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愿坚《草》教学案2含答案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265098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7.49KB
王愿坚《草》教学案2含答案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
《王愿坚《草》教学案2含答案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愿坚《草》教学案2含答案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76年又陆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10篇短篇小说。
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
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
2.写作背景
1935年8月,红军征服了雪山以后,党中央在毛儿盖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分别在毛儿盖和卓克基两地集中,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在中共中央统一指挥下,继续北上过草地。
右路军在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叶剑英等率领下,从毛儿盖出发,绕过松潘穿过草地向班佑前进。
左路军在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率领下,由马塘、卓克基出发过草地向阿坝地区开进。
3.关于“草地”
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
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咯拉山之间的高原。
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
多草甸、沼泽。
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
4.关于《草》
从1976年年底到1977年7月,作家王愿坚连续写了十篇以长征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其中七篇写红军过草地)。
“这些作品,是用短篇小说这种艺术形式来塑造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的一个尝试。
”(王愿坚《写出感受的和相信的(代序)》,《王愿坚小说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第一版),《草》就是这十篇短篇小说中的第四篇,写于1977年5月31日,发表在《人民文学》同年第8期上时略有改动。
【积累仓库】
1.课文补充注释
(1)四下里(sì
xià
li):
四处。
也说四下。
(2)湿漉漉:
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
(3)捂(wǔ)着肚子:
用手盖住或封闭起来。
(4)心像火燎:
烧。
(5)僵住:
僵持,相持不下。
(6)惶惑:
疑惑畏惧。
(7)拽(zhuà
i):
拉。
(8)端详(duānxiang):
仔细地看。
(9)切勿(wù
):
务必不要。
(10)抽噎(yē):
抽搭,一吸一顿地哭。
(11)光火:
(方言)发怒,恼怒。
(12)一霎(shà
一会儿;
短时间。
(13)顿时:
立刻。
(14)一气:
不间断地(做某件事)。
(15)花天酒地:
形容沉湎在酒色之中。
花,指妓女。
(16)宽慰:
宽解安慰。
文中是放心、舒畅的意思。
1、?
形近字比较
喘气(chuǎn)?
?
?
挎包(kuà
)
湍急(tuān)?
跨越(kuà
揣测(chuǎi)?
垮台(kuǎ)
踹(chuà
i)?
胯下(kuà
端正(duān)?
侉子(kuǎ)
【探究中心】
1.小说为什么以“草”为题目?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以“草”为题,简洁、醒目。
一是交代全篇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红军长征过草地,部队饥寒交迫,只能吃野菜、野草。
二是揭示了情节发展的线索,小说情节就是围绕“草”先后写了长征战士误食毒草,周副主席辨毒草、尝毒草、议吃草,红军战士悟真理的过程。
三是引发思想的火花,主人公对“吃草”的一番议论,充满睿智地揭示了革命真理。
所以小说以“草”为题目,凝练、精当。
这篇小说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所经过的第一快难走的草地的经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正文前面引语中的“最甜”一词如何理解?
“最甜”,一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小说以“草”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
请根据这一点,分别用简短语句概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高潮部分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形象特征?
