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中医中药化和中药现代化的思路与方法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
- 文档编号:13306211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62KB
西药中医中药化和中药现代化的思路与方法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
《西药中医中药化和中药现代化的思路与方法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药中医中药化和中药现代化的思路与方法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可见,西药的中医中药化,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或先头模范。
没有西药的中药化,就没有中药的现代化。
这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也就是说,西药中药化的实现,就预示着中药即将实现现代化。
当然,没有西医理论的中医化,就不会有真正的西药中药化,西医中化是西药中化的基础。
所以,我们必须依据西医中化的方法及成果,系统而规范地进行中药基本理论的现代化和西药基本理论的中药化,然后才能有理有据地进行西药以及中药现代有效成分的“中医化与现代化”。
否则,西药中化就会是形式,就会失去其临床实际意义。
(一)中药药性的现代本质内涵
西药药效是按照其药理作用属于对病菌、对不同脏腑的功能调节、还是对症状或指征的改善,来进行药品药效的分类与描述。
而对脏腑组织的结构改变性调节的功效,仅仅涉及了“炎、癌、增大”等病理变化及药效,没有中医(六淫六邪)那样研究的深入,更没有药性或归经的概念。
所以,西药的中药化研究,就应当把两种理论及概念综合起来,一纵一横,形成互补式立体型的现代中医中药理论。
然后再立足于现代中医对脏腑功能和结构研究方法之卫气阳液血阴、以及六淫六邪的现代医学内涵,从神、胞、质三种机制和脏腑、组织、因子三种类型,从脏腑组织的部位、结构和功能之不同调节作用,以及病菌和因子致病的不同临床病理特点,来全面而深入地探讨该西药所具有的中药性能功效及药理。
可见,要实现西药的中药化,首先就要弄明确中药药性及理论的现代本质内涵。
根据以前对西医之中化研究及中药功效的现代本质研究发现,中药药性(寒热、温凉之别),其定性或判断的方法,主要是依据药物对心率的兴奋或抑制作用来区分温凉的;
同时,再结合药效作用:
若其作用靶点在肌表、表脏者,则药性为温、为凉,若药效靶点在内脏、关节者,则其药性为热、为寒;
其次就是依据药物对血管的扩张与收缩(或升压与降压)作用区分温凉;
若其作用靶点在表部和微循环者,其药性扩张为温、收缩为凉;
相反,靶点在内部或大血管者,则药效显示收缩者为热、扩张为凉。
此外,还有一种定性方法是依据该药的具体药效作用:
是治疗何种证型、或微循环的调节、或肌体能量代谢调节、或六淫之何种病理改变类型,即药物与不同六淫性组织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药性的“四气”温热。
从而达到“药性”与“病性”、药理与病理在医学本质上的相互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药性之寒热包括了心神性、血脉性、药效性三个方面的现代内涵。
同样,现代医学通过对中医寒证、热证本质的研究,表明其内涵也包括神经功能、组织结构、细胞代谢、微观分子等方面的改变。
而非单一特征或表现。
如:
寒证的现代病理生理学变化:
寒证(包括虚寒和实寒)的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和交感神经以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而副交感神经功能偏亢;
2、寒证大鼠脑内NE含量变化不大,脑内5-HT含量明显升高,痛阈和惊厥值升高,中枢抑制过程增强,由此提示,寒证很可能主要是由中缝核5-HT能系统功能异常升高造成的;
寒证时中缝核5-HT能系统功能异常增强,寒凉药则可提高脑内5-HT含量;
3、寒证(包括虚寒)的尿17羟排出量降低,表明寒证(包括虚寒)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低下;
4、虚寒证的cAMP含量较正常降低,cGMP含量较正常明显升高;
