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北省宜昌一中龙泉中学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325991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37MB
精品解析湖北省宜昌一中龙泉中学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精品解析湖北省宜昌一中龙泉中学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湖北省宜昌一中龙泉中学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CH3CH2OH+2CO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6.0g葡萄糖和乳酸混合物中氧原子数0.2NA
B.1mol葡萄糖中含有6.0NA个羟基
C.1mol乳酸与足量乙醇反应可生成NA个乳酸乙酯分子
D.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乳酸分别与足量的Na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分子数均为NA
【答案】A
【详解】A.葡萄糖和乳酸有相同的最简式“CH2O”,6.0g葡萄糖和乳酸混合物中氧原子数应为
NA=0.2NA,故A正确;
B.葡萄糖是五羟基醛,1mol葡萄糖中含有5.0NA个羟基,故B错误;
C.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乳酸在反应中不可能完全转化,故C错误;
D.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乳酸分别与足量的Na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分子数相同,但不一定是NA个,与乳酸用量多少有关,故D错误;
故选A。
3.目前认为酸催化乙烯水合制乙醇的反应机理及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三步反应均释放能量
B
该反应进程中有两个过渡态
C.第③步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
D.总反应速率由第①步反应决定
【答案】D
【分析】
根据过渡态理论,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过程中要经过能量较高的过渡态,过渡态的平均能量与反应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为反应的活化能,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决定总反应的反应速率;
反应过程是能量的变化,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
【详解】A.由能量变化关系图知第①步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根据过渡态理论,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过程中要经过能量较高的过渡态,由图可知,该反应进程中有三个过渡态,故B错误;
C.由反应机理知,第③步反应还有H+产生,原子利用率不是100%,故C错误;
D.总反应速率由活化能最大的那步反应即第①步反应决定,故D正确;
故选D。
4.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
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仅X、Y处于同周期,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的原子序数是X的两倍,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与Z的单质反应生成X的单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
B.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C.W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碱
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元素,仅X、Y处于同周期,W是H,Z的原子序数是X的两倍,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与Z的单质反应生成X的单质,Z是第三周期的元素,则X、Y、Z分别为C、O、Mg,由此分析。
【详解】A.O2-和Mg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对原子核的吸引能力越强,半径越小,故半径r(O2-)>r(Mg2+),即
,故A错误;
B.X是碳,Y是氧,碳和氧为同一周期,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
,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故B正确;
C.W是H,Y是O,W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水或过氧化氢,可能含有极性键或非极性键,故C错误;
D.Z是Mg,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弱碱,故D错误;
答案选B。
5.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FeCl3溶液与Cu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序号
Ⅰ
Ⅱ
Ⅲ
实验步骤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实验现象
铜粉消失,溶液黄色变浅,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
铜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加入蒸馏水后生成白色沉淀
铜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变成蓝色加入蒸馏水后无白色沉淀
A.实验Ⅰ、Ⅱ、Ⅲ中均涉及Fe3+被还原
B.对比实验Ⅰ、Ⅱ、Ⅲ说明白色沉淀的产生可能与铜粉的量及溶液中阴离子种类有关
C.实验Ⅱ、Ⅲ中加水后c(Cu2+)相同
D.向实验Ⅲ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可能出现白色沉淀
【答案】C
【详解】A.实验Ⅰ、Ⅱ、Ⅲ中黄色溶液均变浅(或褪色),说明Fe3+均被还原,故A正确;
B.实验Ⅰ、Ⅱ就是铜粉的量不同,实验Ⅰ、Ⅲ就是阴离子种类不同,结果Ⅰ没有沉淀,Ⅱ、Ⅲ都有,说明白色沉淀的产生可能与铜粉的量及溶液中阴离子种类有关,故B正确;
C.实验Ⅱ、Ⅲ中加水后,Ⅱ中溶液无色,Ⅲ中溶液为蓝色,故两者c(Cu2+)不相同,C错误;
D.由实验Ⅱ知,实验Ⅲ中引入大量Cl-后,可能有CuCl白色沉淀生成,故D正确;
故选C。
6.利用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可实现乙烷电化学脱氢制乙烯,原理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电极的电势高于Y电极
B.该装置在工作过程中,O2-在固体氧化物中由下方向上方迁移
C.该过程总反应
方程式为:
