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股沟斜疝诊疗指南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3221912
- 上传时间:2022-10-08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8.78KB
小儿腹股沟斜疝诊疗指南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x
《小儿腹股沟斜疝诊疗指南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腹股沟斜疝诊疗指南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右侧鞘状突闭合相对较晚是右侧腹股沟疝发病率高的原因。
鞘状突部分未闭合时使鞘状突形成一狭窄的管腔,腹腔内脏器难以进入,但腹腔中的液体可以进入其中,从而形成多种类型的鞘膜积液。
【病理】
根据鞘状突闭塞的不同形态小儿腹股沟斜疝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腹膜鞘状突完全未闭,疝囊的主要部分为睾丸固有鞘膜囊和精索鞘膜,睾丸在疝囊内,称为睾丸疝,此种类型多见于睾丸下降不全的病例;
另一种类型是鞘状突位于精索部分未闭合,疝囊止于精索固有鞘膜之间,疝囊内看不到睾,称精索疝。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疝,约占95%以上。
疝内容物随不同年龄有所不同,婴幼儿时疝内容物多为小肠、盲肠,有时阑尾也可进入疝囊;
年长儿大网膜可进入疝囊内。
女性疝内容物除上述以外,有时还有卵巢输卵管。
极少数患儿疝囊较大,盲肠、膀胱或卵巢构成疝囊的一部分,称为滑动性疝。
疝入的脏器有时容易发生嵌顿,但因小儿腹壁发育较差疝囊颈组织薄弱,腹横筋膜多有弹性,腹股沟管比较短,因此较少发生坏死,且多数可通过手法复位获得成功。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是一侧腹股沟出现一个圆形有弹性的可复性肿块,大多数出现在婴儿期,小儿哭闹、大便、站立、腹部用力时肿物出现或增大,腹压减低时包块变软或还纳。
还纳过程中常可听到气过水声,俗称“疝气”源于此体征。
将肿块还纳后可扪及该侧皮下环扩大、精索增粗,患儿咳嗽或腹部用力时用手指触摸皮下环内有冲击感,手指离开皮下环时肿物又复出现。
还纳肿物后用手指压迫内环口,肿物则不再出现。
一般疝内容物降下时并无症状,年长儿可能有下坠感,在男性60%腹股沟斜疝在右侧,左侧占30%,双侧腹股沟疝在国内报告约20%,国外有人报告超过30%。
检查腹股沟疝患儿同时应注意有无隐睾、鞘膜积液的存在。
【诊断及鉴别诊断】
典型的病例阴囊或腹股沟部可复性肿物诊断并不困难,但有时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鞘膜积液阴囊或腹股沟部有一囊性肿物,边界清楚,透光试验阳性,甚难还纳,有时疝与鞘膜积液合并存在。
2.睾丸下降不全睾丸下降不全时,腹膜鞘状突未闭可在腹股沟管内扪及睾丸,质软为实质性与腹腔内肠管不难鉴别,有时二者可以合并存在。
3.睾丸肿瘤阴囊内肿块为实性、质硬,不能还纳腹腔。
【治疗方案及原则】
小儿腹股沟斜疝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疗法。
手术的时机最好在6个月后进行,如发生疝内容物的嵌顿,手术应当提早进行以防反复嵌顿导致严重后果。
手术前应治疗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便秘等慢性疾病,以防术后复发。
1.非手术疗法6个月以内的小儿因有严重的疾患不宜手术时可暂时采取疝带疗法,期望其自行愈合,方法是先将疝内容物还纳后使用疝带或采用纱布压迫法压迫内环口,以防疝内容物脱出。
使用时应放好位置并随时观察疝内容物有无脱出,否则不但起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引起疝内容物嵌顿。
故对小儿腹股沟斜疝还是主张手术治疗。
起源于20世纪30~40年代,近来又有人做广告主张的注射疗法由于是盲目的,且可导致严重并发症,故小儿外科界始终不主张采用。
2.手术疗法适应6个月以上的腹股沟斜疝及有嵌顿历史的腹股沟斜疝。
一般采用腹横纹切口,经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或经腹疝囊高位结扎术。
