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真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240178
- 上传时间:2022-10-08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34.98KB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真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真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真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苛勒-行为主义
B.詹姆斯-构造主义
C.华生-完形主义
D.罗杰斯-人本主义
考夫卡-完形主义,行为主-华生,机能主义-詹姆斯,构造主义-冯特。
3.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内部的传导方式是(分数:
A.声传导
B.光传导
C.电传导
D.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它与动作电位具有密切关系。
4.人类的视觉中枢位于(分数: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视觉位于大脑皮层的枕叶。
5.个体对同类刺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称为(分数:
A.差别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表示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
6.下列有关明适应与暗适应时间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
A.暗适应时间更长
B.明适应时间更长
C.两者时间相同
D.两者无可比性
暗适应时间较长,而明适应的时间很短暂。
7.当驾驶飞机在机场降落时,飞行员会发现前方的景物似乎朝自己运动,近处快,远处慢。
这种现象被称为(分数:
A.线条透视
B.空气透视
C.运动透视
D.对象重叠
运动透视是指当观察者向前运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
线条透视是指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
空气透视是指近处物体清晰,远处物体模糊,人们根据这一线索推断物体的远近。
动景运动是似动知觉中的一种。
它具体指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图片)按一定空间间隔或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8.用社会交换理论来判定某种人际关系是否公平时,需遵循的原则不包含(分数:
A.均等原则
B.匹配原则
C.平等原则
D.各取所需原则
社会交换理论指出人们使用以下规则来决定人际关系是否公平:
(1)均等原则,每个人有得到同等利益的机会,而不是只有某些人拥有机会。
(2)各取所需原则,将每个人的需求纳入考虑的范畴,根据每个人特殊的需求决定给他什么样的好处。
(3)平等原则,每个人获得的利益与贡献成正比,付出多的人获得的好处也应该多,付出少获得的也应该少。
比如目前人们对“官二代”和“富二代”的负性评价,就和这种不平等有关。
9.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性记忆的是(分数:
A.记住了韦伯定律
B.对情绪体验的记忆
C.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技能
D.回想起第一次上台演讲的情景
程序性记忆是往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获得,而在利用的时候又往往不要意识参与,包括对运动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10.为了解决问题,个体在问题空间根据一定规则或程序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法,这种策略是(分数:
A.逆向搜索策略
B.爬山法
C.手段-目的分析策略
D.算法策略
算法策略是把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加以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答案的策略。
启发式策略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解决问题的策略。
它包括:
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选择性搜索,类比迁移策略。
11.当运用代表性启发法进行判断时,人们往往忽略了(分数:
A.概率信息
B.性别角色
C.权威
D.自我
此题考查社会认知部分关于社会认知法则的知识点。
代表性启发也叫象征性法则,人们根据事物与某典型事物的相似程度来加以归类。
比如在人们的印象中,东北人比较高大,南方人相对矮小。
代表性启发会产生基率谬误,即个体忽视事物发生概率而做出错误判断。
人们运用代表性启发进行决策时,习惯于把事物的类型划分典型化,进而过分强调某种决策选项的典型性而忽略其发生的概率。
12.在词汇判断任务中,先呈现“牛奶”再呈现“面包”,与先呈现“电脑”再呈现“面包”相比,前者将“面包”判断为词的反应时比后者短。
这种现象称为(分数:
A.天花板效应
B.启动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系列位置效应
启动效应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其中起促进作用的启动效应被称为正启动效应,起抑制作用的启动效应被称为负启动效应。
题干中是一个正启动的例子。
13.按照托马斯的观点,在冲突解决中对双方利益都中等关注的人,采取的冲突解决模式是(分数:
A.对峙
B.合作
C.妥协
D.顺应
此题考察团体内部沟通部分关于冲突解决的知识点。
组织心理学家Thomas从人们关注自己与关注他人两个维度分析人们解决冲突的方式,总结出了人们对待冲突的五种方式。
①利用对峙方式解决冲突的人比较关心自己的需求,而对他人漠不关心;
②逃避的人常常拒绝承认冲突的存在,既不关心自己的需求,也漠视他人的存在;
③用顺应方式处理冲突的人比较关注他人的感受与需求,不关心自己的需求;
④妥协双方对自己与他人的关注均处于中等水平,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与他人进行协商,直到达成一种妥协;
⑤合作的双方既关心自己,也很关心他人,这是解决冲突的最佳处理模式。
14.下列有关“需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
A.需要具有社会性
B.需要是个体动机产生的基础
C.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D.需要是生理或心理的平衡状态
需要是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15.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能力的归因属性是(分数:
A.内部,稳定,可控
B.外部,不稳定,可控
C.内部,稳定,不可控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根据韦纳的三维归因理论,能力属于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16.关于智力的一般发展趋势,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
