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当代考试复习题及答案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3085914
- 上传时间:2022-10-04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405.80KB
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当代考试复习题及答案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当代考试复习题及答案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当代考试复习题及答案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就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
只有这样,不屈不挠,披荆斩棘向前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
“不忘初心”,是不忘最初苦难困境里生发的赤子之心。
一个政党一种理想的建立,在诞生之初何其微弱,在成长之初何其艰难;
一个国家一种道路的前行,在苦难时分曾经环境何等恶劣,在受侵之时曾经民族何等卑弱。
不改换理想、不动摇决心,这就是在守护和完成着最初的赤子之心,这就是在谨记和反观本源上的党性、先进性。
这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
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
“继续前进”,是继续中国道路上的光明理想和美好目标。
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30多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与唐太宗著名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如出一辙,正是一种以史为鉴的
思想,正如是习近平主席过去多次强调的要重视历史、要不忘过去、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要求。
2.如何认识“修昔底德陷阱”?
试谈中国和平崛起所需大智慧?
从国际关系理论来说,“修昔底德陷阱”表明了一种安全困境,即在国际无政府状态的情境下,每个国际行为者都担心被其他行为者侵害、占领或消灭,因此为了安全就要增加权力;
但对方也会增加权力以应对威胁,若两个行为者无法调控分歧,那么只有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
今天,因中国迅速崛起而引发的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恐惧,让一些人认为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也有可能掉进这个“修昔底德陷阱”。
其实,这是对中国大国关系的一种误读。
2000多年前发生在爱琴海边上的城邦国家故事不会是主导今日国际关系的魔咒,而战争、霸权转移更不会是未来中国与其他大国关系的主旋律。
从时代条件、全球化体系、国家属性等层面来分析,中国与其他大国之间原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
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同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逐渐明确为:
“不冲突不对抗、相
互尊重、合作共赢”。
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共同努力构建的新型大国关系是建立21世纪新型国际关系的关键环节。
因为世界无法承担中美交恶的代价,时代呼唤中美迈向新型大国关系。
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与最大发达国家,中美两国对世界秩序和人类未来共具担当,需要合作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
这关系到21世纪的世界是重复战争悲剧还是开创世界格局新未来。
这种新型大国关系包含以下一些要素。
一是不冲突、不对抗。
这是指不发生军事冲突、战略对抗。
以中美关系为例,中美都极力避免冲突局面。
否则,美国的盟国将忧心忡忡,其他国家也会无所适从。
世界需要中美关系稳定、合作。
二是相互尊重。
相互尊重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是大国关系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
对美国而言,尽管美国对中国仍有所保留,害怕影响其国内政治生态和对盟友保护的能力,但在工作层面仍然要遵循这一原则。
三是合作共赢。
美国等国家需要以更加清醒、理性的目光观察中国。
中美许多冲突点可转化为合作点,零和博弈事务领域也可转化为共赢事务领域。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愈益加深,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与其他大国同处在经济全球化体系之中,相互依存,根本不同于2000多年前雅典与斯巴达的关系。
就中美双边关系而言,中美相互依存度还在增加,未来随着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达成,中美利益共同体将更加稳固。
从国际层面讲,世界日益增长的对公共产品的期待是中美合作的不竭动力。
不存在中美合作达到极限一说。
世界性问题与挑战有多大,中美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合作的空间就有多大。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可行、可期。
世界不仅无法承担中美冲突、对抗的代价,甚至无法承担中美不合作的后果,中美合作是全球治理的必要条件。
比如,在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若没有中美气候共识,会议便无法取得进展。
世界要实现和平稳定发展,中美必须合作。
中美合作是互补发展、相互依存的必然结果,也是超越双边、利好世界的客观要求。
面对世界日益增多且复杂的问题与挑战,中美作为大国,对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以及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肩负着重大责任。
中美合作可以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维护国际与地区秩序稳定。
中美两国是全球公共领域的利益攸关方。
维系全球稳定与安全,两国可谓责无旁贷。
仍以中美关系为例。
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境况,美国对中国仍有不少忧虑。
美国国内一些人士习惯性地对中国产生战略猜疑。
如今,中美之间有众多潜在冲突点,比如南海问题、网络安全问题、金融问题、台海问题等。
然而,中美有一百个理由冲突,更有一千个理由合作。
习近平主席强调:
“看待中美关系,要看大局,不能只盯着两国之间的分歧,正所谓‘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中美在全球治理领域有着广泛共同利益,能够以合作化解冲突,建设性管控分歧,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共同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不仅有利于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也有利于双方合作推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修昔底德陷阱”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专有概念,被许多西方学者视为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的规律。
根据一些西方学者统计,在1495—1975年间,欧洲共
发生了119次大国战争,其中崛起大国与霸权国同时参加对立双方作战的战争有64次,占全部大国战争的54%。
这些西方学者从历史考察中得出了“新兴崛起大国与现存霸权大国之间战略冲突不可避免”的结论。
今天,有些人以这一旧逻辑来观察中美关系,认为中美之间也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那么,“修昔底德陷阱”到底是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的规律,还是只是人们对过去国际关系中大国冲突与战争的一种习惯性的心理联系和暗示?
