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思路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063234
- 上传时间:2022-10-04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2.39KB
基于工作过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思路文档格式.docx
《基于工作过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思路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工作过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思路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正向工作过程导向型发展。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使高职教学模式与高职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记忆特点越发吻合,得到高职院校师生的普遍欢迎。
行动引导型和工作过程导向型教学模式是一脉相承的,前者是后者的前导阶段,后者是前者的发展目标,一个专业或一门课一旦全面完成行动引导,就在实际上实现了工作过程导向。
一、理论基础
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证实了一个道理,记忆规律因人而异,生理特点、生活经历、生活习惯、心理特征的不同导致人们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不同。
如果记忆规律与个人的记忆特点相吻合,那么就如顺水推舟、水到渠成;
如果记忆规律与个人记忆特点相悖,记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高职学生生性好动,怕理论爱实践,属于动手型的学生,与动脑型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同,从记忆理论说明,动静结合、以动带静的工作过程导向、行动引导型学习与高职学生的记忆特点、性格特征相吻合,可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专业建设的思路
基于高职学生的记忆特点,高职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工作过程导向。
专业建设包括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建设、教学手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最终落实到课程教学。
要具体实施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必须自上而下,从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圯适应项目化教学的教材体系建设?
圯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建设?
圯适应项目化教学的教学手段建设着手,环环相扣,完成整个专业的工作过程导向建设,才能形成真正意义的改革。
(一)课程体系建设――工作过程系统化
1.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概念。
工作过程是指为完成某一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的起点是工作任务,终点是工作成果;
生产复杂
的产品往往需要经过多个“工作过程”,这多个“工作过程”则构成了生产该产品的“工作过程系统”;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就是根据产品的“工作过程系统”确定“学习领
域”后,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课程体系。
因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强调的是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来掌握的、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都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技术和专业理论不再孤立。
2.课程体系建设。
工作过程系统化简单地说,就是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分析工作岗位和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得出岗位能力要求,再根据高职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构建行动领域并转换为课程,从而设置课程门类和课程顺序。
在采用工作过程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用了行动导向的方法根据工作情境或学习性工作任务将各课程进行整合和序化,以便实施工作过程导向教学。
(二)课程建设――工作过程导向
1.工作过程导向的概念。
工作过程导向是指为达到工
作目标而采用的行为逻辑结构的一种管理学思想;
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进行职业能力的训练,旨在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以使学生有能力从容应对那些对职业、生活以及社会有意义的行动情境。
2.工作过程导向的内涵。
职业教育以全面培养职业行为能力的人为目标,课程内容建设目标是满足工作需要而不是学科系统,因此,职业岗位(群)和工作过程分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
课程内容选择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以学习项目的设计为引导,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以完成项目为教学主线带动知识技能的学习;
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统一,以培养学生具有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成的行动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从而能够从容地面对职业岗位。
3.课程建设。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即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找到课程内容由实践情境构成的过程逻辑,使学生学习课程的过程变成为基本符合实际工作过程的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学生首先对所学专业内容和工作环境等有感性的认识,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然后再深化学习专业知识,强调以学生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的形式来获取融于各项实践项目的知识、技能和技巧。
在采用行动导向进行课目内容序化的过程中,接受了工作过程导向的思想。
(三)教材体系建设――行动引导项目化
工作过程导向与行动引导项目化教学有相近之处,是目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实践的一种培养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
但是,行动引导项目化教学过程要求理论与实训设备完全匹配,需要配套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教材,特别是将相关课程整合后的以项目为引导的教材更是奇缺。
行动引导项目化的教材以案例、项目等多种表现形式,以项目驱动为主线,由浅入深地展开教学内容。
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才能推进项目化教学。
(四)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应以行动为导向,即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强调教学、学习顺序按照工作过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通过任务驱动“边做边学、边学边教”,手脑并用,行知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促使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打破了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界限,是一种事半功倍的高效学习方法,适应能力本位的教育方向,最适合职业教育特点和条件。
三、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
通过“十一五”时期的建设,广西各骨干高职院校已基本完成多元整合,正从行动引导型向工作过程导向过渡;
少部分高职院校还处于多元整合型向行动引导型过渡,基本具备示范性院校建设或接受辐射的条件。
但是,要全面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全员开展实现能力本位、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学生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造,从个人做起,从课程做起,才能全面提高认识,进而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
如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当前正在积极推进的整体性教育教学改革,属于草根行动,即课程教学层面的改革,专业层面还需要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因此,骨干教师还需进一步学习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的思想和方法。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教学改革很多还停留在面上,与开展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配套的设备、师资、教材等资源严重匮乏,各高职院校,尤其是骨干高职院校,必须加快内涵建设,以示范性院校为目标,主动承接示范辐射,主动取经,以求少走弯路、尽快缩短差距。
示范院校要发挥示范作用,要边建设边示范边辐射,使其他高职院校能共享专业改革成果,推动高职教育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建议
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应对能力,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行动的主体,以基于职业情
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因此,教师的作用不是知识灌输,而是行为的引导或咨询;
教学方法不是单向地灌输,而是双向地传递和互动;
效果控制不是靠分数激励,而是不断取得成就的体验。
(四)努力的方向
统一认识、共同发展,以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为主力,启动具有广西高职教育特色、适应广西高职教育状况的教材建设,建设基于工作过程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并明确课程标准,力求每门课程按行动引导项目化的要求建设。
共同努力,缩短差距,规范发展,向精品迈进,才能使广西的高职教育赶上并超过全国水平。
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的课程体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要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还需要投入资金建设一体化教室,开发适应项目化教学的教材,建设一支一体化教学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杨红.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改革与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2]王建锋.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改革研究
[J].教育与职业,2010(6中)
【作者简介】邓海鹰(1963-),男,广西柳州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陈伟珍(1963-),女,广西南宁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工作 过程 高职 院校 专业 建设 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