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开放课程之文学理论导论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071380
- 上传时间:2022-10-04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71.05KB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之文学理论导论文档格式.docx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之文学理论导论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耶鲁大学开放课程之文学理论导论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于我们正在阅读的文本,我们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吗?
阅读经验是什么样的?
我们如何与文本面对面地交流?
倘若我们使用了种种方法之后,文本与我们的距离仍然相隔甚远,我们如何面对它?
想当然地以为,一切事物都源自一个基本观点,但却没有想到,基本观点之间存在某种共性:
它们会共享空间,能像自助餐一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随意搭配,这些将是我们在这门课里偶尔会做的事情。
三.文学理论与批评历史的关系?
文学批评想当然地认为所是的东西,在文学理论里面是没有的。
文学理论与价值判断的问题无关,也与伴随而来到的评价问题无关。
文学理论将这些想当然的东西看做是经验的感觉,或者读者的感觉。
文学理论关注的是这样一些问题:
描述,分析和怀疑。
四.文学理论里有什么新内容?
文学理论是对事物基础的怀疑,大多数情况下,是对文学理论自己本身所做之事的怀疑。
为什么在20世纪,对阐释的可能性会有如此大的怀疑?
人类历史的概览:
怀疑主义起源于现代性(我们现在理解的“现代性”是指启蒙时代以来的“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
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观念。
)——不要和现代主义弄混淆,是20世纪初期的一种现象,但是现代思想的历史通常起源于笛卡尔,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这一代人。
笛卡尔在其《沉思录》里提出了一些关于我们如何认识事物的问题,其中一个关于怀疑的问题是,“也许我不是疯了?
”(mightInotbecrazy?
)康德说过:
“我们无法认识物自身。
”1807年,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里说,“我们具有‘不愉快的意识’,而它则导致了一种疏远,使得我们远离那些让我们认识的事物。
上述人物的观点归纳到一点则是,意识不仅仅与世界疏远,也同自己本身疏远。
在马克思看来,两种形式的信仰——对商品价值的信仰与对上帝的信仰是一样的。
马克思的观点是,社会、历史和经济因素能够决定我们的思考内容以及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意识”。
尼采认为,意识的不真实性在于语言自身的本质。
弗洛伊德对意识持有相同的看
31页
法,他认为口误——意识的错误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受潜意识的影响。
21世纪居于核心地位的则是达尔文思想。
越来越强调认知科学,从社会-生物学角度研究文学以及阐释程式,这些都源于达尔文思想。
下节课内容提要:
1.亨利·
詹姆斯1903年的《大使》,契诃夫(Chekhov)1904年的《樱桃园》
(TheCherryOrchard),《托尼的拖车》2.简要描述小孩子所看的书是怎么样的?
3.探讨“什么是作者?
”
第二课
一.自主性与历史决定论
如果按照这些作家的说法,如马克思,尼采和弗洛伊德等,意识是由隐藏的力量控制或决定的,那么我们如何相信意识的自主性。
历史决定论的问题同文学理论的问题一样重要。
20世纪许多思想家开始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我们具备自主性这样一种思想的来源是什么?
自主性是指我们行动时有一种完整感,而不是像个木偶一样被外力驱使着行动。
在契诃夫的《樱桃园》,有一个有趣的但并非主角的角色,是一个名叫Yepihodov的管家。
他所说的话能代表当时的社会环境。
在第一页底部,他说,“我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我看了许多巨著,但还没有决定我未来的方向以及我想要追求的东西,以便能适当地讲话。
”注意这里他对能适当讲话的执着追求。
他对书籍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觉得自己陷入了那些书本的模式里了——也即人的思想是由语言决定的。
再看詹姆斯的《大使》里的富有魅力的角色史瑞得(LambertStrether),他是这样一类人,无法忘记自由仅是一种幻觉,是为了让自己从所关注的事中脱离出来而已。
二.作者权威性的丧失
由此引出了我们今天要谈论的话题,也即作者权威的丧失,用罗兰·
巴特的话来说,就是“作者已死”,用福柯的话来说则是“什么是作者?
”一些评论家认为,一位作家的所有作品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没有了权威的作家名字同时还代表了某一文学领域类别。
上节课忘了要讲的内容:
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话语”(discourse),“文本场”
(textualfield)或者“散漫性”(discursivity)这些词,而不是“文学”这个字眼。
形成关于某个文本本质的知识,我们不需要诉求于作者的权威。
作者是一个
信号,福柯称之为“功能”。
但这并不是说作者不存在。
是的,巴特曾经说过“作者已死”,但并不是尼采所说的“上帝已死”这个层面上的意义。
而是说首先,我们如何知道作者在那儿,其次,决定文本意义的时候——下个星期会谈到——是否要尝试着去诉求于作者的权威。
福柯认为,我们在寻找文本意义的来源时,不应再诉求于作者的权威。
三.为作者辩护
塞缪尔·
约翰逊(SamuelJohnson)在《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PrefacetoShakespeare)里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对作者的权威致以尊敬。
“当然,考虑作品本身是很好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提醒自己注意我们自身的价值。
作品不是由机器产生的,而是由人的天资创作的,如此能让我们对自身能力给与高度评价。
阐释学,阐释学是什么?
我们如何认识阐释的本质?
