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版康平伤寒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3278914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52.81KB
古版康平伤寒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古版康平伤寒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版康平伤寒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非才高识妙。
岂能探其理致哉。
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
中世有长桑扁鹊。
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
下此以往。
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
不念思求经旨。
以演其所知。
各承家技。
终始顺旧。
省疾问病。
务有口给。
相对斯须。
便处汤药。
按寸不及尺。
握手不及足。
人迎趺阳。
三部不参。
动数发息。
不满五十。
短期未知决诊。
九候曾无髣髴。
明堂阙庭。
尽不见察。
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
实为难矣。
孔子云。
生而知之者上。
学则亚之。
多闻博识。
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
请事斯语。
汉长沙守南阳张机着
晋大医令王叔和撰次
伤寒例
凡春气温和。
夏气暑热。
秋气漓冷。
冬□冰冽。
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
万类深藏。
君子固密。
则不伤寒。
触冒之者。
乃名伤寒耳。
其于伤四时之气。
皆能为病。
中□而即病者。
名曰伤寒。
中寒。
不即病者。
寒毒藏于肌肤。
至春变为温病。
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
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
皆由冬时触寒所致。
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
春时应暖而反大寒。
夏时应热而反大凉。
秋时应凉而反大热。
冬时应寒而反大温
是以一岁之中。
长幼之病。
多相似者也。
□此则时行之气也。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
及时行疫气之法。
皆当按斗历占之。
九月霜降节后。
宜渐寒。
向冬大寒。
至正月雨水节后。
宜解也。
所以谓之雨水者。
以冰解。
而为雨水故也。
至惊蛰二月节后。
气渐和暖。
向夏大热。
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
至春分以前寒冽。
凡有触冒霜露。
体中寒即病者。
谓之伤寒也。
九月十月。
寒气尚微。
为病则轻。
十一月十二月。
寒冽已严。
为病则重。
正月二月。
寒渐将解。
为病亦轻。
此以冬时不调。
适有伤寒之人。
即为病也。
冬有非节之暖者。
名为冬温。
冬温之毒。
与伤寒。
大异。
冬温复有先后。
更相重沓。
亦有轻重。
为治不同。
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
其中无暴大寒。
又不冰雪。
而有人壮热为病者。
此属春时阳气。
发于冬时伏寒。
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
至秋分节前。
天有暴寒者。
皆为时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
或有暴寒。
其时阳气尚弱。
为寒所折。
病热犹轻。
五月六月。
阳气已盛。
病热则重。
七月八月。
阳气已衰。
病热亦轻。
病与温及暑病。
相似。
但治有殊耳。
十五日。
得一气。
于四时之中。
一时有六气。
四六名为二十四气。
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
或有未应至而至者。
或有至而大过者。
皆成病气也。
但天地动静。
阴阳皷击者。
各正一气耳。
是以彼春之暖。
为夏之暑。
彼之秋之忿。
为冬之怒。
是故冬至后。
一阳爻升。
一阴爻降也。
夏至之后。
一阳气下。
一阴气上也。
斯则冬夏二至。
阴阳合也。
春秋二分。
阴阳离也。
阴阳交易。
人变病焉。
此君子春秋养阳。
秋冬养阴。
顺天地之刚柔也。
小人触冒。
必婴暴疹。
须知毒烈之气。
留在何经。
而发何病。
详而取之。
是以春伤于风。
夏必飱泄。
