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最终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092315
- 上传时间:2022-10-0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32.19KB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最终版)Word格式.docx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最终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最终版)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选用:
混凝土 采用C20(𝑓
𝑐
=9.6N/𝑚
𝑚
2,𝑓
𝑡
=1.10N/𝑚
2)
钢筋 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𝑓
𝑦
=300N/𝑚
2)其余采用HPB235级(𝑓
=210N/𝑚
二、板的计算
板考虑弹性理论的内力方法计算。
板得
L2/L1=6000/2500=2.4<
3,宜按照双向板进行设计,,若沿短向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本计算书按单向板设计。
因为板、梁不做刚度验算时,板的厚度h=(L1/30~L1/40) =(80~60)mm£
80mm(构造厚度要求),所以板的厚度取h=80mm;
次梁截面厚度h=(l2/12~l1/18)=(500~333)mm,可取次梁高度h=450mm,截面宽度取b=200mm,板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2.1(a)(b)所示。
图2.1 板的尺寸和设计简图
(a)板的尺寸 (b)计算简图
1、荷载
恒载标准值
水磨地面 0.65KN/㎡
80mm钢筋混凝土板 0.08×
25KN/m3=2.00KN/㎡板底抹灰 0.02×
17KN/m3=0.34KN/㎡
g=2.99KN/㎡
线恒载设计值 g=1.2×
2.99KN/㎡=3.59KN/m
线活载设计值 q=1.4×
4.0KN/㎡=5.60KN/m
合计 9.19KN/m
即每米板宽 g+q=9.19KN/m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取墙厚250mm,板在墙体的支承长度a=120mm
边跨 l
+h=2500-120-200+80=2.32m
n 2 2 2
l+a=2500-120-200+120=2.34m>
2.32m,
所以𝑙
0=2.32m
中间跨
l0=2500-200=2300mm=2.30m
计算跨度差(2.32m-2.30m)/2.30m=0.9%<
10%,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梁板计算内力(为简化起见,取𝑙
0=2.30m)。
取1m宽板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见2.2所示。
(缺图)
用系数法计算连续板各截面的弯矩结果见下表:
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
截面
边跨跨内
离端第二支座
离端第二跨跨内、
中间跨跨内
中间支座
弯矩计算系数𝛼
1
11
–1
16
14
M=𝛼
(𝑔
+𝑞
)𝑙
2 ∙𝑚
0/(KN
)
4.42
-4.42
3.04
-3.47
3、截面承载力计算
b=1000mm, h=80mm,h0=h-c=80-20=60mm,
面的配筋计算见下表
a1𝛼
1=1.0,连续板各截
板带部位截面
边区板带(①~②、④~⑤轴线间)
中间区板带(②~④轴线间)
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
内
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
M/(KN∙𝑚
3.04×
0.8
=2.3
-3.47×
=-2.78
as
a=M/afbh2
s 1c 0
0.128
0.088
0.101
0.067
0.08
x
x=1-
1-as
0.138
0.092
0.106
0.069
0.084
As/mm
As=xa1fcbh0/fy
377
253
291
189
230
选配钢筋
f10
@200
@250
f8
实配钢筋
面积/mm2
393
314
201
251
注:
1.中间区板带间的各区格板得四周与两整体相连,故各跨跨内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内拱作用,计算弯矩降低20%。
连续板的平法配筋图见附图1
三、次梁计算
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
计算因为主梁不做刚度验算时,
主梁的最小高度范围h=(L3/8~L3/14)=(6000/8~6000/14)=(750~429)mm,可取主梁高度h=700mm,截面宽度取b=250mm,板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3.1(a)所示。
恒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 2.82KN/㎡×
2.5m=7.05KN/m
次梁自重 1.2×
25KN/m3×
0.2m×
(0.45-0.08)m=2.22KN/m
梁侧抹灰1.2×
2×
0.34KN/m2×
(0.45-0.08-0.02)m=0.29KN/m
g=9.56KN/m
4.0KN/㎡×
2.5m=14KN/m
合计即每米板宽 g+q=23.56KN/m
计算跨度,取墙厚250mm,次梁在墙体的支承长度a=240mm
+a=6000-120-250+240=5875mm=5.875m
1.025ln
=1.025×
(6000-120-250)=1.025×
5755mm=5.899m>
5.875m
2
0=5.875m中间跨
l0=ln=6000-250=5750mm=5.75m
计算跨度差(5.875m-5.75m)/5.75m=2.2%<
10%,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计算,取𝑙
0=5.80m简图见3.1(b)所示。
图3.2
用系数法计算次梁的弯矩和剪力结果见下表:
次梁弯矩计算
弯矩计算系数
𝛼
/(KN∙𝑚
72.05
-72.05
49.53
-56.64
次梁剪力计算
端支座内侧
离端第二支座外侧
离端第二支座内侧
中间支座外侧、
内侧
剪力计算系数
𝑣
0.45
0.6
0.55
V=𝛼
𝑛
/KN
60.89
82.04
75.13
次梁跨内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计算宽度为:
边跨 b'
=min{l0,b+s
}={1958,2000}=1958mm
f 3 n
离端第二跨、中间跨
b'
=l0=5750=1917mm
f 3 3
梁高 h=450mm,h0
=450-35=415mm 翼缘厚
'
=80mm
h
f
判别T形截面类型:
M=afb'
h'
(h-hf)=1.0×
9.6×
1958×
80×
(415-40)
1cff 0 2
=564KN∙m
>
67.80KN∙m(次梁𝑀
𝑎
𝑥
),所以次梁各跨内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各支座按布置一排纵筋考虑,
ℎ0=450-35=415mm。
连续梁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分别见下表
连续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离端第二支
座
第二、中间
跨跨内、
M /(KN∙𝑚
a=M/afb'
h2
s 1cf0
a=M/afbh2
s 1c 0
0.174
0.12
0.137
0.193
0.148
A=xafb'
h'
/f
s 1cf0 y
/mm
641
426
492
318
218
实配钢筋面积
/mm2
763
509
连续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中间支座外侧、内
侧
V /KN
0.25bcfcbh0/N
249000>
V
0.7ftbh0/N
63910>
63910<
选配箍筋
2∅8
A =nA /mm2
sv sv1
101
s=1.25fyvAsvh0/mmV-0.7ftbh0
构造配筋
607
981
实配箍筋间距/mm
200
连续次梁的截面配筋图见附图2
四、主梁计算
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
设定柱的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由次梁传来 9.56N/m×
6.0m=57.36KN主梁自重1.2×
25KN/m3×
0.25m×
2.5m×
(0.7-0.08)m=11.63KN梁侧抹灰 1.2×
0.34KN/㎡×
2.5m×
(0.7-0.08)m×
2=1.26KN
G=70.25
KN
线活载设计值 Q=1.4×
6.0m=84KN
合计 G+Q=154.25KN
图3.3(a)(b)
计算跨度𝑙
0=7500mm,
下面对主梁进行活载最不利布置,内力计算采用等四跨连续梁内力系数表计算,为简化电子档的制作,跨内和支座最大弯矩和剪力按下式计算,而不在进行更为直观的图形叠加。
M=KGl0+KQl0
V=K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 结构 课程设计 计算 最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