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277849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54.22KB
政府经济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政府经济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经济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宏观经济管理〕
四、简答题
什么是政府经济?
如何理解政府经济?
答:
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
〔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局部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5)政府经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第二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
1、市场失灵:
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
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2、竞争失灵:
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
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
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3、信息的不对称:
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4、社会公平:
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
5、经济公平:
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照关系。
6、自然垄断:
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本钱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
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效劳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7、洛伦茨曲线:
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
洛伦茨曲线由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用累积的一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局部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来表示。
1、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
2、外部正效应指的是〔〕A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3、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
4、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根本指导方针是〔〕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以下工程中属市场失灵的领域有〔〕A公共平安;
B医疗卫生;
C法律秩序
2、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C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
D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
3、政府履行经济稳定与开展职能的目标包括〔〕B物价稳定;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4、政府经济活动的效率要求包括〔〕
A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
B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5、公共资源的特征有〔〕A稀缺性;
B使用不受限制
1、如何认识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必要性?
一般而言,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
政府凭借社会公共权力介入市场失灵的领域,强制性地矫正市场失灵的根源。
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有哪些?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再分配〔2〕经济稳定和开展〔3〕资源配置
五、论述题
1、怎样认识收入差距与公平、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到达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
收入分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描述了收入的分布情况。
对于收入差距有量的问题,一方面市场的效率要求必然会产生收入差距,另一面,出于对人们有关收入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又要求政府将这个差距维持在人们意愿的范围之内。
即基于对公平和效率的综合考虑,收入差距既要满足效率的要求,又要防止差距过大对公平带来的冲击。
政府决策时可形成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组合,如我国目前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
2、试论政府经济调节能力的有限性。
〔1〕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2〕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3〕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
〔4〕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以上要点还要适当展开说明,具体可以参考书本p32)
第三章政府与公共物品供给
1、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特征。
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2、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效劳的边际本钱为零。
消费者对某一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或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物品的消费。
消费者人数的增加并不对生产本钱产生影响。
3、俱乐部物品:
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
俱乐部物品"
。
当消费人数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而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的消费就变成竞争的。
1、以下商品中性质属纯私人物品的是〔〕C、皮衣
2、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量上的区别是〔〕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
3、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A、免费搭车的问题
4、在公共物品的供给分析中,个体是〔〕D、价风格节者和产量接受者
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区别在于〔〕A、消费的非竞争性B、消费的非排他性
2、混合物品包括〔〕A、无排他性或弱排他性,但有一定竞争性的物品B、有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的物品C、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
3、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形式总的来说有〔〕A、私人的完全供给B、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C、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
1、简述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方式及其理论依据。
公共提供是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措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本钱,免费为公共提供产品,用于公共消费.以萨缪尔森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由于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因此通过市场方式提供公共物品,实现排他是不可能的或者本钱是高昂的,并且在规模经济上缺乏效率。
因此,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比市场方式即通过私人提供具有更高的效率。
2、简述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可能性。
当满足以下条件的时候,由私人供给公共物品便存在可能:
〔1〕私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
(4分)〔2〕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
(3分)〔3〕有一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
(3分
第四章外部经济效应与政府经济政策
1、外部效应:
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有益的影响〔收益外部化〕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
有害的影响〔本钱的外部化〕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2、庇古税:
在存在外部本钱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们造成的边际外部本钱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本钱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本钱,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本钱,从而防止效率损失。
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本钱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
1、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A产品和劳务的本钱、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2、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是〔〕A、交易本钱为零或很低
3、以下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方法的是〔〕C、排污权交易
1、以下行为属于生产外部性的有〔〕A兴修水利;
B、治理环境污染;
D、安装路灯
2、非市场方式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有〔〕A、罚款或收税B、财政补贴C、公共管制
3、通常情况将外部性分为〔〕A、生产的外部经济性;
B、消费的外部经济性;
C、生产外部不经济性;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
1、什么是公共资源问题?
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公共资源有着如下两个特征:
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一是其使用上不受限制。
由于使用上不受限制,没有人对新参加使用者造成的外部效应负责,使得公共资源的使用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小于个人收益,进而造成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资源问题。
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产权归属不够明确.
2、阐述科斯定理的含义、意义及局限性。
科斯定理的含义是:
在产权明确、交易本钱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
“科斯定理〞强调产权的重要性,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界定和保护产权。
只要产权已明确界定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那么交易的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这可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自然地实现,产权赋予不同的人,只是会带来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同。
科斯还认为,即便外部效应涉及到多方,即使不把公共资源的产权赋予单个的一个人,市场也可以自动地纠正外部效应。
科斯定理〞的结论,是建立在交易本钱为零的前提根底上的。
然而,市场交易中存在本钱,这是不容忽略的事实。
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第五章政府经济行为与公共选择
1、公共选择:
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
其根本原理是,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2、直接民主:
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决策,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
3、投票悖论:
在投票选择中出现有悖于日常逻辑推理的现象。
如在A、B、C三个方案中,A和B选择,A以2:
1的票数获胜。
在B和C的选择中,B以2:
然而,在A与C的选择中,C又以2:
因而,无法确定最后获胜的方案。
如果根据一般的推理,A优于B,而B优于C,那么一定是A优于C,而上例中的结果是C优于A。
4、票决循环:
在投票选择中出现的无法选择最优方案的现象。
如果上述配对投票能一直进行下去,那么会出现A和B选择,A获胜,B和C选择,B获胜,A与C选择,C获胜,B和C选择,B获胜,……,这样不断循环下去,出现了“票决循环〞的现象,但无法在A、B、C三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5、阿罗认为,一般来说在多数原那么下,要找到一个满足民主社会公共选择所有标准的集体决策规那么是不可能的。
不能指望一个民主社会能够做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
该结论被称之为阿罗不可能定律。
1、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者是〔〕B、布坎南
2、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A、政府决策
3、对于一个公共产品提供量有高、中、低三种选择,A、B、C三个人的偏好如下:
对A而言----高>
中>
低,对于B而言-----低>
高>
中,对于C而言-----中>
低>
高。
这三个人中偏好属于多峰偏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府 经济学 综合 练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