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葡萄果酒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295436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5.24KB
吨葡萄果酒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吨葡萄果酒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吨葡萄果酒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年产量:
2000吨果酒(其中:
干型酒2500吨,甜型酒500吨)
(2)销售收入:
8570万元
(3)税金及附加:
1187万元
(4)所得税:
631万元
(5)利润总额:
1913万元
(6)税后利润:
1281万元
(7)投资利润率:
31.9%
(8)投资利税率:
51.8%
(9)投资回收期:
4.6年(含建设期)
(10)借款偿还期:
5年(含建设期)
(11)内部收益率:
21.4%
(12)财务净现值:
5277万元
7、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人员
本项目立足武汉高新技术开发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以及合同、订单等利益连接形式,彻底解决农民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逐步辐射至湖北及周遍地区,直接提供200个就业岗位。
随着公司产业链的完善,生产规模的扩大,可进一步地提高全省范围内(宜昌、襄樊、十堰、恩施、咸宁、随州、黄冈、黄石等地区)近16.6万亩的种植面积及近28万亩的野生资源的产业附加值。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湖北省计委鄂计工业[2003]1158号文件;
2、中博绿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3、中博绿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工程基础资料;
4、中博绿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签订的技术合作协议;
5、轻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QBJS5-92);
1.3研究结论
葡萄产业起源于我国的宜昌三峡,兴起于新西兰(现为新西兰农业主导产业,世界上所消费的葡萄产品有42%来源于该国),营养价值极高,是世界公认的“水果之王,VC之冠”,其鲜果与深加工产品风行于西方发达国家。
发展葡萄深加工产业,符合国家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以及消费趋势,属于国家重点扶持产业之一,近几年来,国家采用政府支持、市场导向多方面的手段引导该产业的发展,但由于缺少大型企业经营而不成规模。
本项目属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其工艺成熟可靠,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享受国家的各项优惠税收政策。
目前,我省存在着大量的野生资源及成熟的种植条件,该项目的实施将极大的提高当地农民和库区移民种植葡萄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我省移民的脱贫步伐。
该项目对调整移民安置区的农业种植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效益明显。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消费群体对保健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环保、营养型食品倍受青睐。
该项目由于所选主要原材料营养高、功能多的特点,具备高附加值产品的特征,具备很高的经济效益。
经过市场调查与预测、技术论证和财务评价后,确认其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和湖北省农业经济的调整思路。
该项目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1.4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问题:
本项目的主要原料为葡萄,按工艺消耗定额,年需处理葡萄5,000吨,但本项目设计的冷库容量仅为1,000吨,建议公司充分考虑鲜果采摘的周期与有关葡萄产区联合,签订葡萄定期收购协议,稳定原料来源从而减少厂内仓库容量,确保原料的供应和全年的均衡生产。
2、建议:
2-1、本设计采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成果,工艺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为了提高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在工程实施后,应加强产品的宣传,尤其是产品独特保健功能的宣传,逐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同时,本项目所选设备,还有增大生产规模和开发相关产品的潜力,从而可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
2-2、葡萄的前期榨汁处理后,其残余果渣可进一步加工生产葡萄果粉(膳食纤维食品添加剂),可拓宽葡萄的应用范围,建议在项目的二期工程应考虑对果皮果渣等废弃物的深度开发。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1、科技为前提
科学技术是改造传统产业的核心支撑,化解传统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基本途径是运用当代最新科研成果,对农业进行集约化、规模化改造,推进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形成产业化经营格局。
利用湖北省葡萄科技领先优势,推动全省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应对中国加入WTO后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市场。
2、市场为导向
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十分迫切。
葡萄富含VC、VE、SOD以及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矿物质,素有“水果之王”、“长寿之果”、“医疗圣手”等美誉。
葡萄加工制品的市场需求每年以15-20%的增幅递增,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
本项目产品经过前期市场运作,得到了众多代理商及目标消费群体的认可。
3、资源为基础
项目原料资源地是世界公认的葡萄发源地。
具有葡萄生长的优越环境和近28万亩的野生资源条件。
加上邻近三峡库区,辐射能力强,具备葡萄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本项目全年共需葡萄原料约5,000吨,公司于2003年在三峡坝区腹地的宜昌市夷陵区发展有2,000亩示范基地,现已达到年产鲜果2000吨的能力。
此外我公司已与夷陵区政府达成协议,拟在该区范围内设置5个野生鲜果收购点,保护价收购该区3余万亩野生葡萄鲜果,预测年均收购量4,000吨左右,除部分优质果鲜销外,余下果实完全可满足本项目的原料供给。
国务院三峡建委已将葡萄列为三峡库区特色果业发展重点规划,宜昌市夷陵区拟在未来5年内开发葡萄种植面积5万亩,可为后续深加工项目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
4、政策为指导
葡萄是一种保健功能及经济价值较高的特色水果,尤其适应丘陵岗地种植。
加速葡萄产业化发展,对调整贫困地区的种植结构,发展三峡移民安置区特色农业产业和加速库区农民尽快脱贫意义重大。
发展葡萄种植及商品化开发,符合国家产业扶持导向和库区移民安置政策。