C2H6+CO2
C2H4+CO+H2O
D.阴极区发生的反应为:
CO2+2e-+2H+=CO+H2O
由图可知,装置为电解池,二氧化碳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乙烷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
【详解】A.X是电源正极,X电极的电势高于Y电极,A正确;
B.该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阴离子移向阳极,O2-在固体氧化物中由下方向上方迁移,B正确;
C.该过程总反应的方程式为:
C2H4+CO+H2O,C正确;
D.电解池为固体氧化物,阴极区发生的反应为:
CO2+2e-=CO+O2-,D错误。
答案为D。
7.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某醋酸溶液。
滴定终点附近溶液pH和导电能力变化分别如图所示(利用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可判断滴定终点;
溶液总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d>
c
B.a→b过程中,n(CH3COO-)不断增大
C.c→d溶液导电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c(OH)和c(Na+)增大
D.根据溶液pH和导电能力的变化可判断:
V2<
V3
溶液pH值与氢离子浓度有关,导电能力与离子总浓度有关,V2时溶液为醋酸钠和醋酸的混合溶液,V3时醋酸恰好完全反应,据此回答问题。
【详解】A.d点是酸碱恰好中和完全的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A正确;
B.a→b过程中,NaOH的量不断增多,n(CH3COO-)不断增大,B正确;
C.c→d溶液导电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c(CH3COO)和c(Na+)增大,C错误;
D.加入V2mLNaOH溶液时,pH=7,醋酸还没中和完,加入V3mLNaOH溶液时,醋酸恰好中和完,V2<
V3,D正确。
答案为C。
8.水合肼(N2H4•H2O)是无色、有强还原性的液体,能与水、醇任意混合,不溶于乙醚和氯仿。
实验室制备水合肼的原理为:
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据此,某学生设计了下列实验。
已知:
①NaClO受热易分解为NaCl和NaClO3
②N2H4•H2O的沸点约118℃
Ⅰ.制备NaClO溶液(如图1)
(1)用烧碱固体配制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___(填字母)。
A.容量瓶B.移液管C.烧杯D.量筒
(2)B中的长颈漏斗和C中的玻璃管a在实验中的作用相同,均为___。
C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25℃以下,其主要目的是___。
Ⅱ.制取水合肼(如图2)
(3)实验中要滴入NaClO溶液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打开玻璃塞b。
(4)反应过程中,若将CO(NH2)2滴加到NaClO中,将会产生大量氮气,降低水合肼的产率,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充分反应后,把“合成装置”内的溶液经过___(填操作)处理,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
Ⅲ.定量测定
(5)称取馏分0.20g,加水配成20.00mL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用0.30mol•L-1I2的标准液进行滴定。
①滴定时,用___(填仪器名称)装标准液。
②水合肼与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③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则馏分中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___。
【答案】
(1).CD
(2).平衡压强(3).降低C中反应温度,防止温度太高使NaClO分解或发生歧化反应(4).不需要(5).N2H4•H2O+2NaClO=N2↑+3H2O+2NaCl(6).蒸馏(7).酸式滴定管(8).N2H4•H2O+2I2═N2↑+4HI+H2O(9).75%
装置Ⅰ: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装置C中玻璃管的作用为平衡压强,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备NaClO,C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30℃以下,防止NaClO(歧化)分解为氯酸钠和氯化钠,最后进行尾气处理。
制取水合肼:
根据仪器的特征分析解答;
N2H4•H2O具有强还原性,容易被过量的NaClO氧化;
【详解】
(1)配制30%NaOH溶液时,用天平称量质量,在烧杯中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需要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
(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发生堵塞时,压强增大,B和C长玻璃管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可观察装置是否堵塞,作安全瓶,能平衡压强;
由于温度升高时,次氯酸钠容易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酸钠和氯化钠,所以冰水浴温度需要在30℃以下,其主要目的是防止NaClO(歧化)分解为氯酸钠和氯化钠。
(3)仪器为三颈烧瓶,实验中要滴入NaClO溶液不需要打开玻璃塞b。
(4)反应过程中,若将CO(NH2)2滴加到NaClO中,将会产生大量氮气,降低水合肼的产率,N2H4•H2O具有强还原性,容易被过量的NaClO氧化,N2H4•H2O+2NaClO=N2↑+3H2O+2NaCl。
充分反应后,把“合成装置”内的溶液经过蒸馏处理,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
①滴定时,0.30mol•L-1I2的标准液显酸性,用酸式滴定管。
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水合肼与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H2O+2I2═N2↑+4HI+H2O。
③根据方程系数关系,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则馏分中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
×
100%=75%。
9.钴钼系催化剂主要用于石油炼制等工艺,从废钴钼催化剂(主要含有MoS2、CoS和Al2O3)中回收钴和钼的工艺流程如图:
浸取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为MoO
、Co2+、Al3+。
(1)钼酸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湖北省 宜昌 一中 龙泉 中学 三联 理科 综合 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