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3359261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3.61KB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⑤决定物候现象的是纬度、经度、高下以及古今。
⑥“听了他的一席话,心就宽了一半”,“宽”字可解释为“放宽,使松懈”。
()
(二)阅读理解。
(Ⅰ)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
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予报农时,选择插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
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辟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嚷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
为了便利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1.这段文字中有四个错字,请找出来,连同正确的字一起写在下面。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文中写到“此外还有多方面意义”,请用“ ”将作者对此所作的具体说明标出。
3.文中写到“还可以利用来引种……,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其“利用”的是:
A.第一个“利用”是物候学,第二个“利用”的是物候资料。
B.第一个“利用”是物候资料,第二个“利用”的是物候学。
C.两个“利用”的都是物候学。
D.两个“利用”的都是物候资料。
4.文中最后一句“我国有很大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中,“很多地方”是指:
A.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
B.许多可以耕种的山区土地。
C.许多不可以耕种的山区土地。
D.许多不可以耕种农作物的适应情况的许多方面。
5.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B.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C.物候学的研究除了“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之外,所有的“多方面的意义”。
D.物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其作用。
(Ⅱ)①森林能起其他植被及工程措施替代不了的护土保水作用。
它通过树冠、树干和枝叶 (甲) (缓解、缓和)降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减少砂土流失;
又因森林植被的残落物和林木的庞大根系,使森林土壤形成涵水能力很强的孔隙,落在林地的雨水能迅速下渗贮存起来。
据统计,森林土壤的根系空间达到1米时,每公顷森林可贮水500至2000立方米。
这样,每2000公顷森林的贮水量,至少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小型水库。
从这个意义上,人们称森林为“绿色水库”。
②值得强调的是,森林在特大暴雨中还能起削弱洪峰 (乙) (缓解、缓和)险情的作用。
1975年河南驻马店地区的洪汝河、沙颖河和唐白河流域连降特大暴雨,3天内降水量达800至1000毫米,使板桥和石漫滩两座水库大坝决口,造成了极大灾难;
而同一条件下的薄山、东风两水库,却经受住了洪峰的冲击,没有出现险情。
据事后调查,认为水库的失事与否,与上游的森林植被状况密切相关。
那两座失事水库上游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0%,而安然无恙的两座水库上游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0%。
正因为如此,前两座水库每年因在暴雨淤积的泥沙最高可达40厘米,使库容日减,终于nià
ng成大灾。
从中可以看出,森林在消除水患方面的重要作用。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nià
ng________成大灾。
2.联系上下文意思,从括号内的词语选择一个填入横线:
① 甲 (缓解、缓和)② 乙 (缓解、缓和)
3.解释:
“库容日减”在文中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①段中主要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里列数字是为了具体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②段中“同一条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②段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
7.这篇短文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测试一
习题答案提示:
(一)1.D 2.C 3.①×
②√③×
④×
⑤×
⑥√
(二)(Ⅰ)1.①予—预;
②插—播;
③辟—避;
④嚷—壤
2.第3句 3.D 4.D 5.D
(Ⅱ)1.酿 2.①缓和 ②缓解
3.水库的容量一天天减少
4.森林土壤含水能力很强
5.三天内降雨量达800—1000毫米
6.作比较突出水库失事与否与上游的森林植被状况有密切关系
7.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消除水患的作用。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测试二
一、为加点字注音。
簌簌( )农谚( )亚热带( )连翘( )
济南( )悬殊( )风雪载途( )
二、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1)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销声匿迹:
(2)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载途:
(3)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翩然:
三、下列加点词语换成括号中的词语好不好?
为什么?
(1)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能)避免。
答:
(2)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高处)气温反比低处高。
(3)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动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四、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②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③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④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⑤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⑥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
⑦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⑧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⑨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大意。
(2)在文中用曲线画出对大地苏醒的物候现象概说的三句话。
(3)划分层次。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4)第①②句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5)①~⑧句是按照________顺序进行写作的。
其语言标志有________
(6)第⑨句中“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一短语可否去掉?
(7)请举出本段文字中“大自然的语言”。
五、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
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运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
2.找出两组互为反义的词语。
;
3.用“‖”把第一段文字分为三层。
4.概括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1)物候:
________。
(2)物候学:
________。
5.物候学的研究对象是:
6.文中加点的“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
A.劳动人民心中理解的话。
B.布谷鸟唱歌。
C.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D.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7.上面两段文字有两个时间词语表示时间的跨度,找出来,说说这两个时间词语表明了什么?
_______。
8.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
9.第二段中的“这些”指代什么?
10.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A.下定义B.列数字
C.作比较D.举例子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测试一答案:
一、略。
二、
(1)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
(2)遍地(3)动作轻快的样子。
三、不好。
(1)因为造成损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因为并非高处都如此。
(3)因为进行物候观测时利用的物候不只是动物,还有植物。
四、
(1)介绍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冰雪融化;
草本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
(3)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4)拟人,对偶。
(5)时间;
“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
(6)不可以;
因为这种自然现象的变化并非在地球上所有地方都如此,所以要给予严格的地域性限制。
(7)冰雪融化、草本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候鸟归来,植物孕育果实,果实成熟,叶黄凋零,北雁南飞,昆虫消失,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五、第1题考查句意。
答案:
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
点拨:
据是凭借、依据的意思。
第2题考查反义词。
荣枯、去来。
第3题考查给段落分层。
……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
第4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
概括出物候、物候学的内容。
物候、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物候学: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
第5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
动物的养育往来,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第6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体味。
D。
“大自然的语言”中的语言:
是指对“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
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
第7题答案:
时间词语。
几千年来、到了近代,表明:
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对物候现象的总结和发展的过程。
第8题考查修辞知识。
拟人。
作用:
使文章生动、形象。
第9题答案:
这些指代的题:
鸟语花香草长莺飞。
“这些自然现象”一句在结构上是承接上文。
故“这些”指代的是上文的自然现象。
第10题考查说明方法。
A、D。
《大自然的语言》综合创新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物候观察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就这里。
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10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自然 语言 同步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