第一部分(1—5):
故事的开端。
战士误食有毒野菜,班长杨光摸黑向上级报告。
第二部分(6—16):
故事的发展。
杨光恳求医生前往救人,医生却有紧急任务在身。
第三部分(17—36):
故事的高潮。
杨光惊醒了昏迷中的周副主席,周副主席辨毒草、尝毒草,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四部分(37—44):
故事的结局。
杨光和其他战士从周副主席的话中获得巨大力量,立即执行命令
高潮部分,周副主席毅然尝试有毒的野菜,以充当第一手资料。
作者这里充分描写了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动作和神态,如“举起”、“看了看”、“咬下”、“抖动”“吐掉”等,刻画了周副主席不顾个人安危,对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事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
4.杨光在整篇文章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杨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
以他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又以他的眼睛及他的所感向我们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反映红军长征中感人肺腑的事迹,更令人信服,更显得亲切感人。
同时,杨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点也正是千千万万红军战士身上所共有的优点,也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战士这样的队伍,我们的革命事业才会成功。
5.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本文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综合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方法,特别是周副主席亲口尝毒草的细节描写,动作性强,富有感染力,成功地刻画了以杨光为代表的红军战士的形象和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表现了广大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敬仰之情以及他们从周副主席身上感受到的巨大力量,突出表现了周副主席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高屋建瓴的领袖风范。
第二,本文采取倒叙的方法,以“草”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
篇首以红军战士误食毒草而中毒打开帷幕,接着以周副主席辨毒草、尝毒草把情节逐步推向高潮,最后以周副主席议吃草、红军战士悟真理结束全文。
这样结构紧凑,脉络分明,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小说的中心意思。
第三,语言生动、准确而富有表现力。
例如,全文结尾写道:
“周副主席那浓浓的胡须绽开来,宽慰地笑了。
他笑得那么爽朗,那么开心。
自患病以来,他还是头一次笑得这么痛快。
”这个特写镜头中运用的神态描写的词语,与描写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神态动作的词语形成鲜明的对比,传神地表现了周副主席心系战士生命安危的高尚人格和指挥若定、高瞻远瞩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袖风范。
第四,本篇文章从一个普通红军战士的角度赞颂了以“周副主席”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
全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
“周副主席”在整个长征中担负着艰巨的重任,日以继夜地工作以致体力不支而倒下,自己已处于昏迷状态,却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要尝试有毒野菜,并迅速布置了处理措施,从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看出了周副主席令人敬佩的精神境界。
【语言平台】
1.他摸黑冲进了烂草地;
开始是跑,然后是走,最后体力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在地上爬。
爬着,爬着,不知什么时候昏过去了。
这些动词,准确地表现了杨光救人心切、一往无前的优秀品质和顽强意志。
2.“什么,周副主席?
”杨光立时惊住了。
对于这位敬爱的首长,杨光不但知道,还曾亲眼看见过。
……他惶惑地望着担架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了。
……杨光不安地走过去。
他深情地注视着那张熟悉的脸,却不由得大吃一惊:
由于疾病的折磨,这位敬爱的首长面容变化多大呵!
他觉得心头像刀在绞,眼睛一阵酸涩,竟然连敬礼也忘了。
这些加点的词语,反映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
思路分析:
当得知病重而昏迷的是周副主席时,杨光先是“立时惊住”(表明出乎意料,感到突然而精神紧张),接着感到“惶惑”(表明惊慌而不知所措),面对周副主席的招手,他深感“不安”(表明心神不安定,深感内疚)。
当见到首长病容时,杨光“大吃一惊”,“觉得心头像刀在绞”(表明对周副主席的无比关切和忧虑,充满爱戴和敬重之情)。
这段描写杨光的心理活动,形象、细腻地摹写了他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时那复杂的感情变化过程,表现出了红军战士对革命领袖的无限爱戴、敬仰之情。
3.“革命斗争,需要吃草,我们就去吃它。
而且,我们还要好好总结经验,把草吃得好一些!
”这句话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这番议论语重心长,充满哲理,显示了周副主席善于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高超领导艺术。
这段议论教导战士们要根据革命斗争需要,承认困难,正视困难,进而战胜困难。
4.“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
就会看到:
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
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这句话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以两个“就会”强调了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艰苦奋斗
的革命精神,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对于壮大队伍,克敌制胜的重要意义。
5.“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顿时,他觉得自己变得强大了,
有力了,这力量足足能一气走出草地。
”这段话中两个“伟大”的含义?
这段描写表
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前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是“全军都敬爱的人”,因为他协助毛主席统率全军
组织万里长征,因为他和全体红军战士肩并肩、心贴心;
后一个“伟大”,指周副主
席关爱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的高尚人格,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以及善于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高超领导艺术。
这一处的心理活动描写,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崇敬的心情,
周副主席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极端关注战士生命健康,无限忠诚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
品质,使杨光无比敬仰并深受鼓舞,而周副主席评说吃草“我们正因为吃草吃得强大
了,吃得胜利了!
”的教导,则使他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增强了走向胜利的信心。
【拓展窗口】
毛泽东同志总结长征的伟大意义说: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自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
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省。
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
没有,从来没有的。
长征又是宣言书。
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
它向十一个省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人民群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大篇大道理呢?
长征又是播种机。
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学习检测站】
一、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草》这篇小说围绕“”这一线索,先后安排了?
、
、?
等几个情节,着重刻画了的光辉形象。
2.课文正文前的引语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王愿坚 教学 答案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