5、寒证能量代谢低下,心率减慢,血压偏低。
同样,热证(包括虚热和实热)也包括了这几个方面的内涵表现,包括cAMP、cGMP含量均较正常升高,虚热证的增高的程度不如实热证;
能量代谢升高,心率加快,血压偏高。
等等。
可见,寒热,是一种对药物或疾病性能的抽象性概括型认识,是一切药物或各种疾病对脏腑组织的神经、血管有直接刺激之作用,或者对细胞功能之调节而形成的。
所以说它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而没有单一的本质;
它既是一切药物共同的、基本的性质,也是绝大多数疾病共有的、关键的特征。
因为是共性特征,故属于中医“药性”或“病性”之概念。
至于“风、湿、痰、瘀”性药效(或证型)的本质,则因药、因病之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或祛风、或化瘀…,它都是主要根据药物对表里、膜肌,这些不同脏腑部位之各种细胞、血脉、水液的不同“结构改变性”调节作用,进行深一级之风湿痰瘀性分类而形成。
所以,是“个性”特征,属于“药效”或“病变”内容。
而中药“气血阴阳”性药效和证型的本质,也属于药物的“个性”药效特征,主要依据药物对内外之膜、肌、脉、腺部位之各种细胞作用、血液作用,这些“功能变化性”不同病理表现特征,而进一步进行卫气阳液血阴性分类。
因此说,药性与药效是密切相关的,它们都是对药理或病理特征的具体反应,都是我们现代中医中药学药理研究或病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药的“归经”理论,可以理解为药物与脏腑或组织之间形成的靶点对应关系,凡是能够作用于某脏腑系统,调节其结构或功能的,就归属于该脏腑。
故完全可以按照现代脏腑组织系统进行重新整理划归。
使其能与现代医学名词概念相统一,利于中西医的相互交流与发展。
中药理论的“五味”,关键与其所含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但按照其理论目的来说,味,代表的意义是该药物的效能,如,散与敛:
兴奋与抑制;
补与泻。
故“五味”代表了五种药物效能,然而药效与药味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规律(如,甘味药不一定都有补益作用,补药不一定都是甘味)。
所以,如果要沿用这种理论,可以改为“五能、五效或效能”,才能避免产生歧义。
此外,中医药物的升降浮沉理论,其目的仍然是对药物效能的进一步认识方法,故与“五味”的含义相同。
此外,药物与不同组织(膜肌脉液血阴——卫气阳液血阴)之间具有的靶点对应关系,中医根据表里、邪正之不同,分别与六淫、六期相互对应。
故可以理解为“入部”或“归部”。
而药物发生作用的机理与途径——递质、受体、通道、酶、介质、激素等,可以理解为“归径”。
组方规律与理论:
类似西医学的“药物相互作用”。
七情、君臣佐使理论是传统中医中药组方治病的主要依据,是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是辩证论治中“论治”的具体内容。
所以,这更是中医中药学的特色所在。
西医学和现代中医学都应当吸取其精华,建立现代化的组方用药理论。
如,多维君臣佐使组方理论(包括对病原微生物、对致病因子、对病理变化、对病类名称、对临床主要症状、对化验指征等的君臣佐使形式配伍组方用药方法)。
同时,在对病理变化的组方中,可在传统六淫、六期(卫气阳液血阴)辩证论治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六原辩证论治”或“六径配伍(递、道、体、酶、质、素)”的组方理论。
从而达到对药物间相互作用研究的规范化、系统化和中医化。
(二)解热镇痛类西药的中药化思路
西药解热镇痛作用的机理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从而阻断人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
前列腺素是一类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物质,它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种重要组织和体液中,参与机体发热、疼痛、炎症、血栓、速发型过敏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即寒热风湿痰瘀性病理改变)。
解热抗炎镇痛药可以阻止前列腺素(质性风寒之邪)的合成,使一系列病理生理现象得到缓解和改善。
