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案第三章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
- 文档编号:13142372
- 上传时间:2022-10-06
- 格式:DOC
- 页数:13
- 大小:48.50KB
基础会计教案第三章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
《基础会计教案第三章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教案第三章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意义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具体内容是会计对象,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就是会计科目。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必定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
各项会计要素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例如,企业的库存现金与银行存款、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都是企业的资产,但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并在生产中起着不同作用,因此,对它们的增减变动情况会计上应当分别加以核算和监督。
如企业用于日常零星开支的现金,设置“库存现金”科目反映库存现金的增减变动情况;
企业设置“银行存款”科目反映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的增减变动情况;
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置“固定资产”科目进行反映和监督;
对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设置“原材料”科目进行反映和监督;
对于各种不同的负债,按照债权人和偿还期限的不同,分别设置“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进行反映和监督;
对于所有者权益,按照其形成来源和性质的不同,也分别设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科目进行反映和监督。
由此可得出: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初步分类,而只有初步分类是不够的,这就需要以会计科目来加以反映和监督。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对六项会计要素按经济内容和管理要求进一步分类后形成的项目。
同时,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及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依据。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为了使各个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尽可能地统一并具有可比性,各单位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提供的会计科目表设置会计科目。
但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也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
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
对于明细科目,企业可以按照规定自行设置。
1.会计科目表中将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成五大类:
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为便于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尤其是适应会计电算化的要求,通常要编制会计科目表,将所使用的会计科目列于其中,并对每一会计科目加以编号。
我国企业现行的会计科目(一级科目)是采用四位数编号法:
第一位数字表示科目的大类;
第二位数字表示科目的小类;
第三四位数字表示各小类之下科目序号。
P29图表3-1
例如:
1001“1”代表资产类“0”代表货币资金小类“01”代表货币资金类的库存现金科目的序号。
2.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计科目不仅要按经济内容分类,分门别类地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而且还要根据经济管理的不同要求和所需要的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进一步按照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进行分类。
可分为会计科目、子目和细目。
为了详细地反映各种分类项目的具体情况,提供明细资料,对某些会计科目作进一步细分,在会计科目下设子目,在子目下设细目,逐级细分,逐级控制。
会计科目(一级科目)子目(二级科目)细目(三级科目)
1)会计科目也称一级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会计科目,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
图表3-1中的所列的会计科目都是一级科目。
为了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一级科目原则上由财政部统一规定。
如“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实收资本”等。
2)子目也称二级科目,又称明细分类科目,是指在一级科目的基础上,对一级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进行较为详细分类的会计科目。
有些二级科目原则上也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例如,“应交税费”一级科目下应设“应交增值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二级科目。
有些二级科目是企业根据经营管理需要自行设置的,例如,在“原材料”一级科目下,按材料类别开设“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二级科目。
3)细目也称三级科目,又称明细分类科目,是指在二级科目的基础上,对二级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进一步详细分类的会计科目。
例如,“应交税费”是一级科目,下设“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并在二级科目下设“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等三级科目。
应收账款——上海地区——A客户
——B客户
——华北地区——C客户
——D客户
——华中地区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综上所述,一级科目是最高层次的会计科目,控制或统驭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
二级科目是对一级科目的补充说明,控制或统驭三级科目,是介于一级科目和三级科目之间起沟通作用的会计科目。
三级科目是对二级科目或一级科目的详细补充说明。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一级科目都需分设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而是根据信息使用者所需不同信息的详细程度,设置不同级次科目。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企业设置会计科目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
1.要满足本企业会计核算的需要。
会计科目的设置应能适应使用企业,如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各自不同的特点。
工业企业是制造工业产品的,必须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商品流通企业是购销商品的,必须设置“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等科目;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主要是预算资金收入、支出和结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一般应设置预算资金来源类、预算资金运用类和预算资金结存类的科目。
