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中学课程建设规划(2013.12.1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 文档编号:13121598
- 上传时间:2022-10-05
- 格式:DOC
- 页数:40
- 大小:575KB
鲁迅中学课程建设规划(2013.12.1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鲁迅中学课程建设规划(2013.12.1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中学课程建设规划(2013.12.1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校区占地面积73810平方米,建筑面积48131.71平方米;
现有53个教学班,2517名学生。
拥有完备而现代化的教育设施,教学楼、图书楼、科学馆、体育馆、游泳馆、艺术楼、餐厅、学生公寓、塑胶田径场、篮排球场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
校园网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和多功能广播系统等现代教育教学设施完备,还建有鲁迅纪念室、校史陈列室等校内德育教育基地。
同时,经过19年的积淀,已经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现有在编教职员工206名,专任教师191人,其中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09人,中学一级教师60人。
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7.1%,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8.5%。
其中省师德楷模2人,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任等61人。
可谓精英荟萃,名师云集。
(二)学校特色及发展思路
近年来,我校以创建省特色示范高中为契机,深化高中课程改革,以鲁迅“立人”教育思想为引领,确立了以“立人”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明确了以“鲁迅文化、资优生培育、体育修身”为特色,以“德馨、智博、体健”为育人目标的办学思路,有效整合和配置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打造名师队伍和优质教育品牌,努力让师生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
1.鲁迅“立人”思想引领
学校仰承鲁迅先生遗泽,得以先生英名命名,这既是作为先生故里后人的莫大荣幸,也给学校带来丰厚的文化积淀。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办学实践,我们以鲁迅先生“立人”教育思想为引领,因为鲁迅先生提出的教育“立人”思想,其实强调的是教育要“以人为本”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学校以鲁迅“立人”教育思想为内核,从思想层面(即办学理念)、管理层面(即制度建设、课程建设)、物质保障(即环境建设或实体建设)三个层面和四个维度(即从理念、制度、课程、环境四个不同的维度)来构建学校特色。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初步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以鲁迅“立人”思想为引领的特色文化,且初步建立了“鲁迅文化、资优生培育、体育修身”为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2.教育发展之现实要求
根据《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教育厅提出从2012年开始,开展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创建评估工作。
并颁布了《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试行)》。
浙江省新一轮课改,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发展特点,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其基本涵义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相对独立存在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多种智力,这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
多元智能的教学目标,是利用个别差异的心理表征的不同方式,为所有学生都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使教学与学生的现实及将来的生活真正相联。
多元智能理论在智力观、教学观、评价观、学生观等方面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我们理解智能和教育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启示。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并进行学校教育的改革,既需要认真理解该理论的真谛,又需要从我们的教育实际出发进行实践和发展。
加德纳的观点也认为,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展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
学校教育的目标并不只是培养学生的智能或基本学科内容和技巧,而是学生必须对特定的学习主题有深入的理解,有进一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我校课改推进情况:
建校以来我校的课程改革大致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4年——2005年)国家调整修订课程大纲,酝酿课程多样化和教材审定制。
学校着力实施素质教育,并开始课程改革研究。
学校立人教育特色初步显现。
第一轮新课程改革阶段(2006年——2010年)浙江省进入新课程改革阶段,学校紧跟改革步伐,开展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结合教学研究。
学校“立人”教育特色初步形成。
第二轮新课程改革阶段(2011年——现在)浙江省进入深化课程改革研究阶段,并逐步尝试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的试点。
学校大力开展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工作,并有了课程设置权,教师有了课程开发权,学生有了选课权。
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扎实推进。
(三)主要优势
1.硬件设施
学校校园网络系统、广播电视系统、各类实验室、多媒体机房、体育馆等硬件设施均达到省一级重点中学标准配置要求,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2.品牌优势
城南校区坐落于绍兴市区,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20年办学经验的积淀,已经形成了校班子队伍经验丰富,管理规范、有序、有效。
办学十九年以来,教育质量优、特色明,教学实绩不断书写辉煌,社会反响良好。
《浙江日报》、《浙江教育报》、《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绍兴市电视台等媒体先后为我校作过专门报道。
2003年由《浙江日报》、《今日早报》和“浙江在线”组织的“我心中的浙江名校”社会评议活动中,我校被评为“浙江名校”,充分说明我校在省内百姓心目中具有较好的口碑。
3.师资优势
学校教师团队贯彻鲁中精神:
精诚团结、和谐共事,务实进取,勇于拼搏,不甘平庸、追求卓越。