夏伤于暑。
秋必病□。
秋伤湿。
冬必咳嗽。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
此必然之道。
可不审明之。
伤寒之病。
逐日浅深。
以施方治。
今世人。
伤寒。
或始不早治。
或治不对病。
或日数久淹。
困乃告医。
医人又不依次第。
而治之则不中病。
皆宜临时消息制方。
无不効也。
今搜采仲景旧论。
録其证候。
诊脉。
声色。
对病□方。
有神验者。
拟防世急也。
凡土地温凉高下不同。
物性刚柔。
飡居亦异。
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
岐伯举四治之能。
以训后贤。
开其未悟者。
临病之工。
宜须两审也。
凡伤于寒。
则为病热。
热虽甚不死。
若两感寒。
而病者必死。
若更感异气。
变为他病者。
当依后坏病证。
而治之。
尺寸俱浮者。
大阳受病也。
当一二日发。
以其脉上连风府。
故头项痛。
腰背强。
尺寸俱长者。
阳明受病也。
当二三日发。
以其脉夹鼻。
络于目。
故身热目疼。
鼻干不得卧。
尺寸俱弦者。
少阳受病也。
当三四日发。
以其脉循胁络于耳。
故胸胁痛。
而耳聋。
此三经皆受病。
未入于府者。
可汗而已。
尺寸俱沈细者。
大阴受病也。
当四五日发。
以其脉布胃中。
络于嗌。
故腹满而嗌干。
尺寸俱沈者。
少阴受病也。
当五六日发。
以其脉贯肾。
络于肺。
系舌本。
故口燥。
舌干。
而渴。
尺寸俱微缓者。
厥阴受病也。
当六七日发。
以其脉循阴器。
络于肝。
故烦满而囊缩。
已入于府。
可下而已。
若两感于寒者。
一日大阳受之。
即与少阴俱病。
则头痛口干。
烦满而渴。
二日阳明受之。
即与大阴俱病。
则腹满身热不欲食。
讝语。
三日少阳受之。
即与厥阴俱病。
则耳聋。
囊缩而厥。
水浆不入。
不知人者。
六日死。
若三阴三阳。
五藏六府。
皆受病。
则荣卫不行。
藏府不通则死矣。
其两感于寒。
更不传经。
不加异气者。
至七日大阳病衰。
头痛少愈也。
八日。
阳明病衰。
身热少歇也。
九日。
少阳病衰。
耳聋微闻也。
十日。
大阴病衰。
腹减如故。
则思饮食。
十一日。
少阴病衰。
渴止。
舌干已而嚏也。
十二日。
厥阴病衰。
囊纵。
少腹微下。
大气皆去。
病人精神爽慧也。
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
寸尺陷者大危。
若脉阴阳俱盛。
重感于寒者。
变成温疟。
阳脉浮滑。
阴脉濡弱者。
更遇于风。
变为风温。
阳脉洪数。
阴脉实大者。
更遇温热。
变为温毒。
温毒为病。
最重也。
阳脉濡弱。
阴脉弦坚者。
更遇温气。
变为温疫。
以此冬伤于寒。
发为温病脉之变证。
方治如说。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
隐忍冀差。
以成痼疾。
小儿女子。
益以滋甚。
时气不和。
便当早言。
寻其邪由。
及在腠理。
以时治之。
罕有不愈者。
患人忍之。
数日乃说。
邪气入藏。
则难可制。
此为家有患。
备虑之要。
凡作汤药。
不可避晨夜。
觉病须臾。
即宜便治。
不等早晚。
则易愈矣。
如或差迟。
病即传变。
虽欲除治。
必难为力。
服药不如方法。
纵意违师。
不须治之。
凡伤寒之病。
多从风寒得之。
始表中风寒。
入里则不消。
然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
拟欲攻之。
犹当先解表。
乃可下之。
若表已解。
而内不消。
虽非大满。
犹生寒热。
□□□□□。
则病不除。
大满有燥屎。
自可除下之。
虽四五日。
不能为祸也。
若不宜下而便攻之。
内虚热入。
协热遂利。
烦燥诸变。
不可胜数。
轻者困笃。
重者必死矣。
凡两感病俱作。
治有先后。
发表攻里。
本自不同。
而执迷妄意者。
乃云神丹甘遂。
合而饮之。
且解其表。
又除其里。
言巧似是。
其理实违。
夫智者之举错也。
常审以慎。
愚者之动作也。
必果而速。
安危之变。
岂可诡哉。
世上士。
但务彼翕习之荣。
而莫见此倾危之败。
惟明者居然。
能护其本。
近取诸身。
夫何远之有焉。
夫阳盛阴虚。
汗之则死。
下之则愈。
阳虚阴盛。
汗之则愈。
下之则死矣。
夫如是。
则神丹安可以误发。
甘遂何可以妄攻。
虚盛之治。
相背千里。
吉凶之机。
应若影响。
岂容易哉。
况桂枝下咽。
阳盛则毙。
承气入胃。
阴盛以凶。
死生之要。
在乎须臾。
视身之尽。
不暇计日。
此阴阳虚实之交错。
其候至微。
发汗吐下之相反。
其祸至速。
而医术浅狭。
懵然不知病源。
为治乃误。
使病者殒没。
自谓其分。
至今寃魂塞于冥路。
死尸盈于旷野。
仁者鉴此。
岂不痛欤。
凡发汗。
温服汤药。
其方虽言日三服。
若病剧不解。
当促其间。
若与病相阻。
即便有所觉。
病重者。
一日一夜。
当晬时观之。
如服一剂。
病证犹在。
故当复作本汤服之。
至有不肯汗出。
服三剂乃解。
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凡得时气病。
至五六日而渴。
欲饮水。
饮不能多。
不当与也。
何者。
以腹中热尚少。
