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习题集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 文档编号:13050179
- 上传时间:2022-10-03
- 格式:DOC
- 页数:34
- 大小:967KB
土壤地理学习题集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土壤地理学习题集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地理学习题集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1.5分)隐地带性土壤按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分为三种类型:
水成土壤、盐成土壤和钙成土壤。
9、(3.5分)按形态,土壤团聚体或结构体一般分为球状、板状(片状)、块状和柱状四种基本形态。
作为主要土壤胶结剂的胶体物质有三类,他们的重要性顺序是腐殖质胶体>
铁的氧化物胶体>
粘粒胶体。
10、(2分)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称为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层次,是由成土作用而形成的,称为土壤发生层,简称土层。
由非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称为土壤层次。
11、(2.0分)1967年国际土壤学会提出把土壤剖面划分为:
有机层、矿质土层、淋溶层 、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等主要发生层。
12、(1.5分)根据风化的性质可以把土壤矿物质的风化过程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13、(4分)土壤水份包括固态水、气态水、化合水、结晶水、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等类型。
14、(1.5分)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土壤分布主要受某个因素的控制,则可以相对地划分相应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15、(3.5分)从发生学分类制角度看,我国东部土壤地带分布规律基本上与纬度带相一致,即由南而北依次为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灰化土。
16、(2分)土壤在地理环境中总是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的界面上,而且成为它们相互作用的产物。
17、(2分)岩石风化成土壤的过程虽然是一个连续的渐变过程,但根据其代表性矿物可以划分出碎屑阶段、钙淀积阶段、酸性硅铝阶段、富铝化阶段等阶段。
18、(4分)中国土壤发生学分类首先必须贯彻发生学原则,即必须坚持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三结合作为土壤发生学分类的基本依据,但应该以土壤属性为基础。
二是必须贯彻统一性原则,即在土壤分类中,必须将耕种土壤和自然土壤作为统一整体进行土壤类型的划分。
19、(1.0分)一般来说,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壤为盐基饱和的土壤,温带、亚热带、热带湿润地区的土壤为盐基不饱和的土壤。
20、(1.5分)从暗棕壤到棕壤到黄棕壤,粘化作用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21、(2.5分)世界土壤资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2)土壤侵蚀严重,危害巨大;
(3)土壤资源退化,肥力下降;
(4)土壤盐碱化、砂化加剧;
(5)土壤受污染日益严重,农田生态恶化。
22、(2分)土壤生产力是土壤资源评价的基础;
土壤的利用方向和土宜是土壤资源评价的中心;
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是土壤资源评价的重要环节;
坚持当前与长远、养地与用地相结合的原则,是土壤资源评价的出发点。
23、(1分)土壤资源评价的具体方法有等级法和指数法。
24、(2.5分)土壤资源的丧失与退化比较严重和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土壤退化、土壤污染、耕地占用。
25、土壤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肥力,土壤四个肥力因素是水、肥、气、热。
26、土壤的团粒结构最适合农作物生长;
卡庆斯基将土壤质地分为沙土、壤土、粘土三大类,其中壤土在农业上是较理想的一种质地。
27、土壤结构体及其内部存在许多大小不一的孔隙,通常分为毛细孔隙、非毛细孔隙两类。
28、土壤中的有机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普通有机质、另一类为特殊有机质——腐殖质。
29、在我国范围内,按非纬度地带性因素和自然环境的综合表现,通常分为东部季风大区、西北干旱大区、青藏高寒大区三个大区。
30、按热量的地域差异及其对其他成分的影响,我国可以分为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赤道带六个热量带(及亚带)。
各带的划分以活动积温总和(即年内日平均温度³
10°
C持续期内的总和)为主要参考指标。
31、土地类型的分布常按一定的格局组合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
组合的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以分为递变型组合和重复型组合两大类。
32、一般来说,土壤的质地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型:
砂质土类、粘质土类、壤质土类。
表1、土壤结构细分表
土壤结构
球状(粒状)
板状(片状)
块状
柱状
细分
蔬粒状
