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3156271
- 上传时间:2022-10-06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5.05KB
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减灾的社会参与
六、减灾的国际合作
结束语
前 言
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减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中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减灾的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努力推进减灾各项能力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的社会参与,积极开展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推进减灾事业发展。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痛。
中国政府决定,自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
值此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和首个“防灾减灾日”之际,对中国减灾事业的发展状况做一介绍,使世人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减灾所做的巨大努力。
中国的自然灾害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灾害种类多。
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
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自然灾害都在中国出现过。
(二)分布地域广。
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
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
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
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西南、华南等地的严重干旱时有发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发生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
约占国土面积69%的山地、高原区域因地质构造复杂,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三)发生频率高。
中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十分强烈,气象灾害频繁,局地性或区域性干旱灾害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每年约有7个热带气旋登陆。
中国位于欧亚、太平洋及印度洋三大板块交汇地带,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
森林和草原火灾时有发生。
(四)造成损失重。
1990-2008年19年间,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300多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90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人民币。
特别是1998年发生在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涝,2006年发生在四川、重庆的特大干旱,2007年发生在淮河流域的特大洪涝,2008年发生在中国南方地区的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甘肃、陕西等地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均造成重大损失。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几率进一步增大,降水分布不均衡、气温异常变化等因素导致的洪涝、干旱、高温热浪、低温雨雪冰冻、森林草原火灾、农林病虫害等灾害可能增多,出现超强台风、强台风以及风暴潮等灾害的可能性加大,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范任务更加繁重。
随着地壳运动的变化,地震灾害的风险有所增加。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等文件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及中长期国家综合减灾战略目标,即:
建立比较完善的减灾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能力大幅提升,公民减灾意识和技能显著增强,人员伤亡和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明显减少。
中国减灾的主要任务是:
——加强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和信息管理能力建设。
全面查明重点区域主要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基本摸清减灾能力底数,建立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编制全国灾害高风险区及重点区域灾害风险图。
建立自然灾害灾情统计体系,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灾情上报系统,健全灾情信息快报、核报工作机制和灾害信息沟通、会商、通报制度,建设灾害信息共享及发布平台,加强对灾害信息的分析、评估和应用。
——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
在完善现有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监测密度,建设卫星遥感灾害监测系统,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
推进监测预警基础设施的综合运用与集成开发,完善灾害预警预报决策支持系统。
注重加强频发易发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灾害风险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充分利用各类传播方式,准确、及时发布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防范防御能力建设。
全面落实各项减灾专项规划,建设好各类减灾骨干工程,提高大中型工业基地、交通干线、通信枢纽和生命线工程的防灾抗灾能力。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原则,统筹做好农业和农村减灾、工业和城市减灾以及重点地区的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编制与减灾工程建设,全面提高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加强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形成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
基本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
加强中央和地方抗灾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建设,提升救灾物资运输保障能力,加强各类骨干抢险救援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改善减灾救灾装备。
建立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在综合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加强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建设。
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逐步建成以堤防为基础、干支流控制性水利枢纽、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相配合,结合干垸行洪、退田还湖、水土保持等工程措施及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防洪调度管理、洪水风险管理等非工程措施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保障流域防洪安全。
——加强巨灾综合应对能力建设。
加强对巨灾发生机理、活动规律及次生灾害相互关系研究,开展重大自然变异模拟和巨灾应急仿真实验。
建立健全应对巨灾风险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应对方案,开展应对巨灾的演练。
推进农业、林业保险试点,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和再保险体系。
加强巨灾防御工程建设。
建立亚洲区域巨灾研究中心。
——加强城乡社区减灾能力建设。
完善城乡社区灾害应急预案,组织社区居民演练。
完善城乡社区减灾基础设施,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全面开展城乡民居减灾安居工程建设。
在多灾易灾的城乡社区建设避难场所。
建立灾害信息员队伍。
加强城乡社区居民家庭防灾减灾准备,建立应急状态下社区弱势群体保护机制。
——加强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加强减灾关键技术研发,研究制定国家综合减灾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
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
加大综合减灾科技资金投入。
加强减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综合减灾的人才培养基地。
建设综合减灾的技术标准体系,提高综合减灾的标准化水平。
——加强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能力建设。
强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减灾责任意识。
将减灾知识普及纳入学校教育内容,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减灾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加强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建设国家减灾科普教育支撑网络平台。
编制减灾科普读物、挂图或音像制品,推广地方减灾经验、宣传成功减灾案例和减灾知识,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
中国注重减灾的法制建设,颁布实施一系列减灾法律、法规,逐步把减灾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20世纪80年代以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人工影响天气条例》等30多部防灾减灾或与防灾减灾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中国将根据减灾工作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强减灾的法制建设。
多年来,中国政府坚持把减灾纳入国家和地方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4年3月,中国政府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从国家层面明确减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管理水平、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以及减少人为因素诱发和加重自然灾害作为议程的重要内容。
1998年4月,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第一次以专项规划的形式提出了国家减灾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2006年10月,中国政府颁布《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把建立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技术体系、提升国家应对公共安全灾害事故与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
2007年8月,中国政府颁布《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将减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中国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减灾救灾领导体制。
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中央层面设立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和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等机构,负责减灾救灾的协调和组织工作。
各级地方政府成立职能相近的减灾救灾协调机构。
在减灾救灾过程中,注重发挥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组织和公安民警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注重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的作用。
在长期的减灾救灾实践中,中国建立了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减灾救灾工作机制。
中央政府构建了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灾害信息发布机制、救灾应急物资储备机制、灾情预警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重大灾害抢险救灾联动协调机制和灾害应急社会动员机制。
各级地方政府建立相应的减灾工作机制。
——灾害应急响应机制。
中央政府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预案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
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
政府各部门根据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制定更具操作性的预案实施办法和应急工作规程。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做好各项抗灾救灾工作。
灾区各级政府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成立由当地政府负责人担任指挥、有关部门作为成员的灾害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统一制定灾害应对策略和措施,组织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灾情和抗灾救灾工作情况。
——灾害信息发布机制。
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认真做好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信息发布工作,采取授权发布、发布新闻稿、组织记者采访、举办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方式,及时向公众发布灾害发生发展情况、应对处置工作进展和防灾避险知识等相关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救灾应急物资储备机制。
已经建立以物资储备仓库为依托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国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全国设立了10个中央级生活类救灾物资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减灾 行动 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