习近平主席认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可见,“修昔底德陷阱”并不是一种现实的客观存在,而是由大国之间主观上相互战略误判引起的。
这种战略误判,包括对自己和对方战略实力的误判,对国际环境、时代特征、时代潮流的误判,对对方战略意图的误判,对其他主要大国战略意图的误判,对自己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发展形势的误判,等等。
在这些误判的基础上,就可能制定错误的战略决策、采取错误的战略行动,从而导致大国冲突和战争的发生。
正确认识当今时代潮流。
习近平主席指出:
当今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主基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主旋律。
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
今天的世界发展出现了新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联,这不仅大大弱化了大国对抗的意愿,更显著降低了彼此发生冲突和战争的风险。
大国对抗与独霸世界已经成为历史,国际社会只能走相互合作的道路。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中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奠定了基础。
正确处理维护现有国际秩序与构建新国际秩序的矛盾。
过去,大国关系对抗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各方都想建立或维护以自己为中心并在其中占优势和主导的国际秩序。
要避免大国之间、大国集团之间的冲突和战争,就必须处理好尊重现有国际秩序与构建新国际秩序的关系,放弃以往要么完全推翻现有秩序另起炉灶、要么固守陈规的旧思维。
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我们提出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以合作共赢作为实现目标的共同途径,共同遵守规则的观点,一方面对联合国安理会、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构成的现有秩序的合理内容给予肯定和坚持,另一方面又提出扩展和增加新兴国家的作用与影响等新的合理要求,同时还以增量发展的方式推出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一带一路”等新的合作举措,既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中的合理安排,又积极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以新型义利观正确处理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的矛盾。
要避免过去大国的冲突与战争,就应彻底摒弃有你无我、以力取利、赢者通吃的以零和博弈为特征的传统国家利益观。
习近平主席在争取、维护、发展中国国家利益的外交实践中,在吸收中国传统义利观合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外交的新型义利观。
新型义利观注重在追求、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弘义融利。
比如,中国在提出革新不合时宜的国际秩序时,也关注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合理利益;
在与拉美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时,也关注美国在拉美的利益考虑。
欧阳康:
哲学社会科学应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智慧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社会管理各方面获得了革命性发展,取得了极大进步,从GDP总量来看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大国。
但是相比之下,我们更迫切地需要与大国物质实力相称的智慧。
为此,应当努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增智功能,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必要的智慧支撑。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复杂性
从现代化的模式看,中国多年来搞的现代化,其模式既非西欧的也非美国的;
既非苏东的——苏联在大一统的模式下搞过自己的现代化,也非东亚的——如所谓亚洲四小龙、四小虎等,他们希望把中央集权和儒家伦理引入现代化;
当然也不是拉美的。
这些模式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实践过的现代化模式,我们都吸收了一些,但是我们都不是他们的原样照搬。
从社会主义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社会主义既不是苏联、东欧的模式,也不是古巴、朝鲜的模式。
与我们最相似的社会主义是越南,但他们比中国晚八年开始改革开放,是他们在向中国学习。
所有制形式也是如此。
我国今天的所有制是一个高度多样化的所有制体系,公有制里有国有和集体所有,现在还有股份制。
同时我国也有了私有制,而且私有制里面也是多种形式并存,如个体、外资、合资等。
最后就是文化的形态。
讲文化的形态,常说四个字:
古今中外。
我们看今天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也有,现代文化发展得很快,外国文化大量涌入,中国的民族文化也在发展繁荣。
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马克思主义 当代 考试 复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