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docx
- 文档编号:1332838
- 上传时间:2022-10-20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2.67KB
顺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docx
《顺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顺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
2018年顺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
(根据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和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建设,推进我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我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蓬勃开展,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顺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区创新大赛”,是面向我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开展的一项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集中展示我区中小学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的重要平台。
第三条顺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宗旨和目的:
为我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搭建一个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展示交流的平台,强化和培养科学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培养优秀科技创新型后备人才,推进建设创新型顺德。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四条顺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由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顺德区教育局、顺德区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
同时,鼓励各镇街政府、有关部门单位申办大赛。
主办单位职责是:
负责全区大赛的策划组织,对获奖者进行表彰和奖励,指导镇街创新大赛的开展。
第五条顺德区科协负责区创新大赛组织实施工作,制订创新大赛规则,提出每届大赛活动方案。
具体工作由顺德区知识产权协会承办。
第六条每届区创新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共同协商组成,组织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当届大赛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七条每届区创新大赛设立评审委员会,由区科协聘请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
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
评审委员会根据本规则和评审规则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第三章组织管理
第八条区创新大赛组织管理与实施工作坚持科学、规范、高效、务实、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九条区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届,每年4月—12月举行。
在每年第二季度印发本年度的大赛通知,公布作品申报名额。
各镇街代表队组织机构应按照分配名额及有关比例择优推荐项目参加区创新大赛。
第十条区创新大赛评审工作严格执行评审规则和回避制度。
主办单位领导、工作人员不得参与辅导评审项目,与参赛者有亲属关系的专家不得担任当届评委。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影响评审工作,不得泄露评审方面的保密信息,不得散布未公开发布的消息。
第十一条区科协每年将对各代表队大赛组织工作进行抽查。
依据代表队竞赛组织工作是否公平、公正、严谨、有序,是否维护了参赛者的合法权益等进行评估,并据此调整下一届区创新大赛的申报名额。
第十二条区创新大赛评审结束后,获奖名单在“顺德区知识产权协会网站”上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
公示期内,区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秘书处接受对公布获奖情况有异议的实名投诉,对质疑投诉者的姓名、单位予以保密。
质疑投诉者须实名书面提供相关证据或明确的线索。
第十三条各镇街创新大赛是区创新大赛的基层赛事。
各镇街创新大赛应参照区的大赛规则进行,竞赛结果应及时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十四条 多渠道筹集大赛经费。
坚持财政资助为主,社会共同负担的原则,争取财政加大投入,鼓励企事业单位冠名或捐资大赛,参赛人员分担个人食宿交通费用。
第四章活动内容
第十五条区创新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板块,活动内容包括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两个系列,由主办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
展示活动包括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等,其中展评项目主要是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重点是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
第十六条为了鼓励广大科技辅导员、基层工作者和基层单位积极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主办单位在每届赛事上表彰和奖励10名优秀科技辅导员和10名优秀组织单位。
第五章竞赛规则
第十七条主办单位根据区创新大赛活动内容,制订各项竞赛规则,包括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规则、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规则,优秀组织单位评选规则(见附件)。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八条参赛者向主办单位提交作品即表示其自愿按照本规则参加区创新大赛的活动,其所有的参赛行为都受本规则的约束。
参赛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等必须服从评审委员会决议,否则将取消有关获奖资格。
所有参赛作品及相关信息一经提交恕不退还。
第十九条知识产权保护
1.参赛者申报的项目不得侵犯其他第三方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名誉权或其他任何合法权益。
2.参赛者申报的项目所包含的任何文字、图片、图形、音频或视频资料,均受版权、商标权和其它所有权的法律保护,未经参赛者同意,上述资料不得公开发布、播放。
3.大赛主办单位有权对参赛项目进行公益宣传,进行作品汇编的出版、发行等公益使用。
第二十条免责声明
1.对于因不可抗力或不能控制的原因影响到区创新大赛的举办,主办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将尽力减少因此而给参赛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2.为了维护参赛者的合法权益,参赛者应在参赛前向有关部门申请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
否则,由此给参赛者造成的损失,主办单位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因参加区创新大赛而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包括侵犯第三人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由参赛者自行承担,主办单位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本规则由顺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负责解释。
附件:
1.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
2.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
3.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
4.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规则
