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培养与研究李海霞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3250957
- 上传时间:2022-10-08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6.66KB
小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培养与研究李海霞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培养与研究李海霞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培养与研究李海霞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我的责任意识是指:
一个人在遵守道德、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抱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的反映。
包括自主、认真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自己的事自己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珍爱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等三方面。
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学生责任意识的基础和根本。
一个人首先表现出能对自己负责,才有觉悟和能力对别人负责,乃至于对社会、民族、祖国等的负责。
一个对自身都不负责任的学生,就无从谈起对家庭、同伴、集体、社会负责。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今天的在校生,是一个庞大的以独生子女的为主群体。
它们享受着来自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厚爱,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的自立意识和生活处理能力普遍缺乏:
只要没人督促不能认真写作业;
自己衣物,小至手帕、红领巾也要家长洗;
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追逐打闹,旁若无人;
认为学习是给家长学,考试是给家长考,拿到考试卷子,只看分数从不关心错题的原因;
当自己做错了事情,不知承担,却能找出许多的借口……不得不使我们考虑,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虽然我们不断的教育我们的学生,自己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民族的盛衰,自己的前途等,但这些空洞的说教都无济于事。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也明确指出:
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等等。
我们知道培养跨世纪人才需要博学多才,有快捷获取信息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观念,有自我发展的精神,有与人协作的意识等,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责任心的培养,在构建美丽和谐校园活动和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中,我们班注重小学生责任教育的创新,加强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所以将课题确定为《小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培养与研究》。
(二)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研究意义
当前,无论是从各类研究报告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责任意识的缺乏已经成为儿童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玩完玩具后不收拾,自己的东西乱扔而不知收拾,看到别人摔倒了不过去帮忙;
看到别人的东西掉了,置之不理,视而不见,对于老师交给的任务不能认真负责地完成,做了错事千方百计地找借口推诿,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
所以,责任意识的培养,如何从家庭起步,如何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从小抓起,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我们当前的家庭教育中,随着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很多父母忽视了子女责任意识的教育。
一味地宠爱、娇惯孩子,使孩子骄傲、任性、自私,甚至粗暴,野蛮,没有同情心,在校时,不会和同学合作,缺乏劳动观念,没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家长过分呵护子女会使子女事事依赖父母,缺乏主见。
如果这样的孩子投身到未来竞争与合作并存,机遇和挫折交错的社会中,恐怕没有不被淘汰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不求上进,无所作为。
那是为什么?
因为他对自我缺乏责任意识。
有的人对家里的事不管不问,对父母不孝不敬。
因为他对家庭缺乏责任意识。
有的人不关心他人疾苦,不关心国家大事。
因为他对社会缺乏责任意识。
这一个对个人、家庭、社会缺乏责任的人,对我们国家有何用呢?
所以说责任意识是孩子成人成才之本。
同时,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少年儿童健全人格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并为孩子身心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责任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孩子养成自治自理能力。
教给孩子责任意识,能使他明白,自己的言行会对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进而明白责任的完成与否对自己的将来有什么作用。
责任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孩子理解,体谅别人,养成合群的好习惯,还有助于孩子关心别人,疼爱别人。
有责任意识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今天的小学生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如果他们缺乏对自我、对家庭、对同伴、对集体、对社会的积极的情感信念,没有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思想,那么我们目前的一切教育只能算是对受教育者的谋生教育,是一种偏离教育方针的畸形教育。
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尤为重要。
小学生年龄跨度比较大,其道德情感发展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道德认知水平。
著名学者李伯黍等人研究了小学儿童集体观念的发展,结果发现:
我国的小学儿童从7岁起为集体的道德意识已经开始出现了;
从行为者的行为动机方面作出道德判断的转折时期,出现在9岁前后。
其他如儿童分享观念的发展研究、儿童利他观念发展研究和儿童对社会认知的研究都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
通过行为训练促使学生内化为责任情感是可行的。
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升华、不断强化的过程,责任培养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等几个方面。
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责任意识的培养应从最低层次做起,首先教育他们对自己负责,这一方面,家庭和学校应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的目标:
