形象的外部风貌,让读者透过这些描写窥见或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那么,心理描写则是直接披露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
它们的互相结合,就能够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完整、丰满而且深刻,因而也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①独白式(内心独白吐心理)。
以第一人称“我”落笔,自我剖析自己的心理活动,这可以把人物的思绪全盘托出,让人物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在读者面前曝光,给人以亲切感。
都德《最后一课》:
“我还几乎不会作文呢!
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
难道这样就算了吗?
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小弗郎士开始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了。
鲁迅《一件小事》:
“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自己。
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
奖他么?
我还能裁判车夫么?
我不能回答自己。
②披露式(直接感受绘心理)。
即常常采用“他想”、“他回忆”、“他默念”、“他沉思”、“心里嘀咕”等词语或句式来描述心理。
例如《穷人》:
“‘不,没有人!
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这种直接的心理刻画,真实、自然、读来令人信服。
③梦幻式(梦境幻觉透心理)。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它是思想意识的变形图画。
常常用“似乎”、“仿佛”、“好像”等词语。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④神态式(神态描摹展心理)。
一个人的思想往往从人物的表情中可以反应出来,因而抓住神态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心理,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写法。
《故乡》: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⑤景物式(景物描写衬心理)。
“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物的性格、情绪一般都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反映,即绘景而显情。
因为作品中出现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景物”,渗透着人物的特定心情。
鲁迅的《药》“……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前面写老栓买到“药”后移植生命的自信和幸福感,后边的景物描写就更烘托出老栓的愚昧麻木。
⑥侧面式(侧面描写映心理)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开头点到“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这种天气寒冷的特殊环境,衬托出了首都人民无比悲痛的心情。
实例演示:
请先看一段学生作文
晚饭后,我正在为考试成绩担心,突然同学张红打电话告诉我,这次考试我由原来的三十多名一跃进入了前十名。
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极了。
这段表达的是“我”高兴的心理,但却没有把这种高兴的心情生动地表现出来。
怎样才能使某种心理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这里以这名学生所设定的情境为例,尝试用如下方法写心理:
①用修辞写心理。
就是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
例:
听到这个消息,我仿佛吃了开心果一般,虽想极力掩饰内心的喜悦,可嘴角还是抑制不住地咧到了耳根。
(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
②用语言写心理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花怒放,冲着屋里的妈妈就喊:
“妈妈,我进前十名啦!
我成功啦!
”
③用动作写心理
听到这个消息,我来不及放好电话,立刻奔到姐姐房间,一把拉起正在看电视的姐姐,抱着她转了一圈又一圈:
“姐姐,你知道吗?
我进前十名啦!
④用神态写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描写 方法 运用 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