表现出中等程度的祛邪镇痛作用(神经的介质机制),对慢性钝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及月经痛等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而对创伤性剧痛和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神经的结构与功能损伤机制)绞痛几乎无效。
此外,这类药物还可通过抑制致炎物质缓激肽(寒邪)的生成,抑制溶酶体(湿邪)的释放(细胞介质及因子机制),起到消炎作用。
可见,西医解热镇痛药属于“止痛类”和“解热类”的症状调节性药物。
因为中医对疼痛或发热的认识,一般依据正虚或邪实(病因),脏腑或组织(病部),结构或功能(病变)之不同,而进行分类与运用。
中医中药当中的止痛类药有:
缓急止痛、理气止痛、通络止痛、化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除湿止痛、血虚不荣之养血止痛等等。
而西药止痛类药品当中除解热镇痛药之外,按照神经、细胞、介质或六径的不同,还有中枢镇痛、解痉止痛、麻醉止痛、以及心血管之通脉止痛。
这样中西药对比就能发现:
缓急止痛相当于中枢镇痛、通络止痛相当于心血管的通脉止痛、外用止痛相当于外周神经的麻醉止痛、理气止痛相当于解痉止痛、化瘀止痛祛风散寒清热除湿止痛相当于解热镇痛、养血止痛相当于神经营养类药。
由此看来,中药之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瘀类中之止痛药、解热药,就属于西药之解热镇痛抗炎类药物。
只是它们在药效机理的认识上,存在中西医各自理论及概念方面之差别。
也就是说西药解热镇痛类可以按照其对皮膜、膜脉、肌肉、肌脉、筋骨等不同组织靶点的作用,“中化”分为祛风、清热、散寒、化瘀、除湿等不同小类。
而西医解热镇痛类的分类依据主要是其化学结构的不同,来确定是属于何类环氧酶抑制剂,却并没有考虑病变或药效作用部位(膜、肌、脉、筋)之不同(此即同类药物的各种不同效能而引起的药效方面之细微差异)。
当然,主体上或共同的药效(如,主要的止痛作用)是一致的,故有或解热、或抗炎、或抗风湿等差异。
所以,一般对西医药理病理的“中化”认识,可从致病因子的不同、发病部位的不同、临床效应与症状的不同、药理病理机制的不同,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类。
也就是说,西医药理单纯注重药效作用;
而中医药理内涵是对药效与靶点、脏腑与组织、结构与功能,这种相互结合式、全方位的综合分析,来确定其类型及性能。
故中化解热镇痛类西药为中药时,就应当结合或依据该解热镇痛药是通过神经、细胞、或炎症介质(相当于质性风邪)机制作用于何种脏腑的何种组织(膜肌脉关节——热寒毒湿)靶点(即脏腑组织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六淫性改变),再结合产生的不同药效,进行深入而详细的探讨及分类。
如,在抗炎症介质(风性因子)而镇痛作用的基础上,一方面作用于表脏(机体外表组织器官)具有解热发汗作用者为解表类,其中有加快心率或改善骨骼肌功能或能增加局部供血而升压者,为辛温解表药;
而有减慢心率、抗炎并作用于膜脉组织或能减轻局部充血而降压作用者,为辛凉解表药。
另一类型是凡能作用于关节,既有抗炎镇痛作用,又有细胞内液调节、免疫调节功能者为祛风除湿药,其实也应当分寒、热两大类型;
还有一个类型就是作用于肌脉及血液系统,有抗炎镇痛作用,且有血循或血液调节、组织结构修复等作用者,为活血化瘀药。
也有寒热两类。
这种六淫六邪型病理属性是按照发病机制、组织结构和脏腑功能变化,综合辩证而来的,它属于质性、组织结构性、功能症状性六淫的“综合体”。
也就是说,虽然在病理上来说其致病因子相同(风邪),但如果发生与损伤的病变部位(湿邪)、病变特点和症状(寒邪)有所不同,则其证型、用药就会有所区别(风寒湿、或风湿热等等)。
这就是中药药理与病理比西药药理与病理复杂、详细、准确之关键所在。
所以,解热镇痛类西药的中医化应用,就要辨别它们药理“质”性因子机制抗炎镇痛效应之靶点,再通过比较药物各自的效应差异,明确药品各自主治的中医六淫病症属性,才能确定该药的性能归经及药效。
故在临床上对各种疼痛,可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药 中医中药 中药 现代化 思路 方法 精品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