2003年12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委托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特色农业的发展状况。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了我公司的葡萄产业发展情况后提出,“从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入手,大力发展湖北的葡萄产业。
省委书记俞正声、副书记邓道坤、副省长刘友凡等领导均做出了重要批示。
葡萄产业的发展,被纳入了我省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议程。
2.2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发挥资源大国的优势,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葡萄原产于中国,在全世界已发现的64种(变种)葡萄中,我国就占有约60种。
葡萄从自然野生资源到大规模商品化栽培至今仅90余年,是20世纪果树栽培史上驯化栽培最成功的品种之一。
葡萄富含VC及17种氨基酸,有“食疗佳品”、“长寿之果”美誉。
近年来,新西兰、意大利、日本、美国等葡萄产业大国在对葡萄以品种改良为目标的育种研究、商品化种植以及深加工开发等方面,发展势头迅猛。
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居世界第一,为世界葡萄栽培面积的41.4%,但产量只是世界的8.8%。
由于品种单一,无法进入国际市场。
相反,新西兰等小国很早就发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投入大量资金对葡萄进行良种繁育和深加工产品的研究开发,因而近几年来一直稳居全球首位。
作为葡萄的原产地和种植大国,我国从70年代末开始对葡萄进行系统研究和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产业化发展的特征已经开始凸现。
在此背景下,结合三峡库区的资源优势,建设高标准的种植示范基地及深加工基地,必将获得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发挥强强联合优势,推进葡萄产业发展步伐
中博绿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中博安居集团)于九十年代中期,以开发荒山荒地改变贫困地区面貌为己任,力斥巨资,在省级贫困乡镇枝江市的瑶华创建了被誉为“湖北第一庄”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鄂西低丘万亩农庄,改造荒地10519亩。
先后投资2500万元,改造基地的道路,水电等基础配套设施。
在华中农业大学和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的技术扶持下,已完成2000亩的葡萄种植园的示范工程。
在一片贫瘠的丘陵岗地成功引进了新西兰“海沃德”及其改良的品种“金魁”系列优质葡萄,产业化开发格局已初步形成,为库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特色果业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该基地被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和湖北省博士后协会选定为“中国博士后三峡产业基地”。
“三峡建委”副主任郭树言、人事部副部长徐颂陶以及湖北省委副书记王生铁、常务副省长邓道坤到基地视察后均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峡建委”、国家光彩事业促进会、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等均将其列入重点扶持项目。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经过数年研究,在新品种选育、规模化种植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118项,其中具有世界级水平的科研成果10余项。
以果酒酿造技术闻名于世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运用当代生物工程高新技术酿造的葡萄系列果酒享誉国内外,已达到西方发展国家的水平,有些科研成果甚至居世界领先水平。
随着高新科技的应用以及国家加快库区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和扶持龙头企业政策的推动,葡萄的产业化进程将会越来越快,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3、发挥项目基地优势,创立开发式扶贫模式
项目基地立足武汉.既可东引西联,也是南北中枢,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建设大武汉的世纪工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区位优势。
中博绿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不断探索,在如何解决企业与农业、农村、农民有机融合,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以及注重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初步摸索出了一套具有区域特征的产业化经营和移民就业安置模式。
几年来,公司以市场、契约、参股、托管等多种利益联合方式吸纳周边农户和移民1000余户,人均收入由1996年的1500元增加到2000年人均4896元,农民依托企业产业化经营的热情十分高涨。
随着项目的不断开发,企业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成效将会越来越显著。
2.3产业开发状况
1、国外开发状况及产业竞争趋势
葡萄原产于我国湖北地区,1904年被英国植物学探险家威尔逊引进到新西兰,1905年育苗成功,在以后的75年中,新西兰人基本完成了人工栽培所需要的主要技术环节的研究,至1930年在新西兰出现了第一个葡萄商业化种植园。
1952年新西兰生产的葡萄出口英国并逐步打开欧洲市场。
经过漫长的开拓进展,葡萄目前已成为新西兰的出口支柱产业,不仅单产量、育种技术以及商品贸易量位居世界前列。
其葡萄果酒、果汁、果酱、儿童食品和以葡萄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香皂、护肤化妆品等系列产品的开发更是发展神速,甚至以加工见长的欧美工业大国和以资金技术实力称雄的日本也难望其项背。
葡萄主产国产量分布情况单位:
亩、吨、kg/亩
国名
生产面积
总产量
平均亩产
中国
620000
90000
1220.2
意大利
165000
202000
1230.3
新西兰
155000
220895
1425.7
智利
127500
120000
1019.6
法国
75000
60000
800
希腊
50000
833.3
日本
555000
47000
846.8
美国
37500
38000
1013.3
专家预言,21世纪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将更多地依赖科技进步和人才素质。
主要表现为:
①围绕品牌占领市场的新品种改良竞争将在中国、新西兰、意大利等国家之间进行;
②无化学污染的“绿色有机果品”将成为市场主导,生物化肥的研究和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将变得十分重要;
③以迎合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进一步开拓市场的需要,目前市场上基本上以单一鲜果为主的市场将被多种产品所代替,科技含量的提高将成为产品竞争致胜的关键;
④随着整体的技术进步,高效的果园管理,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使葡萄种植有较稳定的回报,因而人才技术的竞争将变得十分突出;
⑤科技深加工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葡萄 果酒 项目 可行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