团粒状
棱块状
团块状
棱柱状
园柱状
33、作为主要胶结剂的胶体物质有三类,他们的重要性顺序是腐殖质胶体>
铁的氧化物胶体>
粘粒胶体。
34、根据土壤水分所受吸力的大小,把土壤主要水分分为吸湿水、毛管水、重力水三种类型。
35、从植物生长的需要来分析,
(1)受土壤吸力大于15atm的那部分水分,包括全部的吸湿水和内层毛管水,植物难以吸收,属于无效水的范围。
(2)重力水的存在时间短,而且占据空气通道,限制根的呼吸作用,也是植物难以利用的,属于过剩水。
(3)处在田间持水量与凋萎点之间的部分毛管水,才是真正对植物有用的有效水。
36、土壤空气虽然与大气有密切的关系,但在几个方面有其自己的特点:
(1)土壤空气不连续,而是存在于固体隔开的土壤空隙中。
这使得它们的成分在土壤中的各处可能很不一致。
(2)土壤空气具有比较高的含水量,在土壤含水量适宜时,土壤空气的相对湿度接近100%。
(3)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比大气中的高,氧含量较低。
(4)土壤空气的含量与土壤水分互为消长。
37、从植物利用的角度来看,土壤中的养分可以分为无效态和有效态两种基本形态
38、自然土壤的酸度主要受母岩和气候两种因素控制:
母岩和母质主要是通过其化学组成对酸度产生影响。
气候对土壤酸度的影响主要是降水,降水量多的地区淋溶强度大,而盐基离子是最容易受到淋洗的成分,所以,湿润地区的土壤呈酸性;
干旱和少雨地区淋溶弱,盐基离子富集于土壤中,往往是中性或碱性土壤的分布区。
近年来,全球性的酸雨(acidrain)危害日益严重,雨水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对土壤具有潜在的酸化危害。
39、土壤颜色与土壤的矿物质成分、有机质含量、排水条件、通气状况密切相关。
铁离子和有机质是染色效果特别强的物质。
热带和亚热带土壤含有较多的氧化铁而明显地呈现出红色。
温带或寒冷地区的土壤由于含有大量腐解的有机质,所以表层多呈暗黑色。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土壤内部与盐土的表层出现偏白色调,原因是碳酸钙、石膏和可溶性盐的聚集。
排水不良的土壤颜色灰暗,通常呈浅灰色、蓝灰色或蓝绿色。
原因是变价离子都处于低价还原状态。
如果排水情况稍好,在大的空隙中有空气流通,空隙周围的铁受到氧化,就会在蓝灰的底色上出现许多黄褐色斑点。
40、土壤温度取决于能量的收支。
太阳辐射是土壤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能量的散失则有水分蒸发、长波辐射、对流、传导等多种途径。
长期看,土壤的热量得失是平衡的。
短期看,白天或夏季热量的获得显著地超过损失,因此土温上升;
夜晚和冬季遇输入少于输出,土温出现下降。
土壤水分含量是影响土温的一个重要因素。
潮湿土壤的温度变化比干土要平稳和缓慢得多。
41、土壤形成的两大基本作用:
(1)风化作用与疏松层的形成过程;
(2)生物作用对母质的改造过程。
风化作用主要有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风化过程起着两方面的作用:
(1)致密岩石的破坏;
(2)营养元素的释放。
生物的改造作用也有两个方面:
(1)有机质的加入;
(2)养分元素的富积。
42、地形对土壤的影响可以从高度、坡度和坡向三个方面来分析。
43、土壤是自然环境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属于开放系统。
对土壤系统的研究侧重于分析物质的运动和转化,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过程:
输入、输出、转移、转化。
输入和输出过程代表的是土壤系统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转移和转化则主要反映的是土体内部的物质位移、变动与重新组合。
四种过程是土壤系统分析的理论基础和高度概括。
44、灰化、铁铝化、钙化、粘化四种成土过程都是与大范围的气候条件相联系的,它们的发生具有地带性的分布规律,因此也称为地带性成土作用。
地带性土壤的发育都必须满足一个条件:
即分布于排水良好的地形部位上,以保证在降水后把土壤中过剩的水分全部排走。
隐地带性成土作用是局部地区排水条件不良而引起的成土过程。
包括潜育化和盐化过程。
45、非地带性土壤分布范围广,成土环境多种多样,没有一致的代表性成土背景。
但非地带性土壤的共同特征是:
(1)成土时间短;
(2)母质特点突出;
(3)有一个或多个阻碍土壤向成熟方向发育的因素,使土壤处于相对年幼的阶段。
46、在美国最初的正式土壤系统分类方案中,共划分出了新成土、变性土、始成土、灰土、淋溶土、老成土、氧化土、软土、干旱土、有机土共10大土纲。
后来又将火山灰土独立为一个土纲。
47、土壤资源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具有一定生产力和重复使用性;
(2)从自然属性说,具有可更新性;
从人类生产利用的角度和人类生命的时间尺度来看,土壤可被视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3)面积(数量)的有限性。
(4)土壤资源在空间上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48、垂直地带谱的完整性标志是存在几条重要界限(或带),即基带、树线、雪线、顶带。
49、对于农用地来说,评价依据是适宜性、限制性。
土地的适宜性可分为最适宜、中等适宜、临界适宜几种。
这些适宜性等级是通过对土地的特有属性、特定土地用途要求进行比较确定的。
二、名词解释
1、土壤(4分)——是地球陆地表面覆盖于岩石圈之上的(1分)由风化产物经生物改造作用形成的(1分)具有肥力的(1分)薄的疏松物质层(1分)。
2、腐殖化过程(3分)——是一种生物成土过程(1分)。
指进入土壤的有机残体转化为腐殖物质(1分)并在土壤表层积累的过程(1分)。
3、砖红壤(4分)——是代表热带雨林下(1分)高度化学风化(1分)、富含游离铁、铝的(1分)酸性土壤(1分)。
4、腐殖质(4分)——是一种暗色、酸性、富含氮素的有机胶体物质(3分),是土壤中特有的较稳定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1分)。
5、诊断特性(5分)——如果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地理学 习题集 答案