文本则是伽达默尔
(Hans-Georg伽达默尔),海德格尔,赫希(E.D.赫希)的作品选段。
第三课
一.阐释学的历史
阐释学首先起源于宗教,特别是来自于基督教的传统,开始关注阐释的艺术和本质。
在西方世界里,阐释学的由来与新教改革有关:
a)意义变得非常重要,b)弄清楚意义变得很困难。
几乎大多数的18世纪的文学里还没有出现阐释艺术。
看一看那些18世纪作家的文本,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他们对意义并不给予重视,将之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以亚历山大·
蒲伯和塞缪尔·
约翰逊为例,在他们思考文学时,比如为什么文学很重要以及文学的本质是什么,但是却并不考虑阐释。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他们看来阐释对于文学而言毫无价值;
如果你想阐释文本,不会有任何收获。
在18世纪后,紧接着出现了浪漫主义。
在西方文化里,将教育从宗教中分离
是启蒙时期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说在18世纪里,关于浪漫主义很重要的一点是,正如加拿大教育家、文学批评家弗莱(NorthropFrye)所称为的“世俗经文。
”换句话说,文学的意义变得更加困难,是因为其主观性,并且不再包含那些产生文学重要性的普遍价值观念。
为什么文学变得越来越重要,是因为文学开始部分地扮演着宗教的角色。
随着世俗经文的普遍化,文学被认为是一种特别重要,同时又难以理解的东西,这样很自然的阐释学便开始进入这一领域了。
浪漫主义时期的神学者弗里德里希·
施莱尔马赫(FriedrichSchleiermacher)致力于建立阐释学的准则,将之尽可
能多地运用到经文的研究中,并且建立了一种传统,即将文学作为阐释学的核心。
紧接着施莱尔马赫便是处于世纪之交的狄尔泰(WilhelmDilthey),海德格尔1927年的《存在于时间》以及海德格尔的学生伽达默尔。
二.伽达默尔的阐释学观点
什么是阐释循环呢?
是一种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些学习阐释学的学生来说(伽达默尔的学生除外),也是一种读者和作者的关系,即致力于明白作者意图被理解的关系。
今天所选的赫希的引文就属于这一类:
文本是一种包含着作者意义的媒介。
而对伽达默尔而言,情况则有一点不同了。
阐释循环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读者与文本的关系,但其有多种方法。
最通常的方法是看作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我拿到一个文本,首先读到一个短语或者句子,这只是文本的一部分,但是我立即就可以通过这个部分来假设全部。
我接着继续阅读下去,部分读的越多,对整体的观点也会发生改变。
这种来回反复的阐释就构成了一个阐释循环。
其次,还可以被看作是现在于过去的关系。
正如伽达默尔认为的,阐释学并不只与历史视域有关,同时与文化、社会和个人视域有关。
伽达默尔反对其他人对于阐释学的一个看法在于,他们认为阐释是有方法的,而这种方法被伽达默尔批评为历史主义。
他认为历史主义是这样一种观点:
你可以将自己的偏见放在一边,也即你完全可以排除掉自己的主观性,自己对事物的看法。
他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你无法排除掉这些偏见,你所能做的只是直面另一种视域,在它和自己的视域之间找到沟通的桥梁,也即共同点。
有一点得承认,伽达默尔的观点事实上是一种保守主义的观点。
因为按照他看来,除非我们自己的视域能与我们所阅读的文本有足够多,足够大的共同点,
否则我们是无法有效地结合不同视域的。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偏见应该当做先入之见来理解。
三.赫希的阐释学观点
赫希在阐述学准则上的观点与伽达默尔的极度不容。
赫希谈论的是意义,尽可能地得到正确的意义,但是却并没有谈到真实性。
而伽达默尔谈到了真实性。
赫希认为重要的东西是意义;
伽达默尔也认为重要的是意义,正是在这一点上是他俩之间的主要不同之处。
在伽达默尔看来,偏见是不可避免的,他要强调在我的阐释中,总是会有我的存在。
而赫希认为,在阐释中没有我,这样就能精确、客观地得到意义。
但是请注意在他的观点中,真实性没有得到支持。
形式主义的不同种类,美国新批评
第四课
一.伽达默尔的阐释学观点
在这里的注解上,伽达默尔所表达的观点,我们是无法同意的。
如果你要表达的某种观点与我自己的完全不同,那么我就无法理解,不论你的观点是否含有反讽意。
我们以政治竞选为例,我们的竞选对手是绝对挖苦与讽刺我们观点的,我们完全能理解其讽刺意。
同样,竞选对手也能明白我们对他观点的讽刺意。
在理解这些讽刺意时,并不显得困难。
我并不认为理解讽刺意是以我们之间在某点上能达成一致为基础的。
伽达默尔的假设是为了能够理解,必须有一个达成一致的基础。
在他的文章里曾经说过,为了认识到我们存在于某事物中,仅仅靠我们自己的历史视域是无法解决的,我们还得“突然停住”(pulledupshort),也即重新返回那个例子。
他甚至认为,如果我们没有进行这种“突然停住”的活动,我们的阅读则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我们想当然的以为我们所阅读的文本完全在我们的视域之内,并不努力去理解有些什么不同,伽达默尔承认这一点,但是却并没有强调它。
因为他认为需要被突然停住差距并不是一个大问题,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很容易跨越的差距。
对他而言,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差距,我的视域与文本视域之间的差距,只是一个小问题。
但是对于伊瑟尔来说,这则是一个大问题,原因在于他所提出的“读者的行为”。
二.赫希的阐释学观点
我要谈论赫希的一个观点“意思是意识的事,与文字无关”(meaningisanaffairofconsciousnessandnotofwords),即意义不在文本中。
意义是作者的意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耶鲁大学 开放 课程 文学理论 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