尽管双侧患病的约占20%,但国内不主张常规探查对侧,除非手术前已诊断为双侧腹股沟疝。
国外有的主张常规探查双侧或单侧手术时以腹腔镜经疝囊检查对侧。
近年来国内外使用小儿腹腔镜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
创伤小、安全可靠、恢复快且不易影响精索睾丸的发育,可同时治疗双侧疝或治疗一侧探查对侧而不增加痛苦,正在国内小儿外科界推广应用,有条件时可选用。
二、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指脏器进入疝囊后由于疝环狭窄而发生箝闭而不能自行还纳,继而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的紧急状态。
如不及时处理往往造成绞窄性肠梗阻,甚至肠坏死而引起严重后果。
【病因、病理】
由于腹腔压力增高,迫使更多的脏器经过疝环而进入疝囊内,腹腔压力减小后疝环变小’大量疝内容物难以还纳,此时疝囊内压力不断增加静脉血流障碍使疝内容物更加水肿,最后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形成绞窄性肠梗阻。
婴幼儿嵌顿疝中由于精索血管长期受压,可发生睾丸坏死。
【临床表现】
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时可引起剧烈的疼痛,患儿哭闹,继之发生呕吐,腹股沟或阴囊肿块变硬,明显触痛,不能还纳。
继之可出现血便,伴有中毒症状时则多有肠绞窄,如不予复位则可能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既往有腹股沟疝历史,突然出现腹股沟或阴囊不能还纳的肿块且伴有剧烈疼痛症状时诊断多可确立。
但鉴于腹股沟斜疝嵌顿多发生于2岁以内,病史常常模糊不清,有时也可与下列疾病相混淆。
1.鞘膜积液当患儿不明原因而哭闹时,家长可能偶尔发现阴囊内有肿物或原有鞘膜积液合并感染,或反复触摸后局部发生炎症则甚难与嵌顿疝相鉴别,本病透光试验阳性,不伴呕吐等肠梗阻症状。
2.睾丸扭转睾丸及其附件扭转后阴囊肿物增大伴剧烈疼痛及触痛可能与嵌顿疝相混淆,但此时睾丸肿大,为实质肿物,阴囊根部及皮下环处无肿物,B超超有助于鉴别。
3.急性腹股沟淋巴结炎早期即发生红肿热痛,局部触之有压痛的淋巴结,但与腹股沟管关系不密切。
4.肠梗阻忽略嵌顿疝嵌顿疝是引起肠梗阻的原因,但有时患儿诊断为肠梗阻却忽略了嵌顿疝引起,其原因主要多为患儿肥胖,嵌顿的疝内容物较小,检查时易被忽略。
另外有时医生检查患儿时未将腹股沟及阴囊部位暴露因而造成漏诊,故任何小儿急性腹痛时均应常规暴露小儿腹股沟部。
1.手法复位
凡嵌顿时间不超过12小时,患儿全身情况良好时应先予手法复位。
具体操作方法是:
先注射足量镇静药,待患儿入睡后术者一手轻按外环处,以减轻局部水肿,然后另一手轻轻持续挤压疝内容物,复位后常觉得有少量气体通过的感觉,然后疝内容物还纳,患儿变得安静入睡,2~3天后待局部水肿消退后可行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下列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
①嵌顿时间超过12小时。
嵌顿疝发生后有血便。
③手法复位不成功。
④手法复位成功疑有肠穿孔(腹胀、腹膜刺激症状,腹透膈下游离气体等)应立即手术探查。
嵌顿疝的手术方法基本与腹股沟疝手术相同,但在术中剪开皮下环时切勿损伤嵌顿后高度水肿的肠管,将肠管还纳腹腔前检查有无坏死、穿孔,如有坏死应作坏死肠段切除及肠吻合术,大网膜或睾丸坏死时亦应予以切除。
高位结扎疝囊后应首先修补腹横筋膜裂孔,然后逐层仔细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及皮肤,局部污染严重时应放置橡皮片引流,24-48h后拔除。
术中操作应仔细避免肠管损伤、输精管损伤、膀胱损伤、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可能发生阴囊血肿、疝复发、睾丸异位等合并症。
【预后】
据国内文献报道婴幼儿腹股沟斜疝嵌顿手法复位成功率97.1%,手术治愈率97.5%以上,术后睾丸萎缩的发生率2.3%-15%,疝复发率1.1%-2.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 腹股沟 诊疗 指南 精品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