不能消之。
便更与作病也。
至七八日。
大渴欲饮水者。
犹当依证而与之。
与之令不足。
勿极意也。
若饮而腹满。
小便不利。
若喘若哕。
不可与之也。
若饮水。
忽然大汗出。
是为自愈也。
凡得病。
反能饮水。
此为欲愈之病。
其不晓病者。
但闻病饮水自愈。
小渴者。
乃强而与饮之。
因成其祸。
不可复数也。
凡得病厥。
脉动数。
服汤药。
更迟。
脉浮大减小。
初躁后静。
此皆愈证也。
凡治温病。
可刺五十九穴。
又身之穴。
三百六十有五。
其三十穴。
灸之有害。
七十九穴。
刺之为灾。
并中髓也。
又脉四损三日死。
平人四息。
病人脉一至。
名曰四损。
脉五损。
一日死。
平人五息。
名曰五损。
脉六损。
一时死。
平人六息。
名曰六损。
脉盛身寒。
得之伤寒。
脉虚身热。
得之伤暑。
脉阴阳俱盛。
大汗出不解者死。
脉阴阳俱虚。
热不止者死。
脉至乍数。
乍疎者死。
脉至如转索。
其日死。
讝言妄语。
身微热。
脉浮大。
手足温者生。
逆冷脉沈细者。
不过一日死矣。
此以前。
使伤寒热病证候也。
辨大阳病 痉湿暍。
此三种。
宜应别论。
以为与伤寒相似。
故此见之。
大阳病。
发热无汗。
反恶寒者。
名曰刚痉。
发热汗出。
而不恶寒。
名曰柔痉。
发热。
脉沈而细者。
名曰痉。
发汗太多。
致痉。
病身热足寒。
颈项强急。
恶寒。
时头热。
面赤。
目脉赤。
独头面摇。
爬卒口噤。
背反张者。
痉病也。
关节疼痛而烦。
名中湿。
湿痹之候。
其人小便不利。
大便反快。
但当其利小便。
湿家之为病。
一身尽痛。
身色如熏黄。
湿家。
其人头汗出。
背强。
欲得被覆向火。
若下之早则哕。
胸满。
舌上如胎。
渴欲得水而不能饮。
口燥渴也。
下之。
额上汗出。
微喘。
小便利者死。
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问曰。
风湿相抟。
一身尽疼痛。
法当汗出而解。
医曰。
此可汗。
汗之病不愈者。
何也。
答曰。
发其汗。
汗大出者。
但风气去。
湿气在。
是故不愈也。
若治风湿者。
微微□似欲汗出者。
风湿俱去也。
湿家病。
身上疼痛。
发热面黄而喘。
头痛鼻塞而烦。
其脉大。
自能饮食。
腹中和无病。
内药鼻中则愈。
病者一身尽痛。
发热日晡所剧者。
此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
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大阳中热者。
暍是也。
其人汗出恶寒。
身热而渴也。
大阳中暍者。
身热疼重。
而脉微弱。
此亦以夏月伤冷水。
水行皮中所致也。
发热恶寒。
身重而寒痛。
其脉弦细。
小便已。
洒洒然毛耸。
手足逆冷。
小有劳。
身则热。
口开前板齿燥。
若发汗。
则恶寒甚。
加温针。
则发热甚。
下之则淋甚。
辨大阳病
大阳之为病。
脉浮头项强痛。
而恶寒。
发热汗出恶风。
脉缓者。
名为中风。
或已发热。
或未发热。
必恶寒体痛。
呕逆。
脉阴阳俱紧者。
伤寒一日。
大阳受之。
脉若静者。
为不传。
颇欲吐。
若躁烦。
脉数急者。
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
阳明少阳证不见者。
为不传也。
发热而渴。
不恶寒者。
为温病。
若发汗已。
身灼热者。
名风温。
风温为病。
脉阴阳俱浮。
自汗出。
身重。
多眠睡。
鼻息必鼾。
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
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
微发黄色。
剧则如惊癎。
时瘈瘲。
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
再逆促命期。
病有发热恶寒者。
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
发于阳者。
七日愈。
发于阴者。
六日愈。
以阳数七。
阴数六故也。
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
以行尽其经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
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欲解时。
从巳至未上。
风家表解。
而不了了者。
十二日愈。
病人身大热。
反欲得衣者。
热在皮肤。
寒在骨髓也。
身大寒。
反不欲近衣者。
寒在皮肤。
热在骨髓也。
大阳中风。
脉阳浮而阴弱。
啬啬恶寒。
淅淅恶风。
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者。
桂枝汤主之。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康平 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