通过研究,唤醒学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责任情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使学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集体的事情抢着做,家庭的事情主动做,让他们在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责任心,做一个合格的少先队员。
具体目标:
1、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习课能自觉保持安静,不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包括借东西、说话、回头、下位、窜位、随便走出教室等;
每位学生能认真自觉预习、复习或做作业,不妨碍他人的学习。
课后能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规范。
2、对自己品德负责——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欺辱同学,不说脏话、谎话。
待人有礼,对人友善,乐于助人。
课间在楼道内或上下楼梯时能轻声慢步,靠右行走,不在楼内聚群,不在楼道内大声喧哗、追逐或打闹。
课间不随便出校门。
1、自我责任意识的培养目标
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关心自己的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到文明有礼貌,遵守纪律,知错就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自己有一个行为美好的形象。
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上学该带的物品自己准备,上课时要管住自己,认真听讲;
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也有能力的好学生。
对自己的集体负责。
(学校、班级、小组)学生在做事、说话、时刻想着自己的行为会对集体产生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多做对集体有利的事。
三、培养小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2、家庭教育转变观念。
正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基本为独生子女,他们大多是家庭的中心,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可一些年轻的父母总担心孩子做不好,爱替孩子做一切选择,甚至把孩子应负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事事包办代替。
于是“孩子要学习,父母前边挤”的现象成为家庭教育中的一大景观,孩子们在被动的氛围中便会萌发“书是为父母念,考试为父母考,作业为教师写”的念头,那么,产生上述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看来家长任意剥夺孩子的自由,把孩子的责任都自己扛,这是极不明智的做法,也是造成孩子责任意识差的重要原因。
试想,对一个没有责任意识的孩子来说,很难想象他会认真自觉的去完成任务,更不要说勇于创造,积极奉献了,这样的孩子其结果是很难“成龙成凤”的,最终只能成“虫”。
明智的家庭教育方式则是树立“让子成龙”、“让女成风”的新观念,但这样不是说要家长对孩子一味地放任自流,更不是让家长有意地滋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而是家长把孩子生活舞台上的“主角”地位还给孩子,自己乐于充当“配角”,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启发引导的作用,为人父母者,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他们从小就有“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里的事帮着做”的意识,努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欲望,让孩子自己渴望“成龙、成凤”,这样,孩子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也会有更强的责任感。
四、学校不仅要重智育,也要注重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校教育是较之家庭教育更直接、系统的教育,各校都把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摆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而往往忽略责任感受、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尽管目前教育界提出了素质教育、教育改革这样的新的教育思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小学生责任意识薄弱,是一个摆在眼前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诸多研究发现,责任意识强的学生在校表现为学习自觉努力、勤于思考、作业认真、乐于接受并自觉完成任务。
这就更加迫切地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是责任意识的培养。
教师可通过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培养,包括以思想品德为主的学科教学,班队活动和少先队活动等。
当教师发现学生中有书包不整理、学习用品忘带、学习懈怠、工作失职等情况时,就应认识到这正是学生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
此时教师应怀着积极的态度,针对问题创设条件,有意识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根据德育原理,从认识上加以引导,从情感上加以激发,从行为上加以约束。
如当我发现学生出现了上面的问题时,我的做法如下:
(1)从认识上加以引导
在一节班会课上,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你愿意把书包放在整洁的柜子里还是肮脏的柜子里?
你会整理柜子吗?
整理柜子是谁的事?
通过讨论,学生们达成了共识:
收拾书包是自己的事,自己该负责。
导词,学生已自然接受了柜子要自己整理这个简单朴素的责任感教育。
(2)从情感上加以激发
的国心理研究表明:
现阶段的少年儿童对命令式的东西不乐于接受,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这点启发我:
要让学生把整理柜子看成是我要做的事。
于是我就让学生从身边找榜样,那些同学平常能自觉整理柜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听了榜样们的介绍,学生们都流露出了羡慕的表情,于是我趁热打铁,告诉学生:
做事贵在坚持,坚持天天整理柜子这可是件不容易的事。
此时学生的责任感完全被激发了起来,纷纷表示:
我能坚持。
(3)从行为上加以约束
行为教育的原理告诉我们,孩子高度的责任感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实践来完成,这也就是说,学生有了认识和情感后,并不等于已经产生了相应的行为,为了督促学生更好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我便成立起检查小组,不时督促、检查、并以此作为个人卫生成绩的一个方面,逐渐地,学生整理柜子已经成了日常行为习惯,至此,他们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心理结构,真正树立了对自己的责任感。
(4)家校配合,形成合力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关心和支持。
家庭教育在配合学校教育、塑造学生精神世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保持连续性、一致性,就必须加强家校联系。
我们首先通过沟通家长和学校间的情感,明确了培养学生成才的共同目标。
通过家访、开座谈会、问卷等形式,摸清目前家庭中责任意识教育的现状,与家长联手制定出家庭教育的明确要求。
使家长也能在家里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这样,能够实现家校和一,形成一种合力,共同为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而努力。
二、研究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自我 责任意识 培养 研究 李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