5.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规则
6.优秀科技辅导员、优秀组织单位和特别组织奖评选规则
附件1:
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
一、项目分类
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按申报者人数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按研究领域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与设计,行为与社会科学等5个领域。
二、研究领域分类
1.物质科学(MS):
研究物质基本结构、运动规律、相互作用及其变化,主要包括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
如:
物质的状态及变化,力的作用和运动,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守恒等。
2.生命科学(LS):
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包括生命的起源、进化、构造、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等。
如:
生物的分类和生物多样性(动物和植物),生命的主要特征(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人体和健康等。
3.地球与空间科学(ES):
研究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和宇宙空间的物理、天文、化学和生命活动等自然现象与变化过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包括地理学(含土壤学与遥感)、地质学、矿物学、空间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等。
如:
地球与太阳系,自然资源与资源再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保护等。
4.技术与设计(TD):
直接将科学原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把计划、规划、设想通过特定的形式和方法(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数据、信息记录等)实现,是科学实践的重要方面。
包括土木、机械、航空、化学、交通运输、环境、电子、电气、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等领域的综合设计与制作,以解决实际问题。
5.行为与社会科学(SO):
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人和动物行为与反应,人类社会中的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包括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教育学、动物行为学、人种学、语言学、城市问题等。
三、申报者和申报项目
1.小学生项目申报者为:
现就读于六年制(或五年制)小学的在校学生。
2.每名学生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
3.申报者所申报的项目必须是从当年1月1日往前推不超过两年时间内完成的。
4.对集体项目的要求
(1)集体项目的申报者不得超过3人,并且必须是同一地区(指同一城市或县域)的小学生合作项目。
(2)集体项目不能转为个人项目,新成员不能在研究及参赛半途中加入到一个集体项目中。
每名成员都须全面参与项目,熟悉项目各方面的工作,最终研究成果应该反映出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3)每个集体项目应确定一名第一作者,其他为署名作者。
在项目申报时,所有成员的信息资料均应在网上申报中填写。
5.连续多年的研究项目,如曾经参加过以往的创新大赛,再次以同一选题申报参赛时,本次参赛的研究工作需持续一年以上,申报材料必须反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6、不接受申报的项目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项目;
(2)涉及食品技术、药品类的项目;
(3)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不接收针对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类病毒、朊病毒、发疹伤寒等的病原体、真菌、寄生虫),所有的人体或动物离体组织,包括器官,未消毒的牙齿、血液和其他体液进行研究的项目。
(4)不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
7.每个项目最多只能申报三名辅导教师。
四、申报材料
1.申报书:
申报者需按照竞赛有关要求,申报书不能与研究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
2.查新报告(区赛、市赛可不附):
所有参赛省和全国项目应提供查新报告。
选手必须自行或在辅导教师指导下对类似项目进行检索,并说明自己的项目与他人的项目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
3.项目研究报告及附件资料:
除填写申报书外,还应提交完整的项目研究报告
(正文),如果需要提交附件材料,复印件即可。
4.证明材料:
项目涉及下列内容的还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1)医疗保健用品,由省级以上相关医疗科研部门开具临床使用鉴定。
2)动物、植物新品种,由省级以上农科部门开具证明,证明确为培育和发现的新品种。
3)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由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项目在研究过程没有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五、申报办法
由各镇街组织机构按参赛名额在截止时间前统一邮寄或送交申报。
申报材料包括:
申报书、项目研究报告等纸质材料各一份(暂不交查新报告)。
并同时提交本镇街的项目统计表。
六、评审
1.评审标准:
“三自”和“三性”原则
(1)自己选题:
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提出、选择或发现的。
(2)自己设计和研究:
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
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
(3)自己制作和撰写:
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
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
(4)科学性:
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
(5)创新性:
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与技术水平。
新颖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在申报之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该项研究课题及论文的选题有创意;先进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同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显著的进步;技术水平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研究结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
(6)实用性:
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以及课题研究的影响范围、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
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在依据“三自”和“三性”原则的同时,充分考虑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和水平,需要从项目涉及的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四个方面进行评审。
重点考查项目的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从科学探究的五个要素进行评审:
提出和聚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获取证据;整理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2.初评:
于每年的11月进行,专家评委以审阅申报材料为主,对项目进行资格审查(主要是新颖性)和科学性审查。
3.终评:
即展评,评委除审阅材料外,并对作品的实物展示和功能演示简单评价,要对参赛学生进行项目问辩,结合初评成绩确定项目所获奖项。
七、终评决赛活动(展评)
1.终评决赛包括公开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顺德 青少年科技 创新 大赛 章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