形成“开拓新流、诲人不倦”之校风,现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精英荟萃,名师云集(优秀教师见学校现状.教师情况)。
4.质量优势
历年高考,重点率、本科率、上线率均在全县前列。
建校以来,有90多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
其中2004年吴杰行夺取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
2009年沈凌波同学夺得浙江省高考文科状元,蔡林峰同学文科实考成绩排名第一,总分排名第三,且这一年重点线上线人数首次突破400人大关;
2010年纯文理重点上线(不含体艺类)首次突破500人,居全县第一(占全县重点上线人数近一半),是绍兴地区重点超500人的三所名校之一,学校美誉度不断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专业素养与学校课程改革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从目前看,职业技能类专业师资缺乏,其他文化课教师课程改革意识不够强,选修课程开发、开设能力相对欠缺,选修课教学的方式也比较单一。
2.按深化课程改革工作的要求,学校在课程开发、开设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场地设施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
课程改革的奖励激励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3.在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小班化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班额控制问题,不但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理解与支持,更需要得到社会与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二、办学理念与目标
(一)独特的办学理念
经过多年的教育研究和实践,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规范办学行为。
学校确立了以鲁迅先生“立人”教育思想为内核的办学理念,以先生提出的“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作为思想引领,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发展形势,我校在总结和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办学理念,彰显办学特色,进一步关注师生的生存状态、发展需求和幸福价值,促使其不断发展提升,把学校办成与师生共同发展的场所。
●办学理念:
以先生“立人”教育思想为引领,以尊重个性张扬精神为宗旨,以求实求新注重创造为风格,以整体优化重点培养为途径,以面向未来和谐发展为归宿。
(简述为:
思想引领,整体优化,重点培养)
●育人目标:
首在立人,让每一位鲁中人都能够具有“德馨、智博、体健”的特质,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
●校训:
抱诚守真
●校风:
求实树人
●教风:
开拓新流,诲人不倦
●学风:
独立思索,锲而不舍
●校歌:
《高举鲁迅的大旗》
●校标:
既是立人的“人”字,也是鲁迅拼音首字的艺术合写
(二)办学目标
学校以鲁迅“立人”思想为内核,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以鲁迅“立人”思想为主题的校园人文特色文化。
在现有办学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和特点,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精细管理,厚积文化,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内涵品质,走出一条具有鲁中特色的办学道路,把学校建设成为文化品位高、管理品质好、办学特色明、教育质量优、综合实力强的“江南名校”。
三、课程结构与特色
(一)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课程建设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
学校的课程方案必须依据《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立足学校实际而制定,是我校课程开发、教材选用、课程安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准则。
因而加强课程建设,构建“立人”思想为引领的特色课程体系,是转变育人模式、推进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开放性原则:
我校课程设计体现出六大特点:
一是课程选择自主化——除必修课外,其他校本选修课程,全部传到内网上,供学生自主选择,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课程介绍的阅读兴趣以及学习兴趣;
二是教学目标个性化——不同的选修课程,针对不同趣味的学生开展,教师教得有味,学生听得有致,目标达成度高;
三是教学内容宽泛化——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可以放开手脚,在知识面的拓宽和视野的开阔上,能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度;
四是教学评价多元化——评价主体上由师生共同完成,不拘于考试这个唯一的尺度,评价手段上结合考查和小测试、书面报告等;
五是教学时间灵活化——教学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既有排在课表上的平时教学课程,也有非课程表上的综合实践类课程;
六是教学空间机动化——教学空间则随着教学要求的变更而变动,既有本校教学也有走校教学,还有校外的社会活动等。
因此,我们的选修课程,充分体现了教学上的开放性特征。
灵活性原则:
我们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更体现出教学的实际需求的特点,引导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然后据此编纂并修正教材、安排课时、编写纲要,灵活地作出内容和形式上的取舍,使特色选修课程更接近学生要求,更让学生得到较好的发展。
主体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思考的时间和创造实践的空间,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技能特长,使他们有持续学习的兴趣、有深入钻研的劲头,而又不感到压力。
自主性原则:
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品种丰富、门类齐全,基本符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选课时,学校又能充分尊重自己的意愿,让他们自己到机房,看完介绍(即课程纲要)后再选课,让全部学生都选到了自己喜欢的课程。
(三)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及特点
1.课程实施实行完全学分制。
要求学生在2-3年内完成必修课程修满96学分,选修课程修超过48学分(其中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学分不超过28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以上。
2.建立和完善一整套与深化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包括课程开发、审定、开设和运行评价制度,学生选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鲁迅 中学 课程 建设 规划 2013.1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