A.能力发展水平存在个体差异
B.流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不断提高
C.智力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
D.青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
流体智力是与晶体智力相对应的概念,流体智力随年龄的老化而减退。
17.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分数:
A.斯皮尔曼
B.吉尔福特
C.斯腾伯格
D.加德纳
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包括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
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和自然智力。
18.艾森克把人格的基本维度分为(分数:
A.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
B.内外向、神经质、开放性
C.内外向、感受性、耐受性
D.内外向、敏捷性、冲动性
艾森克根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
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
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
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质。
19.以“思维敏捷但粗枝大叶,热情直率但急躁冲动”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分数:
A.胆汁质
B.多血质
C.抑郁质
D.黏液质
(1)胆汁质:
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表里如一,行动敏捷、生气勃勃、刚毅顽强。
这种人的弱点是遇事常欠考虑,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2)多血质:
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际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力强。
这种人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3)黏液质:
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自制力强、耐受力高、内刚外柔,交往适度、交情深厚。
这种人的弱点是行为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
(4)抑郁质:
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力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
这种人的弱点是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
20.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生命全程的第一部标志性著作是(分数:
A.霍尔的《衰老:
人的后半生》
B.霍林沃思的《发展心理学概论》
C.古迪伊纳夫的《发展心理学》
D.包尔特斯的《毕生发展与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而不是满足于孤立地研究儿童心理,并于1927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霍尔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他于1922年出版了《衰老:
人的后半生》一书,但霍尔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学要研究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
21.皮亚杰认为,儿童获得守恒观念的标志是思维表现出(分数:
A.系统性
B.逻辑性
C.可逆性
D.形象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的儿童可以运用内部的心理运算解决问题。
所谓运算是一种心理动作,儿童在心理进行可逆或补偿的动作,并不需要实际动手操作。
具体运算是指儿童只能对于具体的事物或情境按照逻辑法则进行推理。
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
22.3~6个月的婴儿经常对熟人微笑,而较少对陌生人微笑。
这表明其依恋处于(分数:
A.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期
B.目标调整的参与期
C.特定依恋期
D.选择性的社会反应期
鲍尔比、安斯沃思等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①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即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
②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婴儿对母亲、熟悉的人、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产生“陌生人焦虑;
③特殊的情感连结阶段(6个月~2岁),此阶段婴儿出现了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
④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婴儿可以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愿望,可以理解母亲离开一段时间或一段距离,把母亲作为一个交往的伙伴。
23.幼儿记忆发展的显著特征是(分数:
A.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发展迅速
B.有意识记为主,无意识记发展迅速
C.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均发展迅速
D.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均发展缓慢
幼儿初期无意识记占优势,让记忆服从于一定目的还有困难。
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晚期有意识记和追忆的能力才逐步发展起来,有意识记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的质变。
24.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其角色采择能力所处的发展阶段是(分数:
A.社会信息阶段
B.自我发展阶段
C.相互性阶段
D.社会和习俗阶段
塞尔曼运用两难故事法研究表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硕士研究生 入学 统一 考试 心理学 专业 基础 真题含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