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0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293985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971.21KB
高中地理第0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文档格式.docx
《高中地理第0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0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自然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干旱,使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逐渐消失;
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不断消失。
(2)人为原因:
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
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
大量围垦和开垦湿地;
泥沙淤积严重;
环境污染;
水利工程建设的威胁;
引进物种的干扰;
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等。
5.不同类型湖泊萎缩的原因及危害
由于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
(2)内流湖泊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咸海为例)
6.湿地的保护措施
(1)加强对重要湿地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2)补充湿地生态用水,控制水污染;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3)正确处理湿地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工作,强化湿地保护意识等。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伦古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福海县境内(47°
15′N,87°
18′E),湖泊面积约760km2,为新疆第二大湖,湖内生物资源丰富。
近些年乌伦古湖面积不断缩小,当地采取了“引额补乌”(即引额尔齐斯河河水补给乌伦古湖)来缓解乌伦古湖的湖面萎缩状况。
下图为乌伦古湖位置及入湖河流分布图。
(1)分析乌伦古湖湖面面积萎缩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
(2)你是否赞同“引额补乌”?
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你的理由。
(3)试提出保持乌伦古湖原生态水质的措施。
【解题探究】
(1)考查湿地面积减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从生物多样性、降水、温差等方面分析。
乌伦古湖湖面面积萎缩会使周围气候更加干旱,温差会变大;
生物生存环境破坏,导致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
蒸发减弱,导致降水减少;
水位下降,湖床裸露,增加了沙源,沙尘天气增多等。
(2)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
若赞同,主要从“引额补乌”对该地区环境的有利影响,如生态环境、水量增加、经济发展等方面作答:
额尔齐斯河的支流多,水量大,引水对额尔齐斯河的流量影响不大;
乌伦古湖地区人类的生产规模大,需水量大,引水可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状况,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若不赞同,主要从水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方面分析:
引水会破坏额尔齐斯河的生态平衡;
会将其他地区的污染物带入乌伦古湖,加剧乌伦古湖地区水污染程度等。
(3)考查保护湿地资源的措施,主要从生态环境的修复、加强管理、提高环保意识等方面分析。
具体来讲,控制乌伦古湖所在流域内过度的人类活动,控制危害乌伦古湖的外部污染源过量输入,有效治理污染源;
开展乌伦古湖的生态环境修复工作;
加强流域环境管理,制定水资源保护及水质管理规划;
确定该湖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划定保护区;
禁止在该湖周围开展过度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等。
【参考答案】
(1)周围气候变干,气温日较差变大;
生物多样性减少;
降水减少;
湖床裸露,增加了沙源,沙尘天气增多等。
(2)赞同。
理由:
(或不赞同。
)
(3)控制乌伦古湖所在流域内过度的人类活动,控制危害乌伦古湖的外部污染源过量输入,有效治理污染源;
要点提升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角度一常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
角度二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其答题思路为:
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有关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类问题(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开发等)分析中,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从自然与人为角度找出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3.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角度
(1)根据成因确定措施
即根据区域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其共同成因为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所以两地区应采取的对应措施是退耕还林、还牧、还草。
(2)根据区域确定措施
即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淮河流域洪灾频发的防治措施如下。
(3)根据发展确定措施
即根据典型区域的发展措施确定和其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区域的发展措施,如参照宁夏中卫县沙坡头草方格沙障治理荒漠化、亚马孙雨林的保护等的经验或措施,结合区域实际问题,分别提出某些荒漠区、水土流失区、湿地等的发展措施。
常见的生态环境类问题的治理措施
思考方向
具体措施
工程
措施
①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
②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
③建设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基础设施、建筑物等;
④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铁路、公路、飞机场、汽车站、港口等
生物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
技术
①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②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生活措施
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为燃料等
经济措施
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
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政策措施
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
环保措施
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通过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4.我国主要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地区
生态问题
形成原因
整治措施
东北
①黑土侵蚀;
②湿地萎缩;
③森林破坏
①黑土被开垦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土壤冲刷,土地肥力下降;
②沼泽开垦导致湿地萎缩;
③林木超采,毁林开荒,居民烧柴等导致森林资源减少
①植树造林,土壤培肥;
②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
③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木材综合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
黄土
高原
水土流失
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等活动;
破坏植被
①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小流域;
②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存放表土
南方
丘陵区
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
①发展立体农业;
②发展沼气、节能炉灶、小水电,营造薪炭林,解决生活用能问题
云贵
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
降水多,流水侵蚀强;
山地地形,坡度大、土层薄;
人类破坏植被、陡坡开垦
保护地表植被,禁止陡坡开垦
黄淮海
平原
土地盐碱化
春季干旱且蒸发旺盛;
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距地表近;
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如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调节、控制水盐运动
西北
土地荒漠化
①干旱多大风的气候;
②丰富的沙源;
③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④水资源利用不当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①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合理调整农业结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③构筑防护林体系
下面左图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
m)地形图,右图是左图中甲处的气候资料。
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左图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阴,河深水清,舟楫畅行;
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右图气候资料,描述甲地的气候特征。
(2)根据材料,分析图中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原因。
(3)左图甲处形成的“红色荒漠”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
(1)气候特征的描述需要从气温和降水角度进行分析。
由右图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可知,该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红色荒漠是南方地山丘陵水土流失的结果,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来分析。
自然原因从地形(坡度大)、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等方面分析;
人为原因从破坏植被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方面分析。
(3)分析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主要考虑对当地农业、交通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同时还要考虑到对河流下游地区洪涝、航运的影响。
(4)图示区域主要有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在开发利用这里的资源时,要保护本区域的生态环境,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
(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红色荒漠”是南方低山丘陵红壤水土流失的结果。
其形成原因如下。
自然原因:
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降水集中,多暴雨;
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强烈。
人为原因:
开发历史悠久,人多地少,毁林开荒严重;
能源短缺,乱砍滥伐严重。
(3)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使山坡土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造成粮食减产;
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影响交通;
山麓地带水冲沙压,旱涝严重;
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湖淤塞,河湖调洪能力降低,使旱、涝灾害加剧;
河流的航运能力减弱。
(4)发展立体农业;
搞好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建设水电站,开发利用本区丰富的水能资源;
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等;
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等。
下图示意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四个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①—森林破坏B.②—土地荒漠化C.③—湿地减少D.④—水土流失
2.图示四个区域的生态建设方向,正确的是
A.①—禁止过垦、过樵、过牧,退林还草B.②—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
C.③—封沙育草,涵养水源,保护野生动物D.④—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改善湿地环境
红树林通常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较低纬度)沿海的海湾地区,受周期性潮水浸淹,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的红树林景观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
A.大连B.青岛C.上海D.深圳
4.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是
A.增加用材林B.维护全球碳氧平衡
C.防风消浪,保护海滩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黄土高原上的塬、坡、沟众多,水土流失严重。
当地人根据不同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02 区域 生态环境 建设 复习 新人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