2.要满足企业外部和内部各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反映的信息既能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制定方针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又能满足债权人、投资者以及有关方面了解企业信息的需要,满足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进行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因此,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因根据所需提供数据的详细程度,分设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3.要贯彻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统一性就是保证会计核算结果在一定范围内的可比性,全国范围内同一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应该相同。
灵活性就是根据企业的经营业务特点和经营管理的具体要求选用合适的会计科目,或对规定的会计科目进行一定的增补或合并。
4.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每一会计科目应反映一项经济内容,不能模棱两可,相互包含。
为方便起见,对所设置的会计科目要进行适当的分类,给予一定的编号。
二、账户
(一)概念:
任何企事业单位进行经济活动,就会不断地发生数量繁多的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经济业务发生后,就会使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会计要素发生数量上的增减变动,对各会计要素在数量方面的增减变动记录,实质上是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的描述。
企业收回应收账款40000元。
该项业务发生后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增加40000元,应收账款减少40000元;
再如企业以银行存款80000元购买设备一台,这项业务发生后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加80000元,银行存款减少80000元。
这两笔业务都同样反映企业的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从总额上企业的资产没有发生变化。
但经济业务纷繁复杂,如果把会计对象仅划分为六个会计要素,就不能全面详细反映上述两笔业务的区别。
为了能够分门别类地对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进行全面、连续、系统、准确的反映和监督,以便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核算指标,必须根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
账户是具有一定结构,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各会计事项所引起资金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的记账单元。
(二)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每一个账户都有一个名称,账户的名称就是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和账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联系:
会计科目所规定的经济内容也就是账户所核算的经济内容,会计科目就是账户的名称;
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分类标准和层次是相同的。
2.区别:
会计科目只是一个在制定会计准则时所规定的项目名称,不存在结构问题;
而账户是各单位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在账簿中有一定结构、用以登记某一项经济业务数量方面的增减变化及其结存情况的户头。
因此,账户不仅要有反映的内容,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结构。
(三)账户结构
账户的结构是指账户记录经济业务的格式。
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从数量上看不外乎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
同时,为了反映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后的结果,账户还需设置反映余额的部分。
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
1.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
2.日期——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
3.摘要——对经济业务内容简单概括的说明
4.凭证号数——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
5.金额——增加数、减少数和余额
账户结构上分为左右两方,按相反方向来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也就是说,如果账户左方记录增加额,则在右方记录减少额;
相反,右方记录增加额,左方记录减少额。
至于哪方记录增加额,哪方记录减少额,取决于所采用的记录方法和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
账户的余额一般与记录增加额在同一方向。
为了便于教学,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会使用到简化格式“T”形账户来表示。
左方账户名称右方
|
三、复式记账
刚才我们学习了账户,但采用什么方法记账,如何记账才能保证账户记录的清晰和正确,则属于记账方法问题。
从早期会计到现代会计,人们采用并长期实践过的记账方法有两种:
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1.单式记账法:
是指对发生的会计事项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它在记账时,重点考虑的是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债权债务方面的增减变化情况。
单式记账法是对经济业务只作单方登记,而不反映其来龙去脉的一种记账方法。
它的主要特征是:
通常只将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和应收、应付等往来款项业务在账户中登记,而对实物的收、付业务一般不作登记。
比如,用现金购买原材料这笔经济业务,只在“库存现金”账户中登记减少,而不登记“原材料”账户的增加;
如果购买的这笔原材料没有付款,也只在欠人的账户中登记增加,而不登记原材料增加。
在单式记账法后期,对原材料等实物的增加或减少也会作些记录,但这种记录不与其相对应的库存现金和应收、应付等账户记录相联系。
因此,在单式记账法下,账户的记录是不完整的,账户记录也没有相互平衡的概念,既难以获得全面、完整的信息,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单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简单却不够严密的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一般适用于所有者和经营者尚未分离的个体业主的日常记录。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以及公司的出现,复式记账法就逐渐取代了单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又称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会计事项所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化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
比如,以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既要在“银行存款”账户中作减少登记,也要在“原材料”账户中作增加登记,这两笔账户记录是相互联系的,说明购买原材料使用了银行存款,银行存款的减少是由于购买了原材料。
又如购买原材料没有付款,既要在“原材料”账户中作增加登记,也要在“应付账款”账户中作增加登记,这两笔账户记录也是相互联系的,说明这批原材料的价款还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会计 教案 第三 精品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